2023年军队文职图书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2023年军队文职图书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军队人才网|2023-08-1416:08

收藏

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笔试图书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二、考试方式和时限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限为120分钟。三、试卷分值和试题类型

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为客观性试题。四、测查内容

图书专业科目测查内容包括图书档案基础综合和图书专业知识两部分。图书档案基础综合部分包括管理学概论、信息管理学概论等内容,图书专业知识部分包括图书馆学概论、图书情报管理实务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图书档案基础综合第一篇管理学概论

主要测查考生对管理和管理学等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的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观察分析应对突发性、风险性情况,适应新环境变化,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运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管理的概念与必要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构成要素;管理的必要性。

二、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性质;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

四、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管理原理概述

管理原理的特征;管理原理的意义。

二、管理原理的概念、特征与要点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管理方法概述

管理方法的重要性;管理哲学;管理方法的类型。

二、管理的主要方法与运用

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第二篇信息管理学概论

主要测查考生对信息管理、交流、政策法规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的信息管理学基本原理主动判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选择并执行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力;以及把握工作实践中遇到有关问题的本质、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进行全面剖析的能力。

第一章信息管理

一、信息管理概述

信息管理的概念;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的总目标和分目标;信息管理宏观层次的任务和微观层次的任务;信息管理的视角;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二、信息管理沿革

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第二章信息交流

一、信息交流概述

信息交流的概念;信息交流的特征;信息交流的类型;信息交流行为;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

二、信息交流模式

香农—维弗的通信模型;拉斯韦尔的5W模式;施拉姆模型;维克利的S-C-R模式;米哈伊洛夫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

三、信息交流机制

社会信息流的形成;直接交流与社会代理交流;信息传递模式。

四、网络信息交流

网络信息交流的模式;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移动信息交流;网络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的工具。

第三章信息分布

一、信息产生与分布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表现与作用形式;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二、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规律

布拉德福定律;齐夫定律;网络信息的内容分布。

三、信息生产者的分布规律

洛特卡定律;普赖斯定律;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分布。

第四章信息系统

一、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类型;信息系统的架构模式。

二、信息系统的开发

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与运行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的阶段;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三、信息系统的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评价。

四、信息系统的安全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策略;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第五章信息机构及其管理

一、信息机构的类型与职能

信息机构的概念;信息机构的类型;信息机构的职能。

二、信息机构的运行与管理

信息机构的运行机制与运行效率;信息机构的管理策略;信息机构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发展。

三、公益性信息机构及其管理

公益性信息机构的性质;公益性信息机构的定位;公益性信息机构的经营思想;公益性信息机构的协作管理。

第六章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

一、信息政策

信息政策的概念、内容、类型和作用;国家信息政策体系的构建;网络信息政策。

二、信息法律

信息法律概念、作用、调整对象;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的关系;信息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立法模式;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法律(知识产权、信息隐私、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第二部分图书专业知识第一篇图书馆学概论

主要测查考生对图书馆学有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用合适的方法准确对图书馆专业信息资料进行整合、提取;检验考生运用图书馆学理论知识,对实践中遇到问题进行推断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图书馆学基本概念

一、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义

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对象和宏观对象;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观点。

二、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图书馆应用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图书馆现代化的研究;

图书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研究;图书馆学教育的研究;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的研究。

三、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

与图书馆学有直接关联的学科;与图书馆学有间接关联的学科。

五、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

一、图书馆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图书馆的概念;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二、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图书馆的产生及意义;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因素;图书馆发展的特点。

三、图书馆的属性

图书馆的一般属性;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四、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社会文献信息流的整序职能;文献信息的传递职能;开发智力资源与进行社会教育职能;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与娱乐需要的职能。

五、图书馆的类型

图书馆类型的划分;各种类型图书馆的概念、职能定位、特点和任务

六、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定位与发展方向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定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图书馆事业

一、图书馆事业建设原则

图书馆事业的概念;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原则;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成就。

二、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

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的构成;我国图书馆事业结构的特点。

三、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必要性;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内容;我国图书馆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障碍。

四、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图书馆联盟的任务;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教育科技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协同创新联盟等。

五、图书馆法

图书馆法的概念;图书馆法的作用;图书馆法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第四章图书馆管理

一、图书馆管理概述

图书馆管理的概念;图书馆管理的意义;图书馆管理的基本要求;图书馆管理的对象。

二、图书馆管理原则

集中管理;民主管理;计划管理;经济管理。

三、图书馆业务工作

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本流程;图书馆业务机构的设置;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内容及关系。

四、图书馆规章制度

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概念;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基本类型及主要内容。

五、图书馆统计

图书馆统计的概念;图书馆统计的作用;图书馆统计的基本指标;图书馆统计分析的内容;图书馆统计分析的计算方法。

六、图书馆工作标准化

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的概念;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的内容。

七、图书馆工作评价与图书馆评估

图书馆工作评价的标准;图书馆评估的标准。

第二篇图书情报管理实务

主要测查考生对信息资源建设、组织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的基本程序等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考查考生全面剖析问题、贯彻有关政策规定,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信息资源建设

一、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

(一)信息资源的概念与类型

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资源的类型;实体信息资源;数字信息资源;馆藏信息资源。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与内容

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信息资源建设的新领域。

(三)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与政策

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

(四)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

二、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

(一)信息资源的选择

信息资源选择理论;馆藏结构的概念;馆藏结构的内容;实体信息资源选择;数字信息资源选择。

(二)信息资源的采集

实体信息资源的采集;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虚实结合的信息资源采集新模式;数字信息资源采集的新技术。

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一)特色数据库建设

特色数据库的类型;特色数据库建设流程。

(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三)开放存取信息资源建设

开放存取信息资源的类型;图书馆对于开放存取信息资源的利用。

(四)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

四、馆藏信息资源的管理

(一)馆藏文献的布局与排列

馆藏文献布局的依据;馆藏文献布局的方式;馆藏文献排列的方法。

(二)馆藏文献的复选与剔除

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原因;馆藏文献复选与剔除的标准;贮存图书馆的作用。

(三)数字馆藏的管理

数字馆藏的特点;数字馆藏的安全管理;数字馆藏的长期保存。

(四)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

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

五、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与内容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

(二)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模式。

第二章信息组织

一、信息组织概述

(一)信息组织的概念与目的

信息组织的概念;信息组织的目的;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二)信息组织的层面

基于外部属性特征的信息描述;基于内容属性特征的信息标引。

(三)信息组织的处理方式与研究内容

信息组织处理的目标;信息组织处理的基本方法;信息组织的研究内容。

二、信息组织原理

(一)信息组织的控制机制

(二)信息组织规范控制的依据概念逻辑原理;知识分类原理。

三、信息描述

(一)信息描述概述

信息描述的概念;信息描述的作用;信息描述的常用规范。

(二)信息描述项目(著录项目)、描述信息源

信息描述项目的概念;描述性元数据标准;《都柏林核心集》1.1版的15个基本元素;信息描述的不同详略级次;描述信息源(著录信息源、著录根据)的概念。

(三)检索点与规范文档

检索点的概念;标目的作用;辅助著录包含的内容;参照法的作用;参照法的类型;规范控制的作用;名称规范档的组成。

(四)信息描述的计算机编码

MARC格式;机读目录格式中书目记录的组成;信息描述置标语言(SGML,

HTML,XML)。

(五)信息描述工作(信息编目)的程序与方法信息描述工作的程序;信息描述工作的方法。

四、分类法

(一)分类法的概念与类型

信息分类的作用;分类法的概念;分类法的类型。

(二)分类法的结构组成

分类法的结构;复分表的作用;使用复分表需要注意的问题;分类标记符号及其作用。

(三)分类法类目体系的建立

类目的划分;分类法类目之间的关系。

(四)网络分类法

网络分类法与传统分类法的区别;大众分类法。

(五)国内外主要分类法

《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五、主题法

(一)主题法的概念与类型

主题法的概念;主题法的类型。

(二)叙词表的结构组成

叙词表的结构;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

(三)主题法词汇控制

词汇的选择;词形控制与词义控制;词间关系控制;叙词表的编制与维护;叙词表编制和管理中的计算机使用。

(四)国内外主要主题词表

《美国国会标题表》;《医学标题表》;《汉语主题词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六、分类标引与主题标引

(一)信息主题与主题分析

信息主题的结构;信息主题的类型;主题分析的水平和要求。

(二)分类标引工作

分类标引的要求;类目辨析;号码配置方法;标引工作程序;分类标引规则;同类书区分与索书号。

(三)主题标引工作

分析主题类型与结构;主题概念的转换方法;标识的确定;主题标引的查词规则、

组配规则;各种主题、信息资源类型的标引规则。

(四)分类主题一体化标引

一体化标引的基础;一体化标引工具;一体化标引方法。

七、信息组织智能化技术

(一)信息组织中的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与受控语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信息组织中的应用。

(二)自动分词与实体抽取

自动分词;词性标注;实体抽取。

(三)自动分类与聚类自动分类;自动聚类。

(四)自动标引

自动标引的种类;自动标引的方法;关键词抽取;赋词标引。

八、语义网环境下的信息组织及发展趋势

(一)语义网信息组织

语义网概述;RDF;本体与本体构建;知识图谱;关联数据。

(二)信息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信息检索

一、信息检索概述

信息检索的广义与狭义理解;信息检索的本质;信息检索的类型;信息检索的特性;信息检索的发展阶段。

二、信息检索系统

(一)信息检索系统及其构成

信息检索系统的概念;信息检索系统的物理构成和逻辑构成;文献信息检索系统的特点及其基本结构;全文信息检索系统的特点与实现技术;网络搜索引擎。

(二)信息检索模型

布尔模型;向量模型;概率模型等。三、信息检索技术与方法

(一)信息检索策略与调节方法

构造信息检索策略的步骤;信息检索策略的调节方法。

(二)常用信息检索方法

布尔逻辑检索;位置限定检索;短语检索(精确检索);截词检索;字段限定检索;引文检索。

四、信息检索评价

(一)信息检索评价概述

信息检索评价的价值;信息检索评价的类型。

(二)信息检索评价指标体系

检索效率评价指标;检索效果评价指标;网络检索评价。五、信息检索实务

(一)文献数据库的功能、检索与利用

文献数据库的功能;文献数据库的检索;文献数据库的利用。

(二)网络搜索工具的功能、检索与利用

网络搜索工具的功能;网络搜索工具的检索;网络搜索工具的利用。

第四章信息服务与用户

一、信息服务与用户概述

(一)信息服务与用户的概念信息服务的概念;用户的概念。

(二)信息服务的原则

公平服务原则;充分服务原则;科学服务原则;区分服务原则;文明服务原则;资源共享原则;特色服务原则。

二、用户研究

(一)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用户信息需求的类型;用户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二)用户信息行为分析

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用户信息行为的控制机制;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类型。

三、信息服务方式

(一)信息提供服务

文献外借服务;文献阅览服务;文献传递服务。

(二)信息检索与咨询服务

信息检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

(三)学科与知识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

(四)信息素养教育服务

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教育;图书馆利用教育;信息检索知识和技能教育。

(五)信息服务的新发展

阅读推广服务;移动阅读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

第五章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一、图书馆信息化概述

图书馆信息化的概念和特征;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图书馆自动化

图书馆自动化的概念;图书馆自动化研究的内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结构;图书馆自动化各子系统功能及主要流程。

THE END
1.高校智慧图书馆运行,AI赋能知识获取便捷化品牌策划在高校智慧图书馆的运行中,AI技术助力知识获取更加便捷,通过智能检索系统,读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资源,节省时间,智能推荐系统可以根据读者的兴趣和需求,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实现个性化服务,AI技术还可以实现图书的精准定位,帮助读者快速找到图书的位置,这些便捷的服务,提高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https://www.szqianxi.com/post/727.html
2.二维码扫描头嵌入在图书自助管理设备中的应用案例读者二维条码此外,该图书自助管理设备还集成了移动支付系统,若读者借阅图书超时未还,可通过手机移动支付进行费用缴纳,大大方便了读者并提高了管理效率。 四、成效显著 自二维码扫描头嵌入图书自助管理设备以来,该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借还效率显著提升,借阅高峰期排队等候时间大幅缩短。同时,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为错误,提高了数据准确性,使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PKD8US05528JF7.html
3.自助借阅机怎么用智慧图书馆RFID自助借还书系统工作原理→MAIGOO摘要:图书自助借还书机主要用于智慧图书馆图书自助借还、查询、续借等,具有多书同时识别处理、多卡识别功能,红外感应技术,内置人脸识别结算模块和协议标准,系统具有ISO18000-3、ISO15693物联网工作协议标准,可无缝对接智慧图书馆物联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图书馆管理和大数据分析。根据软硬件配置不同可应用于智慧图书、智慧零https://www.maigoo.com/goomai/262691.html
4.新大纲2024军队文职图书专业第二部分(第二篇)图书馆自动化的概念;图书馆自动化研究的内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结构;图书馆自动化各子系统功能及主要流程。 三、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及其相关概念;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功能;数字图书馆技术方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四、智慧图书馆 https://www.zjjks.com/bmzd/81651.html
5.医院智能轨道小车输送系统医院智能轨道小车物流系统轨道小车智能调阅系统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还可以减轻图书馆的运营压力并延长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助力建设更具科技感、幸福感的智慧图书馆! 智能装书 小车到达装书站点,箱子自动打开装书完成后在触摸屏上选择需要送达的站点,箱子自动关闭,自动前往目的站点。http://xiandaiss.com/lm1/56.html
6.智能柜的RFID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呢?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能柜作为一种高效的物品管理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慧图书馆、智慧档案室、物流仓储等。这些智能柜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本文将深入探讨RFID智能柜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 RFID智能柜的基本组成 https://www.rhtdtech.com/news/58.html
7.AI智慧安防学校应用方案人工智能【工作原理】 三、智慧校园实施方案 【重点区域】 【异常行为 ? 算法描述】 【定义】高空攀爬规则为区域内检测人的脚和膝盖的位置,当膝盖和脚的位置处在有效区域时,系统触发预警 【说明】所有的学校周界围墙,天台围栏、护栏,雕刻艺术像,舞台高空等处,都可以设置高空攀爬预警 https://www.elecfans.com/rengongzhineng/1962006.html
8.数字电子智慧VR古籍微信微型自助移动智能图书馆软件系统图书馆门禁|座位预约|监控|大数据分析系统,阅览室,查询机|点检仪|分拣线|杀菌机|消毒柜|盘点车,RFID安全门|图书标签|层架标签,墨水屏阅读器|平板电脑,云屏数字借阅机,瀑布流,机器人,智能书柜,自助借还办证一体机,古籍数据库,读报机,VR科技馆,城市书房,智能书架,借还书机,农http://www.dingboshi.com.cn/
9.超市防盗门原理七大防盗原理让您的防盗系统更安全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一切讲求效益的今天,零售商店以人力监视商场的传统防盗方法已不再适宜,超市防盗系统的应用非常普遍。那么,超市防盗门原理是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超市防盗系统原理。 超市防盗门原理 以超市防盗系统应用的检测信号方式来区分,大致可分为无线电系统、电磁波系统、微波系统、分频系统、智慧型系统https://m.jia.com/zixun/article/367915.html
10.微波雷达传感器原理应用,雷达感应模组技术,智能生活感应系统微波雷达感应技术利用多普勒效应和调频连续波原理,探测移动物体的距离、速度和存在。飞睿科技的微波雷达模组集成了高性能MCU,适用于生命体征监测、智能家居、智慧照明和安防等领域,实现非接触式监测和精准感应。这种技术具有低功耗、高精度和扩展性强的特点。 https://blog.csdn.net/m0_59195407/article/details/118724343
11.安全生活:电子防盗系统的原理与功能AET超市商品电子防盗报警系统分类 电子防盗系统经过40年的发展,已由早期的单一原理单一产品发展到现在不同原理品种繁多的局面,适应百货、超市、专卖店、图书馆等不同类型商店的需要。 如果对电子防盗系统从保护形式上加以细分,可分为立式系统、隐蔽式系统和通道式系统。 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81824
12.图书馆借阅流程二、系统的解析与设计原理 (一) 需求分析 图书馆里图书的数目是有一定规模的, 读者也不只是某几个特定的人, 想要管理这些图书并且还要将读者的借阅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仅凭管理员手工的操作是不可能很快完成的, 而我们的这套管理系统恰恰能弥补这个问题。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94kn4x7.html
13.图书馆资源检索系统6.2 比特币系统的基本模型 6.3 区块链网络的运行方式 6.4 比特币系统的社会学原理 第7章 守株待兔:挖矿大不易 7.1 区块头的数据结构 7.2 矿工节点的运行过程 7.3 区块链的临时分叉与剪枝 7.4 众人拾柴火焰高——矿池的出现 第8章 道高一尺:算法和矿机的博弈 8.1 算力竞争与矿机的发展 8.2 抗AShttps://space.zjgsu.edu.cn/space/searchDetailLocal/m7e761c9dea6d383eef94558669a1c59d
14.当代图书馆学基础第一节图书馆的基本原理在线免费阅读这些技术和产品的典型应用,大大加深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机器学习、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加之智慧图书馆的兴起和建设,图书馆的技术创新将迎来新的态势。图书馆要善用现代技术,有效发挥自身的知识增值能力,在技术革新中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用户、服务社会的能力。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27971972229368894
15.在图书馆,门口的那个防偷书装置是什么原理?图书馆门口常用的防偷书装置,其本质是一种电子防盗系统,它涵盖了RF、AM和EM三种类型。这些系统虽然原理和使用方法各异,但核心都是利用电磁感应来达到防盗目的,专门检测那些带有防盗标签的书籍,从而确保整个防盗系统的完整与安全。 具体来讲,RF防盗系统,即射频防盗系统,依靠射频信号来检测电磁波,其工作频率通常约为8.2https://www.yoojia.com/ask/17-14040160517808005227.html
16.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会(共40篇)要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校史馆、图书馆建设,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网、“青春机电”微信公众平台的引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 要发挥社会实践、技能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是就业教育,是最贴近当下社会实践、百姓生活的类型教育。习近平http://www.fanwy.cn/1w/195/389099.htm
17.RFID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实例(四)广州市领域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前面就RFID系统的背景,需求,总体流程,设计等等,单软件就分享了3篇文章RFID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实例(三)。这一篇咱们就作为总结篇,在这个方案中,应用到的那些设备,需要怎么选型,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4.1RFID图书标签 产品型号 产品图片 RFID图书电子标签是图书馆常用的标签,是一种带有天线、存储器与控制系统的无源https://www.domaingz.com/New.aspx?id=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