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转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图书馆的智能化书籍运转车。
背景技术: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图书馆的日常运行中,对于书籍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在图书馆内,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归还的图书以及肆意放置的图书,这些图书需要管理人员及时放回到指定的书架上,而对这些图书的转运一般是通过运转车完成的。
然而,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由于个人差异,他们对于运转车上放置图书的舒适高度是不同的,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很多运转车的放置平台过高或者过低,长此以往,给管理员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损害管理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调节放置图书的平台的高度,使得管理员使用该运转车的时候更加方便的书籍运转车。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图书馆的智能化书籍运转车,其包括车架、书籍容纳槽和滚轮,书籍容纳槽通过升降单元与车架连接;滚轮设置在车架下部;其中,车架上具有显示屏幕,显示屏幕上用于显示书架分布图。
由上述方案可见,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通过升降单元而调节书籍容纳槽的高度,以使得用户使用该运转车的时候更加舒适,另外,还设置了显示屏幕,该屏幕供用户观看使用,对于经验欠缺的用户而言,其能够根据显示屏幕上显示的分布图而把书籍快速放置到指定的书架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书籍容纳槽包括称重单元,称重单元用于对书籍容纳槽内的书籍进行重量检测,称重单元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具有无线信号发送单元,无线信号发送单元用于把重量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所车架上还包括报警器。
由上述方案可见,当书架容纳槽内放置的书的重量过多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该推车在移动时不容易操作,因此,这里放置了一个重量检测单元,称重单元能够实时得到放置的书籍的重量,当书籍重量超过设定值的时候,会自动启动报警器工作,这样用户就不会继续放置书籍到运转车上,这样就避免了放置书籍过多而使得推车不易推动的问题。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控制器分别与升降单元和显示屏幕连接。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升降单元包括电机和丝杆,书籍容纳槽通过连接部与丝杆连接,且丝杆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带动书籍容纳槽沿着竖直方向移动。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书籍容纳槽具有第一连接板体,第一连接板体具有第一滑槽,车架上具有第二连接板体,第二连接板体上具有第二滑槽,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部与第一连接板体铰接,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部铰接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体上,升降单元还包括电机和丝杆,丝杆与第二支撑杆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图书馆的智能化书籍运转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图书馆的智能化书籍运转车的实施例的部分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图书馆的智能化书籍运转车的实施例的升降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图书馆的智能化书籍运转车的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升降单元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架,11、丝杆,15、第二连接板体,16、第二滑槽,20、书籍容纳槽,21、称重单元,22、连接部,24、第一连接板体,25、第一滑槽,30、滚轮,40、显示屏幕,50、控制器,51、无线信号发送单元,60、报警器,70、升降单元,71、第一支撑杆,72、第二支撑杆,73、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图书馆的智能化书籍运转车,其包括车架10、书籍容纳槽20和滚轮30,书籍容纳槽20通过升降单元与车架10连接。滚轮30设置在车架10下部。其中,车架10上具有显示屏幕40,显示屏幕40上用于显示书架分布图。
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书籍容纳槽20包括称重单元21,称重单元21用于对书籍容纳槽20内的书籍进行重量检测,称重单元21与控制器50连接,控制器50具有无线信号发送单元51,无线信号发送单元51用于把重量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车架10上还包括报警器60,报警器60与控制器50连接。
当书架容纳槽20内放置的书的重量过多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该推车在移动时不容易操作,或者超过升降单元的承重限度而造成升降单元的损坏,因此,这里放置了一个重量检测单元,称重单元21能够实时得到放置的书籍的重量,当书籍重量超过设定值的时候,会自动启动报警器60工作,这样用户就不会继续放置书籍到运转车上,这样就避免了放置书籍过多而造成升降单元易于损坏的问题。控制器50分别与升降单元和显示屏幕连接。
第三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升降单元包括电机和丝杆11,书籍容纳槽20通过连接部22与丝杆11连接,且丝杆11在电机的带动下能够带动书籍容纳槽20沿着竖直方向移动,从而使得书架容纳槽20在高度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管理员需要,使得管理员在使用该运转车的时候更加舒适。另外,还可以采用液压缸的方式驱动伸缩杆运动,从而带动书籍容纳槽20的升降。
第四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书籍容纳槽20具有第一连接板体24,第一连接板体24具有第一滑槽25,车架10上具有第二连接板体15,第二连接板体15上具有第二滑槽16,第一连接板体15与第二连接板体24之间设置升降单元70,升降单元70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支撑杆71和第二支撑杆72,第一支撑杆71和第二支撑杆72中部位置铰接,第一支撑杆71的上端部与第一连接板体24铰接,第一支撑杆71的下端部设置在第二滑槽16内,第二支撑杆72的上端部设置在第一滑槽25内,第二支撑杆72的下端部铰接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体15上,升降单元70还包括电机和丝杆73,丝杆73与第一支撑杆71连接,丝杆73运动时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杆71的升降,从而使得升降单元70升降,最终使得书籍容纳槽20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实现调节。
在其它实施中,显示屏幕上还可以设置有人脸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与控制器连接,当用户使用该运转车的时候,人脸识别装置自动识别用户身份,然后,控制器根据该用户存储的历史数据而自动调整升降单元至合适的高度,这样就省去了用户自己手动调节升降单元的过程。例如,张三第一次使用该装置时,把书籍容纳槽调整到了1.3米高的位置,而当张三再一次使用该装置的时候,通过人脸识别装置对张三的脸部识别之后,即可自动把书籍容纳槽调整到1.3米。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