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明确检索要求包括明确所需信息的学科范围、类型、语种和年代等具体要求
第二步选择检索工具
2.权威性,尽量选择该学科的权威性检索工具。
4.了解检索工具的检索方法和系统功能。
第三步实施检索
1拟定检索词
拟定检索词的一般方法:
(1)切分
切分是对课题的语句以自由词为单位进行拆分,转换为检索的最小单元分割。当词切分后将失去原来的意思时,不应再切分,如“中国科学院”不可切分为“中国”和“科学院”。
(2)删除
删除是对自然语言中不具有实质性检索意义的介词、连词、虚词等,使用频率较低的词或过分宽泛的词等予以删除。
(3)替换
替换是对表达不清晰或易造成检索误差的词,用更明确、具体的词予以替换。例如,“绿色包装”中的“绿色”,应替换为“环保”等。
(4)补充
补充是进行同义词、近义词、缩写词、翻译名等方面的查漏补缺。
(二)构造检索式
检索式是检索策略的逻辑表达式,由检索词和各种组配算符构成。布尔逻辑算符组配检索是最常用的检索方法,在此进行详细介绍。
布尔逻辑算符组配检索:
布尔逻辑算符组配运算是采用布尔代数中的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等算符,将检索提问式转换成逻辑表达式,限定检索词在记录中必须存在的条件或不能出现的条件。凡符合布尔逻辑所规定的条件的文献,即为命中文献。
用符号“or”或“+”表示,逻辑表达式为:AorB或A+B
其意义为:检索记录中凡含有检索词A或检索词B,或同时含有检索词A和B的,均为命中文献。
用符号“not”或“-”表示,逻辑表达式为:AnotB或A-B
其意义为:检索记录中凡含有检索词A,但不含有检索词B的文献,才为名中文献。
各类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时,通常采用布尔逻辑检索。例如:CNKI检索条件组配关系“并含”“或含”“不含”即为布尔逻辑算符组配检索。
(三)选择检索途径
常用的检索途径有:题名、责任者、机构、分类、主题、号码等。
(四)调整和优化检索结果
检索是一个动态的随机过程。当检索结果不理想时,可以从检索词、组配算符、检索途径三个方面调整检索策略。
(五)管理和评价检索结果
1.检索结果管理
检索结果管理指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检索工具提供的检索结果进行文献信息的选择、下载、保存、打印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