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图书馆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全年达16179.68亿元,同比增长19.08%。这一市场规模的扩大主要得益于数字化资源的不断增加以及用户对于便捷、高效、优质信息服务需求的提升。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数字图书馆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9881.43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1.16%。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以上。
一、数字图书馆行业供需分析
供给分析
数字资源供应:数字图书馆的供给主要包括数字资源的建设和提供。这些资源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形式多样,包括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图书馆为核心,以省级数字图书馆为主要节点,覆盖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同时,第三方资源提供商如中国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也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
技术支持: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图书馆供给的重要支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存储、管理和检索,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物联网、人脸识别等技术也提高了图书馆的运营效率。
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用户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主要包括在线阅读、文献检索、学术交流等。信息化进程加快,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数字图书馆作为便捷、高效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逐渐成为用户首选。
阅读习惯变化:手机和互联网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变化。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等成为主流阅读方式。同时,人们对阅读的便捷性、个性化和互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供需匹配
二、数字图书馆行业政策分析
国家政策支持
政策内容
推动数字资源建设:政策要求加快数字资源的采集、整合和共享,提高数字资源的质量和覆盖面。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数字资源建设,推动形成多元化的数字资源供给体系。
加强技术创新:政策鼓励数字图书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推动数字图书馆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服务。
政策影响
促进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为数字图书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促进了数字资源建设和技术创新,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增强市场竞争力:政策的支持使得数字图书馆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和投资。
查看详情→
预计2024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超过8万亿12月17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软体家具生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原料资源。近年来,中国软体家具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
1-10月服装出口下降0.5%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中国服装(含衣着附件)累计出口额达到1314.8亿美元,同比下降0.5%,降幅...
1-10月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4.7%今年1-10月,我国家用纺织品累计出口283.9亿美元,同比增长4.7%,占全国纺织服装总出口的10.9%。9...
商品房市场数据调研: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均收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
教育是促进学习或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信念和习惯的过程。教育部官网公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