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本人们声称读过但其实没读的经典书籍
有那么一些书,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理应读过,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也就只是粗略地翻了翻(如果还翻了的话)。
这些书要么出现在“必读”清单里,要么摆在咖啡桌上,看着挺让人觉得了不起,实则积满了灰尘。
当有人提起它们,我们就会意地点点头,顺嘴来一句“哦,对,《战争与和平》,这可真是一部大作”,但实际上呢,我们宁可狂追一部电视剧,也不想再去读一章密密麻麻、古旧的散文。
嘿,我明白。有些经典作品之所以招人喜欢那是有缘由的,可这并不代表它们好读。
我们都抱着最美好的想法打开这些厚厚的小说中的一本,结果却发现自己费劲地翻着一页又一页过时的表述、复杂的哲理或者没完没了的人物名单。
承认这一点并不可耻,有时让它们作为“我们某天会读的书”放在书架上更容易。
所以,这里列出了14本人们声称读过但可能没读过的经典书籍。也许你会受到启发打开一本,或者也许你只是喜欢点头附和并认出几个书名。
1.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人们经常谈论《战争与和平》,就好像这是一种成人礼。这部长篇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深入探讨了俄罗斯贵族、士兵和平民的生活。但问题是,大多数人读不过前一百页。
有着数不清的人物名单和有关战争策略的闲扯,怪不得这本书老是留在“待读”的清单里。这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次阅读,对很多人来说,有这个想法就够了。
2.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
叫我以实玛利——然后要是你觉得我能读完这本,那你就把我当疯子得了。《白鲸》以冗长和晦涩著称,其中有几章是关于鲸鱼的解剖和捕鲸技术的。
它的核心是亚哈船长对一头白鲸的痴迷,不过它可要复杂得多了……
我们大多数人假装从第一行就了解它,但也就到此为止了。这当然是一个关于痴迷的故事,但读完它?那可完全是另一项挑战。
3.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有人说《尤利西斯》是英语世界里最具挑战性的一本书。
乔伊斯的实验性风格和意识流写法,绝对不是胆小之人能驾驭的。
要是你曾经试着读过它,就会明白这简直就像在流沙里跑一场文学马拉松。
然而,这是那种人们总爱说自己读过的书之一,哪怕他们只读了寥寥几页。
对文学精英而言,这是一枚荣誉勋章,可对咱们大多数人来讲,宁愿只是听说过这本书。
4.荷马的《奥德赛》
咱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花了好些年想回家,还得面对怪物、诱惑以及愤怒的神灵。
但古希腊语言(就算是翻译过来的)和没完没了的战斗,可能会让阅读变得不容易。
好多人知道其中的精彩之处,像独眼巨人、塞壬、整个返回伊萨卡的旅程啥的,但实际上压根没读过原文。
只是跟着点头附和,引用一下《奥德赛》,可自己却从来没读过,这可要容易多了。
5.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每个人都号称读过的书之一,特别是在看过众多电影改编版中的某一个之后。
伊丽莎白·班纳特和达西先生的故事挺有趣,不过奥斯汀的语言对现代读者来说或许会很棘手。
大多数人是通过科林·费尔斯的湖边场景或者凯拉·奈特莉那炽热的凝视才认识达西先生的。
6.但丁·阿利吉耶里的《神曲》
从理论上讲,但丁穿越地狱、炼狱和天堂的这段旅程听起来挺迷人的。
但只要你一开始读《神曲》,很快就会发现它大量引用了中世纪意大利的东西,诗歌语言也绝对不轻松。
许多人知晓地狱的九层概念,但实际上并没有读过但丁描述它们的诗句。这用来引用一两句倒是不错,但要从头到尾读完可就难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探讨了一些相当深刻的内容,涵盖了从信仰到道德等诸多方面。但超过700页的篇幅,它可不是一本能快速读完的书。光是那些哲学方面的离题论述,就足以让大多数人打退堂鼓。
这是一本人们喜欢提及的经典之作,但很少有人能从头到尾读完。浏览一下概要?这比坐下来读原著要常见得多。
8.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
您或许看过音乐剧或者众多电影改编版本中的某一部,但阅读《悲惨世界》则完全是另一回事。雨果的小说充斥着旁支故事和历史方面的离题内容,读这本书得投入大量精力。
大多数人知道冉·阿让及其救赎的故事,但跳过了关于法国政治和历史的冗长讨论。这本书更多是被称赞,而不是被完整阅读。
9.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被包裹在对俄罗斯社会、家庭和阶级的哲学探索之中的爱情故事。它内容丰富、内省且篇幅很长,对于那些喜欢声称读过但实际上并未深入阅读的人来说是完美的。
虽然它经常被提及为必读之书,但大多数人在安娜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时就停止了。它更多是被谈论,而非被亲身感受。
10.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无尽的玩笑》
因为有脚注、充满讽刺且篇幅很长,《无尽的玩笑》以极具挑战性而著称。
这个故事包含了众多的人物和情节线索,人们很容易在细节中迷失方向。
11.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狄更斯讲述皮普从卑微出身崛起的故事很受欢迎,不过他细致的描述和冗长的行文可能不太吸引人。
很多人在学校碰到这本书,接着很快就把它丢在一边了。
12.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一次他深入探究了一个犯了谋杀罪之人的心理波动。
这是人们为了显示自己有学问而提起的书之一,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超出基本的设定。
13.J.D.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青少年时期的焦虑情绪,有些人能产生共鸣,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反感。
不管你持哪种看法,《麦田里的守望者》都是人们常说在高中读过的书,哪怕他们几乎连第一章都没读完。
14.荷马的《伊利亚特》
这部古老的史诗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其中有神、英雄和许多战斗场景。但即便是译本,《伊利亚特》也不是那种轻松好读的书,它更像是一份历史文献,而不是让人手不释卷的读物。
大多数人都能讲出阿喀琉斯和特洛伊木马的故事,可要是读完整个文本呢?那可就是另一码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