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阅读的三个层次读者书籍

如果我在下文中将读书分成了三种类型或者说三个层次的话,那么,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读者被分成了这样三种级别,以至于这个读者属于这个级别,那个读者属于另一个级别。相反,我的观点是,我们每个人有时属于这个群体,有时又属于那个群体。

仅仅做一个接受者

首先是那种单纯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当中的每个人偶尔都会显得比较单纯。这类读者阅读一本书就如同一个食客吃掉一种食物,他仅仅是一个接受者,无论是男孩阅读印第安人的故事,还是女仆阅读女伯爵的小说,还是大学生阅读叔本华的著作,这类读者都能吃饱喝足。

他与书籍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像马匹与马槽,或者像马匹与马车夫——书籍在前面引导,读者在后面跟随。素材会被客观地接受,会被认可为事实的情况。但是不仅仅是素材!

还有一些非常有教养的、精细的读者,尤其是那些喜爱阅读优美的文学作品的读者也完全属于单纯的读者的类型。

这些读者虽然并不会停留在那些素材上,他们评价一部长篇小说并不会依据其中出现的丧事或者婚事,相反,他们会接受作家本身,他们完全客观地接受作品的美感,他们共同欣赏着作家的激越震荡,他们完全设身处地地感受他对于世界的看法,毫无保留地吸收作家自己赋予其创作的解释。

对于淳朴的心灵来说成为素材、环境和情节的东西对于这些优雅的读者来讲就是艺术、就是语言、就是作家的教养、就是他的智慧——他们把这些当做客观的东西、当做一部文学作品最后的、最高的价值来接受,就像年轻的读者将卡尔·迈笔下老铁手的事迹当作真实的价值、当作事实来接受一样。

在与读物的关系中,这类单纯的读者完全不是有个性的个体,也不是他自身。他评价一部长篇小说的情节是看它们是否扣人心弦,是否有冒险、香艳、辉煌或者困苦的内容,而对于作家,他评价的依据是以一种最终千篇一律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他的创作成果。

这种读者毫不犹豫地接受,一部作品的目的是并且只是被人如实地、细致地阅读,在其内容或者形式方面获得赞赏。就像一块面包被用来食用、一张床被用来睡觉一样。

不只是做一个接受者

但是,人们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当然也包括书籍也可以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一旦人顺从了他的本性,而不是他所受的教育,那么他就变成了一个孩子,开始和事物游戏起来,面包就变成了可以钻通隧道的山岭,床就变成了洞穴、变成了花园、变成了积雪。

第二类读者就展现出这样的一份纯真和这种游戏的天赋。这类读者既不看重一部作品的素材也不欣赏其形式,不把它们看作其唯一的最重要的价值。就像孩子们所知晓的那样,这类读者知道,每个事物都可能具有十个或者上百个含义。

这类读者可能会去注视一位作家或者一位哲学家,看他如何努力地使自己和读者都相信他对事物的解释和评价,然后对此微微一笑,把作家表面上的肆意而为和自由仅仅看作强迫和被动。

在阅读中找到自己

在这条道路上再上一个层次我们就找到了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读者的类型。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当中没有人需要始终属于其中的一个类型,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今天属于第二类、明天属于第三类、后天又属于第一类。

现在说说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层次。

它看起来似乎恰恰是人们通常称呼“优秀”读者的那种状态的对立面。这第三类读者是非常具有个性的个体,是他本性的充分体现,以至于他完全自由地面对他阅读的作品。他既不想受到教育、也不希望消遣娱乐,他使用一部书籍无非是把它当作世界上的一件物品,对于他来说,书籍仅仅是出发点和灵感。

对于他来说,他阅读什么归根到底是无所谓的。他读一位哲学家的著作并不是为了相信他的思想、为了接受他的学说,也并不是为了敌视他或者批判他,他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并不是为了听任这位作家向他解释这个世界。他自己会做出解释。

如果人们希望的话,他完全就是个孩子。他和一切事物做游戏——从一个特定的立场出发,没有比与一切事物游戏更富有成果和更有用处的事情了。如果这类读者在一部书籍里找到了一句优美的名言、一句格言、一条真理,那么他就会尝试着首先把它们“翻转”过来。

他早就知晓,每一个真理的反面也是正确的。他早就知晓,每个精神的立场都是一个极端,与它对应,还存在着另一个同样正确的极端。当他高度评价联想的思维时,他就是一个孩子,只不过他还了解其他东西。

人们可以在这种状态下把《小红帽》这个童话当作天体演化论、当作哲学、或者当作一部非常香艳的文学作品来阅读。人们也可以阅读一个雪茄烟盒上“较深褐色”的标记,玩味那些词句、字母和相似之处,在内心之中穿越知识、回忆和思维的上百个王国。

但是,有人要打断我——这还是阅读吗?对于这样的一个读者来说,荷尔德林的音乐、莱瑙的激情、司汤达的意愿、莎士比亚的渊博又在那里呢?!

反驳的意见是正确的。第三个层次的读者已经不再是读者了。持续的属于这个层次的人不久之后就什么都不会阅读了,因为对于他来说,一条地毯的图案或者一座破屋的石块的码放次序和充满了秩序井然的字母的最优美的书页具有相同的价值。唯一适合他的一本书就是具有字母表中字母的一本刊物。

于是乎,最后一个层次的读者根本就不再是读者。他对歌德不屑一顾,他不需要莎士比亚。最后这个层次的读者根本就不再阅读了。书籍为了什么而存在?难道整个世界不就在他的内心之中吗?

因为他不知道,世界上所有的文学作品和所有的哲学也都在他自己身上,即使是最伟大的作家也只会从我们每个人自己本性中所具有的源泉里汲取营养。

THE END
1.如果爱上阅读三是能够理解书上的内容。 四是能够记住一些内容。 五是有用。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书 1.每一本书都有特定的功能。2.每一本书都是由意义组块构成的整体。3.每一本书都有一定的结构。4.每一本书都有一定的层次。5.每一本书都有一些关键组分 https://www.jianshu.com/p/67740aef5ae8
2.图书馆读者服务图书馆周末专时荐书《自卑与超越》 2023.03 8.9分 心理学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一部不可错过的经典心理学读物。在这个时代,标签化和异端化是容易的,但当我们用简单的标签去定义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时,往往阻碍了真正的理解和沟通。暴力总是从最细微的地方开始滋生,只有当我们将彼此视为有血有肉的个体时,暴力和伤害https://www.sxly.edu.cn/tsg/contents/807/13078.html
3.2019年辽宁大学考研专业课图书馆学档案学基础理论考试大纲分为档案学概论、图书馆学概论、目录学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档案学概论》 第一章 档案的概念与属性 第一节 档案定义 一、档案定义的多样性及其两种基本类型 (一)档案定义多样性的原因 (二)两种基本的档案定义类型 (三)两种定义的简单比较 二、定义的方法与档案的定义 (一)档案的定义 (二)档案的属概念 (三http://www.xxxedu.net/articlenew.php?id=54029
4.信息检索计算题信息检索教程题库14、《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将图书分类几大基本部类?(D)P15 A、5大基本部类 B、10大基本部类 C、15大基本部类 D、22大基本部类 15、实验的原始记录,按文献的加工层次划分,算是哪类文献?(A)P5 A 、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二次文献 https://blog.51cto.com/u_16099287/10117322
5.2《上图书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莎学评论家,是国际上最著名的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之一。在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王先生需要博览群书。本文就是王先生在回忆自己成长路上的上图书馆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把握整体脉络,给文章划分层次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1181463.html
6.图书馆个人年终工作总结(精选12篇)20xx年,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需求进行了全面调查,在相关数据统计的基础上,为使信息资源配置趋于科学和合理,图书馆对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加大了多层次的投入。在借鉴兄弟图书馆做法基础上,分析馆藏结构扩容和转化潜力,根据教学科研需要,透过多种途径开展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我馆文献资源共享的产出量,在有限经费投入中实现读者需求https://www.nnzhiyuan.cn/article/41643.html
7.仓库管理基本知识6篇(全文)CNKI工程在知识库建设方面是超前的。其起点高, 具有超前的理念和思路, 并以先进的知识采掘技术为支撑, 已经在我国文献信息业从数字化向知识化管理的进程中走在了前列, 为构建图书或其它类型文献的知识仓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图书馆应开发个性化知识库以满足特定类型的机构和群体需要的各种层次和范围的知识信息, 同时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vrnbmcw.html
8.网络中心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图书馆资源等),也规定了数字资源管理与共享的要求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9.领域知识网络的层次结构与微观形态探证——基于k【摘要】:知识网络是一种具有层次结构的复杂网络,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知识网络分析时,需要结合知识节点间、知识关联间的语义差异,以深入探究知识网络的层次结构和微观形态。以“数字图书馆”领域为例,在可靠关联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全面、简洁的共词网络,该网络表现出明显的层次结构。以k-core为参数进行网络子层分解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BXB201402003.htm
10.海燕教学设计(通用10篇)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体验和培养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 1、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通过诵读初步感知课文。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150813155500_306649.html
11.图书馆知识竞赛:图书馆知识竞赛题库(2017年最新版)23、单项选择题 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是”()。 A、《战争与和平》 B、《傲慢与偏见》 C、《红楼梦》 D、《红与黑》 点击查看答案 24、问答题 图书馆学导读法通常有哪两个层次? 点击查看答案 25、单项选择题 满足读者有关族性检索需要的检索途径属()。 A、主题途径 B、著者途径 C、分类http://www.91exam.org/exam/87-1073/1073113.html
12.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通用19篇)2、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分类(超市、图书馆) 三、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https://www.unjs.com/jiaoan/shuxue/20220831201422_5544975.html
13.《社戏》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创意说明:对比阅读,深入挖掘文章美点是本设计的特点。比较阅读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方面。该设计成分利用图书资源(或网络资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式的研究,通过比较阅读,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一点人性中共同的美好的东西。 教学步骤: 一、分组收集、查阅资料。以小组(3—4人)为单位,通过去图书馆、https://www.cnfla.com/jiaoxuesheji/1093938.html
14.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因此,在本分类公布后,统计上所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本分类所覆盖的全部单位,“文化产业”仅指经营性文化单位的集合,“文化事业”仅指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集合。 (三)关于不再保留三个层次划分的说明 在2004年制定分类时,为反映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情况,提出《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内容可进一步组合成文化http://tjj.ningbo.gov.cn/art/2015/5/27/art_1229631024_58916187.html
15.初中记叙文写作技巧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下面我们来欣赏如下一篇文章: 石榴花开 倪玲 石榴花开了,层层开满枝头…… 暮色中,我拿着几朵刚盛开的石榴花如约来到了云的墓前…… 记忆中,我和云的相识是在图书馆里。 一切似乎是巧合,我和她同时拿起了那本《无名的裘德》,也几乎是同时,https://www.wenshubang.com/xuexizhishi/434830.html
16.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通用10篇)网络、书店、图书馆,都是学语文的好去处,有收获,可以告诉我,有困惑,也可以告诉我。 四、作业:整理自己的小传,写在作业本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五柳先生传》教案 4 【教材分析】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中学语文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短篇传记,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寥寥数语却把五柳先生的形象刻画得非https://m.yuwenmi.com/kejian/banianji/336534.html
17.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体系中,J大类代表文学血标本采集前不用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核对医嘱(《临床输血申请单》、处方、条形码、采血容器) B. 采血标本时只需一名医务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处方、输血同意书、条形码、采血容器到床边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 C. 《临床输血申请单》及处方上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腕带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https://www.shuashuati.com/ti/98596af50f6a4268a6899758647ff3f8.html?fm=bd2d2bc10a905a903837d324629d809e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