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有关EPCGen2的标准就已经出来了,作为ISO15693(ISO1800-3M1)的升级版,ISO18000-3M3也在NXP等巨头的推动下,具备了和ISO1800-3M2(PJM)的相抗衡的性能,不出所料,PJM只是作为“第二”的位置存在。ISO18000-3M3协议作为目前新的高频RFID技术协议,已经在行业保密文件管理、证照管理、印鉴卡管理、合格证管理中大规模应用起来了。
RFID高频ISO/IEC18000-3M3协议读写器HR3728,遵循ISO/IEC18000-3EPCClass-1协议,作为比第二代的PJM技术更快的高频RFID,理论识别速度可达700张/秒,另外对标签层叠读取效果好,对于层叠在一起的档案,印鉴卡,证照,保密文件有良好的识别效果。采用软件调整输出功率(0.5-7W),可适应各种应用场合,可广泛用于档案管理(每页档案都贴标签),印鉴卡层叠读取、银行抵押证件管理、汽车合格证管理、行业保密文件管理、智能文件柜、生物血样采集卡管理等RFID标签重叠识别应用领域。
2.1ClAImingConformance2.2GeneralConformanceRequirements2.2.1阅读器(Interrogators)2.2.2标签(Tags)2.3命令结构和扩展允许四种命令类型:1)强制;2)可选;3)专有命令;4)定制2.4保留(RFU)
ISO/IEC3309ISO/IEC7816-6ISO/IEC15693ISO/IEC15961ISO/IEC15962ISO/IEC15963ISO/IEC18000-1ISO/IEC18000-3ISO/IEC18000-6EPCISO/IECTR18047-3ISO/IEC19762ESTIEN300330CFRtitle47EPCglobalTagDataStandardsEPCglobalFMCGRFIDEPCglobalILTJRGProtocolRequirements
RFID电子保密文件HT8427
ISO/IEC18000-1,ISO/IEC19762
AM–幅度调制CRC–循环冗余校验,使用两种CRC算法:CRC-5(5bit)和CRC16(16Bit),三个不同的CRC-16逻辑:StoredCRC、PacketCRC和CRC-16c。CW–连续波dBch–dB表示的参考通道功率DSB–双边带DSB-ASK–双边带幅移键控DR–DivideratioEPC–电子物品代码FCC–联邦通信委员会FT–频率容差(Tolerance)LF-LinkFrequency(LF=1/Tpri)MFM–修正/改进的频率调制N/ANSI-NumberingSystemIdentifierPIE-脉冲间隔编码PJM–相位抖晃调制Ppm–百万分之一PC–协议控制RF–射频RFU–保留RN16–16位随机数或者伪随机数RNG–随机数或者伪随机数发生器TDM–时分TID–标签识别,依赖于上下文UMI–用户存储指示XI–XPC_W1指示XPC-扩展的协议控制XPC_W1–XPC字1XPC_W2–XPC字2XEB–XPC扩展位
6.2.1EPCTMClass-1高频RFID的互操作性所有EPCTMClass-1的高频RFID空口(AirInterface-AI)都在13.56MHz工作,和ISO18000-3M1(ISO15693)、ISO18000-3M2不可互操作,但是可以工作在通信环境。
6.3.1规范:物理和介质控制(MAC)参数(阅读器15个条目,有分条目:Int1-Int15)(标签16个条目,有分条目:Tag1-Tag16)6.3.2逻辑操作步骤参数标签清点和访问参数:P1-P11冲突管理参数:A1-A3A1–类型(概率或者确定性)A2–线性,在阅读器射频场中,线性至215个标签A3–标签清点容量,〉215标签6.3.3操作步骤描述
操作步骤描述了阅读器先说、随机槽抗冲突的13.56MHz射频识别系统的物理和逻辑需求。两个操作方式:>ASK方式(强制)>阅读器使用ASK调制的PIE信令和一个/多个标签通信,标签采用规范的方式应答,在这个过程中,标签不能改变调制方式和数据速率;>PJM方式(可选)6.3.3.1信令/Signaling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信令借口可以看成网络通信系统的物理层。接口定义了:频率、调制、数据编码、RF包络、数据码率和射频通信需要的其他参数。6.3.3.1.1工作频率
13.56MHz6.3.3.1.2R=>T通信ASK方法,PIE编码,固定的调制方式和码率。PJM方法:MFM编码,PJM调制,数据速率:212Kbps6.3.3.1.2.1阅读器频率精度–本地无线规范6.3.3.1.2.2调制ASK方式,附录HPJM方式,附录G
RFID高频ISO/IEC18000-3M3协议读写器HR3768,遵循ISO/IEC18000-3EPCClass-1协议,作为比第二代的PJM技术更快的高频RFID技术,理论识别速度可达700张/秒,另外对标签层叠读取效果好,对于叠放在一起的档案,印鉴卡,证照,保密文件有良好的识别效果。采用软件调整输出功率(0.5-7W),可适应各种应用场合,可广泛用于档案管理(每页档案都贴标签),印鉴卡层叠读取、银行抵押证件管理、汽车合格证管理、行业保密文件管理、智能文件柜、生物血样采集卡管理等RFID标签重叠识别应用领域。
ASK方法:阅读器开始R=>T信令要么使用同步码(preamble),或者帧同步。同步码(preamble)先于BeginRound命令,表示清点循环的开始。其他信令必须使用帧同步。Tari各参数的容差在+/-1%。标签可以比较data-0和RTcal的长度来确认同步码。同步码包含:和Data-0符号相同的调制,Data-0符号,R=>T校准(RTcal)符号,DummyTRcal。>RTcal:Data-0+Data-1,标签计算Pivot=RTcal/2,标签将阅读器符号长度短于Pivot的解释为Data-0,常于pivot的符号解释为Data-1,大于4RTcal的符号为非法。在改变RTcal之前,阅读器要发送至少8个RTcal的连续波(CW);>TRcal:对于高频协议,TRcal不用于定义T=>R的返回数据速率。TRcal的值应该自阿1,1*RTcal和3*RTCal(1.1*RTcal<=TRCal<=3*RTcal);>帧同步:帧同步比同步码少一个TRcal符号,在清点过程中,阅读器必须使用同步马中长度相同的RT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