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体育是最好的教育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样一句振聋发聩的话语,再一次刷屏了体育人的朋友圈。

在这背后,正是全民健身的意义所在,也再一次印证并强调了一句话——体育是最好的教育!

「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4月22日,几乎所有体育人的朋友圈,都被这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和视频刷屏了。

事实上,「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句话出自毛主席1917年的《体育之研究》,也刻在北京体育大学刚进校门不远的石碑上。

之所以这句话在北体得到推崇,在今天依然得到重视,其原因也是呼之欲出。「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在「全民健身」的国策之下,体育已经在教育中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重视体育的教育意义,在中国早有传统

在中文语境里的「体育」一词源自日本,追根溯源则与国外「PhysicalEducation,PE」——如今体育课一词有着密切联系,这已经说明了,体育与教育从起源时就联系密切。

时至今日,在体育的形式越发复杂而多样,体育之于人类的教育意义,在现代文明中也越发凸显。

2019年7月8日,新华社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到了「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而「体育」自然是其中重要一环。

其实,在100年前,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甚至还要更高一些。当时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写文提出「完全人格」的概念,指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而在之后,蔡元培进一步完善并提出了「健全人格」的说法,并提出了「四育」的说法。在他的体系里,「四育」的顺序依次是:体育、智育、德育、美育——体育,仍然是第一位。

「以体育人」是指通过体育锻炼在孩子们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体育锻炼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回顾百年前的北大校园,我们不只看到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也可以看到「以体育人」引入大学教育的那段往事。

不只是北大,清华方面也是如此,学校建立伊始便是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准备的预备学校,为了能够适应全新的竞争环境,学生必须加强锻炼,强健体魄。

1912年周诒春出任清华副校长,确立了「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方针,把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放在重要地位,使清华成为中国最早设立正规西式体育的学校之一。

CUBA赛场上的清北五道口德比,刷屏体育圈

不止于如今依然是体育名校的清北,很多国内名校也格外重视学生体育及身体素质。

而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曾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发表演讲,论述近代中华民族之大病有「愚、弱、贫、散、私」五端,其中「弱、散、私」三病均可通过体育来根治。他认为,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在体德兼进,应「体」「育」并重。

西风东渐,我们可以学习什么?

在一百年,当时先进的中国年轻人,体育方面甚至格外突出,比起美国人甚至都不落下风。

在徐国琦先生撰写的《中国人与美国人:一部共有的历史》一书中,讲述了清末留学生在美国体育界的惊人表现。由于知道美国这个国家向来就重视体育,因此当时的留美学童也在体育方面做足了准备。

1876年,留美学童就组织了自己的棒球队,并在同当地球队的比赛中有着不俗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詹天佑也是一名棒球好手。

华盛顿大学图书馆门前,1878年中国学生组成的棒球队

在耶鲁教授菲尔普斯的回忆里,这些中国学生「教养极佳,是优秀的运动健将,思维活跃,成绩优异,擅长体育」,他们在「棒球、橄榄球、冰球、花样滑冰」方面表现优异,甚至率先学会了骑自行车。

他们之中,留美幼童钟文耀成为了哈佛耶鲁赛艇比赛时耶鲁大学的学校赛艇队号手,邓士聪和康庚龄成为了高校橄榄球队的一员,另一有一名幼童成为了球队的神投手。

我们也知道,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体育也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伊顿公学对体育高度重视,甚至发展出了这样一句口号:「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这不能简单理解为「男校」的特色,事实上,伊顿公学注重的是其背后的精神塑造作用,正所谓「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

↓华天毕业于伊顿公学代表中国参加了08年奥运会的马术比赛

延伸阅读:伊顿公学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个人的体育素质则更加成为评判一个人的基本衡量标准。

美国家长很清楚,孩子们的较量,最终是综合能力的较量,而一个强壮的体魄,是所有的基础。

在升学这件事上,体育对孩子来说也具有实际意义。如果一个高中生是校队的明星球员,成绩就算一般,那么他上大学也基本不用愁了;如果成绩还不错,那申请名校和奖学金更是非常轻松。

近视率肥胖率居高不下,体育教育今日意义何在?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率也由2.1%增至12.2%,肥胖率则由0.5%增至7.3%,相应超重、肥胖人数也由615万人增至3496万人。

而教育部2018年《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显示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8.5%和68.8%,较2015年有所上升。

即便到了今天,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社会,学生们和家长们往往面临的是两难的选择,体育课上意外事故频发,体育课和体育考试,也往往是首先被忽视的一环。

针对这些现象姚明就在采访中直言「我非常坚持体育其实是教育的一部分,体育这个词我们的英文翻译是Sports,真正的翻译应该是PhysicalEducation,更多的是一种竞争,我希望我们的体育,体教分离的情况可以得到重新认识,并且重新拼装在一起。」

在另一次采访中姚明表示:「我一直坚信体育的力量,这种力量教给你怎样更加努力地去争取胜利,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体会到从队友到朋友的心理变化历程,使你更加成熟,付出努力,收获快乐。」

而白岩松也有过相似的观点:「体育,我们一直把重音落在‘体’字,但今天该把重音落在‘育’上。体里面有育,不去踢球上哪去知道团队精神,共同面对失败、共同去赢,这是一种教育,不踢球你不知道。」

「89分还落后,90分钟扳平,94分钟决杀夺冠,这样的剧情生活中上哪找去。在体育世界里,体育对人的教育是巨大的。」

点击观看视频:白岩松:体育凭什么排在「四育之首」?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体育指的就是竞技运动,是身体素质,并没有将其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没有实现其真正价值。

但毫无疑问,体育对于气质的培养,对于团结精神的培育,对于克服困难精神的塑造,对于今后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受益匪浅的。在体育中铸就的坚韧,能让人在身处困境的时候更为勇敢地去坚持和面对。

很多人认为投入运动和接受教育是相悖的,不可兼容的。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体育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

70年国庆群众游行方阵中,带有体育元素的有「圆梦奥运」「体育强国」「青春万岁」以及女排压轴的「祖国万岁」

在看到耐高、CUBA、大足联赛、WUCG等校园体育赛事积极尝试的同时,我们期待着在探索「体教结合」的道路上会有更多开拓者们的大胆尝试,为竞技体育人才和文化通才的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今,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体育对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性,而诸多事件也都证明,体育与教育的不可分割性。虽然如此,为体育正名之路依旧漫长,体育发展还需要更多的人能够站出来,体育强国也需要更好的体育教育去支撑。

我们相信,体育的春天,就在体育教育实现的道路之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学院图书馆开展2024级新生“走进图书馆”入馆教育活动为积极发挥图书馆资源保障、文化育人的作用,让新生掌握及利用图书馆资源,近日,学院图书馆在各教学系部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对学院全部系部的新生进行了20余场次的“走进图书馆”入馆教育活动,让新生开启了一段充满智慧和启迪的学习旅程。 学院馆员对图书馆空间布局、服务功能、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类型、获取https://lib.hbjcxy.com/2024/1209/c224a39997/page.htm
2.留住校园书店这道文化风景图书学校高校校园书店的存在对于学校师生和学校文化氛围建设意义重大。一方面校园书店为学校师生提供便捷的购书和阅读服务。很多校园书店除了图书零售功能外,还开辟了阅读区,配备了桌椅,可为在校师生提供图书借阅、免费阅读等服务,使师生足不出校就能买到、读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校园书店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的功能https://www.163.com/dy/article/GUQ5U0GG0552VQNI.html
3.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意义(通用8篇)1. 高校电子图书馆可以宣传网络知识教育, 激发在线学习动机, 树立网络学习观。 高校电子图书馆对于大学生在线阅读的指导意义的第一点便是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与网络学习。高校电子图书馆可通过校园网、校园海报、校园传单、黑板粘贴报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扩展大学生对于网络与在线学习的认识和了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o548p.html
4.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精选5篇)学校在进行选择时应根据学校的性质进行选择,如果是综合性院校,就要考虑两种不同的数据库要选择哪一种比较适合该校师生使用;第二个方面就是高校自建的数据库重复率比较高,很多高校都创建同一个学科的数据库,北航、清华、北京工业、上海交大、电子科大五所大学的图书馆都建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数据库,重复率自然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zhicheng/612998.html
5.与价值图书馆举办第三期馆员读书分享会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12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分享会在图书馆成功举行,此次分享会由刘珺主持,图书馆馆长萧毅协同刘莉、胡薇薇、张华平三位馆员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长篇小说,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的巨大变革为背景,以孙少安和https://lib.hbut.edu.cn/info/1043/2806.htm
6.大学图书馆,知识的汇聚之地,欢迎你的捐赠!嘿,亲爱的游戏迷们,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一个可能让你们感到好奇又兴奋的话题——大学图书馆是否接受书籍捐赠?没错,你没听错,那些堆积如山的旧书、珍藏版的游戏策略指南,甚至是你的个人创作,都有可能为大学的图书馆增添一抹亮色。 一、为什么捐赠给图书馆? http://shaonianlingxiu.com.cn/syzx/126804.html
7.中国文艺网综合二者,并置于社会文化的上下文中,不仅会带给评论者独到的洞察力和敏锐的理解力,养成更高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和更高的鉴别音乐作品的价值能力和素养,音乐批评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也基于此而彰显。 杨乐生(西北大学图书馆馆长) “根与魂”落实在艺术精神上,就是要探寻中华文化精神的本质。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是http://www.cflac.org.cn/xw/bwyc/201912/t20191225_467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