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长沙市芙蓉区建湘路521号轻工盐业大厦9层
地址:邵阳市人民广场五一北路口正太大厦3楼
地址:常德市滨湖路666号时代广场1、3楼
地址:娄底市娄星区乐坪大道锦洋大厦8楼
地址:株洲市中心广场家润多大厦A座12层
地址:冷水滩区育才北路32号
地址:衡阳市船山西路益福花园2楼
地址:岳阳市巴陵中路93号建设银行5楼(军分区旁)
地址:怀化市迎丰中路238号明辉大酒店2楼
地址:郴州国庆南路29号(七天优品酒店4楼)
地址:湘潭市雨湖区韶山中路112号二楼东侧(长途车站正对面)
地址:益阳市康富北路2号信义楼3楼(华天壹号公馆旁)
地址:吉首市人民北路77号(吉首关厢门建行旁)
地址:张家界永定区黄金大厦12楼
推荐免试研究生,简称“推免”,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就读研究生的一种招生形式。一般有发布保研办法或保研简章、准备和寄送材料、笔试面试、预录取和报名,湖南中公考研整理:甘肃中医药大学2024年考研推免简章!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中医药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全国第四次中药普查甘肃省试点工作技术依托单位、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甘肃省牵头指导单位、甘肃省道地中药材标准制定工作牵头单位、科技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甘肃省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常设单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敦煌医学研究及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药类高校。学校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标志着甘肃省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开始;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3年被为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6人,双聘院士4人,岐黄学者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86人,1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63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11人被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14人获“甘肃省高校教学名师奖”,13人获“甘肃省园丁奖”,36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3人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7人入选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被选拔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7人被选拔为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723人,其中本科生13852人,专科生1178人,硕士研究生3274人,博士研究生194人,留学生125人。
学校在不断加强研究生专业教育的同时,还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经常性组织开展专家学术讲座和学术科研活动。通过研究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各类符合研究生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体现创新意识和开拓思维的活动,切实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
学校现面向全国公开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含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转段学生),为了方便广大考生报考我校,特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模式
我校各学科硕士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培养,学制一般为3-5年,实行学分制和必修、选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三、招生类型
学术学位(具体见我校2024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含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学生转段)专业目录)
专业学位(具体见我校2024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含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学生转段)专业目录)
四、招生计划
2024年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的推免“拟招生人数”(包含接收我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转段研究生人数)系我校计划招收和培养的研究生人数,实际招收人数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招收人数仅供参考。
五、接收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二)我校2024年医学门类(除公共卫生、生物医学工程、卫生事业管理学)各专业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生源须为具备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医学门类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四)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五)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临床医学1051、中医1057)者,须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2015]9号)要求。
六、接收程序
(二)我校分批次审核申请信息,本着先申请先审核的原则,择优选拔,额满为止,并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注: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转段学生也进行分批次审核申请信息,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转段学生只能报考我校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代码:1057)。
(三)复试要求
复试程序及办法按《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执行。
(四)体格检查
(五)录取规程
我校遵照“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拟录取,凡通过复试、体检合格,拟被我校接收的考生,学校将及时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发布待录取通知,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须在24小时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六)信息公示与公开
七、申请者应提交的材料
(一)本人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或合格证书复印件一份。
(三)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或获奖证书者,提供复印件一份。
(四)有在学期间从事课外科技活动中有获奖或有突出表现者,提交证书复印件或学校出具的证明材料(加盖教务处或学生处公章)一份。
以上材料于复试资格审核时统一交于各招生学院存档。
八、注意事项
(二)申请人须保证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视阶段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九、学费
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收取标准为8000元/生/学年。
十、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邮编:730000
联系部门: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传真:0931-5162472
原标题:甘肃中医药大学2024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