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大图书馆,传递温暖与幸福的新天地
提到大学图书馆你会想到什么?是知识殿堂、精神沃土,还是文化地标?你梦想中的图书馆又是什么样?在浙大,图书馆正在成为传递温暖与幸福的新天地。这里不只有求学的书香雅韵,更有浙大人心心相连创造的共同回忆和美好相遇。
能“许愿”的留言本
走进浙江大学图书馆方闻馆,门口放置了一本留言本,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本子上留下印记:“台灯能亮一点吗?”“天气转凉,能否考虑开空调?”“进门左边最后两张桌子间距太小,可以调整一下吗?”“厕所门有点吵,希望能加块胶皮或减震小装备”这些建议全都得到了及时回复:“众筹了,等一等”“意见已收到”。
留言本上的部分建议与答复
浙江大学图书馆方闻馆,位于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内,以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化史专家方闻先生的名字命名,是以艺术与考古为主题的专业性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方闻馆
2023年11月,方闻馆开始实行全天开放。当时图书馆服务设施还未完备,为最快改进馆内设施与服务,馆员们为临时笔记本画上封面作为留言本。使用上面还附了一张便条贴,写着“爱上图书馆的N个瞬间”,一位馆员在第一页上写下:“今天天气很好,效率很高”。
方闻馆的留言本及其第一页
后来,本子上的留言越来越多,不少人为方闻馆提出了改进建议,留言本摇身一变成为馆内服务优化指南。针对每一条建议,馆员们都会在留言本上及时反馈,尽快实现可行性强的想法。若暂不具备实现的条件,他们也会耐心回复并解释原因。
“图书馆晚上能开就好了,会有这么一天吗?”
“预计11月底前开放,开到十点。”
“卫生间能不能装个门帘呢,大镜子真的可以看到对面”
“好的,我们去申请试试!”
“可不可以把头顶的灯再调亮些呀!”
“下学期有这个换灯的初计划。”
“门口可以放一个储物柜”
“已在采购中,近期会安装”
馆员“事事有回应”的态度,还有方闻馆的超高执行力让同学们十分惊喜,在留言本上写下了诸多好评。
从“建议本”到“日记本”
绘一幅插画、写一句祝福,设计贴纸甚至方闻馆专属印章,亦或是聊一聊最近的生活。论文的进度、在看的书目、放假倒计时、假期新目标,一笔一句都能得到回应。大家在留言本上传递幸福与希望,也收获着慰藉与快乐。
方闻馆不只有留言本
“五一”假期结束后,方闻馆内又增添了许多漂亮的鲜花。起初,只是一两位爱花的馆员常常带花来装点自己的工作环境,后来,总有鲜花出现在图书馆的各个角落。“原来是我的同事们在自发地更换鲜花、换水和插瓶,把整个方闻馆装饰得精致可爱”馆员吴俊洁感叹道。
方闻馆里的部分花植
雏菊、芍药、康乃馨、唐菖蒲......各种鲜花被安放在书桌、书架和窗台上,让方闻馆又多了几抹亮色,也让同学们的学习与阅读环境更加舒适怡人。对馆内鲜花陈设的夸赞不断“绽放”在留言本上。
“细节满满”的方闻馆里一直在孕育、扩大和传递感动。那些细节都被同学们记在心里,化作“辛苦啦”“新年快乐”这般简单温馨的问候。正如吴俊洁所言:“很难说里面哪个人让人印象最深、哪句话最打动人,而是所有的话语连在一块最打动人。”
一个简单有爱的留言本,让那些对求知的热忱、对工作的热爱、对陌生人的善意、对学生声音的用心倾听都在求是园里一一呈现。这份温情也将久久传递,在浙大人的躬行实践中不断开花结果。
浙江大学图书馆始终期待与每一个阅读的你、温暖的你一起传递爱与希望,共同打造梦想图书馆。
(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余佳欣宋承旭李俊元|柯溢能;摄影记者:杨哲青|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李俊元宋承旭|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人民号学生记者朱一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