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计量学研究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国外近几年空间经济计量学得以迅速发展,如Anselin和Florax(1995)指出的,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3)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数据分析软件,以高效和低成本的计算技术处理空间观测的发展。GIS的使用,允许地理数据的有效存储、快速恢复及交互可视化,为空间分析技术的艺术化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至少目前线性模型中,缺少针对空间数据和空间经济计量学的软件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目前已有一些专门的空间统计分析软件,并且SAS、S-PLUS等著名统计软件中,都已经包括用于空间统计分析的模块。
空间经济计量学与空间统计学的区分不太容易。Haining和Anselin的观点认为空间统计学的研究大多由数据驱动,而空间经济计量学由模型驱动,即从特定的理论或模型出发,重点放在问题的估计、解释和检验上。空间统计学的主流是研究生态学和地质学中的物质现象,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与区域及城市经济有关的模型。有一种观点认为二者的区分应基于作者将其工作对应于空间经济计量学还是空间统计学,这种区分办法可能较为简单。
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中,人们建立了各种理论以及关系式来描述人类在空间上的行为,如研究城镇问题的“引力模型”等。但在利用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将理论或关系式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刻划,利用统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并进行评价,这些正好是属于经济计量学研究的范畴。应该说,空间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区域经济问题,依据的是区域经济学理论,但它还需要综合数学,以及空间统计学等学科,因此它不等同于区域经济学,而是一门交叉学科。
二、研究的问题
附图
W[,1]和W[,2]为n×n矩阵,是标准化或未标准化的空间加权矩阵,分别对应于因变量以及扰动项中的空间自回归过程,这两个矩阵可以不同,这意味着两个过程由不同的空间结构生成。
这个模型可以退化成为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纯)空间自回归模型、混合回归与空间自回归模型、残差空间自回归模型等形式。
对这个模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不仅是有偏的,而且是不一致的,参数的估计通常采用极大似然估计,近几年,有学者尝试采用贝叶斯估计对参数进行估计。
(二)空间差异性
空间差异性指空间上的区域缺乏均一性,如存在中心区和郊区、先进和后进地区等。例如,我国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存在较大差别。
研究空间差异性的模型主要有:
E.Casetti提出的空间扩展模型(1972)和回归参数漂移分析方法(简称DARP)模型(1982)。这时,空间差异性表现为模型参数随空间位置变化,并以空间单元的位置信息作为辅助变量(称为扩展参数)。
y=Xβ+ε
模型(3)为以经纬坐标(Z[,x],Z[,y])作为扩展参数的空间扩展模型。同样可以以到中心区域的距离作为扩展参数设计模型。
将模型(3)的第二个式子右边加入随机扰动项,则为DARP模型。E.Casetti(1992)进一步提出了贝叶斯空间扩展模型。
D.P.McMillen和J.F.McDonald(1997),C.Brunsdon,A.S.Fotheringham;MartinCharlton(1996),提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简称GWR模型)。
(三)时空数据空间模型
三、应用前景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地质统计学是较早应用空间统计学的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就有人研究并应用Krige模型。空间统计学除了在地质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近十年来,周国法、徐汝梅等学者研究生态学中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于1998年出版了《生物地理统计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土地、森林、农业、矿产、能源、作物估产、灾患检测等进行应用,开始了我国空间统计学在经济领域应用中统计调查的工作,为了将空间遥感调查技术逐步纳入到我国统计的常规性工作中,1998年10月,国家统计局成立了空间统计研究室,并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合作,组成了“空间信息多重采样设计的空间统计学应用研究”课题组,运用遥感技术和空间分析对我国农业耕地、森林、草地等资源以及城镇动态变化进行调查,该项目获得国家统计局2000年课题研究一等奖。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空间经济计量学在我国以下几个方面将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由于区域之间存在先进地区和后进地区,通过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可以对先进地区与后进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按区域编制投入产出表时,空间的概念将发挥作用。
对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时,在考虑外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对正确评估房地产的价值有很大帮助。
对环境污染进行研究时,运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污染的传播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在交通领域的研究,可以利用空间经济计量学方法对人员、货物在空间上的流动方式进行研究,同时对通道上的不同区段进行研究。
在对某种疾病(如流感)在空间上的传播过程进行研究之后,对于疾病的预防控制将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只要问题涉及到空间的概念,空间经济计量学就将发挥其作用。对空间经济计量学的深入研究及应用,将促使人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从空间或时空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目前的研究中,系统内的空间单元受到系统内其它位置单元的影响,但边界处的单元还受到系统外与之相邻的单元的影响,如何将这个影响考虑在模型中值得研究。
在具体问题中,距离的概念需要加以认真对待,单用地理上的距离有时并不合适,例如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今天并不是距离远近决定的,电子化交易使得资金的流动非常迅速方便,因此,在研究这类问题时,如何将贸易、人员、资金的流动充分考虑到空间加权矩阵中去,尚值得研究。
贝叶斯方法在统计学各个分支的应用越来越广,空间贝叶斯模型也是目前空间经济计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可变单元的问题。当数据汇总的级别变化,可能整个模型的描述都发生变化,对于不同的问题,可能影响模型变化的汇总的级别也不同,能否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对系统进行描述尚待进一步研究。
时空数据的综合分析,参数估计的渐近性质,模型的各种检验方法等,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经济问题中,许多需要研究的对象是多维的,即研究对象是一个向量,如何在空间问题中建立一系列空间VAR模型,尚需研究。
不易获得较为详细且价格低廉的区域统计数据,将大大限制空间经济计量学模型的应用。建立我国区域统计数据库,要求价格低廉且方便实用,是摆在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Anselin,L.1988.SpatialEconometrics.MethodsandModels,DordrechtKluwerAcademic
Publishers.
2Anselin,L.andR.J.G.M.Floraxed.1995.NewDirectionsinSpatialEconometrics,Springer-Verlag.
3Brundson,C.,A.S.Fotheringham,andM.E.Chalton.1996."GeographicallyWeighted
Regression:AMethodforExploringSpatialNonstationarity,"GeographicalAnalysis,
Vol.28,p281-298.
4Brunsdon,C.,A.S.Fotheringham,andM.E.Chalton.1999."SomeNotesonParametric
SignificanceTestsforGeographicallyWeightedRegression,"JournalofRegional
Science,Vol.39,No.3,p497-524.
5Casetti,E.1972."GeneratingModelsbyExpansionMethod:ApplicationstoGeographic
Research,"GeographicalAnalysis,Vol.4,p81-91.
6Casetti,E.1982."
DriftAnalysisofRegressionParameters:AnApplicationtothe
InvestigationofFertilityofFertilityDevelopmentRelations,"ModelingandSimulation
13,p961-966.
7Casetti,E.1992."BayesianRegressionandtheExpansionMetod,"Geographical
Analysis,Vol.24,p58-74.
8Cliff,A.D.andJ.K.Ord.1981.SpatialProcesses:ModelsandApplications,Pion.
9Haining,R.P.SpatialDataAnalysisintheSocialandEnvironmentalSc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0.
10Paelinck,JeanH.P.andLeoH.Klaassen.1979.SpatialEconometrics,SaxonHouse,
TeakfieldLtd.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
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
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
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
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
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部分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
二、计量经济学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内容不合理问题。例如,教学层次不明确以及数学推导的处理问题。由于计量经济学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通常被人们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与应用计量经济学,并根据内容深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从经管类各专业来看,给本科生、硕士生讲授计量经济学,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要求不同,有的以理论方法为主,有的以实际应用为主;且应用的领域、应用的程度、遇到的问题也有差异。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已经形成多专业、多层次、多种要求的格局。但是现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规范、教材的建设与这种要求还很不适应,这可能是影响教学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学专业学生是文理兼收的,许多文科生源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他们普遍感到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学。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为进一步加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适应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要求,应当从多方面深化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计量经济学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本课程授课对象为管理学和经济学各专业的普通本科生,本课程是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公共核心课程之一,作为必修课程和考试课程列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通过这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经济预测、结构分析和政策模拟评价,具体来说,一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功底,为经济学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经济计量分析能力和水平。
(二)制定适应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本课题试图解决依据《计量经济学》各教学层次中的通识性(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性部分)与专门性(计量经济学的专门性部分)原则,明确刻画了不同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基本点,形成了能满足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需求且具有特色的《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体系框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指导思想。超级秘书网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包括:改进多媒体教学、增加案例教学、开展计量经济学网络课件的建设、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方法分析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鼓励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大胆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等等。针对国内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教学对象划分不清晰;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忽视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总结提炼我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经验。
总之,随着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不断尝试和探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必将会取得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宁向阳,刘延康.用认识范式新视角分析计量经济学未来发展趋势[J].统计与决策,2005,(S).
[2]李南成,张卫东.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统计教育,2003,(6).
一、问题的提出
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教育部决定自1999年起开始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据《人民日报》报道,到2005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超过2300万人,毛人学率达到21%,标志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人大众化教育阶段。另有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北京和上海的高等教育毛人学率分别达到52%和53%,进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05年,天津市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超过55%,成为继卜海、北京之后第三个进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城市这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化的同时,发达省市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已成为必然。
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从毛人学率看,北京、海和天津等地区的高等教育已进人普及化阶段,也有省市提出到2020年本地区的高等教育进人普及化阶段,但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仍存在函待解决的问题。
1.中国高等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层次还比较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主要集中在专科(高职)层次,而发达国家则主要集中在本科层次。这样的高等教育发展层次使我国难以培养大量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及传统管理的局限性,部分毕业生素质呈下降趋势,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有数据显示,61.15%的毕业生认为所学的专业知识的使用率不到1/3,甚至基本上没有使用。此外,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注重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变成了被灌输者、被强制者、被驯服者,培养出的学生思想僵化、创新能力差、动手能力差、交往能力差。而社会和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恰恰是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教育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值得反思,高等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高校学生的国际化程度低学生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方面,而衡量学生国际化的一个主要指标是留学生人数。我国高校要吸引留学生,除了依靠中国传统文化外,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必须得到普遍认可,即中国的高等教育达到国际标准。因此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IS09000认证非常必要。但目前我国此项一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更多的是在进行理论探讨,教育部还尚对全闰高校教学水平进行评估。教育部关于教学水平的评估标准与IS09000体系中的教育标准还存在差距,对全国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教学缺乏指导作用。
鉴于上述问题,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和建立旨在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迫在眉睫,特别是高等教育进人普及阶段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应率先在国内探究有我国特色的质量管理标准模型。
二、国外高等教育现状及启示
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在美国,教育质量奖正式纳人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评奖范围。1999年教育质量奖正式启动,美国的任何一个学区或一所中小学、高等院校或其所属机构,都有权利申请这一最高教育质量奖。美国国家质量奖质量管理模型遵循如下核心价值和理念:愿景领导;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组织和个人的学习;重视教师、员工和合作伙伴;快速反应的能力;强调未来;管理革新;事实管理;社会责任;强调结果和创造价值;系统观。欧洲也设置了教育质量奖,即欧洲质量奖卓越质量管理模型。欧洲质量奖质量管理模型遵循如下核心价值和理念:结果导向;以顾客为中心;领导和坚定的目标;过程和事实管理;人员开发和参与;不断学习、创新和改进;发展伙伴关系;公共责任。
在德国、日本和英国,政府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如德国制定了质量认证发展战略;日本正在探索加强社会第三部门对大学的评估和监督,平衡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英国政府面向全国统一制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基本框架。
1992年,美国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并予以实践的高校已达到220所。英国、加拿大已有许多教育和培训机构成功地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IS09001质量管理标准。他们认为质量形成于生产全过程,影响质量的全部因素必须在生产的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通过“过程管理”来保证产品质量。
三、ISO质量管理原则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ISO质量管理原则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中应用的研究已经很普遍。IS09000系列标准是一套被国际上各认证评审机构认可的唯一的质量保证体系。IS09001标准的引言中明确指出:“标准是通用的,不是专门为某一工业行业或经济部门而制定的。"IS09000系列标准覆盖了房地产等39个行业,教育为第37类。IS09000系列标准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IS09000标准的最大特点在于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以及预防性和持续改进性等,它融合了当前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并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
在理论上,将IS09000引人教育领域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学校质量管理理论,同时也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上,IS09000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利于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有利于规范我国学校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获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信任和支持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对我国已经和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地区采用IS09000体系进行教育质量管理,可以体现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和全面管理的质量管理思想,使这些地区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成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四、提高普及高等教育地区的教学质量的建议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议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凸显。当前,教育跨境服务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跨境教育的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仅要加强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经验,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国家教育质量奖的模型。在这一点上,我国已普及高等教育的地区应为其他地区起到表率作用。
首先,高校结合办学定位和行业需求建立IS09000质量认证体系。教育管理ISO认证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并与国际接轨的“金钥匙”。全球化的趋势必然要求教育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更具前瞻性。随着教育国际化兴起,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需要一套各国认可的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虽然教育管理国际认证发展较快,但我国对此一直态度谨慎,至今尚未建立自己的认证机构,全国仅有十多所学校通过了ISO质量认证。对此,很多人呼吁组建教育管理国际认证机构,开展教育管理国际认证。目前,我国已着手组建教育管理国际认证机构,并准备从民办教育人手开展教育管理ISO认证。
其次,建立专门的社会评价机构,对高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行监控、评估、咨询。目前,国内高校的教育督导室几乎都是学校内部教学管理机构,难以发挥社会监督和评价作用。
第三,学校组建专门职能部门,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对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参与教育教学的“供方”进行评估、监管。加强绩效考核,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收入,鼓励教师公开参加社会兼职工作、社会实践和职业技能培训。
第四,启动“人才一工程”“大师工程”“育苗工程”。缺少大师的学校和课堂,很难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
第五,明确办学特色,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高校的领导和决策层应组织对IS09000标准的学习,掌握其内容和实质,结合自身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和特点,根据自身定位、办学规模和条件、专业特色、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和校园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建构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超级秘书网
第六,改善学生和社会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改善教师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把教育标准和企业标准能统一起来,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和思维方法训练,使学生成为“会做人、会做事、会思考、会动手、会研发”的“五会”人才。
第七,加强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程建设和综合实践(训练)性课程建设。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课程教学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要素,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高校要利用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来评价课程和学生,根据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加强课程建设。
一、WSR方法论概述
WSR是物理(W)――事理(S)――人理(R)方法论的简称,它不但也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也可以作为一种解决复杂、困难问题的有力工具,WSR理论是我国著名系统科学专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于1994年提出的。WSR理论以传统哲学观为基本指导,同时大量吸收西方系统方法的思想,是一种软系统方法论,是众多方法的综合统一。它的内涵主要是人们进行各类实践活动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物理”、“事理”和“人理”常用于表达各领域、各对象下适用的规律或一般法则,因此人们在了解认知和作用于比较复杂、困难的对象时,应综合运用多种理论知识、规律和方法,强化人与人之间交流与配合,深刻领悟物理、事理和人理,获得最好的实际效果。
二、基于WSR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由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与WSR系统具有高度的紧密联系性,并且还具有WSR系统形成和演化的本质特征。因此通过对WSR理论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比较研究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与WSR理论契合部分,构建WSR模式框架,分析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关键因素,构建三维模型,建立运作流程,逐步构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
1.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WSR因素分析
为使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工作更富逻辑性、条理性,可依据WSR理论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的内涵,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物、事、人因素分别分析研究,具体如下。
2.W(物理)因素分析
按照WSR理论指导思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场地设施、检验器材、信息网络、数据库、评估体系以及在质量监控中运用的运筹学、统计学、质量管理学理论等。主要有:
(1)足够的资金支持
(2)信息资源建设
目前高新技术参与程度有限,没有建立全面有效的军队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信息捕集与处理过于粗糙,从而没有更有力的应用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中,造成大量重复性工作与资源浪费。应深入建立军队院校与地方大学互联互通的学位论文信息资源数据库,以更好的实施监控。
(3)理论建设
对于管理学、运筹学等理论理解不充分,掌握不全面,应用不到位,不能规范的进行学位论文质量监控。要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基础理论的探索、应用理论的研究、技术理论的应用,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的科学性。
3.S(事理)因素分析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事理因素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监控运行机制等。主要有:
(1)健全学位论文质量监控规章制度
(2)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当前学位论文质量由导师、研究生处(办)主要负责,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尚不能进行行之有效的实时监控。为保证质量监控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操作实施,可成立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委员会或工作小组,由研究生处参谋、导师、专家、学员队干部等共同组成。
4.R(人理)因素分析
(1)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素质
二是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的职业道德。学位论文质量监控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学术活动,涉及研究生学员、研究生导师、专家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和学术声誉。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而据有了某些特权,如果其经不住各方面的诱惑,就会产生学术腐败等严重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工作秩序的行为。因而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人员自觉形成良好的觉悟,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诚实守信,是质量监控工作更有实际效果。
(2)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管理
1666年,牛顿把通过玻璃棱镜的太阳光分解成了从红光到紫光的各种颜色的光谱,而这就是物理光学的基础。在1814年~1815年之间,天文学家夫琅和费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了很多谱线。1885年,天文学家巴耳末发现了符合已知氢原子谱线位置的经验公式。随后对原子光谱的进一步观测又发现了更多的谱线序列和经验公式。1913年,为了解释氢原子谱线位置的经验公式,玻尔建立了原子光谱的量子模型,成功解释了原子谱线的经验公式,奠定了原子物理的基础,量子力学也从此诞生。波尔作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于192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关键词】
学科服务关键词计量分析学科馆员
学科服务是以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和问题为驱动的,学科馆员凭借其专业背景和图书情报学知识及信息处理技能,依托本馆文献资源和技术支撑,为学科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1]。自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内率先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以来,学科服务在我国已经开展了10余年,经历了起步、反思、快速发展几个阶段。本文拟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探讨国内学科服务的研究热点,揭示我国学科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数据与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1996年―2011年有关学科馆员或学科服务方面的文献,检索策略为“KY=‘学科馆员'ORKY=‘学科服务'ORKY=‘学科化服务'ORTI=‘学科馆员'ORTI=‘学科服务'ORTI=‘学科化服务’”,去除重复记录、会议信息及一稿多投记录后共检出文献2954篇。套录题录信息,并利用VB编程提取题录信息中的关键词。合并同义、近义的关键词后,再对经过处理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
3.1学科服务与信息服务、知识服务
3.2学科馆员素质要求、资格认证(行业准入)与队伍建设
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认为:“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学科馆员是学科服务能否深入开展以及服务水平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因而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资格认证与学科团队建设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如王运显提出包括基本素质、知识素质、技能素质等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学科馆员素质指标体系,比较全面地概述了学科馆员应具备的素质[5]。
学科服务对学科馆员素质要求很高,国内的学科馆员很难达到要求,直接影响到学科服务的效果。学科服务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并在欧美等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于是便有学者对国内外学科馆员素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符瑞锐研究表明:欧美等国实行了图书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从制度的角度确保了图书馆专业人员的素质。如美国公共图书馆及学校图书馆都要求专业馆员必须具有ALA承认的学院或系颁发的信息学硕士学位[6]。而国内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素质则参差不齐,既具有学科背景又有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学者们呼吁在我国尽早建立图书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全面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
学科服务工作在我国已经开展了10余年,对于如何建立一支人员构成、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历和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科馆员队伍等问题的研究已迫在眉睫。袁红卫、潘芳莲等分析了我国学科馆员队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制定学科馆员队伍建设战略规划;通过管理创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员结构;建立学科馆员的选聘和竞争机制;建立学科馆员的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学科馆员的考评和激励机制等[7-8]。
3.3学科服务质量评价
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学科服务质量评价的必要性、目的、意义、作用、评估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等。多数学者认为在制定评估体系时应坚持科学合理、全面系统、客观性、定性定量相结合、易操作性等原则。蒋家红则认为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因馆制宜原则、个性化原则[9]。
学者们依据学科服务的内容、特点,借鉴和利用360度反馈评价法、平衡记分卡法、Libqual+TM、梯度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熵权+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建立了多个评价指标体系。武三林认为可以从“德、能、勤、绩、研”5个方面对学科馆员进行考核评价[10]。徐恺英将平衡记分卡法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绩效评估,把学科馆员的业绩评估分为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用户(读者)满意度、信息利用4个部分[11]。
大多数学者基本上从人员素质(综合知识、能力、主动性)、工作业绩、服务效果、服务环境等方面入手建立考评体系。这些考评体系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①指标比较繁杂,不易操作,没有结合学科馆员的特点及工作实际。如大多数评价指标体系都偏重于学科馆员工作量的测评,忽视了对学科服务所产生的信息产品的质量评估;学科服务工作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它赋予了学科馆员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大多数评价指标体系忽略了学科馆员的服务创新。②忽视了评价主体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目前学科服务质量评价的主体一般是馆领导和学科用户。学科馆员服务的学科用户不同,评价的结果自然会受到影响。③目前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了服务质量的评价,忽视了评价结果的反馈。
3.4学科服务模式
3.5学科馆员的定位与工作职责
3.6学科服务平台
3.7学科服务、学科馆员制度与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和技能型人才[1]。因此,毕业论文(设计)正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将梳理大学阶段所学各科课程,并将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论文与设计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能极大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重点研究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与应用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的现状,找出问题,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1.一次综合性再学习与提高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写作与作品的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并灵活地应用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学生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并综合应用到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中,从而进一步巩固与加深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学校对学生一次较为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可以说是学校布置给学生的最后一项作业,要求高,知识覆盖面广,写作过程长[2]。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对以往所学知识再学习和加深理解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考核和评价。同时,导师和班主任在指导与跟踪学生的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是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有效依据。
4.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从业方向。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学生围绕自己的选题进行内容与结构的规划、资料的收集,对可行性进行研究,然后写作论文并不断地修改与完善。同时,学生还将独立完成自己作品的设计。在整个论文写作和作品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将能够发现自己的强项与薄弱环节,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样学生自己就能够更加明确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同时也更加自信能够做好相应的工作。
5.经济或社会效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对学生的一次锻炼与考核,其中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性的论文和设计如果能得到推广并直接服务于社会,还将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现状
2.教学设施和管理措施还不到位。我校信息技术与应用系目前建有信息技术实训室等计算机基础实训室12个,还有其他几个专业实训室,基本能够保证日常的教学和实践。但是目前实训室都是封闭式管理,在没有排课的情况下,实训室都是不对学生开放的,而且目前部分实训室还不能接入外网[4]。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过程中,往往没有场地或计算机,也不能及时在网上检索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三、提高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几点建议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每年,国家或省市都会组织各类大学生竞赛。如全国多媒体设计大赛、浙江省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和ACM程序设计大赛等。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此类竞赛,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可将竞赛项目与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四、结论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重在培养应用和技能型人才[1]。因此,毕业论文(设计)正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将梳理大学阶段所学各科课程,并将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论文与设计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能极大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重点研究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与应用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环节的现状,找出问题,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1.一次综合性再学习与提高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写作与作品的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并灵活地应用整个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学生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并综合应用到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中,从而进一步巩固与加深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学校对学生一次较为全面的考核和评价。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可以说是学校布置给学生的最后一项作业,要求高,知识覆盖面广,写作过程长[2]。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对以往所学知识再学习和加深理解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考核和评价。同时,导师和班主任在指导与跟踪学生的过程中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及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是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有效依据。
4.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从业方向。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创作过程中,学生围绕自己的选题进行内容与结构的规划、资料的收集,对可行性进行研究,然后写作论文并不断地修改与完善。同时,学生还将独立完成自己作品的设计。在整个论文写作和作品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将能够发现自己的强项与薄弱环节,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样学生自己就能够更加明确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同时也更加自信能够做好相应的工作。
5.经济或社会效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对学生的一次锻炼与考核,其中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实际应用性的论文和设计如果能得到推广并直接服务于社会,还将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现状
2.教学设施和管理措施还不到位。我校信息技术与应用系目前建有信息技术实训室等计算机基础实训室12个,还有其他几个专业实训室,基本能够保证日常的教学和实践。但是目前实训室都是封闭式管理,在没有排课的情况下,实训室都是不对学生开放的,而且目前部分实训室还不能接入外网[4]。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过程中,往往没有场地或计算机,也不能及时在网上检索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三、提高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几点建议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每年,国家或省市都会组织各类大学生竞赛。如全国多媒体设计大赛、浙江省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和ACM程序设计大赛等。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此类竞赛,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可将竞赛项目与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相结合,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1]洪致平.探索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之路[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20-21.
[2]刘引涛.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9,(04):40-41.
[3]李占忠.高职高专院校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调适[J].石家庄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学术研究,2007,(01):12-13.
尽管对PPCPs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经过十儿年的发展,但就目前而言国内外对PPCPs研究认知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EVGENIDOU等人通过对PPCPs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总结发现,国内外学者针对PPC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环境中的分类、行为与归趋及毒理学分析。而目前关于PPCPs减量化的研究较少,PPCPs中包含的化合物类别广泛,结构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其吸附及降解机理展开研究。本文通过总结PPCPs在各类环境中的行为及归趋,叙述了PPCPs的吸附与降解机理,分析了生物和非生物系统在减量化过程中的影响,并尝试从吸附和降解机理上分析影响减量化的原因,寻求生物和非生物系统在减量化过程中分别存在的优势及缺陷,以期为研究PPCPs衍生物及新型吸附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有效的参考。
1PPCPs的环境归趋
1.1水生环境中
据KURODA等报道,在日本常有污水泄漏污染地下水事件发生。OSENBRUC等人发现,在德国和西班牙,同样也有城市河水渗透,下水管道泄漏和城市雨水径流等事件发生,这些都是导致PPCPs微量存在于水生环境中的主要原因。
1.2土壤环境中
尽管最初对PPCPs的研究重点大多集中在水生环境领域,但是其在土壤中的归趋正逐渐成为新的趋势。宋存义等人在PPCPs对土壤环境影响研究中发现,PPCPs进入环境后,最易与土壤等有机介质产生吸附作用;周海东等人对土壤中PPCPS的减量化研究发现,土壤对PPCPS的分解速率相比水生环境中的分解速率低很多,这表明PPCPS在土壤环境中存留时问更长,化学状态更稳定。HAMSCHER等人对粪源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土壤环境中浓度变化研究实验得知,该抗生素在土壤中存放,其含量始终保持在初始值。桑文静等人对察香类抗生素的研究表明,该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亲脂性,易吸附于土壤环境,可长期在土壤中残留}zy
由以上大量研究结论总结得出,PPCPS在土壤环境中,具备污染源分散、分解速度缓慢、残留时问长久、化学性质稳定等归趋特点。由于土壤环境中生物链的毒性呈现逐级蓄积、逐级传播的特点,因此微量的PPCPS很可能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系列循环生态污染过程,最终对土壤环境下的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危害。
2减量化机理
2.1吸附机理
PPCPs中包括的化合物类别广泛,因此吸附机理很难预测oKINNEY在吸附的研究中发现,吸附行为往往是分了与特定的官能团相互作用的结果,并目_这一结果易受pH,温度及光照等因素的影响[ys}PPCPs吸附的本质是PPCPs向固相(土壤或者填料介质)表面富集的动态过程。根据不同PPCPs表面富集作用力的不同,吸附分为表面吸附过程和在有机质中的分配过程,表面吸附以化学键力或引力作用为主要形式,主要理论包括:电了供体一受体(7T--rrEDA)理论、氢键理论、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等。
此外PPCPS的吸附机制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CHOI等人就提出了以下儿种吸附机制:1}分了从液相进入其他相分中。这个过程主要涉及到吸附质的脂肪和芳香基团,微生物细胞膜的亲脂性和污泥的脂分含量之问的相互作用关系。2)在吸附作用中吸附质的疏水性起决定作用,疏水性可以用辛醇一水的分配系数(K},)体现。PPCPs的Kaw越高,有机物疏水性越强,吸附剂吸附PPCPs的效果越好。吸附质带电基团和微生物弱电性表面之问的相互作用有关。这与液相中吸附质的电解性能和溶解性能有关,可用电离常数(Ka)所表示。
2.2降解机理
2.2.1非车物降解
非生物降解现象普遍存在于PPCPs的白然降解中,一般包括水解、光解和热解等儿种形式。部分PPCPs化学结构的不稳定性,容易水解,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pH,温度、时问及曝气量等。LINDBERG等人研究发现温度对阿莫西林降解有明显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水的碱性越大,温度越高,水解的速度也越大。光解是PPCPS等有机物在环境中的另一种重要的非生物降解方式,其中光照强度、吸附质的分了结构、温度,pH是影响PPCPs物质光解程度和光解速率的主要因素。光解性强的抗生素主要有磺胺类、四环素类等,匡光伟等人对鸡粪中的金霉素光解条件进行研究,发现在白然光照条件下的金霉素降解程度可以达到90%以上,而在避光条件下保存15d,其降解程度还不到10%;哇诺酮类抗生素有较强的紫外光降解性能,土壤中混合物中伊维菌素在夏季半衰期7-14d,冬季半衰期变为91}-217d,降解速率明显放缓。
2.2.2车物降解
尽管多数PPCPs等有机物在白然降解过程中有较好的非生物降解效率,但是PPCPs常‘常处于比较复杂的环境中,例如在水生环境中,经过水解产生水解产物,与被水解的有机物分了结构相似,相反增加了水体中类似有机物的含量。同样,PPCPS在土壤或者固体介质吸附中,不易被光照射到、温度不易升高,甚至会产生衍生物等一系列问题,PPCPs非生物实际降解率远远低于理论值,这就决定了非生物降解方式不能成为主要的降解途径。
微生物的出现,为PPCPS在白然环境中的降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生物降解也成为一种新型的降解方式。但是在环境中部分PPCPS等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很难被生物降解,或者PPCPS的含量过低将会使得微生物营养贫乏导致降解率降低,这是PPCPS减量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HUANG等人认为国际水污染控制协会推出的ASM2模型作为PPCPs的生物降解模型可以更好的研究活性污泥对PPCPS的生物降解机理。通常PPCPS是一些较复杂的大分了有机物质,因此必须在微生物参与下,经过水解代谢将其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了有机物,才能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利用。赖后伟等人在对阿莫西林的研究中发现,尽管阿莫西林不是一种大分了聚合物质,但是由于其对微生物有害无法直接被微生物利用,因此仍然需要经过水解酶的参与,将其分解为易生物利用的有机物质,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因此微生物参与下的水解作用是阿莫西林生物代谢降解的限制步骤。
3减量化研究分析
3.1生物系统的影响
3.1.1水车动植物
水生动植物系统处理传统污染物(包括TSS,BODS,氮、磷、重金属和微生物污染物)拥有一个长期目_稳定的历史,并目_在人工湿地、人工浮岛等工艺方面的研究具有较为成熟的成果。然而,关于水生动植物系统对PPCPs减量化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去除率、吸附性能、植物提取和生物降解等减量化过程的研究是少之又少。
3.1.2微车物
根据研究表明,PPCPs经过微生物吸附或者降解后会产生代谢产物、共轨及降解产物和衍生物等。这些代谢产物中大部分通过废水持续释放到水生或者土壤环境中,还有一小部分在传输途中发生转化,被微生物分解代谢。然而对这些转化产物的毒性及特性的研究比较医乏,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3.2非生物系统的影响
非生物系统在降解PPCPs等有机物过程中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方式包括水解、光解、热解等。HOU等人对非生物系统降解过程研究发现,阿莫西林在水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降解率逐渐增大,在37℃时,去除率达到70%,水解及温度会使PPCPS中的化学键断裂,破坏PPCPS的分了结构,从而起到降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