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呼吸健康科普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依托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12年创建成立、专注于传播呼吸疾病的科学知识与防治理念的科普基地。基地目前已获评广州市科普基地、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以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广州医科大学于2007年10月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呼吸科自2013年起连续11年蝉联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排行第一,连续14年蝉联复旦大学医学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第一;胸外科连续6年蝉联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学科榜学科前三名,连续8年蝉联复旦大学医学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前六名;变态反应科连续9年蝉联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学科榜学科前四名,连续5年蝉联复旦大学医学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前三名。实验室学科优势突出,是引领我国呼吸疾病研究迈向世界的领头羊。

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呼吸健康科普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践行钟南山院士“顶天立地为人民”的科普理念,将“顶天”的科研成果“立地”推广至基层,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特色和优势,倡导“呼吸科普,服务社会;科技引领,健康同行”的科普服务宗旨,努力创新医学科普基地服务理念。基地积极组织做好科普宣传,推进和普及呼吸健康等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受到群众好评。

现谨将基地2023年度科普绩效自评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基地坚持以受众为中心,细化科普对象,有目的、有侧重地开展科普服务工作,提高科普覆盖面渗透率;坚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整合各类科普资源,打造科普常态化体系化的工作链条。

基地全年免费接受公众开放预约,根据预约的人数、人群类型,针对性地设计不同主题、不同活动形式的科普开放日活动:

(1)利用呼吸疾病医学专业知识,充分借助产学研转化设备及互动设施,积极组织呼吸健康科普宣教活动;

(2)为减少公众集聚并提升辐射范围,开展系列线上科普宣教讲座;

(3)积极与广东省科协、广州市科协、市科技创新委等合作举办科普宣教开放日、广州科技创新周、全国科普嘉年华等活动;

(4)积极链接社会资源,接受中小学院校、各级单位及社会团队的预约参观活动,同时通过科普基地入校园、校园科技活动周等科普活动主动走出场馆走进校园,主动将实验室先进医学科技带至公众;

(6)与基层医院、社区街道等社会团体协作,将上级医疗单位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带至基层,提高服务基层能力,同时结合上级医疗单位专科医生义诊与科普讲座活动,提升社区公众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诊治意识。

2023年度,基地共举办线下科普活动62场次,共接待市民48766人次,包括:科普宣教开放日49场次,接待公众46952人次;疾病日科普讲座3场次,接待公众550人次;科普义诊与宣教活动9场次,接待公众1220人次;暑期大学生夏令营1场次,接收学员44人。举办线上科普讲座43场次,点击率超过154万。

除了科普活动开展,为持续深化科普软件建设,推进科普手段信息化、科普内容生活化,基地积极组织科普读物编写,用动漫、插图、通俗易懂的语言打造系列既专业又适合大众阅读的科普读物,惠及不同年龄层读者。2023年度科普基地正式出版科普专著两部,《后疫情时代主动健康手册》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手册》。

为更好地提供科普服务,提升讲解效果与展示效果,基地与主管单位广州医科大学沟通,获广州医科大学批准使用场地,2023年度已完成占地90平方米的呼吸健康科普展厅的建设与内部装修等,拟于2024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作为广东省、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为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呼吸疾病研究的兴趣,基地积极向在校师生开放,真正落实科普基地入校园,传播知识,培养科研兴趣,助力“双减”政策落地。2023年度共开展面向青少年群体、助力“双减”工作的科普活动37场次,服务学生6440人次,具体包括:

为叩开青少年群体呼吸医学科学之门,“鲜活”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延伸学校生活,基地分别联合广州市12所中小学院校开展呼吸健康科普研学游活动,通过集体活动、课外学习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科研实验室中拓展视野,通过实验室参观、呼吸医学科研小实验、名师讲堂等活动丰富呼吸健康与科学研究知识,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科学知识的体验。2023年度共举行活动19场次,共877名分别来自广州市12间中小学院校的同学参加活动。

为将科学知识与科技成果带入校园,让中小学生在校园内也能了解科学、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基地通过结合校园科技节活动,联合举办科普基地入校园科技节科普游园活动,将基地创新成果通过科普互动的形式供同学们体验学习,了解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激发同学们的创新热情和能力。2023年度基地分别联合陶育实验学校、广州执信教育集团与广州市东风实验学校举办活动4场次,共服务学生不少于5100人次。

活动内容包括移液枪操作、显微镜观察、模拟肺部呼吸模型拼砌、PCR检测体验、红外热成像仪体验等。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根据《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通知》精神,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州市科普基地及广州科普联盟一员,基地在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积极围绕“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主题开展科普活动,于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共开展科普活动5场次,接待市民共约10896人,其中分别于5月20日、26日、27日与28日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科普基地入校园活动和科普义诊与宣教活动,并于5月21-22日作为支持单位参加广州市科技局主办的广州创新科普嘉年华活动。

同时积极响应《中国科协等21部门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要求,于全国科普日期间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开展科普活动,于全国科普日期间共开展科普活动7场次,接待市民共约2万余人,其中分别于9月16日、23日举办广州市科普自由行活动、科普研学游活动、呼吸健康科普基地呼吸健康与肺功能科普活动与《闪亮小主播》科普活动,并于9月16日与9月22日分别作为支持单位参加广州市科协主办的广州市全国科普日主会场暨第六届广州科普嘉年华活动与越秀区科协主办的广州市越秀区全国科普日活动。

万里世界,科技铺就了人类进步的长路。为助力东风实验学校科技文化节活动,基地“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走进东风实验学校,让学生体验科技成果、感受科学魅力,共接待师生们超过700人。本次活动中,科普基地主要设置移液枪操作、显微镜观察、红外热成像仪体验等互动环节。

基地联合洪桥街街道等单位在越秀公园举行“科学呼吸守护健康——南山义诊科普进洪桥”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服务市民超过150人。活动邀请了依托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儿科、消化科、中医科的多名专家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义诊现场,医疗专家认真聆听就诊市民的既往病史,细致解答问题,并给出具体的诊疗建议和治疗方案,帮助市民及时掌握自己的健康情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同时开展健康肺功能、血压等检测服务,帮助公众树立“早筛早诊早治”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2023年广州创新科普嘉年华专题活动在广州琶洲灵感创新展馆成功举办,基地受邀作为支持单位参加活动。实验室创始主任钟南山院士在开幕式上为本次广州科技活动周送上了云端寄语。基地在展区中向市民详细介绍呼吸疾病知识,重点展示实验室产学研成果——红外热成像仪和PCR仪,并为活动现场的小朋友演示肺部呼吸模拟小实验和讲解移液枪的使用。

9月16日,基地受邀作为支持单位参加2023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暨第六届科普嘉年华活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活动主题下,呼吸健康基地以实验室科技研发产品及科研实验仪器设备为展示重点,进行现场科普知识讲解及互动体验。在实验室产学研产品体验中,科普基地工作人员为现场的市民们详细介绍了红外热成像仪和超快速荧光定量PCR仪,并为体验红外热成像仪的市民逐一讲解红外影像结果进行疾病的初步判断。在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展示中,基地为市民带来了光学显微镜及移液枪的体验,使其了解科研对精确度的要求,感受科研的奥妙。在活动现场,实验室荣获“广州科普游十周年十佳优秀单位”并获授牌。

基地科普自由行活动由广州市科协和实验室联合举办,面向全广州市民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国科普日主题日期间基地联合广州市科协、广州市科普中心举办2023年第二期呼吸健康科普基地广州市科普游自由行活动,共52名市民走进实验室参观学习。

为弘扬科学思想,普及健康知识,9月16日基地顺利举行科普研学活动,接待了来自华颖中学的学生及家长共42人。本次活动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条件,设计了实地参观、专家讲座、趣味实验三个环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研学并济,寓教于乐,为研学学子们留下了一场难忘的健康之旅。

伴随着全国科普日主题曲《科学之歌——梦想的翅膀》旋律,基地作为支持单位参加了2023年越秀区全国科普日活动。活动现场基地邀请了依托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鑫华主任、张亚雷副主任为群众普及疾病防诊治,并联合肺功能团队为居民群众开展义诊和呼吸检测等服务。

基地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现代教育频道在全国科普日主题日期间顺利举办了2023年第十三、十四期广电小记者科普开放日活动,共接待了29名小记者到基地参观学习。

为青少年普及呼吸健康与肺功能知识,9月23日上午,基地联合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在广东省科技图书馆二楼战略分析室举办了全国科普活动日系列主题活动——“呼吸畅享之探索肺功能的奥秘”科普讲座。活动采取限额提前线上预约的形式,报名伊始名额就被抢报一空。活动当天,提前线上报名的30组亲子家庭准时到场,热情高涨。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特色环节,实验室与科普基地简介、呼吸健康与肺功能专题讲座。以及肺功能检测互动体验。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为拓宽科普受众面和传播渠道,使广大市民能通过此节目更好认识各类呼吸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常见误区及疾病发展,基地特将节目中受邀专家的访谈互动内容整理成文字,制作成纪念专刊,供市民阅读及传播。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节目科普效果,基地组织《活出健康·医言医行》节目专家团走出直播室,深入村户,开展系列下乡义诊活动,目前已在从化上罗村、凤二村等多个街道乡村开展科普义诊活动。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基地2023年度共通过“i志愿”发布志愿服务活动51场次,包括关爱青少年、科技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活动类型,共539名志愿者报名参加。截至2023年12月13日,基地志愿服务团队南山志愿服务队呼研院第二分队已加入志愿者58名,其中2023年新增14人。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基地科普专项经费被纳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财务部门管理(账号名称:市科创委—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健康科普教育基地),由科普工作分管领导负责使用审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财务科负责监督审计,实验室(科普基地)办公室负责绩效评估,做到了分类管理、追踪问效、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科普专项经费及时、有力地保障着科普基地的组织和运行,加强了基地科普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了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普宣传的阵地作用,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履行社会职责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经费的投入使用均遵守《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财务管理制度》及科普活动专项经费资金预算制度,执行、使用状况良好。

2023年,科普基地全年共投入经费152.08万元,其主要包括:

(1)实验室日常公共经费支持:2023年度,实验室从公共运行经费中额外支持基地科普基地运行与建设经费超过100万元。主要用于科普基地运行建设(场地支持、水电、科普展厅基础建设)等。

(2)呼吸健康科普教育基地专项经费:截止至2023年12月12日,本年度专项经费支出为52.08万元。主要用途为科普书籍购置费、科普材料印刷费、宣传交通费、讲解员与科普活动工作人员劳务费。

基地已建成由院士担任顾问,实验室主任亲自指导,教授参与,专职工作人员组织,志愿者团队协助的科普工作团队。现有专职科普工作人员25人,科普兼职人员68人。多名教授入选国家健康科普首批专家库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2020年度优秀科普人物,获评“广州科普名师”。2023年度科普基地运营与管理负责人、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陈涛博士获越秀区科协评选为越秀区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导师,专家团队钟南山、卓超、陈荣昌、叶枫、郑劲平、高怡等13人获广东省卫健委认定为广东省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其中高怡教授为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和控烟专业组的召集人。

二、特色工作

结合本行业、本地区实际组织开展的特色工作情况。

基地本年度除开展科普助力“双减”科普活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题科普活动,网络媒体平台线上科普活动外,结合医疗卫生行业与广东省地区的特色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符合公众需求、提升公众科技创新精神的科普特色活动。

(一)面向全体市民的****科普宣教开放日活动

提升全民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基地开展了包括与广州市科普中心联合举办的广州市科普游自由行活动以及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为公众提供走进实验室、了解呼吸医学研究前沿、医疗技术新方向的机会。活动内容包括:科普宣传材料发放;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细菌实验室、肺癌、病毒、咳嗽研究区等基础研究实验室、大型公共仪器平台、生物样本资源库;包括显微镜下观察细菌、体验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和肺功能检查等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检查体验、模拟呼吸模型拼砌、实验动物观察等互动体验活动;结合各月份疾病主题活动的科普讲座与国重实验室、基地简介讲座。

(二)面向全体市民的****疾病日科普讲座活动

(三)面向基层医生与广大市民的基层帮扶义诊及科普宣教活动

基地联合依托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与基层医院、社区街道等社会团体协作,积极策划各类走进社区的科普义诊和讲座,将上级医疗单位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传授给更多基层专科医生,提高他们服务基层能力,同时结合上级医疗单位专科医生义诊活动,科学提升社区公众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防诊治意识。2023年度基地共开展基层帮扶义诊及科普宣教活动9场次,共服务公众不少于1220人次。

(四)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呼吸疾病科普夏令营

实验室/基地呼吸病学是广州市乃至广东省享誉国内外的医学名片。基地每年度的大学生夏令营特色活动为全国各省市的优秀大学生提供深入了解实验室/基地呼吸病学专业及呼吸疾病防诊治研究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呼吸疾病的兴趣,帮助他们明确未来职业构想。2023年度夏令营汇聚了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共44名优秀学子。

(五)呼吸医学科普读物创作与宣传科普视频

基地积极组织科普读物编写与更新,用动漫、插图、以及通俗易通的语言,打造一系列既专业又适合大众阅读的医学科普读物,惠及更多不同年龄层的读者。2023年度共正式出版科普读物2部:

后疫情时代,如何做好有效防护和降低重症率、病死率,需要公众主动进行健康管理,承担起守护自我健康的责任。基地科普团队通力合作,为广大群众带来《后疫情时代主动健康手册》,科学权威、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指引。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日常防护、疫苗接种、抗原自测指导、感染者居家应对、特殊人群应对、心理调适、常见场景应对等。力求贴近生活,深入浅出,采用文字、图表等多种形式,希望能够给社会公众在后疫情时代主动管理自身健康提供更多的指引。本书由基地顾问钟南山院士主审,基地科普专家郑则广主任、郑劲平教授主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通常由于显著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致。本书内容包括疾病规范管理的流程、防治常识、认识误区等,以漫画人物对话方式呈现,充满趣味性和可阅读性。希望能够帮助患者增强对自身健康的管理能力,并能在广大读者群体中进行医学科普,提高对慢阻肺疾病的认知水平。本书由基地科普专家郑劲平教授主编。

2023年度科普基地科普专著及科普视频在广州市科技局主办的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颁奖仪式中包揽多项奖项,由科普专家高怡教授牵头主创的科普视频《认识肺功能检查》获评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视频类)、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优秀科普作品,杨子峰教授牵头主创的科普视频《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与流感疫苗接种》获得2023年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优秀科普作品(视频类),钟南山院士团队联合陈磊团队共同出版的科普专著《超级大脑在想啥?漫画医学大突破》获得2023年广州市科普作品大赛优秀科普作品(图书)。

三、问题不足

在开展科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2023年度基地在科技部、中国科协、广东省科协等各级单位与社会组织的帮助下,按照科普常态化体系化的工作链条开展了有目的、有侧重的科普服务工作,深受公众欢迎,分别获广州市科协评选为广州科普开放日优秀单位与广州科普游活动十周年十佳优秀单位。

但在实际开展科普工作中,仍遇到不少的问题与不足,具体体现在:

(一)财务制度限制,经费使用捉襟见肘

因科普基地公益性原则,活动均以免费的形式向公众开放,科普服务工作经费通过广州市科技局后补助科普专项经费与科技部国重实验室经费共同支持。但自2022年起,广州市科技局暂停对广州市科普基地的评估工作,相应的补助也暂停发放,基地运行只能通过科技部国重实验室专项经费支持。但由于国重各专项经费需按照科技部财务制度规定使用,使用自由度受限,同时本年度基地新建设科普展馆,经费使用庞大,导致本年度活动开展经费十分有限,极大限制了基地活动开展的数量与质量。

(二)需进一步提升基层公众科普理念,加强基层组织沟通与合作

四、工作建议

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建议。

得益于科技部、中国科协的指导与指示,本年度科普基地在发展规划、活动开展、人才培养、宣传报道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但在以下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一)基地主要合作机构与单位仍以广州市内为主,部分省内单位,希望未来能得到专项经费补助,保障基地在做好广州市、广东省科普服务工作的同时,能“走出去”,作为全国科普基地将科普职能与科普服务辐射全国。

THE END
1.广州图书馆·广图公告·广州图书馆2025年元旦期间开放安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结合本馆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广州图书馆2025年元旦期间开放时间安排如下: 2025年1月1日(周三)9:00-16:00 特此通知。 广州图书馆 2024年12月19日下一条: 广州市智慧文旅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关于2025年度科技专题项目承担单位的公示 https://www.gzlib.org.cn/bunotice/215129.jhtml
2.艺术设计与建筑学学科专辑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内容,收录了1914年至今全球出版的1100多种出版物,资源类型包括学术期刊、行业杂志、图书、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与报告等,涵盖艺术史、建筑与建筑史、工艺美术、陶瓷艺术、玻璃艺术、珠宝首饰艺术、装饰艺术、古董、时尚、纺织品、服饰、家具与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与文物保护与摄影等https://lib.gzarts.edu.cn/info/1215/8818.htm
3.#广图咨询排行榜#可以在馆内哪些地方盖章来自广州图书馆广州图书馆 24-12-17 15:31 来自微博网页版 #广图咨询排行榜#可以在馆内哪些地方盖章? 借阅的书丢了怎么办?怎样预约图书?……大家咨询的热点,可能也是你的问题!查看咨询排行榜,请点击O网页链接或访问广州图书馆信公众号→服务→网上咨询→咨询排行榜 https://weibo.com/1924039383/P5hBywdSW
4.黄埔区图书馆南岗街分馆升级回归部门动态近日,黄埔区图书馆南岗街分馆在南岗街兆昌路1号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这一文化地标在经历了蜕变后,以全新的面貌回归公众视野。此次升级改造后重新对外开放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图书馆重启,更是一次文化与社区深度融合的创新尝试。 多元携手,共筑优享阅读盛境 南岗街分馆由南岗街道办事处联合黄埔区图书馆打造,旨在为广大读者https://www.hp.gov.cn/xwzx/bmdt/content/post_10033154.html
5.广东省文化E站黄埔分站报名年龄要求: 0 ~ 90岁 活动总名额: 10 (剩余名额: 10) 联系我们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开萝大道4号 (黄埔区图书馆) 电话:020-82112631 邮箱:gzlglib@163.com 制作维护:广州智文技术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 广东省文化E站小程序 黄埔区图书馆线上分馆小程序 文化E站数字阅读平台公众号https://subechp.gzhplib.cn/newsdetail.html?Id=118907
6.滚动更新丨广州市越秀区发现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南方网讯 4月10日,广州市荔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消息,全区网吧、娱乐场所(KTV、卡拉OK、歌舞厅、游艺厅等)、电影院、室内体育场馆(健身房、室内游泳池、桌球厅等)、酒吧、剧院、图书馆、棋牌室、麻将馆、密室逃脱、博物馆、足浴店、按摩院、洗浴中心、室内景点等密闭半密闭场所4月10日-12日暂停营业3天https://kb.southcn.com/kb/d064f3d6ea.shtml
7.广州市图书馆需要预约吗律师普法广州市图书馆需要预约吗2020-02-16 972 普法内容截止2020年8月,要进入广州图书馆需要预约,只有提前预约后方可按照预约时间进入图书馆。从2020年7月21日起,广州图书馆将每日预约进馆人数总量从6000人调整到8000人,同时在馆人数维持在3000人以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三条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平等、https://www.110ask.com/tuwen/14784832847906199855.html
8.16个广州必去的旅游景点12、广东博物馆 也在花城汇旁边,可以一起去逛逛,免费。有定期的展览,带好身份证,免费但是需要排队领取入场券,人多需要排大队!网上可以预约,太麻烦。 13、广州市图书馆 在博物馆旁边,建筑高大上,免费。借书收费。 14、夜游珠江 各大码头均可以乘坐,时间段从下午6点开始到晚上23点都有,价格可以在网上购买,包括https://ishuqian.com/7699.html
9.疫情防控下日均近9000人入馆,广州图书馆将打造国际一流的大都市2020年,近40年来坚持提供无门槛公共服务的广州图书馆首次开启限流预约进馆服务。2月2日由广州市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图书馆在271个开馆日里接待到馆读者239.8万人次,平均每日接待8848人次,相当于2019年的26.1%;全年外借文献达900万册次,相当于2019的76.9%。而新注册读者达33.4万人,较2019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2684ec35-5358-4f21-9484-09b2bd5a462c&categoryname=%E6%9C%80%E6%96%B0%E8%B5%84%E8%AE%AF
10.广州市图书馆需预约入馆吗?自2020年8月份起,进入广州市立公共图书馆需进行预订,仅有预先预约的读者可按预约时段入内。自2020年7月21日起,该馆每日预约进馆名额由原6000人增至8000人,而同时在馆人数则控制在3000人以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三条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公共https://v.66law.cn/wenda/3101128.aspx
11.作为广州图书馆老常客,送你一份宝藏攻略这些年来,我去广州图书馆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在这里,总能找到精神食粮,度过美好的学习时光。作为广图的老常客,给大家献上一份攻略指南。?到馆攻略1开放时间9:00-21:00,周三闭馆。免费入馆,不用预约2暑假期间,建议上午9点钟前来排队,9:15以后基本坐满了,一位难求3优先地铁出行,可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61070496?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2.广州图书馆可以用别人的读书证预约吗亲亲您好~广州图书馆不可以用别人的读书证预约的哦 预约流程:1、识别广州市公共图书馆读者的小程序2、选择注册渠道-身份证识别-设置密码-填写基本信息即可完成注册3、完成注册后按已注册的第二步来进行预约流程即可完成预约。https://wen.baidu.com/question/1613734546905181787.html
13.你和TA的距离只差一张读者证的距离广州图书馆指南f.图书续借和预约的话在电脑上或广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操作即可。(只能续借一次) g.电话自助续借:83836666,按语音提示操作。 h.成人证仅可以借成人区书刊,少儿证仅可借少儿区书刊。 查书后看看这个 每层服务台的文献分布说明 实在找不到想借的书,就来问问工作人员,他们会帮到你。 https://www.jianshu.com/p/fdfe739a7297
14.五月起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借阅规则将调整广州美术馆新馆跨年特展 一起解密达·芬奇 2024-12-20 18:34:43 2025年春节机票预订已开启 12月订票仍有较大优惠 2024-12-20 18:32:44 多地官宣取消公摊 专家解读购房成本变化 2024-12-20 18:26:24 今年1至11月 广州外贸进出口突破万亿元 2024-12-20 18:23:38 五月起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借阅规则将调整https://v.gdtv.cn/tv/bb81792f88f1879f02ee114f23d51506
15.广州多区台风黄色预警已经生效!多个公园景区临时闭园当收到市政府、市三防办要求时,根据要求启动停运程序。 总的来说,广州地铁未来几天会不会停运,主要是看“风”,目前线网各线路均是正常运营,有关停运及其它运营调整的信息,请大家密切关注@广州地铁 官方微博、官方APP及车站发布的信息。 多个景区、图书馆临时闭园 https://3w.huanqiu.com/a/825838/4EMKsb2bXBv
16.广州市图书馆负责组织和开展本馆业务研究、辅导和市图书馆学会的各项工作,开展市属各图书馆的业务辅导和学术交流,以及国内图书馆馆间的合作与协调。 1.负责组织和开展广州市图书馆专业学术委员会的各项工作,承担和管理广州市图书馆学会办公室 的日常事务。 2.负责该馆和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学术研究和业务辅导的策划、组织、实施、https://baike.sogou.com/v38197158.htm
17.广州日报广东高校加强管理防控疫情师生员工在校内要规范佩戴口罩,进入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室、会议室、食堂等室内场所要全程佩戴口罩(食堂内用餐、体育教学活动期间除外)。 广州中医药大学: 在校生尽量安排线下课程,走读生安排线上课程 根据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园疫情防控特别措施,学生执行“非必要不离校”,暂停学校所有住校学生外出见习、实习活动。http://www.fimmu.com/info/1142/14764.htm
18.珠海广州深圳考察报告6篇(全文)新馆址西面是广州大剧院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北与广州图书馆新馆相邻,南濒秀丽的珠江,隔江与海心沙市民广场相望。环境优美,交通可达性好。四座文化设施并列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花城广场上,与中央林荫大道、滨江绿化带共同形成广州文化艺术广场,将构成广州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h351n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