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收费太高!?为了免费下载论文,网友已经挤爆了好几个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器

被“翟天临不知知网”事件拔出萝卜带出泥的不仅有北大和北影,还有垄断了中文学术资源的知网。最近最为鼓舞人心的消息,无疑是苏州大学学生小刘告赢知网,法院判决中国知网充值中心关于最低充值额的限制无效。

更有不少网友在奔走相告免费下载知网论文的方法——通过支付宝注册浙江图书馆的读书证、注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电子证、注册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账号,都已被实测有效。

用支付宝就能下载论文!?在几种免费下载论文的方法中,通过支付宝注册浙江图书馆的读者证是人气最高的。

周到君尝试着在支付宝搜索“浙江图书馆”,在左下角点击“我的账号”注册。全程只需输入6位数的密码和确认芝麻信用,确实非常便利。

会不会是“系统抖动”呢?周到君再次尝试注册,这次非常顺利地就出现了“办证成功”的页面。看来,注册浙江图书馆的读者证需要耐心,不能轻言放弃。

下载知网论文的通道在“资源”-“数字资源”-“中国知网数据库总站”。在下载论文前,一切都说得上顺利。但只要你点击下载论文的pdf或caj格式,页面就会弹出一个框,告诉你“用户最大并发数已满”。

不少网友表示尝试很多次,甚至刷了一天都没有刷出来。现如今,“不知知网”事件已随着翟天露被撤销博士学位告一段落,浙江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库还是没有“活”回来。

浙江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太过紧俏,或许只有在冷门时段才有一线希望。

更推荐大家使用另外两个平台的电子资源——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采用了赠币的方法,新用户注册即送知网600元(相当于1200页)的额度,这一做法使得用户在下载时有所顾虑。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虽然也曾一度崩溃,但还是没有浙江图书馆的拥挤。

STEP1复制并打开链接“www.sgst.cn”;

STEP2点击页面下方的“中西文科技文献服务平台”;

STEP3点击新页面上方的“注册”;

STEP4注册成功后即可获得万方数据400元、中国知网600元、平台积分2000分(可兑换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额度)。

STEP2点击页面下方的“用户注册”,输入“手机号”“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

STEP4在资源导航中选择“访问量”排序,即可获得中国知网总库、万方数据、百度学术入口。

使用时请注意,这些电子资源库都是公共图书馆花费了大量资金购买的,而且购买的都是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权。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提醒:“厂商对使用过程中的文献下载量有严格的规定,且全天候监控客户的下载数量,发现违规行为,将自动停止该IP或该账号对数据库的访问权,情况严重的将诉诸法律。”对个人来说,每个账户目前默认每天可下载50篇,每月总共可下载1000篇全文。

这足以让你在看到反科学的“科普文”时,搜到有权威性的论文进行辟谣;也足以让你在读到形形色色的安利文时,化身朋友圈的“拔草小能手”。

愿每个人都能理性使用数据库,用无价的“知识资源”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THE END
1.2024年知网数据库开通使用通知IP登录:在学校IP范围内访问知网,系统会识别IP进行登录,同时在登录处显示欢迎吕梁学院。如遇没有自动识别IP的情况,请点击下图IP登录按钮进行识别,如识别失败请联系图书馆或中国知网热线号码:4008109888。 校外访问:图书馆开通了知网校外访问权限。可以通过以下操作进入到知网校外访问:登录“吕梁学院”官网——一站式服务平http://tsg.llu.edu.cn/info/5502/6664.htm
2.知网是国家的为什么还要收费问:中国知网为什么要收费? 答:中国知网向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杂志社开放入口,是收费的。 只是大家在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内部图书软的通道进入中国知网,是免费的,也就是说,学校交钱了,有这笔经费用于本校师生进行学术研究下载文献。中国知网每年要在文献版权的购买,软件开发、升级、维护等方面有很多花费,因此,不可能完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a5ec097873d8ee92e41183bd.html
3.在哪些平台或网站可以下载到免费的知网文献?干货分享学校图书馆资源 介绍: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购买了知网数据库的使用权,并向学生和研究人员开放。 使用方法:通过校园网或VPN访问所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可以直接检索和下载知网文献。用户可以向图书馆咨询具体的使用方法。 知网试读功能 介绍:知网官方提供的试读功能,允许用户免费获取文献的部分内容。 https://www.allconfs.org/list_info_view_xueshu.asp?id=0B3A10C0E4EBF50E6DED5371FDA6CDAF
4.大学免费查重几次(中国知网免费查重方法中国知网怎么免费查重一、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是免费查重吗 是免费查重。 广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字重复率检测办法,学校采用中国知网开发的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以总文字重复比为主要检测指标,对学位论文中的文字重复率进行检测。申请人以第一作者署名发表的论文与学位论文重合部份不计https://creativecommons.cn/daxuemianfeichachongjici.html
5.我在学校为什么在中国知网上下载论文还要钱?其次,只有在登录成功的情况下,学校已购买的资源才可以免费下载,超出订购范围外的资源也是需要付费的。单独付费的价格,个人用户是0.5元/页。 怎样知道本校已订购的资源范围呢?两种办法: 咨询学校图书馆老师,特别是数字资源部老师 中国知网上检索出的结果,如果学校已购买,就是显示绿色箭头,未购买则是黄色箭头。如图。http://www.tx009.com/sn/104522
6.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开通试用的通知个人工作述职报告经图书馆沟通争取,中国知网为我校开通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免费试用,试用的数据库有学术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会议、年鉴、报纸全文数据库,基础基础知识服务 2024-12-10口语伙伴数据库电子资源推荐 2024-12-04大学生思政资源服务平台使用指南 http://lib.cqyygz.com/
7.文献资源及研学平台试用说明通知知识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海量文献资源是教科研活动、课题研究高质量开展的保障,为更好服务于本单位教科研与教学创新工作,满足教师和同学们在工作与学习中对文献资源数据库的需要,近期扩充试用知网在本校的服务资源范围,以下为具体的使用说明,欢迎大家关注,积极使用。 https://www.gxtznn.com/tsg/info/1035/1730.htm
8.图书馆关于开通“中国知网”试用数据库的通知为了更好地服务我院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为我院科研建设提供更好的资源平台支持,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建设,提高文献信息服务水平,满足读者对学习和科研的需求,图书馆开通“中国知网”试用数据库,欢迎广大师生积极试用。 访问方式:请在校内ip范围内使用,直接登录网址https://www.cnki.net/,首次使用时https://www.bttzy.cn/tsg/info/1122/2528.htm
9.学海寻智,知网作舟”——2022年重庆知网读书月活动张琳,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女,1985年生,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2011年毕业于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图情专业,现任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采编部成员,负责图书馆采编工作。 第二讲 知网总库简介、期刊数据库和全球学术快报的使用 徐春燕,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女,汉族,工程硕士。2007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大https://www.cqepc.com.cn/lab/info/1150/1324.htm
10.学校购买了知网,学生如何免费使用在确认学校购买了知网服务后,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学校知网服务的覆盖范围和使用权限。这包括了解知网提供的资源类型,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以及学校购买的知网服务是否包含这些资源的全文下载权限。此外,学生还应了解学校知网服务的使用期限、访问方式以及是否支持校https://localsite.baidu.com/site/wjzsorv8/8cd47d9a-7797-42f3-9306-b902ded71161?qaId=1346481&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efs=1&ch=54&srcid=10014&source=natural&category=IT%E5%9F%B9%E8%AE%AD&eduFrom=136&botSourceType=46
11.关于免费在校使用知网数据库的通知在学校IP范围内,直接登陆知网首页:www.cnki.net,点击IP登录,直接检索下载。 试用日期:2022年4月8日——2022年6月7日 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图书馆寇老师或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知网相关人员: 1)客服热线:4008109888转2转2; 2)负责人员:李晶晶,15031116680,邮箱:ljj4927@cnki.net。 https://www.lfwx.net/lib/info/1102/1277.htm
12.中国知网收费太贵,不妨试试这3个论文网站(大学生写论文必备)据数据显示,知网2018年上半年的营收就超过了5亿元,一年下来营收达10亿以上,可见这费用是多少的高了,学校叫苦,学生吐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知网收费这么高,咱也不用在一棵上的吊死,毕竟现在也再是知网一家独大了,国内也出了许多的论文网站,老话说,有竞争,价儿才能下来,就好比市场上的手机啦、电脑啦,争来争https://blog.csdn.net/zqky2019/article/details/1048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