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随行

索书号:I267.5/27/(1),I267.5/27/(2)

推荐理由:本书通过一位学者记于北平解放前后的日记,描绘了新旧政权更迭、新旧社会交替时北平社会政治经济面貌。在国民党统治下,北平官场腐败、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稳定物价、改善民生的举措,使得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主人公的生活境遇和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展现了那个时代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新中国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在时代潮流的滚烫气息中激发热爱新社会的豪情。

新中国外交谈判:图文珍藏版

作者:陈敦德

索书号:I253.1/11/(1),I253.1/11/(2)

推荐理由:作者本人通过纪实的手法,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系列外交重大事件,历史人物与时代环境做了生动的描述和介绍。通过使用大量海内外解密档案的材料,以及对当事人极为难得的访问,增加了这部历史作品的可读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读者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口述史:1949-1978

作者:曲青山,高永中主编

索书号:K27/1

推荐理由: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口述历史、回忆录的形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近三十年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始末,以口述史的形式,让亲身经历和见证新中国历史的老领导、老同志追忆细节,真实、生动、具体地再现历史,为党史国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本书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主编,收录了陈锦华、王立诚、阎明复、邓力群、苏维民、李雪峰等50余老领导、老同志的回忆录、口述历史,是研究新中国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

共和国青春年代

作者:孙桂琴撰文

索书号:K270/1

推荐理由:本书以著名摄影家齐观山先生的摄影作品为图,以齐观山夫人孙桂琴的记述为文,图文并茂地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共和国艰难造就和艰辛成长的动人历史,这段历史主体是共和国的青春年代。书中述及解放军进北平、第一届政协、第一届人大、抗美援朝战争、和平解放西藏、人民解放军将帅授衔授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历史事件,展现了毛泽东、宋庆龄、荣毅仁、齐白石、徐悲鸿、梅兰芳、周信芳等历史名人的风采。带我们重温一段共和国的青春年代。

共和国震撼瞬间

作者:孟昭瑞

索书号:J421/1

推荐理由:本书以共和国发展历程为轴线,通过作者孟昭瑞精彩绝伦的摄影作品和珍贵鲜活的回忆文字,立体再现了解放军入城、开国大典、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朝鲜战争、两弹一星发射、“文化大革命”期间八次接见红卫兵、“四人帮”受审、建国二十五周年庆典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点滴;同时,也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一批知识分子的动人风采。其文字内容生动翔实,从作者独特的视角还原了共和国历史的面貌。

共和国沧桑回顾:我亲历的往事

作者:孙毅夫

索书号:K270.6/3

推荐理由:本书是著名摄影家孙毅夫先生对自己摄影生涯和亲历往事的回忆。此书结合大量珍贵历史照片,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作者任人民画报社记者和领导期间亲历的共和国往事,包括三年困难时期,文革岁月,尼克松访华,华国锋访日,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等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对我国内政外交的回顾,展现了党和国家在共和国初创曲折发展时期的历程。

共和国记忆

作者:李菁

索书号:K270.6/4

推荐理由:毛泽东、周恩来、李先念、刘伯承、陈毅、彭德怀、陈赓……这些广为人知的建国领袖,在政治生涯之外,又有怎样细腻的人文情怀与感人的生活细节?“九一三”事件、毛岸英之死、尼克松首次访华……这些共和国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动人细节?《共和国记忆》以口述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亲历共和国重大历史瞬间的机会,用珍贵史料勾勒了一幅不同寻常的记忆画卷。通过作者的采访及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带领读者回顾了共和国建立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面孔与往事,呈现出你我所不知道的共和国记忆。

红墙大事: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作者:张树德

索书号:K27/9(1),K27/9(2)

推荐理由:新中国每一次脉搏的跳动,都与中,与红墙——中南海的象征,这个中国心脏中的心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每一次心跳也都时时牵动着中国整个肌体的健康与发展。正因如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当中,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把目光投到了这里。本书记述了共和国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向读者真实地展示了那些已成为历史、但却不为人们所共知的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

新中国外交简史

作者:齐鹏飞,李葆珍

索书号:D829/26

推荐理由:本书将新中国外交之历史发展主题界定为“和平外交”,并根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之外交理念、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的发展和变化,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将其划分为以“和平共处”为主要特征的“前三十年”(1949—1978)和以“和平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后三十年”(1979—2012)两个大的发展时期。以六个小的发展时段为主体而谋篇布局的,并重点对其中具典型意义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务求比较深入的学理性解析,努力尝试着从对外关系这一特殊领域和研究视角,进一步丰富和深化新中国外交历史经验总结。

徘徊与觉醒: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启动

作者:黄一兵

索书号:D616/249

推荐理由: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是如何酝酿和启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如何从地上本没有路而因为走的人多了而*终走出康庄大道来的?回望历史,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中国向何处去的疑问摆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本书通过对大量档案文献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启动的历史过程,揭示了改革开放启动中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总结了改革开放启动的基本经验,对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历史启发。

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转折是怎样实现的

作者:张树军

索书号:D220/24

伟大转折:1978年的中国

作者:黄如军

索书号:K275/7

推荐理由:本书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1978年前后中国发展的历史:本书较为详细的介绍了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在两年拨乱反正的徘徊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以及波及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末,重点叙述了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即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作者:萧冬连

索书号:F12/92

推荐理由:本书把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所谓探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一是对改革路径的探索。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转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种种约束,成功地越过市场化的临界点,而且保持了经济高增长?本书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带领读者一起走进改革开放探索的历史过程。

口述:破冰的故事

作者:韩淑芳

索书号:D619/30

口述:书记、市长与城市

索书号:D619/31

推荐理由: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党员领导干部是当之无愧的拓荒者、排头兵,他们在这场新征程中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出色完成了历史交给的光荣使命。本书依托全国政协历年征集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文史资料,从二十余位书记、市长决策视角出发,通过三十余篇回忆文字为你讲述改革开放进程中城市崛起的峥嵘岁月,包括“经济特区”的称呼从何而来、中国首个开发区的建设经过、“温州模式”怎样炼成、华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的秘诀何在等内容,生动展现改革开放历程的激荡岁月。

口述:腾飞的故事

索书号:D619/33

改革开放改变中国:中国改革的成功密码

作者:陈曙光,李海青等

索书号:D616/234

推荐理由:本书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阐明了坚定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必然性。中国过去4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中国奇迹”惊羡世界,应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作者比较了中苏两党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诠释了中国改革成功的制度保证、理论创新、治理优势、改革定力以及中国共产党改革成功的哲学基础、科学方法、辩证智慧等。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40年来改革开放成功的历史必然性和以及“中国方案”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借鉴意义。

新中国砥砺奋进的七十年:手绘插图本

作者:张士义

索书号:K270.6/23

推荐理由:本书提纲挈领地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年的辉煌历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伟大光辉的历史成就。书中共用100多幅图画将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的重大事件一一展现,图文并茂,生动展现了新中国站起来、新中国强起来、新中国富起来这一历史过程,展示了我党我国在新中国成立70年中砥砺奋进的奋斗历程。

五星出东方:新中国的70年:1949-2019

作者:杨冬权

索书号:D619/44

新中国发展面对面

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

索书号:D619/43

推荐理由:为回顾新中国发展历程,本书分12个专题,从中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维度,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以通俗理论、新闻视角、文学笔触、文学导向,大跨度、多角度呈现了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所涉及的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阐释,观点权威、语言平实、文风清新,是干部群众、青年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导读物。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作者:张维为

索书号:F124/24

推荐理由:本书作者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书中归纳了中国模式的八大特点和八大理念,是中国模式论精辟的理论总结。它丰富了关于“中国模式”的理论研究,同时,也让国人以及世人更客观地认识中国崛起的事实,理解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内涵,感悟到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来的丰厚成果。

高思在云:中国兴起与全球秩序重组

作者:朱云汉

索书号:D81/21

推荐理由:本书从大历史观审视中国崛起的世界历史意义,以深刻的学理分析和生动的事实展望了中国崛起将如何撼动当前全球秩序和西方话语权,中国的发展模式将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如何塑造“多元现代性”的历史格局,进而激发非西方世界的“文化自觉”。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鲜活的事实探析了中国道路、中国体制的特色和优越性,在面对人类社会处于的数百年难遇的“巨变时代”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中国兴起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意涵这个大问题。

中国声音:国际热点问题透视

作者:郭宪纲主编

索书号:K92/18

推荐理由:在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国际社会也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全球治理、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中国方案。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十余位专家联袂创作的本书,就是一部解读国际热点问题、表达中国立场、传播中国声音的理论读物。该书对“巴以问题”“叙利亚问题”“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等国际问题和中国周边领土争端的的来龙去脉、中国的应对和事态的走向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对具体事件和问题发生的缘由、过程以及走向进行了精彩解读,展现了中国外交的精髓以及中国政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做负责任大国的决心。

强起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编

索书号:D26/68

推荐理由:本书共分十一章,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强起来”命题,分析和回答中国为什么要强起来、为什么能够强起来、怎样才能强起来等基本问题,揭示强起来的历史与现实背景、目标任务、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把握的基本格局、需要贯彻的新理念以及强国、强军、强党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针对普通党员群众的阅读特点和需要,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结合大量具体事例、数据,语言鲜活、深入浅出,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参考资料。

我们看好中国

作者:谢戎彬,谷棣主编

索书号:K92/12

推荐理由:本书分为7部分:中国式贤能政治、深厚的中国文化、和平大外交、“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对接、创新驱动中国、世界需要中国。分别从真正代表人民整体利益的政治力量、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中国混合经济模式实现创新驱动的独特优势、中国道路成功背后的中国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论述,让我们在看到世界跌宕起伏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崛起之来之不易,看到了新时代中国道路成功对于中国、对于世界的深远意义。

政务类官网

滨海场馆类官网

天津场馆类官网

天津政务类官网

主办单位: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宣传部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和旅游局

THE END
1.《中国文化简史》(王瑞成)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国文化简史》,作者:王瑞成,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最新《中国文化简史》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文化简史》,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8912906.html
2.简史系列电子书(人类宇宙信息哲学战争文化)合集资源介绍欧洲文化历史的权威之作,全球史视角下的文明通典,展示最新的欧洲文化潮流。欧洲文化爱好着的必备图书。 17.《意大利文化简史》 作者:王军 / 王苏娜 评分:8.1 意大利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如果我们把西方文化分成古典文化、中世纪文化和近现代文化三个部分,并认真地研究一下这三个文化时代的特点,就https://ibooks.org.cn/archives/2924/
3.中国文化简史简介:这是一部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通俗读本。全书按照年代顺序, 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文化事件、事件节点、历史意义等内容贯串起来, 是一部方便读者快速了解中国文化简史的普及读物。本书文笔流畅、风趣幽默、体例完整、图文并茂, 堪称一部优秀的中国文化简史佳作。https://lib2.buct.edu.cn/bookInfo_01h0138311.html
4.中国文化简史(全四册)(豆瓣)王立,女,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现任职于加拿大新学术出版社,常年从事教育出版工作,曾参与策划了诸多文史哲类选题。《中国文化简史》为其参与主编的一部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图书,为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阅读范本。 目录· ··· (部分) 春秋战国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52658/
5.关于河流的10本书10、中国珠江文化简史 司徒尚纪 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15-07 / 196.00元 珠江文化在中国文化多元一体、多元互补和多源同归的格局中,占有自己的独特地位。 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珠江文化在变革中国社会、推动中国历史前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本书体大思精,是一部集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学术著作,反映https://m.yjbys.com/lizhi/shuji/670668.html
6.帝制时代的中国中国历史文化简史图书帝制时代的中国 中国历史文化简史贺凯 著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贺凯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著作, 1975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专门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而写的,生动地展示了中国文明从史前到1850年的漫长历程。 这部涵盖整个中国历史的著作篇幅并不很大,但选材独到,叙述精当,很符合美国https://www.ilixiangguo.com/book/book/view/id/1685
7.中国书籍发展简史畅想中心数据平台图书史 丛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中图法分类号: G256.1 【中图法分类】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2信息与知识传播>G25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 【学科分类】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管理学>图书情报 建议阅读终端: 在线试读 注:如果您的电脑尚未安装PC客户端,请先安装客户端后再下载阅读! https://cxstar.com/Book/Detail?ruid=1c244f670003b7XXXX
8.儒家法家道家经典书籍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探究中国文化中西方哲学史历史类书籍 正版 中国哲学简史 诸子百家孔子墨子 冯友兰著 儒家法家道家经典 书籍 探究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入门经典原价:23.80元折后:16.5元 --- 所在地:河北 廊坊店铺掌柜:卓越书香图书专营店 --- 速度抢购:http://www.lers168.net/m_item.php?id=NeBP9gCnJb7RZrdIW 点击一键复制复制口令购买 http://www.lers168.net/m_item.php?id=NeBP9gCnJb7RZrdIW
9.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翡翠文化形成与发展历程的图书——《翡翠简史《翡翠简史》不仅具有弥足珍贵的文献价值,也将是普及翡翠历史文化知识不可多得的基础读本和重要参考书,为推动我市翡翠保护和传承工作给予了理论支持,为弘扬“翡翠”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开辟了新的窗口,也为社会各界认知翡翠、认识腾冲、了解中国翡翠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537149
10.文化中国行当阜阳汉简遇上《阜阳简史》阜阳当阜阳汉简遇上《阜阳简史》 市博物馆与市图书馆联合开展活动,拉近文物、书籍与市民之间的距离 读懂一座城市,往往需要探寻其历史与文化脉络。阜阳的历史和文化脉络,不仅在市博物馆的每一件文物中,还在市图书馆的每一本图书中。不久前,市图书馆与市博物馆联合开展“博物馆里的图书馆”与“图书馆里的博物馆”活动https://www.fynews.net/article-254327-1.html
11.锦绣历程:5000年中国丝绸简史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和文化交流的发达,隋唐时期的丝绸图案远比前代丰富,流行变化之快也超越前代。在艺术风格上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又从中亚、西亚的装饰艺术中吸收营养,具有西域风格的联珠纹样大量出现在中原丝绸织物上。图案题材从早期的动物纹样转向动植物纹样并重,动物纹样则从兽类纹样转向以飞禽类纹样为主,这在丝绸艺http://library.sdlivc.com/info/1060/7081.htm
12.中国古代简史(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pdfepub如何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讲 述完毕,张帆著的《中国古代简史(第2版普通高等教 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作为教育部立项的重点教材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本书的特点是:注重贯通 理解,兼顾断代知识;提供*新研究成果和个人史识 ,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并兼顾生动性;在以朝代顺 序为主线的同时,突出https://windowsfront.com/books/11753100997
1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df王力电子书资源免费下载PDF电子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作者:王力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2008年 页数:261 电子书格式:PDF ISBN:9787506286893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4版)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46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http://www.ebook80.com/culture/3268.html
14.国家图书馆百年简史从京师图书馆,到文津街北京图书馆,再到现代化的国家图书馆一、二期新馆,这一系列变化也见证了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程。一个世纪以来,国家图书馆在引领和推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搜集和保存中国文献典籍和世界文化遗产,在传承文化、服务社会诸方面,承担了应有的历史重任,发挥了重要社会职能,使百年国图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26/14/39564225_11184092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