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特点,我们除了在硬件方面追求时尚、外观以外,更看重的是电子书时代内容的运营,所以我们里面有非常丰富的内容。里面有新闻,每天分早、中、晚,“文房”早报、“文房”午报、“文房”晚报,我们有书城,这个书城有一个积累了很多年的图书馆,最畅销的书都在里面。当然,我们还提供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音乐和股票的信息,所以内容非常的丰富,而且是在线的。
网易科技:听了方总的介绍,觉得整个电子书对多方面的阅读需求,都可以满足。现在我们所知道国内比较火热的其他品牌也在做电子书这个产品,包括汉王、大唐都在做,您认为方正在这一块市场跟他们相比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方中华:每个厂家进入这个市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优势。作为方正来说,进入这个市场跟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首先,方正本身是在出版里面做解决方案的技术提供商,为我们传统的出版社、传统的媒体报社、杂志社提供排版这样的软件,还有企业印前、印中、印后的IT解决方案,是这样起家的。在数字化时代,方正对产品的软件和解决方案进一步的升级。所以我们在2001年的时候就开始探讨数字出版领域,那个时候就成立了数字出版的专门职能部门,开始进入电子书的行业。后来又有了专门的公司叫阿帕比公司,是专门从事数字出版的。所以我们在技术上有了很多的积累,比如我们在2001年进入DRM,从此以后跟出版社和一些媒体推未来数字出版的概念,长期以来我们和出版社、杂志社等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关系。当数字化时代到来、被大家认可的时候,我们的技术、内容都有了很多的积累。从内容上,我们阿帕比的数字资源库超过了50万种的书目,在我们的“爱读爱看”网上有全国各地将近600多份报纸等等。
另外一点不同在于我们在这个市场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和别人不一样。我们过去在PC端做了很多年,今年开始进入移动时代。比如我们跟卓望的合作,形成了比较好的价值链的商业模式,我们具有一个终端,再加上一个无线运营通道,比如我们有TD的模块,能够随时随地的下载,再加上我们有积累多年的丰富内容。三位一体构成了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价值链,随时随地的为他们提供服务,所以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服务,这可能是我们自己的一些特点,也许跟别人不太相同。
方正采用“内容+通道+终端”模式运作
网易科技:谈到跟移动的合作,我们知道移动在浙江做了自己的电子书平台,在做一些正版的电子书书籍平台,提供下载,方正是两个平台都可以支持吗?
方中华:对,我们两个平台都可以支持。浙江是中国移动阅读的基地,我们有另外一块产品也会支持他们的格式,像其他的厂家一样做一个终端厂家,支持3G的移动阅读。那款产品在这次法兰克福展上也发布了,除了出口以外可能还会跟浙江移动提供这样一个产品,跟其他厂家享有同等的待遇。那款产品更多的是面对大众消费、个人用户。
网易科技:就是不同的产品面对不同的产品库?
方中华:对,刚才说的那款产品从数字内容、资源建设的平台,是由浙江移动自己建设的,我们只是提供终端。而我们跟卓望信息合作的这款产品完全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价值链,而且我们面对的是高端的行业用户为主,尤其是前面的量不是很大的时候,几万台左右,主要是做一些行业的特殊运用和定制化的服务,所以我们有自己的格式。
方正在排版领域有很好的技术,在PC端里面有CEB的格式,手机端有XCEB的格式,这些格式都传承了我们方正中文排版的很多技术,所以我们的文字排版非常的漂亮。方正有自己的字库,有很好的排版格式,都是为了读者不仅提供内容,还提供非常高的阅读品质,我们没有扫描书,都是使用排版的自有格式,所以非常的精美和漂亮,而且后台的运营和管理也是我们共同建立的,有自己独立的客服平台。
网易科技:相对而言,我们一直和出版社合作?
方中华:还有报社。
关于个人用户,商业模式大家也比较关心,你刚才提到了按章节阅读的模式也是存在的,而且现在有很多原创的都在这么去做。面对消费者个人用户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会有一种趋势,图书、杂志或者期刊可能会越来越多的做一些垂直分工。科学的、IT技术、社会等等,有不同的分类,读者群不一样,消费模式可能也不太一样。我们都会在不同的模式上采取不同的下载、收费模式。
除了在移动阅读方面,我们还有一个网站叫“番薯网”,也是我们今年7月15号刚刚推出来的。我们要打造一个最权威的、三位一体的,从搜书、查书、购书、买书开始的一个搜索网站,在这个网站上我们会有更多的数字内容和数字书,我们的目的是要达到180万册书的资源。所以在这上面也可以通过PC上的下载,比如如果我们这个阅读书不够的话,你可以给我们后台的“番薯网”连接,只要发一个信号出去,我们就可以在另外一个网上通过支付宝的方式付费,然后推送给他。总之各种各样的模式都会用。
网易科技:我们可以用中国移动那边进行下载书的收费,在“番薯网”上可以通过在线收费的方式进行收费?
方中华:对。
因为我们讲了太多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是其中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
网易科技:格式是独特的。
方中华:对,是独特的,只有我们自己有这种格式。因为我们长期跟出版社打交道,他们非常的信任我们,觉得我们这个技术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
网易科技:目前中国用户有很强的特点,就是山寨或者是拷贝、盗版,我们国家只要一出现手机,就会出现山寨手机,担不担心会出现山寨版的电子书?
方中华:我觉得现在对山寨的褒贬不一,很难去定义。在我的理解上,可能是有一些人做了更便宜的硬件。一开始我就讲,我们的商业模式不完全是靠硬件,最主要的特点是靠服务,我们提供一些高品质的服务和跟用户有联系的服务,让他感觉到按需定制的服务,让服务成为我们主要的盈利模式。
目前这个成本可能还是比较高,我们可能会把服务和硬件捆绑在一块收取一些费用。我并不担心硬件,我相信在未来硬件的成本会下来,终究有一天,如果买的服务多了,我可以送你一部。我们拼的是我们的技术、我们的内容、我们的服务。
方中华:这个问题稍微复杂一点,方正在数字出版里面分好几个公司,分的非常细。像方正电子只做技术解决方案,为出版社和报社提供排版、全媒体的数字解决方案。做数字出版的还有另外几家公司,比如阿帕比,更多的是面向B2B的用户。最近还有两家公司,一个是方正飞阅专门做阅读器的,这款阅读器是跟卓望信息合作的一款,可能会有排他性。但是我们的“番薯网”是面向大众的,既支持我们跟卓望合作的这款阅读器,同时也会支持其他的厂商阅读器,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要预装或者下载我们的格式,才能够在我们的网上下载,才可以顺利的阅读。
网易科技:实际上还是有这种可能的?
方中华:对,有这种可能。
文房明年面向个人消费市场
网易科技:未来存在这种可能性。我不知道明年针对个人市场之后,价位区间能不能简单的透露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大家都比较关心价格。
方中华:我刚才讲了,我们坚信,如果单纯只是卖硬件的话,成本会越做越便宜,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卖的不是硬件,所以我很难告诉你究竟卖多少钱。如果卖硬件的话跟服务没关系,就可以马上告诉你,最后的价格可能会在2500、3000左右。如果我卖的是服务,你定的是我的服务,可能就一分钱没有。所以不同的需求、定制化的需求价位是不一样的,这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所以我很难跟你说这个硬件值多少钱,因为我卖硬件之后就跟我变得没有关系了,这是别人做的事情,我们今天不是这样做的,我们是具有黏性的,捆绑在一块的商业模式。
方中华:这一款今年10月份就会推出来。
网易科技:就是本月消费者就可以看得到?
方中华:对,明年2月份、3月份,可能会面向大众用户。
网易科技:现在大家对电子书市场更好奇的是个人应用还是行业应用,包括您刚才说的,方正是先把市场推向了行业应用上,是不是觉得个人市场这一块的成长没有那么明朗?
方中华:不是,逻辑关系是这样的,我们认为电子书最后一定是个人去用的,行业做B2B再到C的用户为什么先做行业?比如让人慢慢逐步的认识这个市场,觉得他非常有价值,对他有帮助的话,就会慢慢引导市场。既然行业反应的非常好,个人用户用起来也觉得不错,就会带动个人消费者市场,所以我们的节奏是这样的。并不是说行业买完以后公家用,买完了以后一定是给个人用的。比如一个大的公司,每年定报纸和科技书的费用要花很多钱,一个科室里面可能十份报纸,但是你可以订阅下载这十份报纸,就可以在上面看了。
同时还可以跟OA系统结合起来,比如我们跟一家做石油勘探、地质勘探的机构,经常在荒山野岭做地质勘察,也可能去南极考察,就需要很多很多的书。这些书过去都是背着走,今天告诉你们不用背了,把所有的电子书放在这里面,到那里就可以打开看,只要有光线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应用,而且会很快被别人接受。
方中华:这个我要问你们,因为你们本身是做互联网的,我们今天讲的数字出版是广义的。比如国家新闻署在统计去年的数字出版行业产值,去年大概是500多个亿,09年可能是750个亿,实际上就把互联网网站和手机阅读全部加在一块,都在这个领域里。所以我们说随着中国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应该超过6亿部了,我们互联网的用户应该也超过3个亿了,具体数字记得不太清楚,大概是这样。在两年内很快变成了全世界第一,实际上也是网络或者数字阅读的习惯正在改变。比如80后的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其他的媒体,更习惯于到网上去看,阅读习惯是逐步在改变的。我不认为只有美国人的阅读习惯发生改变,中国人也在改变,而且中国人的成长速度会非常快。
当然,刚才提到的传统阅读的人还是喜欢看纸书,我们认为也是一个趋势。这里面有以下几点,中国遇到的问题也会和西方一样,因为金融危机以后,纸大量的涨价导致我们的纸质出版的利润会越来越高,西方很多的厂家已经关掉了,中国的媒体和出版社也受到了很多冲击,他们纷纷在转型,如果找不到很好的模式的话,就必须要找一个成本最低的模式,那就是向数字化转型。
另外,美国为什么数字阅读的人那么多?我觉得大家可能还没有研究过,我自己研究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纸书太贵,100多美金,电子书只要9个美金,买不起就读这个。中国未来会不会有一天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的纸书大概每年30%的涨价,因为纸天天在涨价。哪一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地步,通货膨胀已经超过了50%,一本书超过70到80的时候,电子书就会起来。
网易科技:您预计即使到那种情况下,电子书还不会特别贵?
方中华:对,我非常有信心。
方正要领跑数字出版行业
网易科技:方正最开始是建立在激光照排的电子印刷技术上的,他最开始改变的是中国印刷行业、出版行业的制作,而我们大家认为,电子书的出现是可以改变阅读这一块的,方正的整个集团对这一变化契机是怎样的投入,或者有多么重视这个地方?
方中华:方正是激光照排起家的,是为传统的媒体、出版社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厂家。我们认为传统的媒体跟数字化的时代没有严格的区分,是一个传承的过程。实际上我们一直在传承过去承载下来的技术,到了数字化的时代,很多的技术我们还继续的在延用。比如很多中文的技术,只是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把更多新的技术放进去,变成更完善的,适合于现在数字出版的解决方案。我刚才讲了,我们一直在跟随这个行业,我们是在这个行业起家的,在人们还没有数字出版或者复合出版的概念的时候,2000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做了这个事情。而且在8、9年前做这个事,今天才感觉到这么热,我们还是非常超前的。既然这个时代到来了,我们当然会理所应当的加大投入,会始终坚持在这个行业领先的技术。而且我们敢说,我们现在数字出版所有的技术,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
方中华:中华数字书苑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的大学和机构,习主席不是第一次,早在今年年初,温总理访问欧洲到英国剑桥大学,在剑桥大学,中华数字书苑还是温总理亲自题字,送给了剑桥大学,这是第一次。后来习主席又把它送给了鲁汶大学,同时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柳斌杰先生又把我们的中华数字书苑作为国礼送给了德国的图书馆。
我们前面介绍了,方正这么多年下来,用我们的科技和跟出版社的关系,我们积累了很多正版的图书数字资源,变成了书库。另外我们有DRM的技术,在国内图书馆已经卖了很多了,现在也卖到了许多海外国家的大学图书馆,说到底它就是一个电子书的书库,是一个电子图书馆。这些内容包括了中国文化,历史、地理、天文等等涵盖了各个领域的书籍内容,还有我们最具实事的新闻报纸的数据库,还有像经济方面的《年鉴》和很多其他的工具书,以及我们自己开发的产品,比如中国其他的一些专业工具书等产品,供他们选择,得到了他们非常大的欢迎。
尤其是在鲁汶大学,他们的图书馆长非常高兴,他们渴望了很久。当时我也在现场,参加习主席的演讲大概300、400名,全部来自鲁汶大学汉学的大学,他们讲的是满口流利的汉语,还背着《论语》,非常的流利和标准。他们的教授也发表了很简短的演讲,说这是我们渴望已久的尊贵的礼物,而且我们的电子图书具有世界先进性。
总之,前面我们已经介绍的,中国在经济上面有了一定的地位,国家强调我们要做软实力,也希望中国的文化能够传播出去。全世界听说已经有1000多家的孔子学院了,还有一些中国的书籍和文化出去。我们正好是做这个事情的,而且又是正版的,面向的又是学校,学校里很多的汉学院和很多研究学者、学生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国的文化,他们特别渴求中国的知识,这个时候国家作为国礼送给他们,所以他们说是最珍贵的礼物,渴望很久了。因为学校的经费毕竟有限,我们要卖给大学,要给他们健全的话,他们要花不少钱,有的要花20万美金以上,这个时候国家掏钱他们就感觉非常的高兴。像鲁汶大学想了好多年,一直在跟我们谈,因为他们经费的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来了以后,汉学院毕竟是小的学院,靠国家的支持钱也不够,一直没敢买,即使买了也买的很少。这次给他们送来,馆长兴奋不已,表示感谢。
网易科技:看来这个礼物恰到好处。
网易科技:这边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方正在过去的传统出版领域一直是国内技术的领先者,也是汉字印刷的领先者,方正希望在数字出版这个新的领域起到什么样的角色?在电子书这个市场中起到什么样的角色?
方中华:像前面提的,我们要一直保持在出版领域里面的科技领先,也会有不断的投入,研究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技术发展的趋势。从现在看,我们依然是保持这样的领先地位。
在数字出版领域里面,我们在8、9年前,在整个行业还没有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已经连续有了8、9年累计数亿的投入,已经有了很好的技术和经验,包括数字图书运营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也得到了海内外用户的高度好评。比如刚才说的鲁汶大学的教授们,还有国内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和中国许多图书馆的用户,包括出版界的出版商都对我们非常的认可,我们会一直保持高投入,迎接数字时代的到来,帮助我们传统的出版社或者报社向数字化转型,能够做出我们在技术方面应有的贡献。
网易科技:相信看完今天的访谈节目,各位网友应该对方正在数字出版工作方面更加了解,也像我一样更加期待“文房”的方正电子手持阅读器,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谢谢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