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讲述从华润离职后的日子:写作才是这辈子主业财富人物新浪财经

从华润离职的前几天,有个上午,冯唐站在办公楼下等人。阳光很好,花是开着的,他突然想起过去多年的日子,几乎全是昏天黑地生意上的事儿。随后他就去了美国。半年后,他似乎终于意识到,写作才是他这辈子的主业。

鼓楼大街旁边一个胡同里,有个金色大门的院子,解放以前是个小庙,冯唐租了其中几间。采访就约在这里。在小说《不二》里,他写了一个淫荡的唐朝和尚。没见面时,我就想象着一个画面,冯唐坐在小庙里,表面上参禅打坐,其实却拿着手机发微博,发他那句最常用的“今宵欢乐多”,像个逍遥的淫僧。

工作室里布置得没有想象中的神秘。主要就是一张大书桌,墙角几把椅子,或许挺有来头。印象里,冯唐不缺钱,至少在作家里是富裕的,他的书畅销,经常上作家富豪榜,另外又做了多年的企业高管,是个生意人,直到去年,他才辞去了华润医疗CEO的职位。

冯唐进屋,脱了外套,里面穿了一件白色毛衣,人比网上的照片和视频看起来更清瘦,眼神有点疲惫,和我想象中的“精光四射”正相反。在网上,有两张冯唐的照片我印象很深。其中一张,他坐在桌前,一手托腮,闭着眼睛,另一张趴在镜子前面,紧锁眉头,手摸着下巴,好像不满意自己的胡须。

他常接受访谈,大概他属于媒体最喜欢的采访对象——问他一些大同小异的问题,每次的回答却都是新鲜的,词句里意象丰富,表达得工整,时常用排比,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稀里啪啦往外蹦,很像他在写杂文。

小庙里清冷,冯唐泡着茶,点了一炷香:“你们问就是,我能答出来的都答出来。”我们坐下开始聊。和朋友讲的一样,私下里,他没什么特别的姿态,也没有杂文里我常读到的那种“我牛逼,我都明白”的味道,更不像他黄书里的逍遥和尚。谈话中间,摄影师让他去屋外小院里坐着拍照,要搬椅子,我们其他人伸手,他都拦住,坚持自己搬。椅子挪来挪去摆了好几个地方,双手怎么放,脸往哪儿看,冯唐一一应允,没有二话,简直有点任人摆布的意思。

读了哪些书?为什么写作?习惯于怎样写?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问得简单,他的回答也挺朴素。最后他总结,作家终归是个手艺人——这个手艺,大约就是“得把事儿说清楚”。

访谈:

界面:从华润离职后,这半年生活是怎样的?

界面:读哪些书?

界面:读书的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冯唐:我小学时候,被我爸爸逼着学英文,逼顶了,不愿学,后来发现英文是个大麻烦,其他的学得好,英文受歧视,我就想办法,拿对文学的爱好克服对英文的厌恶。我先硬背了一本简单的英汉词典,看个三、四本英文原文,再返回来背词典,大概看了二、三十本之后,英文大概没问题了。当时最喜欢劳伦斯,《恋爱中的妇人》、《红》。当时书店还没有亨利·米勒,因为太黄吧,盗版书也没有。后来我姐姐去了美国,我托她买原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寄过来正好我大学军训,反正教官也看不懂,我就一边军训,一边读。后来高中读古文。先是初三和高一,把王力的《中国古代汉语》看了一遍,古文基本的语法用词就ok了,然后就开始啃中华书局的《史记》,一共十本,除去图表啥的,干货大概有七、八本。

界面:那时的爱好只是读书吗?

界面:现代汉语的作家里,你比较喜欢的有谁?

冯唐:周作人,周树人,沈从文,汪曾祺,阿城。这几个人的文字是非常讲究的。还有些翻译家,李健吾,傅雷。初中开始我有三个文字英雄,王小波、王朔和阿城,不见得他们所有的东西我都佩服,他们各有优势,那时候我想,自己努努力,综合了他们的优势,我就很好了。后来就读西方的。劳伦斯,亨利·米勒,塞林格,菲利普·罗斯,凯鲁亚克。卡夫卡、博尔赫斯、马尔克斯、昆德拉,他们对我也有影响,但是相对少一些。

界面:既然喜欢读文史,为什么去学医?

冯唐:想过读中文系,可是中文系去学啥?我觉得太简单了。我高中把古汉语已经念得差不多了,虽然喜欢历史,历史系也没啥意思,历史系学的是啥?他们会问你,井田制的起源和意义是什么?或者问你,为什么武则天能出现?我觉得无聊,你们研究完了把结论告诉我不就成了。学医,是因为没有其他特别好的选择,权宜之计,是最不坏的选择。文科没啥好学的,理科我又学不会。理科我知道自己没天赋,最多只是考试还行,不会再有什么突破,比如化学,一个黄不拉几的东西碰上一个绿不拉几的东西,然后着火了,这个我真的没兴趣。我只能硬记,比如分子式,热力学三大原理,现在还能记住吗?记不住了,说明老天根本没给你那碗饭吃,你去吃也是硬吃。农、林、牧、副、渔、医,那就学医了,毕竟学的是人体本身,医生不会上街乞讨,那时想法很朴素,将来至少能挣口饭吃。

界面:那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

冯唐:高中写得很少,十七、八岁写了一篇小说,大概十三、四万字,然后就把这事儿忘了。其他的没写过,就只有日记,日记里遣词造句不会讲究,只能算札记,有点想法就写一笔,算是积累了素材。那时写小说完全没有读者,就我一个女同桌看了看。她也没什么反应,她的反应也不重要,我得到她的鼓励,也没什么用。当时有个杂志叫《中学生文学》,我把书稿寄了过去,但是杂志很快倒闭了。还好我留了底,当时没有复印的钱,我就组织同学帮我抄了一遍,留了个底,幸亏留了。那是1987年还是88年。

界面:你说的文学上的“幼功”,到底是指哪个阶段?

冯唐:这个我现在看,没有哪个特别阶段。大学读书,包括在麦肯锡、在央企,我觉得都是在打基础,现在用起来就特别方便。练幼功,就是为理解世界打基础,是没有尽头的。现在我离职了,书商跟我说,你该挣点儿钱了。我说我刚离职,我想再读读书,我再积累一下。书商就说,你都快五十了,你还积累个啥。以前我有过一些积累,现在就特别轻松,我理解世界,大部分事儿我都明白,虽然还没多少钱,但心里踏实。好比你医生见得疑难病症多了,不慌。

界面:你写小说先列提纲吗?

界面:作品的数量有这么重要吗?

冯唐:作品的数量说明了一定的问题。即使你写得特别精彩,但只有五万字,也是个问题。。你看塞林格,如果他没有《麦田里的守望者》,如果只有那几个短篇还不错,那五百年后,或许评价起来不过如此。再像卡佛,如果他只有十篇二十篇东西,写得再好,可能评价起来也是不行。可是他有上百篇,那就不一样。

界面:文风后来有变化吗?

冯唐:首先风格是能变,但变不了多少,我觉得你变,别人还是能看出来你是从哪来的。比如《不二》和《素女经》,别人评价,你是变了,但是用词还是那些,想逃也逃不了特别远,底儿还是在那儿。大致上七七八八能看出来,好比你是哪里毕业的,一看就是那儿的屌样,你就是协和毕业的。第二我觉得,写作到了某个程度,你要淡化甚至忘记你的技巧。我现在想平实,不去想用词儿,只想表达清楚,只表达看到的真相。你要故意追求某种文字风格,追求华丽,反而不对。这是我最近刚悟到的。我不喜欢太装,你设置了太多的起承转合,故事曲折。故事还是个酒瓶,装的是好酒才行,你花瓶再美,也不行。

界面:但仍有不少读者说你装,说你的写作喜欢堆砌词汇。

界面:好多人提到你时总说“自恋”、“臭牛逼”、“浑身都是小鸡鸡”、“太装逼了”,为什么你会留下这种印象?

摄影:兰飞

界面:《万物生长》现在也拍成了电影,那本书的写作过程是怎样的?

界面:写完后,对这本书的出版有什么期待吗?

李敬泽是我文学上的恩人。恩人有两种,一种是做点事儿的,一种是什么都不做的。我问李敬泽,我在写作上需要哪些改进?他就说,一,你东西很好,横空出世,第二,你谁的话也别听,包括我的话,你就自己写就行。

界面:出版以后是什么情况?

冯唐:出版的过程很麻烦,三观的问题不正,比如我写了很多人体。出版后两个星期,我就打车去三联书店,发现书被塞在地下室进门左转靠男厕的墙上,就摆了两三本。那次一着急,把手机还丢在出租车上了。我觉得气愤,书这么好,怎么不卖呢。我已经产生了名利心。我还以为马上能上排行榜。可是不卖,完全不卖。这也能理解,谁知道你是谁啊,那个时候连腰封也没有。

界面:那是什么心态写的第二本书?

冯唐:因为第一本书要写的还没写完,假期就完了,按照古文说的,要喷的力气已经没了,行与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所以我就写了《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描述一个困境,男生最早对女生感兴趣,书名来自崔健的《投机分子》:“试一试第一次办事儿,就像十八岁给你一个姑娘”。第二本书我就豁出去了,拉下脸做宣传。天津书展时,我就找了个发小的破车,桑塔纳两千,我拉上了李敬泽和白烨,我说,你俩去帮我站台。站台你知道吧,就是帮我说好话。我让他们坐后面,我和发小坐前面。这是在麦肯锡学的商业套路。之后一个月,我去了大概五、六个城市,做签售,见记者。每次签售开始是群访,五、六个城市,五、六个群访,大概有五、六十个媒体报道,都是我自己在推广自己。

有一次在上海书城,只有四个读者。每个地方来的读者都比媒体少。你想象那么大一个书城,人给你支了一个桌子,笔已经灌好水了,正活动着胳膊,想着我今天这胳膊会不会签的累,结果就来四个人。那真是悲惨的经历。

界面:你自己做宣传,卖点是什么?

冯唐: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的卖点是啥,卖点是后期形成的,不是自己天生的。你自己想一些卖点,其实不是读者想要的。直到这几年,我才觉得自己真红了,比以前红了。一是书比以前卖的多了,每年的版税能看出来;二是走在上海北京街头,有人拦着我照相了。一来二去,大致就是现在红了。

界面:你说你的写作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扰,所以你是困扰最多时最有写作的欲望?

冯唐:为什么有挖耳勺?耳朵不舒服,手指进不去,挖耳勺产生了。为什么有顶针?手指上肉容易被戳痛,才发明了顶针。一个产品解决一个问题。我的观点就是,长篇小说必须解决问题。你要提供对于困扰的一个精准、神奇的描述,以及在这个描述里,个别的人是怎么处理的,他不一定成功,有可能失败,这就好比喜剧和悲剧。假设你是一个好读者,当你读到世界上另外一个傻逼写出了和你同样的困扰,问题就解决了。比如一个读者,看到了《洛丽塔》才发现,啊,世上不只是我自己,看到了十三岁的小姑娘就走不动道,之前以为自己是个变态,现在发现,原来我还是一个人类,我没问题。从别人走过的路里,他看到了经验和教训。所以我不喜欢纯文学里全知视角的,你一本小说,你说你知道全世界,这不现实,你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从这个角度,我觉得《红楼梦》有问题,曹雪芹想说太多的事儿了。但是咱们也没跟曹雪芹聊过。可能那个时候好不容易写一本书,就想把东西都写进去。

界面:《不二》和《素女经》这些情色小说,解决的是你的什么问题?

冯唐:《不二》解决的是形而上的情欲问题、性欲问题。我把性欲放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比如修炼已久的高僧,比如拿性当人生体验、修道方式的鱼玄机,搁在初唐那个战乱刚止、非常奔放的时代。当时怎么讲杨贵妃?温软新剥鸡头肉,滑腻初凝塞上酥。那是形容杨贵妃的胸。她那些事儿,还能流传出来,在其他朝代不可能。我就找这么个极端背景,趁我四十岁之前,激素水平往下降之前,把这个情欲问题写了。《素女经》是,我发现写完《不二》、《安阳》、《天下卵》,这些很high很飞的故事之后,战略的事情讨论了,战术的还没说清楚。

《万物生长》讲了上大学泡妞的情困、不确定、未知,《素女经》讲了早中年危机,那现在混出来了,你面临的是什么?佛教上讲世间法,你在世上生活,如何处理俗世问题。《素女经》就讲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性。我接下来想写乾隆,解决如何处理权力的问题。还有,我很想写顾城杀妻的故事,这个去解决,如何处理心中的大恶。

界面:想解决的问题,是先想明白了再写,还是靠写来思考和解决?

冯唐:举个例子,那个小姑娘很吸引你,你难受,这就是个困扰、肿胀。我那个时候就开始打腹稿。通常搁上五年,回头再看,给自己一个疏离感,我判断一下,这个肿胀是不是真的还那么激烈,是不是重要到真需要写。写的过程,是一个再活一遍的过程,生命不完全一样,又不是完全不一样,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也许会更加惆怅,你就确定了,当时的东西是你自己想要的,但没法改变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就是这个情绪,反观、细嚼、升华。

界面:诗歌、小说、杂文,你希望哪个写得最好?

界面:婚姻和琐碎的家庭生活,你觉得对写作的影响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界面:在以后的人生里,写作的比重有多大?

冯唐:之前首先经济上不仰仗它,潜意识里就不把他当主导。以前没想过,当时《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卖了超过十万册,一本书挣五块钱,也就才五十万,财务上并不能让我放心。以前不敢辞职写作,我还担心把自己挖干了。比如我现在写的,是挖三十到三十五,甚至四十岁的经历,那么再过十年,我挖现在,总不能挖的全是撅着屁股在家写书吧。你一本书红了,成了专栏作家,下本写不出来了,何苦呢。每个人的形成过程不一样。现在我见的都是我想见的人,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儿。之前在一个庞大的机构里,带了那么多人,百分之八十的事儿,是不得不做的,不是想做的。

现在算起来,从1999年算,我写了也十五年了。直到这一两年,我才觉得写作有可能是我这辈子的主业了。以后不太想接全职工作了,写作会是生活的重心。

界面:所以现在没有财务上的担心,以及“挖干了”的顾虑了?

THE END
1.857.个人出书有哪些具体步骤?如何申请书号?857.个人出书有哪些具体步骤?如何申请书号?阿鱼编辑 广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选到奇葩车牌的倒霉蛋,这要上路回头率老高了 七仔搞笑配音 676跟贴 打开APP 1996年朝鲜饥民越境逃至韩国真实影像,因不想饿死叛逃韩国 大国芝士局 2.9万跟贴 打开APP 宋楚瑜否定马英九,王金平力阻柯文哲 肖庭庭爱音乐 587跟贴https://m.163.com/v/video/VCIS5H98B.html
2.丽艳副总编:基于实践的医学图书出版若干建议我社2013年出版的《神经外科里程碑文献解析》[8]是费舟教授在国外开会时无意中发现的一本图书,他阅读后觉得很好, 及时和我社联系,我们与国外出版社洽谈版权后出版了费教授主译的该书简体中文版。翻译学术专著,不仅可以系统地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锻炼国际学术交流表达,而且对于自己未来编写学术专著有很好的示范https://www.fmmu.edu.cn/press/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10&wbnewsid=2874
3.吕律:“翻译世界”和“翻译中国”,以及我是怎样找到翻译活的我著的第三本中国国情通识读本独著专著《吕律著:中国与世界》(初定名)(主线:现代性的弊端问题和优劣势),我还在寻找合适的出版代理公司。我现在发现,我写书很快,这三年已经写完三本通识读本,分别关于德国,美国和中国,但是等待出版的时间真是太漫长了。我所著的第一本德国国情通识读本类独著专著《吕律著:日耳曼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82418161959843
4.优设专访!腾讯设计师米田的设计之道与成长之路优设网2014.07.02 出版第一本书籍,《主动的UI设计师》(动笔前写笔记且分享到124篇,字数累计15w字。动笔后,收集整理资料从1498篇到3047篇,阅读量从183本到达368本)。 还有,就是你会在很多书店和图书馆会发现自己书籍的作品。虽然写书本书赚不了多少钱,不过当想想有一天自己挂了,当亲人和友人给我扫墓时,居然能找到https://www.uisdc.com/uisdc-designer-interview-miten/
5.营销书推荐:《幕后大脑2》7大本土营销实战方法论来了书里详细介绍了此方法论的运用步骤,如何帮助三只松鼠,打造出亿级单品。包括详细的市场调研路径,从洞察分析到得出结论的每一步自检都清晰呈现在书中。 02 体系制胜:品牌利润背后的秘密 作者简介: 何支涛, 欧赛斯创始人兼 CEO(首席执行官),中国知名的品牌战略及咨询专家,著名的营销实战专家,中国超级品牌引擎方法及第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822016.html
6.架构师知识体系(5)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通过下图的金字塔,我会发现我自己现在每天正在学习和坚持的是在哪个区间里面: 你可以有多个专业领域一起玩对么? 对于成年后的知识工作者,如何提高金字塔的高度是最重要的问题,即知识学习要聚焦,选中一个方向走下去,持之以恒。对于自己不擅长的知识,你就需要知道谁擅长,争取得到别人的协助。因为水平最高的人并非所有https://blog.csdn.net/rdhj5566/article/details/54286632
7.学生自己写书怎么出版学生自己写书出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需要完成手稿,包括故事、章节、插图等,并进行校对和修订,确保内容质量和语言准确。然后,可以制作样书,打印出稿件,并进行排版、装订、封面设计等步骤。接下来,可以通过自助出版平台或自己找一家出版社进行合作出版发行。可以直接向出版社编辑部门投稿或者找代理人代理出版作https://m.qidian.com/ask/qpebpgtsken
8.加拿大出版,在亚马逊巴诺等美国著名大书店里卖你写的书Barnes and Nobles出售你自己写的书? 在谷歌书店/苹果书店里出售你自己的作品? 让你的作品发行到全世界, 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都能阅读你的作品! 这不仅仅是梦想! 加拿大国际出版社可以帮助你做到这些! 在加拿大出书,实现你的梦想! 你有没有考虑过出版你的第一部作品,无论是分享你的知识,还是分享你的摄影作品https://www.meipian.cn/2ll5ae0u
9.自己写书如何出版?亲,以下是3个环节的具体步骤,您可以看下:第一环节:出版前评估和润色 自己写的书在出版前,先进行预审评估,是为了更清楚的了解这本书还存在什么问题,与出版之间的差距。若具有出版的潜力,那投稿后才有出版的可能性。自己写的书在出版前,先进行润色,这是因为很多自己写的书,存在体例格式不规范https://wen.baidu.com/question/1869235280903057107.html
10.如何写影评(豆瓣)易之居士 2015-04-12 01:00: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版 文艺青年必修课之如何写影评 说起来评价别人的电影比起自己拍一部电影要简单十万八千多倍,所谓说比做容易要简单,还能找到一副高高在上的感觉,要是我来拍电影,肯定分分钟拿奥斯卡啊!这本书也在教文艺青年们分分钟重新做人,认真看完这本书,你发现你一只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806309/
11.何径: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贝壳收藏指南书出版国内贝壳收藏人群迅速扩大,藏品交流日渐红火,广大贝友急切盼望有一本收藏指导书,《贝壳采集鉴定收藏指南》的出版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贝壳收藏指南书,由国际著名的专业贝壳类出版机构——德国ConchBooks出版社隆重推出。https://www.tsinghua.org.cn/info/1014/10031.htm
12.分享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逝世,享年91岁马国川:更重要的是,许多人从你的书里领悟到,一个人文学者,就应该把学术研究和人生体验结合起来,把历史的遗产当作鲜活的对象,把做学问、写文章、出版著作变成自己生命的流程。你用自己成功的实践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李泽厚: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人做与人生无关的学问也很好很好。但我一直主张,青年人与其做半https://www.sznews.com/content/mb/2021-11/03/content_24705615.htm
13.线上读书会儿童节,理想的成长是什么样的翻书党澎湃新闻铭镌文字,书写着哪些刀光剑影的物语和传说?拂去岁月的云烟,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历史的年轮,且听千年石语,为我们娓娓道来。5月29日,西安SKP将联合西安出版社举办一场名为“石台孝经的刊刻与玄宗时代的昭示”主题沙龙,活动特邀西安碑林中古石刻研究专家王庆卫,为我们重新编织玄宗时代的影像和物语。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876142
14.杨奎松:怎么会有人这样写历史?——评金一南《苦难辉煌》评这样的书,实在让人痛苦;用这种方法写书,实在误己误人误社会。 从没有想过会读金一南的书,因为我们的专业原本差别很大。他在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任职,从发表的文章看,主要做的是时政评论性质的工作;我做的则是实证的历史研究。两项工作性质和方法差距很大,原本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知道金出版有《苦难辉煌》一书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3890.html
15.出版2本书,分享6个投稿渠道和3条经验教训关于写作的经验教训,签约第一本书后,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做过一期写作课程,好在学员们给力,执行力很强,其中有位姐姐还签约了十点读书,出版了自己的书籍,也算没辜负大家的信任。 但写得越久,看过的好文章越多,自己反而没了当初的勇气,写作课就不考虑了,只是定期分享下每个阶段对写作的思考。 https://www.jianshu.com/p/13a6c81c26c5
16.我向你推荐一本书作文(精选108篇)我向你推荐一本书作文(精选108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向你推荐一本书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向你推荐一本书作文 篇1 如今,在这个https://www.yuwenmi.com/zuowen/wunianji/156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