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镇馆之宝”《四库全书》,飞入寻常百姓家历代楚辞

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四大镇馆之宝”:《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皇皇巨著《四库全书》,中国古代经典要籍之大成、紫禁城皇家藏书、国图“镇馆之宝”,在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商务印书馆以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开发了一系列图书产品——无论是超高颜值的体现古人生活智慧的“最美书系”,还是代表中国诗歌最高水平的唐宋诗词,无论是荟萃宫廷白描绘画、历代艺术理论和佛学精髓的汇纂典籍,还是再现《四库全书》原大原色原样的精品复制,足以让广大读者真切感受到《四库全书》的独特魅力!

2022年,原大原色原样的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入藏中国国家版本馆。2023年6月1日,国家领导人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

最美书系

茶典:《四库全书》茶书八种

2017年“中国最美的书”

2018年“世界最美的书”

爱茶人的圣经:八种经典茶学著作结集

《茶典》用现代设计语言诠释传统茶学,兼具古籍与现代工艺之美。墨绿色水洗牛皮纸封面,从色彩上契合“茶”的主题。内文采用圣经纸,有效减轻了书籍重量,切口三面喷青金,与封面、腰封的色调融为一体;内文双色印刷,完美再现了皇家钞本的小楷书法和白描手绘。空脊锁线,可使书籍完全摊平,内文和插页书画的阅读全无障碍。

楚辞:《楚辞集注》《钦定补绘离骚图》合编

将楚辞研究之最佳善本朱熹《楚辞集注》与古代楚辞图绘精品《钦定补绘离骚图》图文合参,囊诗文、图画、权威注释于一册

本书将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朱熹《楚辞集注》与《钦定补绘离骚图》合编。朱熹的《楚辞集注》代表了宋元时期楚辞研究的最高成就,本书收录八卷,一至五卷为离骚类,六至八卷为续离骚,《楚辞辩证》《楚辞后语》略去。清乾隆帝编《四库全书》时,欣赏萧云从《离骚图》,又命当时画家门应兆补绘萧本之不足,合萧氏64图,共155图,名为《钦定补绘离骚图》。本书将两者图文对应合编,使之成为一部底本珍贵、图文并茂的《楚辞》,具有文献史料与艺术鉴赏双重价值。配以宣纸影印的北宋《九歌书画卷》作为彩色插页,意蕴悠长。

花谱:宋人花谱九种

阅花之逸闻典故,享宋之风雅清韵

兼具文学价值与美学价值的花卉专著

对花卉的喜爱和消费,是宋代淡雅悠远的审美趣味在宋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一个重要体现,其时涌现出大量研究花卉的系统文献——花谱。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中花谱附在“子部”类之下,共收录了十种,其中宋人九种: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王观《扬州芍药谱》,刘蒙《刘氏菊谱》,史正志《史氏菊谱》,范成大《范村梅谱》《范村菊谱》,史铸《百菊集谱》,赵时庚《金漳兰谱》,陈思《海棠谱》。今汇编一册,冠以《花谱》之名,凡论牡丹、芍药、菊、梅、兰、海棠等花卉六种,品论花姿高下、述录有关花的奇闻逸事,体现出宋人特有的文化气息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宣纸影印宋代名家花鸟绘画二十五幅作为插页,以佐美文。

说砚

说千年砚史,摹传世名砚

一部以《西清砚谱》描摹历代砚史的图文典籍

颂寿

中国古代论述食治与养生的经典古籍

本书以老年养生为专题,详述修身养性、药物与食治调理、按摩腧穴等保健内容,并附各类方剂120余种。并述老年日常起居、闲情逸致、将息养性以及古今善行、行孝劝善等内容。以海派画家任伯年的经典巨制——《群仙祝寿图》为插图,画作描绘了农历三月初三,各路神仙共赴瑶台蟠桃会为西王母祝寿的场景。作品构思精密,构图疏密对比、错落有致,笔墨精练,设色鲜艳,充分渲染了华丽富贵、群仙毕至的宏大场面。

竹谱

画竹者之津梁,首开有谱有画之先河

本书以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艺术类书画之属所收李衎《竹谱》为主。雅士素爱竹,更不乏赏竹痴竹、写竹画竹者。然古言竹者或有谱无画,或有画无谱。李衎《竹谱》开有谱有画之先河,且论述极详,是古代竹谱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全书分画竹、墨竹、竹态、竹品四谱,尤详于竹品谱。记述我国三百余种竹类,对于其形态、品性、画法均有详论。作者征引繁富,书中所录很多古籍现已亡佚,因此对于古典文献的研究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卷各有图,于竹之形色情状辨析精到。

香谱

萃众芳之美,寻闲思之韵

宋人对古代香文化的诠释和传承

从燔禋神明到佩兰服芷,再到香料从西域、南海入华,至宋代,中国香文化已蔚为大观,出现了研究香的系统文献——香谱,现以文津阁本《四库全书》所收之宋代香谱两种——《香谱》和《陈氏香谱》汇编成书,全面展现了宋代香文化的发展水平,不论是对香料的产地、源流和功效的考证,还是对制香、用香、咏香的阐释,都体现了宋代的香文化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

唐宋诗词

御选唐宋诗醇

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陆游

扫码购书

清乾隆皇帝御定的一部大型唐宋诗歌选集

考察唐宋诗学及清乾隆前期学术风气的重要典籍

《四库全书》中唯一的四色钞本

黑色字为诗歌正文

红色字为乾隆御批

蓝色字为历代集注

绿色字为历代考证

本书收录诗歌2665首诗,其编选评注工作皆出于卷首题名为“校对”的梁诗正、钱陈群与题名为“校刊”的陆宗楷、陈浩、孙人龙、张馨、徐堂等人之手,是一部乾隆朝馆阁文臣的集体著作。录有乾隆御定的六位唐宋诗人作品:李白八卷375首,杜甫十卷722首,白居易八卷363首,韩愈五卷103首,苏轼十卷541首,陆游六卷561首。诗后往往附有御批、集评与考证,简明扼要,一语中的道出诗的妙处,对读者的鉴赏颇有启迪。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领衔组织国内六位一流的唐宋诗歌研究专家,对全书进行标点、撰写总序和分序,带领读者理解正文内容。

作为宫廷钞本,文津阁《四库全书》本《诗醇》将乾隆的御批、历代的集注和考证,字体分别以红色、蓝色和绿色加以区别,加上诗歌正文的黑色字体,共为四色,实为稀见的古籍版式。本次影印保留了钞本的四色字体和直排的方式,去除了版框和中缝,加上专家的标点以辅助读者理解,实为首创性的古籍影印方式。

四库全书宋词别集丛刊

乾隆案头五十六种宋词珍本,你值得拥有!

本书将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词曲类”所收乾隆御选宋词别集五十六种汇编为二十四册,其中既有苏轼、黄庭坚、辛弃疾、陆游等豪放派大家,亦有柳永、周邦彦、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人;既有姜夔、吴文英等格律派的中坚,亦有蒋捷、张炎等宋末四大家的代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宋词发展的鼎盛气象。

本书内容详备、文学价值较高,还通过影印保留了《四库全书》小楷书法的原貌,兼有收藏和鉴赏价值。函套平装,方便收纳。每册薄厚适中,适合随时翻阅。

精品汇纂

四库全书图典

20612幅白描插图,笔意流畅,精致工丽

清代手绘图谱的传世典藏之作

以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收录手绘插图二万余幅。除未收录地图类插图外,所涉题材广泛,包含了易象、天文、数学、植物、器物、肖像、服饰、纹样、山水、方志、建筑、诗词、戏曲、农耕、水利、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基本呈现了《四库全书》所附插图的全貌,体现了清代手绘插图的艺术水平,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的可贵材料,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四库全书艺术典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典籍之集大成

以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共20册,收录从南齐至清朝的艺术类古籍137种,涵盖绘画、书法、鉴赏、古琴、器物、园艺、茶道等门类,如《古画品録》《画史》《清河书画舫》《石渠宝笈》《五代名画补遗》《历代名画记》等。

四库全书佛典

一部别具匠心的佛教集成典籍:纵览佛教发展的历史进程

《四库全书》的发起者乾隆皇帝和总编撰官纪晓岚,作为对佛教有深入研究的居士,以独特的眼光挑选了十三部佛教典籍入选《四库全书》:《弘明集》《广弘明集》《法苑珠林》《开元释教录》《宋高僧传》《法藏碎金录》《道院集要》《禅林僧宝传》《林间录》《罗湖野录》《五灯会元》《释氏稽古略》《佛祖历代通载》。

创意文房

四库全书笺谱

四库全书记事

经典再现

四库全书珍品

一函观览、珍藏文津阁本《四库全书》!

本书以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分别从经部的《七经小传》、史部的《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子部的《老子道德经注》和集部的《御选唐宋诗醇》挑选了一册,以原大原色原样复制。内文采用安徽泾县手工宣纸印制,书衣采用湖州天然真丝,以青红蓝灰四色,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对应四库分类的经史子集。装订上,采用皇家独有的包背装形式。四册合为一函,宋锦函套,代表性地再现了《四库全书》的版式、开本、装帧等,既有观赏性,又具有收藏性。

钦定四库全书二十四史

(原大原色)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将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列入其中,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后世遂以“正史”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现以文津阁本为底本,收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二十四部史书,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原大原色仿制,采用高档宣纸印刷,传统线装,共191函1158册,每函上下两块樟木夹板,刻字配丝带,存放于四个雕花楠木书柜中(高250厘米,宽119.5厘米,深40.5厘米),极具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津阁本《四库全书》

(原大原色原样)

2014年4月18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套原大原色原样复制的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在江苏扬州天宁寺万佛楼正式亮相,这距离商务先贤张元济先生于1917年始动议影印《四库全书》已近百年。文津阁本《四库全书》计3500种、7900余卷、36312册书,共耗用手工宣纸6000刀,装6144个书函,陈列摆放在128个进口楠木制成的书架上,楠木书函、樟木夹板、丝带、铜环一依当年。翻开书册,即见“文津阁宝”的朱印、“纪昀复勘”的黄笺、雪白的宣纸和端正的馆阁体楷书,令人叹为观止。

2014年,首套原大原色原样《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入藏扬州天宁寺万佛楼,受到近600家海内外媒体报道,迎接了20多万游客和市民参观

在现存比较完整的版本中,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价值。

THE END
1.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在国家典籍博本次展览共展出珍贵展品54种75册件,重点展品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宋淳熙七年(1180)池阳郡斋刻本《山海经》、熹平石经《尚书·尧典》残石、宋嘉定十年(1217)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1240)淳祐八年(1248)十二年(1252)递修本《四书章句集注》、宋绍兴二年至三年(1132-1133)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资治通鉴》、宋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zt/gjdjbwg/jczl/202410/t20241025_3928189.html
2.国家图书馆中华五千年书籍精粹总结来了想住这,不想走了哈哈哈哈16号线地铁国家图书馆站。这个展览是24年9月9号开始的。持续时间多久不清楚。有时间的抓紧时间看吧! 我发出来的目的就很简单。好东西要分享。这文脉太深厚,要靠全国人民一起继承学习发展,才能发扬光大。我就是一个拍照片的,分享给大家。中华必复兴,腾飞。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3402106/
3.这一册《永乐大典》,入藏国家图书馆背后的故事澎湃号·媒体张馆长听完很震惊,立刻意识到这是国家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一件大事,千叮咛万嘱咐,如果买家有意愿,一定要努力争取入藏国图,同时也开始忙活,向当时的馆长詹福瑞、主管副馆长陈力汇报。 打完这两个电话,程有庆心里更有底了。他确定目前全世界已找到的《永乐大典》里没有这册大典真本,这册书为《永乐大典》嘉靖副本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94041
4.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办理国家图书馆读者卡相关业务 (人工服务时间9:00-16:30) 二层大厅 (自助服务) 4006006988 010-88545243 咨询服务 综合咨询台 周二至周日9:00-17:00 提供综合业务咨询,解答读者的一般咨询,辅导查找馆藏文献。 二层大厅 4006006988 010-88545426 阅览外借服务 中文图书区(含工具书区) 夏季(3月1日-10月https://www.nlc.cn/web/dzzn/dsb_kgsj/index.shtml
5.北京五一实况去国家图书馆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京师图书馆。百余年来,京师图书馆先后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1998年12月12日改称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总馆南区、古籍馆三处馆舍并立,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撷萃。馆藏文献超过3500万册件并以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36628249?bizType=29
6.《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国家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出版。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由政府筹建的京师图书馆,通过接受政府拨交、私人捐赠、该馆努力搜访三条途径,至1986年本书目编竣时已收藏历代写本、刻本、传抄本等善本近30万册(敦煌遗书、金刻本《赵城藏》等几大专藏不计),其中宋、金、元刻本有1,400余部https://www.dpm.org.cn/lemmas/24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