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气场叫“国家图书馆”

当年在装修婚房的时候,我就想有一个大大的书房,有着整面墙的书橱,白天有着斜洒进来的阳光,晚上有着温馨的暖色灯光,然后我置身其中,或读或写,真是美哉!

尽管这种愿望略显矫情,但还是顺利地实现了,我也装模作样地看了几天书。

事实是书房有了,阳光有了,灯光也有了,阅读却远了,忙碌的生活,繁杂的事务,那种想象中的挑灯夜读并没有发生过多少,书橱蒙尘,书也横七竖八地塞着,貌似当初的美感越来越少了。

发生改变,只因为阅读欲望越来越强烈的女儿,她的书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超越了我,凭什么啊?!才多大的小屁孩,就来抢占我的地盘,嫉妒之后也便服了输,因为人家是真学真看,我是装样子啊!有时候总是在书中夹进手机,书没看几页,倒是手机捂得呼呼热。

为了与小丫头同频共振,我便也开启了“阅读模式”,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家庭阅读的小氛围,后来陆续地增加了书架,把书进行了分门别类地存放,家中俨然成了一个小型阅览室了。

于是,我总结,阅读是一件有氛围的事,书多了就会有一种气场。

喜欢去比较安静的书店,无论有多少人在,都静静地。也有部分书店无比喧闹,放着很响的喇叭,播着流行的歌曲,顿觉淹没了那种书香。

每次去静谧的书店,都觉得周身充满了书香,感受被书包围的气氛,与图书接近,与阅读亲近。

有一次在新华书店,我拍到了这样一张图片,这里真的很安静,安静到可以睡觉。我以为图书管理员会过去提醒他离开或者建议他不要在这里睡觉。但是没有,想必天天与图书打交道的管理员已经有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在来回整理书籍的时候,也并不去打扰他,或许他是一位过客,到这里来歇歇,想必也会做一个书香的梦吧!

在台湾的诚品书店,童书区设计得非常温馨,有畅销的书籍在低柜上摆放,让孩子们便于取阅,最喜欢看到孩子们席地而坐,抱书而读的样子,有的娃娃还匍匐在地上,完全一副陶醉的样子,他们陶醉的样子也让我陶醉。店内都是繁体字,看习惯了简体字,看到繁体书倍感古香,觉得繁体字一点也不陌生,甚至带了很久远的亲切。

台湾诚品书店

童书区

印章,购买之后可以印在书的扉页。

以上我所有对阅读氛围的营造,全都为了接下来这个大磁场的出现做铺垫,是的,这是一个大磁场,吸引了各地的人们来到这里,这里是:国家图书馆。

坐电梯到顶层俯瞰整个阅览大厅,好强大的气场!大厅采取了开放式的空间设计,在视觉上就有了一个冲击。

阅览中庭巨大的空间将基座和屋顶部分的数字图书馆联系在一起。它是这座新图书馆的中心,从地下一层到地上三层都是开放的阅览空间。从环绕的平台向下望,人们可以看到这座建筑的底部,和一个被设计成像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汉白玉“藏宝盒”,那里收藏着“四库全书”。玻璃屋顶使整个图书馆光线充足,身处于阅览中庭的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开放式的庭院。这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一次呼应,因为庭院正是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成人馆不让孩子进入,小丫头只能隔窗相望,一副可怜的样子。

她感叹:哇!要是咱家书房这么大该多好!

大厅里有提供读者饮水的地方,有小巧便捷的饮水袋,非常人性化,记得印象中在台湾的纪念馆见过这种饮水袋。尽管并不口渴,但我还是去取饮了一袋,感受这种服务带来的惬意。

饮水袋

这是我见过最大的图书馆,给我了很强的震撼,这个磁场吸引力真大,把我们从山东吸到北京。

爷俩一起去了少年儿童馆。我便一个人刷了身份证进入了成人馆,进入之后便立刻被书的海洋所包围,既然是第一次来,就先当一次游客吧。

目光所及之处的书架,整齐划一,图书摆放有序,可以按照分类查阅,也可以在一角处的电子查阅处找到图书所在的位置。

馆内设有“复制处”,有几台复印机,遇到所需资料可以付费复印。

供大家学习阅览的座位基本满座,都是古色古香的木质桌子,软座椅子。入座者有年长者,也有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们有的端坐着看书,是纯粹的读者;有的带了笔记本电脑在忙碌,有的带着耳机在听电脑上的公开课,有的则在电脑上进行撰写;有的用手机拍下书籍上所需的段落,有的正在奋笔疾书;也有的垫着一本书支着手机看视频……

阅览室真的是众生相,大家都在秩序井然地忙碌,互不打扰,在这个安静有氛围的地方或许做什么都特别有灵感吧!

我想,如果我家在附近,我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创作室,在这个被书籍包围的大磁场里,让自己文思泉涌,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一种体验。

从下到下,我转遍了每层的阅览室,蹑手蹑脚地穿梭于书架之间,几千人同处馆内,鸦雀无声,有人交谈也是用手掩口地窃窃私语,甚至有人咳嗽和打喷嚏都控制声响,感觉声音稍大都觉得对不住这个静谧的场所。

当完了游客,然后再当一个读者吧!我找了一本《哈佛家训》,寻得一处空座,便落座开始翻看,置身其中,心也如同宁静的湖静了下来,纯净的阅读愉悦身心,仿佛来到世外桃源,尽享山间流水。

当晚,回到宾馆,女儿意犹未尽地说:要是咱家附近有这样的图书馆就好了!

嗯,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

第二天,天气炎热,我们放弃了原计划的景点游玩,又在图书馆里泡了一天。

外面酷暑难当,能有一个清凉之处可读可写,是多么幸福而惬意的事情啊!

第二天我陪女儿进了少儿馆,一楼基本上是家长陪同的小童,绘本较多,家长们给孩子们念,孩子们也可以自己翻看,低龄的娃娃们在一起,难免喧闹了点,但也不影响大家这种看书的情绪。看着形态各异的孩子们,觉得再喧闹的画面也是美的。

二楼基本上是大童区了,相对一楼要安静了很多,但是也是有孩子们互相交流的声音,无法达到成人馆的宁静,这或许是成人馆谢绝孩子进入的原因吧。

因为少儿馆的座位有限,馆内还提供了很多地垫,大多孩子们在没有座位的情况下就席地而坐,这种画面也很美,渴求知识的孩子们在地上阅读的情景也很让人心生怜爱。

少儿馆内陪同进来的家长也大都取了书来读,与孩子们共同有一段阅读的时光,共享阅读之美吧!

尽管我们知道北京与山东距离遥远,我们也不可能为了国家图书馆而频繁地北上,但我们仨还是办理了读者卡,感觉有了“读者卡”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呢!好吧,我们全家矫情了一次。

国家图书馆--这个大磁场,如果可能,我们还要念着你的吸引力,再来!

THE END
1.玄学提醒:未来几年,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在城市中还有一个好的去处,其实就是书店或者图书馆,具体怎么选,你得看这个书店的管理质量。 如果整个环境是非常嘈杂的,这个地方的能量场也是很低的。 书店跟图书馆的能量场本身就是来源于人,但首先基于一个大的能量的本体还是这个文本本身。 这个文本造就的场域其实会像一块磁铁,无数翻阅过这些文本的人,会把他们https://www.meipian.cn/5373fprb
2.在图书馆,有这样一个可怕的磁场一旦规来自哇哇哇哩哩哩在图书馆,有这样一个可怕的磁场。一旦规律了出没时间,就会发现有人和你饭点时间差不多。起初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小哥,我们简称“白白的小哥”,后来发现是隔壁学院的,我们又称之为“大数据白白的小哥”。再后来,我们每次都去六楼东区的角落里,坐我们对面的一直是一个带着黑色保温杯的小哥,因他摆书姿势有强迫症而https://weibo.com/5392629791/JzDhv0dsW
3.世界读书日世界100座最雄伟的图书馆澎湃号·湃客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各种文献信息以供学习和研究的文化教育机构。他是知识的宝库,信息的储存中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博物馆、美术馆一同为后世记录着人类文明的最高成果。 当代社会,尽管公共图书馆在电子书和有声书上不占优势,但他们依然是人类知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86785
4.视频全国首个!探秘深圳地下“霍格沃兹藏书馆”南方+文献总容量超400万册,存储密度是常规书库的5.5倍,15个机器人穿梭其间自动存取图书,最高速度可达180公里每小时,超越一般绿皮火车运行速度,每小时可精准存取1600多箱书籍。 据深圳图书馆北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以往,读者预约的书籍需要人工分拣、运输,往往需要等待两个工作日才能拿到。有了智能立体书库,读者到现场借阅,从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0/19/c8211172.html
5.图书馆是大学立德树人的“磁场”——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杜保国曾庆良 校长:图书馆是大学校园内最重要的文化场所,也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中心。无论从担负的文化信息资源保障,还是优秀文化传承任务与活动,还是文化环境熏陶等职能和作用上看,图书馆无疑最有条件履行文化育人职能,承担文化育人的光荣使命。所以,希望图书馆的同志们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把文化育人作为图书馆重要工作http://scal.edu.cn/node/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