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发展城市书房的思考

城市书房作为我国近几年来公共阅读服务的一大创新,弥补了大型图书馆分布不均衡、服务不充分的现实。城市书房作为自由、健康、温馨的公共阅读场所,破解了现代社会公共阅读方式和载体创新、公共阅读领域如何推进治理的难题。经过多年发展,创建城市书房活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市创建“书香聊城”提供了经验借鉴。

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圈,让城市书房成为集思想交流、学习阅读、社会教育于一体的城市文化新空间。一是有利于倡导全民阅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聊城作为曾经运河沿岸政治、文化、经济相当繁荣的古都,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大型图书馆资源相对集中、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二是有利于打造“农村半小时、城市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通过科学布局服务半径和覆盖范围,以综合布点、网格嵌入等方式进入街道社区、企业园区、商场车站、广场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区域,以“把图书馆办到老百姓身边”的理念实现普遍性设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圈。三是有利于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通过城市书房开展读书沙龙、作品展览、亲子绘本阅读等活动,家长与孩子亲近了,群众与政府亲近了,对于增强聊城的城市发展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聊城市城市书房建设应以聊城市各级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共建的模式实施。使公共文化服务更贴近群众,充分体现城市书房开放、平等、共享的服务理念,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一是微小化建设。城市书房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其居住点(小区)、停留点(工作点)等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的群众。书房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配置1万册图书量即可。二是均等化建设。城市书房布局规划应充分考虑人口分布、交通消防、环境噪声和群众意见等因素,首先保障各个区域都有书房设立,其次才是差异化、个性化布置。三是设计人文化。城市书房建装设计上应整体营造自由、和谐的阅读氛围,根据所在区域特色及阅读群体的不同,侧重不同的图书内容。四是管理统一化。城市书房建设具有小、多、散的特点,需要制定规范统一的管理方式,确保城市书房运行效果,实现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聊城市城市书房建设将开启全城覆盖、全民阅读的新风尚,可以为广大市民及外来游客营造一个既舒适又方便的阅读环境。多方共建机制是服务社会化迈出的一大步,自由阅读机制契合了群众的阅读需求和特点,而无人值守与志愿者服务机制能让更多的人看更多的书。聊城市公共文化阅读体系的建成,将是“书香聊城”从设想变为现实的基础保障。

〔作者单位:孟伟,聊城市文化旅游局,康楷,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聊城市城市书房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4065)〕

THE END
1.点亮爱“阅”之城——我市“城市书房”建设观察部门导航城市书房建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公共区域,通过打破时空限制的借阅体验、更加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市民提供身心休憩的空间、亲子交流的阵地、享受文化生活的场所,是传统阅读阵地的现代延伸和有益补充。 “书房开到家门口,真是非常便捷。”城东社区居民余先生酷爱读书,先前在市图书馆办了借阅证,每次骑车去那里要半个https://www.xiaogan.gov.cn/bmdh/1422789.jhtml
2.图书馆建设在城市综合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过程中,搞好城市图书馆建设,满足城市居民越来越强烈的读书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图书馆是向社区居民传https://www.meipian.cn/2944owdj
3.建设高校“城市书房”的意义与可行性高等教育论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部委联合提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十几年来,涌现出了多种促进全民读书的形式。“城市书房”就是响应这一号召应运而生的阅读新概念。“城市书房”是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才培育的新型阅读模式。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图书馆,它是一项政府主导、企业协同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7/117321.html
4.把握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新华日报城市文化内涵包含物质、制度和精神3个文化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层次包括城市布局、建筑、道路、城市设施等;制度文化层次涵盖经济制度、家庭制度等;精神文化层次则体现在居民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等方面。城市文化建设得当,可以有力地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一方面,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合理规划建筑与道路,将公共图书馆纳入https://xh.xhby.net/pc/con/202401/19/content_1288471.html
5.一座图书馆,要长在一个城市里读书周刊:有人说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图书馆的,还关于什么是美好生活,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您怎么看? 杨素秋:很多读者好像觉得我做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但这其实没有那么了不起。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到宁波去做讲座,当时那个图书馆的馆长说:“从报道里看到你建了一个图书馆,我还没看到你的书,你那个图书馆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622311052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