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巴渝文化,品山城魅力。“新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研讨会于2024年6月13日至15日在美丽的山城重庆隆重召开。
研讨会聚焦于图书馆作为终身学习与社会教育核心载体的角色,围绕“强化教育职能,引领终身学习”主题,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旨在深入挖掘图书馆在新时期背景下的教育潜力与社会责任。研讨会通过主旨报告、案例交流、专家对谈和现场交流四个环节,全方位剖析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现状与挑战,探索社会教育职能优化与创新之道,研讨科技如何与教育职能深度融合等热点话题。
在数智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力求为图书馆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未来发展描绘蓝图,激发图书馆学界的新一轮活力,共同推进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迈向新的高度。
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
重庆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学会
上海阿法迪智能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万方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新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
09:30-10:20
主旨报告1
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历史阐释与未来展望
张久珍(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系主任)
主旨报告2
面向终身学习的图书馆阅读环境
范并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原信息管理系主任)
主旨报告3
社会教育与公共图书馆服务
褚树青(浙江图书馆原党委书记、馆长、研究馆员,浙江省文澜图书馆事业基金会理事长)
案例交流1
安徽省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品牌化建设探索
董松(安徽省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案例交流2
科普视角的图书馆社会教育融合实践典型案例
翁彦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文献服务部主任、研究馆员)
案例交流3
新时代背景下深圳图书馆社会教育创新实践
王冰(深圳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案例交流4
文教融合图书馆服务深化的实践与思考
王宁远(重庆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专家对谈
陈力(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王子舟(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专业组主任)
研讨会总结
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系主任张久珍总结发言
陈力
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8-2000年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工作,先后任古籍部副主任、采编部副主任、副馆长、馆长,2001年起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常务副馆长。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张久珍
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系主任,出版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褚树青
浙江图书馆原党委书记、馆长,研究馆员。浙江省文澜图书馆事业基金会理事长。文旅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图书馆管理专业组长。获评首届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文社科领军人才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
王子舟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专业组主任、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顾问、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民间图书馆课题组负责人。研究领域为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与图书馆学史、民间图书馆发展。著作有《图书馆学是什么》(2008年)、《乡村民间图书馆田野调查笔记》(2019年)等多种,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近十余年积极致力于乡村图书馆发展、乡村儿童阅读推广公益活动。
范并思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原信息管理系主任。曾兼国家社科基金图情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上海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等。
董松
三级研究馆员,安徽省图书馆副馆长。首批安徽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江淮文化名家”领军人才,安徽省第七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为文化部专家库、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评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文物专家库成员,中国博协陈列艺术委员会常委。国家艺术基金、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专家库成员。多次出任上海美术学院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答辩专家,被聘为常州大学民国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安徽建筑大学校外硕导。
翁彦琴
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文献服务部主任,担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阅读推广专委会委员、北京科学技术期刊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在科技期刊创新成果的公众传播,及青少年群体的精准科学传播服务等方面付诸实践,“青少年科学信息素养”入选中图学会2021年阅读推广展示项目。
王冰
深圳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深圳图书情报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公共图书馆先进个人,广东省思想文化战线优秀人才。
王宁远
重庆市政府参事,重庆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四川外国语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近年来致力于公共文化、社会教育、阅读推广等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