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的详细资料及优缺点?

自从图书馆出现以后,它就一直是人类积累和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图书馆使人类实现了知识共享,图书馆的普及使得追求知识不再是少数特权阶层的专利,社会大众也可以通过图书馆借阅图书文献,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可以说,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在崭新的社会经济技术环境下,在知识经济的大浪潮下,图书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图书馆,也称为“虚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但具有传统图书馆的功能,还融合了其他信息资源(如博物馆、档案馆等)的一些功能。它打破了国界、时空的限制,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

对数字图书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一些组织和研究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美国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和应用工作组于1993年提出,数字图书馆是这样一个系统:它能使用户持续不断地访问内容浩杂的信息和知识库而获得资料。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电子图书馆项目组于1994年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虚拟图书馆,即将数以千计的电子图书馆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这种连接对用户是不透明的,用户只看到一个包罗万象的图书馆。传统图书馆所提供的资源服务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杂志、新闻报纸、参考书目、影音数据以及数据检索等。网上数字图书馆也提供相同的信息服务,并更高程度地实现传统图书馆的功能。

网上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

电子书柜。所谓“电子书柜”,相当于传统图书馆中“书架上的图书”,你可以用网络浏览的方式,根据你的阅读兴趣,任意选择你所需要的图书。

数据库查询系统。你可以选择某一特定的数据库,输入关键词或主题词语,便可查询到你需要的特定资料或数据。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

数字图书馆能完成搜索信息资源的任务。数字图书馆中资料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分布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这是一个分布式的多媒体的信息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能完成对资料的组织和整理工作。通过有效的整理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当今信息的快速变化。

图书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下,开展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和国家航空航天局共同投资一亿多美元,倡议发起数字图书馆工程。它涵盖了大规模的文献库、影像库、地理图像、声像资源库。这项工程历时四年,已告完成。在此基础上,于1998年又投巨资开始了第二期工程。

日本投资四亿美元,由日本国会图书馆、日本邮政省支持的宽带ISDN网络协会牵头,于2002年完成日本国会图书馆关西馆工程,使其成为日本最大的数字图书馆及亚洲地区的文献中心。

近年来,我国也积极筹备和启动数字图书馆工作。1995年,文化部把“中国实验型数字化图书馆”作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由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和辽宁图书馆联合进行研究与开发。

1997年5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成立“211工程”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中心。这一系统的总目标是:“在‘九五’期间,建成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为依托的网上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使信息资源网——通信网协调发展,真正为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营造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信息网络环境,为‘211工程’院校和其他院校提供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便利的服务体系。”CALIS计划建设“全国中心——地区中心——高校图书馆”三级保障网络环境,即建设一个CALIS全国管理中心、四个全国文献信息中心、七个地区文献信息中心以及以“211工程”立项高校为主体的一批高校现代化图书馆。CALIS全国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

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筹备小组由文化部牵头,于1998年8月25日成立。该工程将建立超大规模的、可以跨库检索的中文海量数据库及其信息服务体系,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有利环境,中文网络的发展有力地挑战了西方的文化霸权。

1999年5月,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主题组成立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组,专门对数字图书馆的技术、管理、运营、法律等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在此基础上全面把握,实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当年11月12日,863项目组与北京首都图书馆进行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的签约,表明此项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在中国还没有出现。但是,不少省市、院校的图书馆已走上因特网,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为读者提供全新的服务。其中,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已向数字图书馆方向迈开了很大的步伐。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十大图书馆之一。它的前身是兴建于1909年9月的京师图书馆;1928年7月,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1929年8月与北京北海图书馆合并,仍名国立北京图书馆;1950年3月,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1951年6月,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87年,北京图书馆新馆落成;1998年12月,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历经90年沧桑的国家图书馆,和我们一起走进信息时代。

国家图书馆的借阅,现已全部实现了计算机操作。图书馆中有一个全国最大的电子阅览室,拥有涵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

国家图书馆的馆域网采用的是千兆以太网,这在全国还是第一家。因此,馆内的数据传输流量大、速度快,查阅资料和多媒体信息方便而快捷。

国家图书馆很早就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www.nlc.gov.cn,并已与中南海、国务院办公厅实现100M速率网络的连接,而且通过北京有线电视网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单位实现了100M速率的专线连接,还分别与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及北京有线电视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全国有线电视网等实现了高速互联,通过中国广电总局网络中心与其他省市用1000M宽带网进行沟通。

目前,国家图书馆已经开通了中文图书网上预订外借服务,读者不需要亲自到图书馆去,完全可以利用身边的任何一台能联上Internet的计算机,随意查询并借阅。

国家图书馆的在线图书馆也已经开通。早在1998年7月,国家图书馆就开始提供网上阅览功能,只要你联上Internet,就可以下载一个叫“超星图书浏览器”的软件,然后通过它阅读在线图书馆的藏书。现在上网的图书资料,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其中有文学、哲学、计算机、医学、军事、历史以及新书等11个远程虚拟图书馆。在线图书馆到2000年年底,提供3000万页共15万本图书供网上阅读。

与此同时,国家图书馆加快文献数字化的进程,于1999年3月成立“国家图书馆文献数字化中心”,目前已有书目型数据库、题录型数据库和全文型数据库三大类,共计600G存储量的信息上网为读者服务。仅1999年年初,月访问量就已超过600万人次。国家图书馆已初步成为我国网上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

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工程非常浩大,计划推出“上海图典”、“上海文典”、“古籍善本”、“民国图书”、“中国报刊”等九大系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堪称全国古籍善本珍藏半壁江山的上海图书馆,藏有170941册古籍善本书,自1997年11月正式启动的“中国古籍善本查阅系统”,使长期“养在深闺”的古籍珍品走到了人们身边。上海图书馆目前已将20种19794页国内外罕见的珍品放上了因特网。其中包括宋代刻本17种,元代刻本一种和稿本两种。书目有《周髀算经》、《文心雕龙》、《杜工部集》、《资治通鉴》等等。读者通过上海图书馆的网址www.libnet.sh.cn进入,点击“上图数字图书馆”或者直接进入www.digilib.sh.cn网址就可以浏览。

THE END
1.书格(古籍图书馆)书格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在线古籍图书馆。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推荐有价值的古籍善本,并鼓励将文化艺术作品数字化归档。分享内容限定为公共版权领域的书籍(参照标准伯尔尼公约);书格最大限度地还原书籍品貌、内容;借此计划让大家自由、免费地欣赏到那些难以现世的书籍。让大家能从中感受到人类文明进程。书格发布的书籍主https://tsg.wxic.edu.cn/2022/0920/c1650a77960/page.htm
2.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数字图书馆的优势包括: 资源丰富:数字图书馆可以收录大量的电子书籍、期刊、论文等数字化资源,使得读者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 便捷使用: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检索功能:数字图书馆通常配备了强大的检索功能,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信息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7817ec47e742b2c564d227c6799a2097.html
3.数字图书馆优势和不足.doc数字图书馆优势和不足.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PAGE 1 - 摘要:在当今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下,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关系更为紧密。数字图书馆在高校的信息服务中,必须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关注用户全面需求,提升馆员综合素质努力。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高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3/0912/6024213210005225.shtm
4.书格数字古籍图书馆使用评测分享书格是一个开放的在线古籍图书馆,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推荐有价值的古籍善本,并鼓励将文化艺术作品数字化归档。 书格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古籍善本和字画资源:发布的书籍主要以高清彩色影像版本 PDF 格式,大部分书籍单页宽度在 1400 像素以上,跨页宽度在 2400 像素以上。书籍刊行年代从宋元珍本,明清善本到近代刊本均https://hao.logosc.cn/p/886
5.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数字化时代的图书管理革命智能文具柜,智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高效、便捷服务的需求。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图书、读者和借阅服务的智能化管理。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优势及其在不同场景下https://www.zebrastation.cn/?p=2144
6.第51问:数字图书馆里有书吗?此外,数字图书馆工程还包括实体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能够实现线下借阅归还与图书馆阅览座位的网上预约,并通过发放数字借书卡、打造智能书架与计算机阅览室等数字化形式,提升民众线下借阅的体验感和便捷度。 素养提升 相较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数字图书馆不仅能够突破收藏书刊数量上的限制,还能https://www.cqdpf.org.cn/info/1529/31121.htm
7.书格,一个自由开放的数字古籍图书馆我要推荐|书格,一个自由开放的数字古籍图书馆 来自: 猫咪不爱笑 组长 2021-03-06 16:03:43 这是今天在找电子书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一个网站,点进去之后瞬间就被它的内容吸引住了,跨越千年的文化就这样呈现在面前,真的很震撼 书格-网站主页 后来看到他们创建这个网站的理念,也很触动。“每个人都能自由地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14139735/
8.书格Shuge.org书格(Shuge.org)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在线古籍图书馆,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推荐有价值的古籍善本,并鼓励将文化艺术作品数字化归档。分享内容限定为公共版权领域的书籍(参照标准伯尔尼公约),书格发布的书籍主要以高清彩色影像版本PDF格式提供,确保了阅读质量和视觉体https://pidoutv.com/sites/227.html
9.书格有品格的数字图书馆, 书格,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https://www.shuge.org/
10.书格开放式分享古籍善本和字画的在线图书馆关于书格 官网入口:https://shuge.org/ 书格(https://shuge.org/)是一个致力于古籍数字化和分享的在线图书馆。它的目标是将有价值的古籍善本、字画等文化艺术作品数字化, 并以开放的方式提供给公众, 使得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被更多人所欣赏和研究。以下是对书格网站的全面介绍: https://hao.archcookie.com/sites/982.html
11.书格有品格的数字古籍图书馆书格 是一个致力于开放式分享、介绍、推荐有价值的古籍善本,并鼓励将文化艺术作品数字化归档的网站,发布的文件为 PDF(高清彩色)格式。@Appinnhttps://www.appinn.com/shuge-onlin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