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在11月18日的时候曾发布过一篇报道,讲的是最近以人工智能为卖点的AI自习室,正逐渐出现在一些学校、社区的周边。
根据报道中的描述,这种AI自习室主要是以刷题为主,自习室会给学生上一节网课,看完网课后会有一个同步类型的题目,如果题目做错了就会有配套的讲解视频,讲解完之后再接着做题目。就这样不停重复做题直到做对为止。
视频中还有前AI自习室督学老师讲解了一下自习室主要的营销套路,一开始的时候会让消费者去试用,花9块9可以试用3天。这时候自习室的工作人员会用偏难一点的题目给消费者进行测试,这样做出来的题目错误就会很多,可以趁此机会让消费者体验到学习机上的“错题讲解”功能。
该老师还提到,这样体验3天后,基本所有客户都会购买自习室的学习课程。如果其中还卖出去一台学习机的话,老师们还能获得400元一人的奖励。
受访的一位自习室销售人员表示,如果你是销售代理的话,成本价一般是1000多元。卖给家长的价格会根据地区改变,比如有的乡镇地区,课程的价格是3000-4000元。有的销售直接就以5980元的价格往外卖,还附带一些福利产品。
还有一位销售人员提到,目前AI自习室在比较大的乡镇,以及一些小县城中收入最好,因为这些地方的房租水电费用都很低。尽管这些地区的消费水平低,但利润反而很高。像大城市因为房租水电费用都贵,并且竞争力很大,所以收入反而不如这些地区。
销售人员的还提到,因为自习室收费高,利润大。孩子们因为觉得讲解视频像看动画片一样很有趣,所以很喜欢去自习室学习,而很多家长们都不懂AI到底是个啥,只觉得很高端,所以也心甘情愿的购买学习课程。
不过,有国内K12学习软件资深研发人员表示,实际上这种AI自习室是噱头大于实际用途。评估一个学生有没有掌握一件事是很困难的,像自习室这种给10道题,没做全对就一直做的学习方式是极其低效的,一旦学生不会做这道题,并且也无法听懂讲解视频的内容的话,你就算是再翻出20道题也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具体的采访视频我放在这里,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然而,家长们对AI自习室的反馈则是褒贬不一,有的家长说孩子的学习欲望有所提高,于是主动购买了后续课程;有的家长则觉得孩子的成绩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认为去自习室学习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应付作业。
这也导致原先在暑期时,自习室的生意还算不错,但到了秋季开学后,有的自习室有两个月没有找到一个学生。
因此,许多家长仍对AI自习室持观望态度。湖北某AI自习室线下加盟店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暑假刚开业时生意不错,在册学生一直保持十几名,前期学习机销量也大。而秋季开学以来,有两个月没有招到一个学生。“做地推时,很多家长对AI伴学不买账,认为是‘噱头’和‘智商税’。这样下去,可能十几万元的加盟费都赚不回来。”该负责人说。
该报道中也列出了AI自习室的许多弊端,比如昂贵的学习费用;因为不需要直接介入学生学习,从而导致自习室的督学老师学历参差不齐;自习室的AI模型是否能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目标等等。
相比一节课几百上千元的传统培训,AI自习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但和线上培训相比没有优势。《中国新闻周刊》搜索购物平台发现,最便宜的学习机价位在上千元,而一般业内认可的有错题分析、拍照识图等功能的智能学习机,价位在5000元到上万元不等。而实质上,这就是一台安装了学习软件系统,没有其他功能的平板电脑。学生要学习需先开通课时,全新的学习机通常会赠送一定时长的服务,但长期使用需要续费。
有受访家长表示,每个月的线下督学费用,键盘、智能笔等配件的费用,都不是小数目。周伟所在公司的少数线下门店单独销售硬件,多数采用自习室模式。后者的销售利润除了硬件的零售差价外,还包括自习室督学等服务费用。此外,许多品牌还有不少线下加盟店。
周伟表示,督学费用由线下代理商根据当地的实际消费能力和市场水平进行定价和收费,全国月均价格是800—1000元,与线下托管收费类似。但许多受访门店的套餐由于有附加服务,不止这个价格。例如某英语单词速记课程,20小时收费6800元。该门店工作人员指出,目前,AI+真人督学模式中的真人辅导仍不可或缺,许多督学老师还要负责在课间带孩子们做游戏、锻炼等,因此人工费用没法压低。
行业规范的缺失是AI伴学系统质量参差的重要因素。一方面,AI大模型出错的概率很难量化。多位受访专家提到,用于教育的AI大模型应是垂直领域内质量最高的,但仍和ChatGPT类似,无法彻底杜绝“AI幻觉”。黄昌勤指出,检索增强生成等技术的引入已经将幻觉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尽可能让AI检索结果不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