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怎样著录参考文献

全国集邮联征集学术研究论文,除了要求提交正文外,通常还要求列出参考文献(文献表)。不少邮文作者观摩了他人的作品,依葫芦画瓢,洋洋洒洒列出一大堆,以壮声势。殊不知这样操作只能起到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作用,在认真的读者和评审员法眼下,反倒会暴露出自己的短板。

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懂得为什么写论文要附列参考文献,不是为了显示作者的博览群书,读过哪些经典著作,而是为了准确表述作者在论文题示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及其创新性,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可靠性,逻辑推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体现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参考文献是整篇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俗地说,就是要求作者在论文中准确说明,哪些是你自己的研究,哪些是前人的研究;哪些是独创的,哪些是借鉴的;你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在资料、方法、结果方面有什么不同;前人的研究不由你信口开河,都要有根有据,所以要标注参考文献,以便读者去查阅、评审员去核对;或者让他们信任,不必去查阅和核对。

一、怎样选列文献

集邮研究与其它学科的研究一样,学术论文首先要说明立题的意义,往往需要交代同一课题以往研究的概况,作者本人研究的切入部分,方法的合理性,材料的可信性,结果的可靠性,以及本人研究所获成果的价值,与其他同题研究者意见的差别,等等。为了充分表述这些细节,需要选列参考文献。这好比建设单位向上级机构及有关部门提交拟建项目的可行性报告,除了本身的调研内容和专业单位的评估报告外,还需附列地界图、设备价目表等他人制作的通用资料。参考文献虽然是附列在正文后的一组“外在”的、现成的信息,实质上却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怎样选列文献和标记文献还是大有学问的。

二、参阅一个实例

试以祝建国《大龙邮票印发数量的研究》一文为例,解析其引用的文献。此文立题的意义在于修正他人以往的结论,主要是《中国邮票史》对大龙邮票发行量的表述,因此,作者需要列出《中国邮票史》引用的刘广实数据和肯定这一数据的意见,于是收录刘广实论文和《中国邮票史》为参考文献。

祝建国在论文中,铺陈了历史上各研究者对大龙邮票发行量的记载,根据自己查知的证据,评价了历史记载和修正了刘广实的推论。从事这样的课题,必须掌握充分的资料,从正文和附列的参考文献可见,作者依据了费拉尔的笔记、绵嘉义的报告、德璀琳给夏德的相当于邮票收据的信件、刘广实的原始论文,以及清代海关邮政档案的译稿,作出评价和修正;在进行论述时引用了某些图书、报刊的原文。这些参考文献就是这篇论文所用的资料,都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出现。

我在《喜读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40周年“增刊”》一文中,评述上述祝建国论文时说道:“他在复习以往的各家说法时,不禁让我想到了民国初年黄兴追悼宋教仁的挽联(下联):‘你说(凶手)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直截了当地摆出费拉尔、绵嘉义和刘广实分别记载的数据……”这3组数据显然是祝建国论文中特别重要的研究基础;它们分别出自《费拉尔手稿》《华邮报告书》(1978-1905)和《上海集邮》,因此这3种资料显然是上述论文中特别重要的参考文献。

祝建国论文的部分摘录及相应的文献著录:

……费拉尔的这份备忘录后来被译辑成了《费拉尔手稿》[1],其中就有大龙邮票发行数量的记载:大龙1分银印量约为185500枚……

1906年绵嘉义编写的《华邮报告书》(1978-1905)作为附录M列在《光绪三十一年大清邮政事务通报》的后面[2]。报告书分三个部分……第二部分所载大龙邮票印量为:薄纸、阔边大龙邮票515704枚……

刘广实1988年发表《论“大龙”邮票》一文[3],对大龙邮票的发行量做出估算:第一期的3种面值印数均不止10万枚……大龙的总印数约160万枚,合关平银48000两。《中国邮票史》在引用上述数据后认为:“这个数字,看来比较符合实际情况”[4]。

参考文献

[1]费拉尔.费拉尔手稿:清代邮政邮票和明信片备忘录[M],中国邮票博物馆,编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

[2]孙少颖.中国集邮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5.

[3]刘广实.论“大龙”邮票[J].上海集邮,1988(3):6-9.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中国邮票史》编审委员会.中国邮票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95.

祝建国论文的文献著录,基本正确,但也有失误。论文中列出了费拉尔、绵嘉义、刘广实3家的大龙邮票发行数据,也提到了这3家数据所在的参考文献,然而,在文末的参考文献著录中,没有列明绵嘉义数据的出处。绵嘉义数据在这篇论文中相当重要,出自《华邮报告书》,作者甚至专门介绍了这部重要的文献,虽然著录了介绍这部文献的文献(文献[2]),唯独没有完整著录这部文献本身。须知“在文中提到”不能代替“在文末著录”。其实绵嘉义数据在文献[3][4]及其后的文献[6]中都有,它们都可以间接成为数据的出处,但在文中相应部位没有标记,仍不能被视为已经正确著录。

恰巧,《华邮报告书》的著录最有讲究。《华邮报告书》(1878-1905)是《光绪三十一年大清邮政事务通报》的附录之一,而《光绪三十一年大清邮政事务通报》又是《大清海关贸易统计报告书》的一部分。当年虽曾印行它们的“抽印本”,而如今集邮界除以珍藏善本收集外,极少有人会去直接阅读原版文献。在中国集邮界,较早流传的版本是周今觉修订,由中华邮票会名义出版的《华邮纪要》(英文本)。其后有孙君毅的译文,先后在《邮友》和《邮光》刊出。近年又有人单独影印《光绪三十一年大清邮政事务通报》发行,从中可以看到绵氏著作的原貌。这些文献可分别著录为:

[X1]MENCARINIJ.PostageStampsofChina,1878-1905[R].ImperialMaritimeCustomsTradeReport1906.Shanghai:StatisticalDepartmentofTheInspectorateGeneralofCustoms,1906:[页码不详].(《大清海关贸易统计报告书》)

[X2]MENCARINIJ.NoteonthePostageStampsofChina1878-1905[R].PIRYT.ChinaReportontheWorkingofThePostOffice1905:光绪三十一年大清邮政事务年报.Shanghai:StatisticalDepartmentofTheInspectorateGeneralofCustoms,1906:34.(《大清邮政事务通报》单行本)

[X3]MENCARINIJ.PostageStampsofChina1878-1905[R].Shanghai:StatisticalDepartmentofTheInspectorateGeneralofCustoms,1906:5.(《华邮报告书》单行本)

[X4]MENCARINIJ.DescriptiveCatalogueofChinesePostageStamps[M]MENCARINIJ.DescriptiveCatalogueofChinesePostageStampswithAppendices:华邮纪要.Shanghai:TheChinesePhilatelicSociety,1937:3-5.(中华邮票会《华邮纪要》专印本)

三、著录的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各种不同性质的文献,各有不同的著录格式(表1)。

表1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专著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

连续出版物

电子资源

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题名

.析出文献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

——

[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

.其他责任者(任选)

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连续出版物题名

.版本项

,年.卷(期)

,年.卷(期)-,年.卷(期)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文页码

:析出文献的页码

:页码

(更新或修改日期)

[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

著录用的文字原则上要求采用文献本身的语种。周今觉编辑,以中华邮票会名义出版的《华邮纪要》实质是《华邮报告书》的增订修正本,书名虽为中文,《序》和《附编序》是中英文并列,其余全部是英文,主体还是英文本。因此,著录还是要用英文,其中文书名可按“:其他题名信息”处理为“:华邮纪要”。

著录用的符号需要作一番专门的介绍,文献著录符号用的是比较生僻的“前置符”。前置符的使用并不根据它前面文字的内容,而是根据它后面文字的性质。例如,我们常见的电子信箱“地址”中的@就是前置符,《上海集邮》编辑部的电子信箱是shjy993@163.com,其中的@,不是跟在shjy993后面,而是放在163.com前面。又如说明某种邮票在《斯科特标准邮票目录》上的编号,标出Sc#××,这里的Sc#也是前置符。在著录格式中,什么样的著录项目就有什么样的前置符。

四、著录的项目

参考文献在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是指一个或一部分信息资源。

著录准确和详细地记载数据,包括在文中的标记和文末的列表。

专著以单行本或多卷本(在限定的日期内出齐)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汇编、标准、报告、丛书等。

连续出版物计划无限期连续出版发行的出版物,通常称为报刊,期刊(杂志),另有年度出版物(年鉴)。期刊通常载有年卷期号,报纸通常载有年月日顺序号。

析出文献指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

主要责任者不超过3名时,全部照录,第一名常为整条著录之首,可省略前置符,第二、第三名前置“,”号;超过3名时,只著录前3名,其后加“,等”。

连续出版物的责任者常取机关团体,例如:

上海市集邮协会.上海集邮:上海市集邮协会会刊[M]1981(1)-2018(12).上海:《上海集邮》编辑部,1980-2018.

机关团体的名称应自上而下分级著录,上下级间用“.”分隔,但用汉字著录的除外。

其他责任者若为译者,姓名前置“,”号,其后加“,译”。

个人责任者外国人同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中文译本只著录姓,仅在同姓异名需要分别时著录名的缩写首字母,省略缩写点。汉语拼音姓名,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例如:赫德R、绵嘉理义J。没有责任者或主要责任者情况不明的文献,“主要责任者”项应注明“佚名”,凡采用顺序编码制组织的参考文献可省略此项,直接著录题名。

题名(题目名称)根据信息源著录,其他题名信息包括副标题,题名说明文字、多卷本的卷次、册次、分卷书名、分卷说明文字等。

文献类型标识置于方括号内,是规定的拉丁字母代码,普通图书为M,会议录为C,汇编是G,报纸是N,期刊是J,学位论文是D,报告是R,标准是S,专利是P,数据库是DB,计算机程序是EB,档案是A,舆图是CM,数据集是DS,其他用Z。

文献载体标识专指电子资源载体的标识,也是置于方括号内的规定的拉丁字母代码,与文献类型标识置于同一方括号内时用前置“/”分隔,磁带为MT,磁盘(disk)为DK,光盘为CD,联机网络(online)为OL。文献为纸质载体时,后面几项可以不列。

版本项表示文献为第几版。第1版可以省略。例如: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国集邮大辞典[M].2版.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出版地用城市名,对同名异地或非普遍熟悉的地名,宜后附省名、州名或国名等限定语,信息源载有多个出版地时,只著录第一个或处于显要位置的出版地。没有出版地——

例如位于美国马萨塞斯州剑桥市的哈佛大学出版社:

ROBERTH.TheIGinPekingLettersofRobertHartChineseMaritimeCustoms1868-1907[M].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6.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专指电子资源,按“YYYY-MM-DD”格式,例如:(2012-05-03)[2013-11-12]。

页码用阿拉伯数字,引自序言、扉页题词、彩图插页,可按实际情况著录。例如:序2-3,第1版序言,附4。

五、怎样标注文献

在学术论文中著录的参考文献分两类,一类是阅读型参考文献,作者为撰写论著而阅读过的信息资源,或供读者阅读的信息资源;一类是引文参考文献,作者为撰写论著而引用的信息资源。

阅读型参考文献可以著录在文后、章节后或书末,引文参考文献既可集中著录在文后、章节后或书末,也可采用脚注的形式,分散著录在相应一页的下端。

顺序编码制标注形式由制式决定,单篇论文用得较多的是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组织,在正文中按文献出现的先后依次标注序号,数字放在“[]”内,置文字右上角。采用脚注形式标注序号时,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圈码。

著者-出版年制较多见于图书。须先将全部文献按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分组,然后按主要责任者字顺和出版年排列,在正文中用“()”标注第一作者姓名(多作者时,稍留空隙后加“等”)与出版年,如果在正文中已提到作者姓名,则只需加注出版年。

仍以上例说明:

……费拉尔(1991)的这份备忘录后来被译辑成了《费拉尔手稿》,其中就有大龙邮票发行数量的记载:大龙1分银印量约为185500枚……

1906年绵嘉义编写的《华邮报告书》(1978-1905)作为附录M列在《光绪三十一年大清邮政事务通报》的后面(孙少颖,1999)。报告书分三个部分……第二部分所载大龙邮票印量为:薄纸、阔边大龙邮票515704枚……

刘广实(1988)1988年发表《论“大龙”邮票》一文,对大龙邮票的发行量做出估算:第一期的3种面值印数均不止10万枚……大龙的总印数约160万枚,合关平银48000两。《中国邮票史》在引用上述数据后认为:“这个数字,看来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中国邮票史》编审委员会,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中国邮票史》编审委员会,1999.中国邮票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

刘广实,1988.论“大龙”邮票[J].上海集邮,(3):6-9.

孙少颖,1999.中国集邮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5.×

费拉尔,1991.费拉尔手稿[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六、几点注意事项

一文多注一篇论文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顺序编码制中,过去通常另设一个或多个编号,以“同×”的形式标注。新版标准建议采用一个编号多次标注的形式。仍以祝建国论文为例,作者在列举了费拉尔、绵嘉义、刘广实、《中国邮票史》四家的数据后,又向读者展示了1878年7月至1879年底天津海关9次收到上海造册处邮票成品后的复信,它们出于同一信息源。

论文内容:

1.1878年8月5日天津海关税务司致上海造册处代理处长夏德第1号[5]91

……

1879年12月12日德璀琳再次发文给上海海关造册处(致柏卓安文第14号)[5]55称……

[5]天津市档案馆,中国集邮出版社.清末天津海关邮政档案选编[A]许和平,张俊恒,译.北京:中国集邮出版社,1988.

多文同注论文作者可能采用多位研究者的相同意见,对某一观点引用多篇文献,仍以上述祝建国论文为例:

《华邮报告书》……长期以来一直被集邮家视为官方正式记录,以至于周今觉[6]和黄建斌[7]等集邮大家……都引用了绵氏的数据。

[6]周今觉.华邮图鉴(一)[J].邮乘,1925.1(1):27.

[7]黄建斌.大龙邮票简介[M]//大龙邮票集锦.台北:黄建斌,1993:序6.

换一种形式标注,即:

《华邮报告书》……长期以来一直被集邮家视为官方正式记录,以至于周今觉和黄建斌等集邮大家……都引用了绵氏的数据[6,7]。

文内标记文献编号,采用上标形式。需要在同一处标出多篇文献时,可以采用如[6,7]的形式,也可采用如[6~7]的形式。

祝建国论文中,也有间接引用的实例。

[11]哈立斯.收买信封老人头[N].申报,1879-6-13(7)//黄祥辉.申报集邮旧闻评注:第1卷(清代卷)[G].上海:上海虹口集邮协会,2011:24.

这是“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的实例。

上例也可采用如下形式著录:

[11]黄祥辉.申报集邮旧闻评注:第1卷(清代卷)[G].上海:上海虹口集邮协会,2011:24.

报纸和杂志二者同为连续出版物,但具体著录“出版年”的形式,还是有所不同,期刊为“,年.卷(期)”,报纸为“,年-月-日(版次)”。

电子文献集邮论文基本上不涉及专利文献,本文从略;但当前的集邮著作大量使用电子文献,本文以《上海集邮》2018年第2期祝建国一文为例:

THE END
1.科研人必看系列——参考文献著录轻松搞定!我国参考文献格式一般基于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作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 此外,深大研究生院也发布了《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及格式模板(2024年1月)》,作为深大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文件获取地址: https://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AyMDUxOQ==&mid=2653500446&idx=1&sn=52b4067e513fc4cec60363a73b0b6c35&chksm=f3949216c4e31b0045ef4df2cba299ff3419d381614dc32a87d392db5e813016336e58f91fa7&scene=27
2.论文专著中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4.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例:[6]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5.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https://biyelunwen.yjbys.com/cankaowenxian/425049.html
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详解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https://www.jianshu.com/p/51e511015a01
4.文献著录范文10篇(全文)参考文献著录方法 第2篇 3.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 1)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2)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3)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号“-” 。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41kwsle.html
5.什么是文献的著录?著录的格式及书写方法著录格式通俗来讲,著录就是论文后面参考文献的单句引用。每一份文献都有对应的一句著录。具体书写格式如下文: 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218781/article/details/105501161
6.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国标GB/T77142015)(二)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期刊论文等) 四、专利文献 五、电子文献(不包括电子专著、电子连续出版物、电子学位论文、电子专利) 六、相关知识扩展 1、文献类型标识 2、文献载体标识 3、名字的书写格式(2005版标准) 4、特殊符号 5、快速生成标准参考文献格式的方法 6、《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https://zhuanlan.zhihu.com/p/355312827?ivk_sa=1024320u&eqid=ca8358090003cfa400000005645a0cc6&utm_id=0
7.什么是引用文献的著录信息–手机爱问什么是引用文献的著录信息: 论文参考文献,就是你所写的论文中引用的其他资料中的内容,如数据、概念及别人的研究成果等。不能随便写,https://m.iask.sina.com.cn/mib/1SYLaUKTFAOV.html
8.什么是文献著录?点击查看答案https://www.netkao.com/shiti/828691/4272217nk974pvo1i.html
9.《文献著录总则》为建立、健全我国统一的文献报道、检索体系,开展国际目录情报交流,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文献资源,由全国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经国家标准局批准的一个文献著录总则,1983年7月2日颁布,1984年4月1日起实施。它是概括各类型文献共同特点而制定的文献著录原则、内容、格式、标识符号等的统一规定,是制定各类文献著录标准的https://xuewen.cnki.net/R2006061470004819.html
10.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0)文献著录用符号,除了中括号“[ ]”、斜杠“/”、连字符“-”、网址、DOI号,其余建议用汉字全角符号,如“.:,;()”。 附: 文献类型及其标识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 https://www.douban.com/note/814199743/?type=collect
11.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出版地著录出版者所在地的城市名称。无出版地的中文文献著录“出版地不详”,外文文献著录“S.l.”,并置于方括号内。出版者可按著录信息源所载的形式著录,也可按国际公认的简化形式或缩写形式著录。无出版者的中文文献著录“出版者不详”,外文文献著录“s.n.”,并置于方括号内。https://www.schinafish.cn/news/benkanguifan/84df4db8-d9aa-4057-bf57-ffe2d3279586.htm
12.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著录举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著录举例 参考文献序号按文中第一次引用的顺序排列。著录格式如下: 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著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序号著者.篇名[C]//论文集编者.论文集名:卷https://kyc.gzvti.com/info/1015/1303.htm
13.专利文献的著录项目知识园地中心站点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是各工业产权局为表示专利申请或其他工业产权保护种类申请的技术、经济信息以及可供查询的信息线索而编制的项目。其通常出现在各国专利说明书扉页、专利公报以及其它检索工具中。 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所代表的信息包括:技术信息,法律信息和文献外在形式信息。 https://ggfw.cnipa.gov.cn/PatentCMS_Center/info/354
14.参考文献类型标识及著录法论文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学术报告[R]。著录法:[序号]主要作者名.著作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版次.页码.(未出版的学位论文的出版者著录为:学位培养单位院系) 2、古籍著录法:[序号][朝代]作者名.书名.篇名.出版朝代年号(公历年历).版本.页码.https://kyc.scy.cn/info/1034/3593.htm
15.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详解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详解发布时间:2020-03-02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详解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专著(图书,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技术报告,丛书)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a ) 普通图书示例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自然保护区.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https://www.diyifanwen.com/fanwen/lunwengeshi/3128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