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方针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是我国批准举办的第一批独立学院,是深化高校办学机制与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与创新,因此在专业设置上、课程安排等方面是“基础适度、突出特色、加强实践、市场导向”的一种培养模式。作为独立学院图书馆根据我校的办学特点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同步,甚至超前,具有前瞻性,它不仅是为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服务,还是教学实践的补充,这样才能在服务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文献信息保障作用;同时又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园地。

我校图书馆近几年来借助学校良好的发展环境,运用其独特的优势,加上办馆机制十分灵活,同时又拥有资金和名校办馆经验双重优质资源,跳过了常规图书馆的漫长发展过程,一跃而成为起点高模式新、设备先进、高效发展的图书馆。

根据性质确定我校图书馆任务是: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的多种职能。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任务是把握独立学院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围绕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制定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策略,保障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平衡性和一致性,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建设和资源共享的实现。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发展目标是根据本校的科研与教学需求、学校的专业设置、藏书规划、藏书原则,通过各种渠道征集补配合适的文献资源,为我校的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各种所需的文献资源(应具有通用性、综合性、专业性和科学性等);具有一定的信息资源规模;信息资源的学科结构、文种结构、水平结构合理,能满足大部分读者的需求;根据本校各院系专业教学、科研、生产、经济活动需要,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以及师生的信息需求,采集某些学科、某些文种、某些类型的图书、期刊,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藏书体系,并形成本地区的文献资源中心及收集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中心。

二、图书馆藏书现状、发展纲要

(一)馆藏文献的结构

1.按资源的等级结构划分为:特藏资源、重点资源、普通资源三大部类。

(1)特藏资源

包括收集我校师生的作品(艺术作品和学术作品),如收集了建筑学院师生的绘画作品,反映了我校师生的教学成果。

(2)重点资源

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为保持各专业图书的学科历史延续性和完整性,重点加强本科生教育和重点专业的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包括侧重收集的经济、会计、机电、土木、电子技术、建筑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资料。

(3)普通资源

除特藏资源和重点资源外,属于我馆采购入藏范围的其他资源,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同时选择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主要以通俗普及性读物为主。

2.各类图书按学科内容深度划分为三种类型:

(1)通俗普及性读物

(2)中级实用型读物

(3)提高专深型读物

3.根据文种及类型,我馆的信息资源结构分为中文图书、中文报刊、外文图书、外文报刊、随书光盘等若干条块。

4.按资源的学科结构划分

我校属于综合院校,因此在学科范围方面具有专业性,注重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文献收集,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在文献结构中即包括社会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在社会科学方面重点收藏:法律、会计、外语、文学、艺术、经济、管理以及文化教育等类图书;自然科学方面重点收藏: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土木工程、建筑科学等类图书,并侧重应用技术。

另一方面在学科结构方面,要注重地方特色。结合厦门市及经济发展的特色,主要收集了适合本地生产和文化、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的资源;另一方面要收藏地方文献。

(二)本馆文献资源发展纲要

1.收藏范围

我校图书馆总体藏书重点定位在所拟定的核心出版社出版物为主,以全国其他地方版重点图书为辅的藏书体系。在未来的文献资源建设中不仅仅加强对印刷型文献的收集,而且注重对电子文献、虚拟馆藏的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地方特色的资源建设。

2.优化馆藏结构

(1)注重学科范围的综合性

图书馆的产生是人类传承文化的需要,因此它的功能还有保存和传播人类的文化成果,肩负着营造育人氛围,进行素质教育的阵地。因此文献资源的学科范围上应注重综合性。

(2)注重学科内容的特色性

以学校学科和专业为主,形成特色专业文献,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特色前沿性的文献信息,提高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独有的文献优势,服务于学校教学与科研。此外在我馆未来文献资源建设中应注意解决重点学科和一般学科、科研读者需求和大众读者需求的矛盾,即要满足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的科研的需要,又要满足一般学科的大众需求,面对有限的经费,可利用电子文献来解决这方面的矛盾。

(3)根据采购原则的要求,馆藏文献的文种主要以中文为主,外文为辅,原则上不收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献。

(4)出版物类型以纸质印刷型为主,电子图书为辅。纸质印刷文献订购选择信誉良好的馆配商,杜绝盗版书刊和非法出版物。资源建设中应逐步加大电子文献的投入,通过电子文献和虚拟馆藏的建设,解决不同读者对各种文献的需求。

3.增加复本基数的灵活性

复本的确定是文献资源收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复杂问题。我馆采访原则中根据图书的学科性质、专深程度、是否重点收藏、分配去向等因素,均有其复本基数要求。我馆对平均复本量的原则规定:纸质图书平均每种复本为1-2册,最高不超过3册;报刊平均每种复本为1册。选书时,以此基础并根据图书个性化特点灵活掌握,要考虑多种因素,区别对待各类文献。如:对于读者比较喜欢的图书,应增加复本量。

4.逐步加强、完善采访信息系统的建设

我馆为提高文献采访质量,要做到科学的采访图书,合理地解决有限的图书经费和广泛的文献资源之间的矛盾,首先必须对文献资源信息有足够的掌握。既要熟悉国内外各出版机构的出版动态与出版特色,也要了解每一种文献的具体情况,使图书馆的采访工作实现最大效率,就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图书馆采访信息系统。这是未来我馆文献资源建设中应着重进行建设的,应包括以下几个系统:

(1)图书书目信息子系统:包括新书书目信息、各大出版社网站、电子出版物出版信息、各种书评信息等,通过这些图书书目及书评信息,采购人员在选书时,就可全面了解征订目录对图书各种描述和介绍,认真鉴别图书的性质、内容、读者对象和学术水平,认真辨析图书异名出版情况,努力避免重订、漏订与错订等情况。

(2)专家决策支持子系统:由于采访人员的知识结构有限,不可能对每个学科专业情况都有十分精深的了解。如果仅仅依靠采访人员自己来选书,很有可能造成误订与漏订,影响藏书质量。因此有必要建立专家决策支持系统,我馆现在成立的文献资源建设指导小组也就是此类的组织并定期听取专家及读者的意见。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是文献采购中的重要决策依据。

(3)文献利用效果反馈系统:主要包括对图书馆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如分类统计、借阅统计、拒借统计、读者统计等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反馈信息。这种反馈信息反映了文献从收集整理到提供利用的全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采访部门利用上述各种统计,从中作出各种分析和判断并作为文献采购的决策依据和参数。

(4)读者意见信息反馈系统:传统采访工作面对的读者,一般通过反馈意见本及读者座谈会的形式,了解读者对图书采购的意见,这种反馈意见实时性差,采购人员把握读者动态需求针对性也差。随着图书馆网站的开通,采访人员应逐步需把搜集来的书目通过Web方式发布到图书馆的主页公共查询上,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点击主页,把所需要的通过网络留言板或管理系统公共查询模块通知给图书馆,采购人员在办公室,就可动态掌握读者的需求。采访人员在完全了解本馆藏书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藏书发展计划,制定新的采购计划,及时调整采访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节约经费,提高馆藏质量,使采访工作更趋于主动性和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多种需求。

三、文献采访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一)文献采访的基本原则

文献采访工作应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特色化和分工协作、多载体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以及节约性和质量保证性等基本原则。

1.针对性

2.前瞻性

注重发展潜在学科,不断咨询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根据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建立信息库,并聘请专家定期进行文献资质的评估,制定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建设方案。

3.系统性

保证各重点门类资源的齐全,防止漏购;信息资源自身的连续性,尤其是各类丛刊、多卷书和时效性较强的报刊杂志等连续出版物、重要学科图书入藏的连续性,要完整连续,形成科学的藏书体系。

4.特色化和分工协作原则

重点、特色学科或某些专题的文献信息要尽力收集,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情况的资料以及地方志要收全,另外对各学科的工具书要收全。对价格昂贵或一馆不易收集齐全的文献,应进行分工采购,达到共建共享合理布局的要求。应与本省、市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进行协商,作好外文期刊、大套高价图书、特色数据库等的采购协调,同时应制订相应的协调方案,指导协调工作。

5.多载体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

结合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采访人员应不断调整各种文献载体的比例结构,明确电子文献的收藏方向和中长期规划;采购不同种类的电子文献(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数据库等),应考虑与本馆信息技术、设备条件相匹配,与原有藏书相匹配,符合信息资源建设方向及馆际资源共享的要求。

6.节约性

在信息资源的采购中要贯彻节约的思想,少花钱,多办事,避免重购,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品种和复本的关系,坚持“藏为所用”的原则,在海量信息和购书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坚持“特色资源的完整性”。

7.质量保证性

在信息资源的采购中在出版机构的选择中要选择正规、大型出版机构,文献方面要采购优秀图书、获奖图书等,要通过正规渠道采购文献,保证正版书、电子文献等。

(二)文献采访方针

采访方针是采访工作的行动指南,是采访工作的依据,也是采访原则的具体体现。我馆为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图书馆应始终坚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即:在选购图书时,以本校专业为重点,兼顾其他学科;以教学科研为重点,兼顾课外读物;以教师学生为重点,兼顾其他读者;以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为重点,兼顾新学科、新课程;以当前需要为重点,兼顾未来需要。

具体操作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科的发展趋势,确定适合本馆收藏的重点和范围,把资金集中在一些重点学科和核心专业上,突出特色,尽量保证重点学科藏书齐全,为教学科研提供坚实的后盾。除了保障重点学科收藏之外,还要考虑读者的其他需求。如考研类图书、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方面的图书适当采集,图书馆不但要充分发挥它的教学科研辅助功能,更要充分开发它的人生导向功能和智力开发功能。

2.合理补充电子资源

适当地配置电子资源,是纸质图书的重要补充渠道,同时也缓解了馆舍空间不足的压力。

四、各类型文献的选择

(一)中文图书

1.确定我馆的藏书重点

(1)社会科学方面重点收藏:经济、管理、法律、会计、外语、艺术、文学及文化教育等类图书。

(2)自然科学方面重点收藏: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建筑科学、土木工程、机械电子等类图书,并侧重应用技术。

3.不定期补充读者需求专业图书、社会热点图书以及读者急需的图书。

4.在采购图书中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图书的质量要在各类图书之间,同类图书不同著者之间明显拉开复本档次。

5.根据读者的需求,对于个别图书确实受到读者欢迎并产生一定社会效益,此类图书适当增加复本量。

6.对具有一定科学性,在一个阶段内相对畅销,并能改变人们观念,读者又迫切需求的图书,即使使用周期短,也要适当增加复本以满足短期内读者的普遍需求。

7.注重对工具书和连续出版物的收藏。对各种检索工具书,参考工具书要尽量收集齐全;多卷书和连续性出版物要保持其完整性。

9.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大学教材原则上不收集;对于价格昂贵的图书则与其他大学图书馆进行采购协调的合理布局。

(二)中文报刊

2.报纸以中央一级和厦门市地区发行的报纸为主,以主要省级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重点。

3.报纸和期刊是属于连续出版物,选订时应特别慎重,一经选订,则不宜较易变动,要保持报刊的连续性。

(三)电子文献

1.电子文献是指以数字化方式存储的文献,包括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或联机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Internet信息资源等。

2.对电子文献应根据我馆的办馆方针、任务及其本身的特点进行,以数据库、文献索引、学术期刊等为重点,每年视经费情况适量补充电子版图书。采选上应保障重点,同时兼顾其他。重点文献应尽可能采购齐全。

3.在采集电子文献时应注意与印刷型文献的配合与补充,通过采购数字化信息资源,一方面可弥补我馆购书经费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使我馆的信息信息资源体系更加完善。

4.严防购重,如发现购重,除属于有价值有重点收藏外,其他一律退货。

5.对网络资源的建设,面对海量的信息,应根据本馆的特点、任务有选择的、有重点的建设。重点收集地方文献,即有关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各种信息资源;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信息的收集。对网络资源的不可盲目建设,要求精而非多。

(四)视听文献

主要是指VCD、CD、录像带、录音带,择优选购时事政治、语言教学学、文艺欣赏、影视作品等。

(五)加强与国内外各地区、专业的图书信息单位建设广泛的书刊交换系统,做好受赠图书及其他文献捐赠工作。

(六)根据我馆文献资源建设特点,加强与其他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原则上:我馆大学教材适当收集,对于价格昂贵图书及其他文献与省图书馆及大学图书馆进行采购协调,合理布局及开展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

五、选书工作的组织

(一)采购渠道和方式多样化

1.预订

通过馆配商及邮局等渠道预订图书和报刊。

2.选购

根据读者和各院系的要求到书店直接选购图书;通过参加全国书展来选购从订单中订购不到的优秀的地方版图书和获奖图书。

3.零购与补购

对于不通过书店或邮局发行的书刊或缺藏的文献,读者急需的文献通过向书刊出版发行单位或其他二级书商购买或通过其他方式补订。

4.交换

与国内外图书馆及其他有关单位建立交换关系,以补充内部书刊及缺藏书刊。

5.受赠

个人或团体将其所著、所藏的书刊捐赠给我馆。

6.网上订购

通过上网逐步加强网上资源的选购。

(二)健全运行方式和控制机制

我馆为使文献选择活动正常和有效的进行,主要采取了文献资源建设指导小组的运行方式。该指导小组由我校各院系教师组成。此外还通过问卷调查和通过各种统计资料等形式,加强对采访质量的控制。

六、书刊交换与文献赠送

(一)书刊交换

1.与国内外各地区、专业的图书信息单位建设广泛的书刊交换系统,应在合作互惠的基础上进行交换。

2.交换过程中应本着“以我所有,换我所无”的原则征集各种资料,特别是难以买到的出版物,补充馆藏。

3.交换工作应与采访工作及时沟通、相互配合,建立完善的工作程序,做到凡能交换到的书刊不再订购。

4.利用本馆书刊复本及有针对性地购买预换书刊作为交换书源,避免因大量购买书刊而造成积压浪费的现象。

5.建立完整的书刊交换目录,作为发出和收到的工作记录,对交换不完整的书刊文献要及时催补。

(二)文献赠送

1.本馆接受来自国内外政府、团体及个人的赠送文献,凡可能的,均应办理产权移交手续。文献一经接受,是归属于学校图书馆。

2.对赠送的文献进行筛选,对不符合我馆入藏标准或过多复本以及无保留价值的文献要剔除。

3.捐赠的文献,凡属于入藏范围的,均应办理捐赠手续,并酌情给予荣誉证书。

THE END
1.学术专题#1文献阅读方法(Part2)2.5 文献精读和速读方法小结 这一部分,我主要介绍了一下我博士生涯四种类型论文的阅读精读和速读方法,分别为:专业书籍精读、综述性论文精读、学位论文精读以及期刊论文精读与速读。总结起来就是专业书籍精读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法、综述性论文可以采用PPT法、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精读是不同阶段看的阅读侧重点相同、期刊论文速读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612691?utm_id=0
2.文献(学术期刊)《文献》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学术性刊物。据2020年第02期期刊内页显示,《文献》编辑委员会有编委25人、学术顾问6人,编辑部有责任编辑1人。据2020年4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文献》共出版文献5280篇、总下载914238次、总被引13474次、(2019版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87%E7%8C%AE/319355
3.文献利器指南(一):开启学术宝藏之门特点:是中国最大的学术文献数据库,涵盖了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等多种文献类型。 使用方法:可以通过关键词、作者、标题等多种方式检索文献。用户还可以利用高级检索功能进行更精确的查找。 优点:更新及时,文献量大,适合学术研究。 万方数据 特点:提供丰富的学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k3MjI5MQ==&mid=2650015109&idx=1&sn=c36053e4d371428c3aeaffd5b5085765&chksm=88981ca9bfef95bf737387f76383a3d10d873815eec59dee0d76ce78335c50bcfdf2d3fc2663&scene=27
4.图书文献学术百科提供全面的“图书文献”相关文献(论文)下载,论文摘要免费查询,图书文献论文全文下载提供PDF格式文件。图书文献中文、英文词汇释义(解释),“图书文献”各类研究资料、调研报告等。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22634.htm
5.图书文献是什么意思图书文献的翻译音标读音用法例句释义 books and documents 实用场景例句 全部 From children's books to technical books, there are numerous resources that offer literature for free. 从儿童书籍到专业技术书籍, 许多网站都免费提供图书文献资料. 互联网 Copy text and pictures can be pasted into other documents, and reader using books andhttps://m.iciba.com/%E5%9B%BE%E4%B9%A6%E6%96%87%E7%8C%AE
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站内检索 搜索 说明:查找本馆馆藏纸质图书。 常用服务:登录我的图书馆馆际互借常见问题借阅规则入馆须知 科技查新 查收查引 文献传递 借阅规则 馆藏布局 新生指南 预约系统 重要期刊 图书推荐 电子资源 新书通报 阅读推广 校外访问 https://lib.nwsuaf.edu.cn/
7.文献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 厦门大学图书馆 南开大学图书馆 四川大学图书馆 eduChina 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 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https://www.cssn.cn/xsllzydh/wxzx/
8.文献图书文献图书批发促销价格产地货源阿里巴巴为您找到314条文献图书产品的详细参数,实时报价,价格行情,优质批发/供应等信息。https://www.1688.com/chanpin/-CEC4CFD7CDBCCAE9.html
9.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法人单位,立足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边缘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图书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为http://www.las.cas.cn/
10.地方文献事业与公共图书馆这里所说的地方社会科学情报工作,主要指地方专业情报机构(如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等)所从事的二、三次文献的编制与报导。 广义上的地方社科情报工作并非地方专业情报机构一家所能够独立完成,而需由地方档案工作、图书文献工作、专业情报工作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合力完成。因而197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070525083747_36497.html
11.文献检索技巧——文献管理与文献信息分析感谢你们无私的付出,没有你们的付出,就不会有本书的面世。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她对我的倾力支持,以及她对我生活的悉心照顾,才使我能忙里偷闲来撰写这些文字。 罗昭锋 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11-25 本书下载: 文献管理&文献分析-文献管理与文献信息分析-图书文献https://www.abiggp.com/smart/XTDetail.aspx?id=28
12.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满足师生查阅外文文献的需求,图书馆于5月8日向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用户服务中心,申请获得授权使用NSTL订购的网络数据库,并于7月8日开通使用。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NSTL)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0年成立的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机构。目前,NSTL订购印本外文文献http://tsg.sdlvtc.cn/info/1017/1670.htm
13.图书馆文献的英文图书馆文献翻译图书馆文献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图书馆文献的英文,图书馆文献翻译,图书馆文献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5%9B%BE%E4%B9%A6%E9%A6%86%E6%96%87%E7%8C%AE
14.文献资料及其管理与利用(论文)方志研究理论成果理论研究第一部分:文献资料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一、文献含义: 《辞源》:“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多闻熟悉掌故的人。” 《辞海》:原指典籍与宿贤,今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献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 https://www.scsqw.cn/llyj/llcg/fzyj1/content_1449
15.文献服务首都图书馆拥有一支学科背景丰富的专业队伍,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对我馆馆藏文献、网络资源、数据库进行开发、利用,为广大读者提供文献参考服务,力图满足社会各界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除专题信息服务外,还有简报服务、代捡代查、文献传递、检索证明等服务。专题https://www.clcn.net.cn/consult/default/support
16.文献资源图书馆,www.xsbnzy.cn/tsg/,民友网络,网站群,政府,教育,媒体,电子政务,内容管理系统,网站设计,网站开发,信息化,信息发布,视频点播,流媒体,手机版网站,微信接口,MinyooCMS,CMS,Minyoo,Minyoo.cnhttps://www.xsbnzy.cn/tsg/col/1637723315478/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