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在过去5年中,AI技术研发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量大幅增加,科学文献与技术发明数量的比例下降,AI正从理论研究转向商业应用。
在AI专利申请量全球排名前30名的申请人中,有26名是公司,其主要涉及电子消费、电信、电力公用事业和汽车制造等行业,另外4名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全球申请AI专利最多的公司是IBM,共8290件,其次是微软(5930件)。在AI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的公司中,日本有12家,美国有3家,中国有2家。在AI专利申请量排名前500的申请人中,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占到了五分之一。
20世纪80年代,AI领域的首批专利申请最先在日本出现,但自2014年以来,中国受理的AI专利申请量全球领先,其次是美国。中、美、日三个国家受理的AI专利申请量占到全球的78%。中国和美国的AI科学文献数量上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收购AI公司方面,美国的公司进行的收购次数最频繁,其中Alphabet、苹果和微软是最活跃的收购实体。
(二)AI专利申请量和科学文献数量的趋势
图11962-2017年全球AI专利申请量和科学文献数量的变化趋势
图2AI各技术类别的专利申请量
在AI的各个技术类别中,机器学习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占到总量89%,并且在2013-2016年间,其年均增速达175%,机器学习技术的子类别技术专利申请量也急剧增长,如多任务学习(49%)和神经网络(46%)等(见图2)。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其它AI技术类别中,如逻辑编程和模糊逻辑,虽然没有机器学习那么普遍,但是也是稳定增长。
图3与AI有关的专利申请量和科学文献量所占比例
(三)AI专利的主要申请人
全球AI专利申请量最多的是美国的IBM公司,其拥有8290件AI专利,其次是微软(5930件)。这两家公司的AI专利申请涵盖了AI技术、应用程序和应用领域等多个领域。AI专利申请量排在全球前五位的公司还有东芝(5223件)、三星(5102件)和NEC(4406件)(见图4)。
图4全球AI专利申请量排名前30的申请人
在AI专利申请量排名前30的申请人中,有26家是公司,只有4家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多数的企业属于通信、电子以及电力和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公司(见图4)。机器学习技术仍然是这些申请人申请专利最多的技术类别。
图5:全球AI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列的大学和科研机构
在全球AI专利申请量排名前500的申请人中,有167所大学或科研机构,其中中国占据110家、美国20家、韩国19家、日本4家以及欧洲4家。
(四)AI专利申请的地域分布
近年来,美国和中国的AI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成为全球AI专利申请量和受理量最多的两个国家(见图6)。日本、韩国在模糊逻辑、计算机视觉和语音处理等领域的AI专利申请量也较多。另外,法国、德国、韩国、英国等国家的专利局受理的AI专利申请数量也比较多。
图6:部分国家或组织申请的AI专利数量
此外,中国申请人在向中国提交AI专利申请后,只有4%的申请人又就该技术向其他国家提交了专利申请,而其他国家申请人的国外申请比例在25%-63%之间,这说明中国的AI研发者向国外申请专利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国家的研发人员。另外,在AI专利的国外申请途径中,PCT申请途径被广泛采用,美国有27%的申请人采用PCT途径专利申请,日本为26%,中国则为20%。
图7:按照特定指标统计的全球AI专利申请量前5名的国家
图8:部分国家专利申请量和科学文献申请量的所占比例
(五)AI的市场发展趋势
《报告》称,在未来五年内AI将被应用于软件行业之外的多个行业,其将推动全球GDP的大幅增长。
自1998年以来,共有434家AI领域的公司被收购,其中2016年以来的收购占到总数的53%。AI领域被收购的公司绝大多数是美国公司(共283家公司被收购),Alphabet、苹果和微软是最活跃的收购实体(见图9)。绝大多数被收购的公司都是初创公司(平均年龄3岁),在被收购的公司中,绝大多数(79家信息披露的公司中有53家)专门从事机器学习技术的研发。
图9:全球收购AI公司数量排名前10的公司
另外,大多数涉及AI专利诉讼的案件均是在1997-2007年间发生,AI专利诉讼中涉及的专利共有1264件,占全部AI专利的0.37%。全球AI专利诉讼案件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其AI专利诉讼案件占全球的70%以上,其次是德国和英国(见图10)。涉诉最多的原告是NuanceCommunications、AmericanVehicularServices和AutomotiveTechnologiesInternational,而微软、苹果和Alphabet则是涉诉最多的被告。
从AI专利诉讼所涉及的技术来看,涉及机器学习技术的案件共421件,逻辑编程96件,模糊逻辑59件。可能因为深度学习专利是最新研发的AI技术,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深度学习专利的诉讼案件。
图10:全球AI专利诉讼案件数量最多的国家
(六)AI引发的主要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AI将从大型跨国公司走进全球的其他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对全球产生革命性影响。一些研究认为,AI将对第四次工业革命(4IR)产生根本性影响。克劳斯施瓦布(KlausSchwab)认为,4IR的特点是包括AI、机器人、物联网(IoT)、3D打印和自动驾驶汽车在内的一系列新兴技术,将融合物理、数学和生物,从而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将受益于AI的使用。
如今,中国、美国、印度、欧盟、英国、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政府或组织均投入大量的资金发展AI技术,但是人类还未充分了解AI将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报告》列举了国际上部分AI专家的观点,比如马丁福特(MartinFord)认为AI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失业现象,还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牛津大学的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Bostrom)认为,AI的应用有利有弊,人们可能担心自动驾驶汽车、网络攻击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弗兰克陈(FrankChen)表示,AI可能会泄露人们的隐私等等。《报告》还列举了部分国家或地区在AI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七)AI的未来与知识产权制度
本《报告》的重点是通过对与AI有关的专利和科学文献的数据统计来预测AI技术的发展趋势。《报告》的最后一部分预测了AI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下一代AI可能带来的机遇以及AI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
AI还将影响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及其管理,一方面,AI的发展将影响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其主要指AI数据是否涉及侵犯知识产权问题;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政策和实践将与AI管理创新战略相互作用,其主要指AI技术如何在不同司法管辖区的专利申请中解释和应用专利性标准、如何将AI技术用于专利检索和审查等。
三、《报告》所揭示的问题与挑战
《报告》中反映了AI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既包括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也包括我国在AI发展中所特有的问题。
(一)AI给全球带来的挑战
1.人类对AI影响的认识还不到位
2.各国缺乏AI发展的长效机制与监管措施
AI作为21世纪的标志性技术,其被认为是将对人类社会产生颠覆性变革的技术。为了占领AI技术的制高点、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均大力支持和鼓励AI技术的发展,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鼓励企业进行AI技术研发,鼓励科研机构从事AI领域的科学研究。在AI发展过程中,如今各国出现了“军事竞赛”现象,有些国家研发AI技术严重脱离本国实际情况,缺乏发展AI的长效机制和长远计划。
4.AI涉及的科技伦理与道德规范面临挑战
(二)中国在AI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公司申请的AI专利数量少,科研机构申请的AI专利数量多
《报告》显示,在全球AI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30名申请人中,有26家是企业,4家是高校或科研机构;中国共有5家单位名列其中,其中包括两家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和百度公司)和三家高校(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而日本有12家企业,美国有5家企业。在全球AI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20名的学术机构中,中国占据17家,中国科学院排名第一,共2500多件AI专利。美国AI专利申请量最多的科研机构是加州大学(400件),其次是美国海军(389件);日本则为国家高级研究院工业科学与技术(244件)。这说明,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AI专利申请人中高校、科研机构的数量多,企业申请人少。
专利只有应用于商业实践中才能够最大地展现其价值。高校是理论研究之地、技术研发之所,但申请的AI专利并不能直接转换为生产力,其仍然需要将该专利许可或者转让给相应的企业,由企业来实施。
在实验室发明的AI技术,其市场商业价值还未曾可知。更重要的是,研发者在实验室中研发出某项AI技术之后,因其不能立刻应用于商业实践,导致研发者并不能通过实践应用对其周边技术、外围技术进行周密开发和专利布局。如果是企业研发的AI技术,其申请专利后可以直接将其应用到商业领域中,不必经过许可或者专利转让程序。同时,企业在该AI技术的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消费者偏好、技术发展的趋势等发掘新的技术、布局周边专利。
2.中国AI专利申请人向国外提交专利申请的比例非常低
四、对中国AI发展的启示
(一)尽快制定AI技术发展的科技伦理规范
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当有边界。我们发展AI技术的目的是服务和解放人类,而不是超越、取代甚至毁灭人类。因此,应当划定AI技术发展的边界,明确哪些AI技术能够研发、哪些领域的AI技术不能研发,比如关于AI具备独立思考、自主意识等方面的技术是否应当被允许研发?同时应当规定AI的用途,明确AI能够用来干什么、不能用来干什么,比如AI不能用来杀人、实施恐怖活动等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行为。当然,这些问题需要国际社会通过共同努力来达成一致意见。
中国在AI技术发展方面与整个国际社会具有共同的利益,我国既是AI专利申请大国,也是受理AI技术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AI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会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革命性影响,我国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因此,中国应当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尽快制定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AI技术发展伦理规范。
(二)研究AI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三)提高AI专利申请中企业申请人的数量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相较于中国的高校等科研机构和其他国家的专利申请人数量而言,中国的AI专利申请企业数量较少。这说明我国科研机构研发AI的技术活动十分活跃,而企业在AI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方面则显得十分逊色。
如今,AI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AI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研发AI技术,挖掘和培养AI人才,加大AI研发的资金投入,将AI与自身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相结合,大力研发AI领域的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及时将研发的技术申请专利。
企业在申请AI专利后,应及时将该技术应用到商业实践,通过与实践的结合继续改进该技术,同时发掘周边技术,布局外围专利。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国关于AI发展和专利申请方面的政策,把握国内外市场动向,积极开拓AI新的技术领域,掌握核心技术,为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