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知识图谱:知识图谱构建流程本体构建知识抽取(实体抽取关系抽取属性抽取)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知识存储元気森林

本体构建方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主要原因是众多研究者所处的领域和构建目的不同,因此,他们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本体构建方法,领域内普遍认可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为了更好的构建本体,各领域纷纷开发适合自己领域的本体构架工具。在众多本体构建工具中存在着六个知名的构建工具,它们分别是:Protege、Ontolingua、OntoSaums、OntoEdit以及WebOnto。Protege是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根据本体构建需要开发的一款本体开发软件,为实现工具软件对其他语言的兼容性和开放性,Protege软件的开发采用面向对象语言—Java语言进行开发。

类的层次结构还只是本体的骨架,不足以全面表现领域知识和提供系统能力问题所需要的答案信息,其血肉就要通过类的关系,即属性来充实了。

属性分为外部属性和内部属性:

在对类的属性进行定义之后,应该根据类目的层次关系和属性的特征对属性所包含的不同分面分别进行定义,进一步保证属性的完整性。如对属性的取值进行定义,对属性的基数进行定义等:

本体中的关系多种多样,除了基本的语义关系,很多类目关系还需要用户自主归纳总结然后定义。对于本体的基本语义关系来说,主要有四种,分别是:part-of、kind-of、instance-of和attribute-of。

构建本体之前要有详细的规划,包括选择合适的本体描述语言、本体构建的工具以及本体构建的方法,做到统筹兼顾,全面把握本体构建的整个过程。在大众分类标签的基础上,运用微调后的七步法,采用protege4.3软件,展示一下旅游领域本体的构建过程。

本体构建完成后,需要对形成的本体进行保存。Protege本体构建软件为本体文档的保存提供了多种形式,如RDF/XML、OWL等保存格式。

使用各种转换软件即可实现。比如:neosemantics-3.4.0.2支持3.4.x版本neo4j数据库。

实体抽取。主要指的是从自然文本中抽取到我们所需要的命名实体(例如:地名、人名,以及各种专有名词)。这个过程也叫做命名实体识别(namedentityrecognition,简称NER)。最早的命名实体识别过程,都是基于规则的,由于所有的规则都是需要人为手工的编写,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可扩展性也很差。

在我们得到实体之后,就考虑从文本中挖掘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语义信息,也就是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关系抽取不仅是信息抽取的任务之一,也是构建和补全知识图谱的关键所在,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文本内容中挖掘出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从纯文本生成关系数据的过程,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的关键任务。该任务可以描述为:给定一段文本S,确定两个目标实体对的关系类别rrr。最早的关系抽取,是通过人工编写一系列的规则,接着采用模式匹配的方式去进行关系挖掘。现在都是通过神经网络模型抽取到句子的信息,在根据信息对关系进行分类。

中文数据集可用成熟的LTP工具包实现关系抽取。英文数据集可用成熟的NLTK工具包实现关系抽取。

知识图谱的本质就是图,其中点代表实体,边代表关系。目前可以用两种形式来表示知识图谱。第一种就是RDF,第二种就是属性图的形式。

word1="七星景区"word2="七星公园"r=synonyms.compare(word1,word2,seg=fales)synonyms.compare会返回word1和word2的相似度,seg表示是否需要分词。在实体合并部分仍然会使用到Synonyms。具体实现算法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实体链接、第二部分属性链接、第三部分属性值链接。

知识图谱存储主要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关系数据库(MySQL);第二种是文档数据库(MongoDB);第三种是图数据库(Neo4j)。Neo4j的优势在于:

THE END
1.自然语言处理(NLP)学习路线总结自然语言处理学习路线文本挖掘(Text Mining)是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涉及从大量非结构化文本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文本挖掘的目标是帮助人们从文本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趋势和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数据。以下是NLP中文本挖掘的学习路线图: https://blog.csdn.net/chengxuyuanyy/article/details/141422348
2.nlp流程图mob649e81553a70的技术博客自然语言处理 (NLP) 流程图解析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其目标是使机器能够理解、解释和生成自然语言。本文将介绍NLP的基本流程,并通过代码示例帮助理解其实现。我们将通过图示化工具和示例代码来阐明这一过程。 NLP 的基本流程 https://blog.51cto.com/u_16175437/11941141
3.NLP第1课: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的完整机器处理流程本文将带领大家熟悉和回顾一个完整的自然语言处理过程,后续所有章节所有示例开发都将遵从这个处理过程。 首先我们通过一张图来了解 NLP 所包含的技术知识点,这张图从分析对象和分析内容两个不同的维度来进行表达,个人觉得内容只能作为参考,对于整个 AI 背景下的自然语言处理来说还不够完整。 https://www.jianshu.com/p/0c09a2a9f39e
4.深入理解自然语言处理:从文本预处理到处理流程的全面解析在人工智能的广阔领域中,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NLP旨在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自然语言的有效沟通,其应用范围从机器翻译、舆情监测到自动摘要等多个领域。本文将带您走进NLP的世界,从文本预处理开始,逐步解析NLP的整个处理流程。 自然语言处理概述 NLP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https://developer.baidu.com/article/details/3353353
5.智能文档处理IDP关键技术与实践图1 常见文字信息表达方式 智能文档处理(Intelligence Document Processing, IDP)技术是针对文档内容自动处理分析的一揽子技术,除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外,还包括计算机视觉、文档解析等相关底层技术,因此相较于NLP技术,IDP技术更加复杂。在IDP技术中,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技术,文档解析(Document Parsinghttps://www.52nlp.cn/?p=13341
6.Python自然语言处理思维导图模板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流程图 自然语言处理NLU 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用户画像构造过程思维导图 语言模型 自然语言处理 Python入门 python知识点 自然语言处理理论与实战 自然语言处理模块流程图 Python自然语言处理 Python自然语言处理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e5b6da8e4b0d4dc8777276a
7.「自然语言处理(NLP)」入门系列(一)初识NLP自然语言处理流程图 1、语音或文本的输入和初始处理过程,并将其分解成小块进行处理。对于语音来说,这一步叫做语音分析,它包括把语音分解成单个的声音,叫做音素。对于文本输入,这包括光学字符识别(OCR)和标记化。OCR是用来识别文本中的单个字符的,如果它是作为图像而不是字符组成的单词输入的。标记化https://zhuanlan.zhihu.com/p/101562935
8.重磅!!“NLP系列教程01”之自然语言处理概要自然语言理解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AI-Complete[1],它的意思就是能够完全理解和语言代表符号的含义。但是不管以什么标准进行衡量这都是很难达到的,即使拥有最强大脑的人类也很难能达到这一点。 当前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流程图如下所示,自然语言理解主要分析的两块分别是句法分析和语义理解。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483235
9.人工智能算法小白入门系列二、全景图 上图(图1)充分展示了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化中的各个流程模块,依次包括:1. 业务场景分析2. 数据获取 3.数据预处理 4. 特征工程 建模与训练 6. 模型评估 7. 模型部署与管理 8.模型性能与监控等。文章将从这几个维度依次展开解析。 三、细节描述 https://blog.itpub.net/70001864/viewspace-2781679/
10.GitHubAilln/nlp? 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的学习路线图。 注意: 这个项目包含一个名为PCB的小实验,这个的 PCB 不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也不是进程控制块Process Control Block,而是Paper Code Blog的缩写。我认为论文、代码和博客这三个东西,可以让我们兼顾理论和实践同时,快速地掌握知识点! https://github.com/Ailln/nlp-roadmap
11.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流程包含六个步骤自然语言处理(NLP)模型的一般处理流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步骤: 一、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数据收集:从各种来源收集大规模的文本数据,这些数据将用于训练和优化NLP模型。 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文本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包括去除无关字符、纠正拼写错误、统一格式等。 https://www.ai-indeed.com/encyclopedia/10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