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图开始实施中国记忆项目,以我国当代重大历史事件、各领域代表人物、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以口述史料、影音资料为载体的记忆资源建设和服务,反映国家进步、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开展23个专题的记忆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记忆资源总量超170TB,总时长超5400小时,覆盖出版物、展览、多媒体平台等众多渠道。
记忆从历史深处走来。中国记忆项目最早开始建设的东北抗日联军专题,多角度挖掘东北抗战历史,涵盖7个省份的100余位受访人,包括当时仍健在的25位老战士,采集超过400小时口述史料,抢救整理近1000幅老照片和66册老战士日记手稿。宏观历史背景下的个体记忆,汇聚成“百人叙一事”的集体记忆,丰富视角勾勒出重大历史事件的立体面貌,成为我国抗战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忆所承载的,是绵延的文脉;记忆所讲述的,是中国的故事;记忆所展望的,是美好的未来。如今,中国记忆项目已成为国图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增长点、文献服务模式创新的新平台。今年9月,“我们的故事中国的记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成立十周年工作回顾展”在国图北区读者大厅开展。“英雄”“脊梁”“文脉”“家国”“图书馆”,展览中的一个个动人篇章,来自一位位老者的记忆,异彩纷呈的时代画卷铺陈开来,引人回望、思索。
以时代的眼光观照历史,以厚存的记忆凝聚力量。今后,国图还将探索开展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记忆典藏建设项目等,让我们的文化基因代代传承,绽放光彩。(霍瑞娟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