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著作承担着记录和传播人类学术研究成果,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需要出版,但是大多数医护人员并不了解学术著作出版的专业要求和特点,导致在撰写著作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在出版著作时走了很多弯路。近期我们都会接到医护人员提出的各种关于出版方面的咨询,逐渐发现其中大部分问题并不复杂,也不需要作者向编辑一样对学术出版有深刻的认知,只要作者能在计划出版之前对一些常识性的出版知识有所了解,就会在后续的工作中省去很多麻烦。
出版前需要知道的事情
医学类学术著作跟其他图书出版流程大致一样。但是学术著作的出版与市场书相比,具有出版量小、受众群体少、范围窄、出版难、发行难等特点。出版一本图书,非常不容易,自己一定要弄清楚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自己出书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自己出书,是课题的验收需要?还是自己研究成果的总结?还是要用来评职称?只有明确目的,后面的操作才会有的放矢,才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出版的性价比。不同的目的,路径不同,费用也会差别很大。
2.本次出版的费用谁来支付?
这个是最核心的问题。国内的各类出版社,目前都是按照企业化运作,都有经营创收的任务。作为国有企业,出版社要按照国家对国企的考核,每年需要完成相应营业额的增长考核。在出版社书号有限,国有经营收入考核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导致每本书的出版费用每年都在持续上涨。出书一定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尽可能用最低的成本达到自己的目标。说白了,就是一定要考虑实现目标的性价比!
(1)作者所在医院、课题的经费支持。一医院每年安排专门经费,支持学术成果的出版;此外作者参加的各类科研课题中,也会有相应的出版经费预算安排,可以支持出版。
(2)药企等赞助商的支持。这种形式在过去二十年里,是医学学术出版的大头。今年受到医疗反腐的影响,这种药企资助的出版数量大幅下跌。
(3)个人自费。自己掏腰包,支付全部的出版费用。
(4)出版社出资支持。出版社每年也会自己花钱,物色一些出版选题,找一些大腕大咖主编出版。说白了,就是出版社自己投项目。如果投错了,亏损由出版社自己承担。这种情况仅适用于不愁销售的一些图书,比如教材、专业工具书等。对多数医护人员来说,这种出版方式不现实。
(5)众筹出版。这是最近出现的一种新方式。因为,受大环境影响很多单位经费紧张、预算消减,也波及到了课题的出版经费。最近很多作者反映,他们的课题都有经费消减情况,导致实际拨付的出版费用,无法涵盖全部的图书出版费。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众筹出版。说白了,就是主编单位拿出一部分内容,邀请其他人员一起参编,由参编人员来承担出版费用不足的部分。
3.如何选择出版社
出版社一般分为国家级、省级两类出版社,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出版社都能出版医学类图书。国家级、省级出版社在出版流程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当然国家级出版社在出版水平、影响力方面要更有优势。
国家级出版社:目前可以出版学术著作、健康科普图书的出版社主要有6家,人民卫生出版社(隶属国家卫健委)、中国人口出版社(隶属国家卫健委)、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隶属科技部)、科学出版社(隶属中国科学院)等。这几家国家级出版社在学术著作、科普图书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
省级出版社:目前医学类出版社比较不错的是: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等
此外,还有高校出版社:比如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等,高校出版社主要承担教材出版工作较多,这类出版社每年书号相对较少。
图书出版费用是如何构成的?
出版一本学术著作或者科普图书,究竟需要多少钱?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下面就这个费用进行详细讲解。
出版社向作者提供的一本书的总体报价,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以下以一本10万字的图书为例进行讲解:
1.书号费用。书号就是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ISBN号,是书的合法份证。省级出版社一般是4-8万元,国家级出版社一般是6-10万元不等。
2.编辑的编校费用。这个就是书稿交给出版社编辑后,编辑的人工审核校对费用,由于国家规定,所有图书出版必须经过“三审三校”,这笔费用一般为1-2个编辑三个月的人工成本,约2-3万元。
3.排版和印刷费用。以最低印刷数量50本为例,排版、印刷制作为纸质图书的费用为1-2万元。
4.出版社利润。出版社作为企业,会在出版费用中预留自己的利润,一般会占全书费用的20%,约2-4万元不等。
综上成本测算:一本10万字的图书,省级出版社的出版费用约9-13万元不等,国家级出版社的费用约10-17万元不等。一般来说,如果算上科普作品的插图制作费用,科普图书的出版费用往往要比学术著作更贵一些。注意:作为一项市场化服务,出版费用是可以与出版社商量,讨价还价的。
编委会如何构成?
一本书的编委会,一般由主编、副主编、编委构成。有时候,也会安排“名誉主编”的位置。
在具体人数安排上:
主编:一般为不超过8人
副主编:一般不超过8人,
编委:没有特别人数的限制,根据图书工作需要安排即可。
具体人员设置情况,可以根据图书不同灵活设定,具体可以咨询专业人士。
注意事项+避坑指南
1.在图书准备动笔之前,应当提前联系出版社。提前接受专业编辑的策划建议,避免撰写完稿后,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法出版。
3.市面上也有某某公司运作的科普图书、学术著作,但是一定要注意鉴别,特别是出版或者参编费用较低那种,有可能是“假冒书”或者是“克隆书”,大家谨防上当受骗。如有疑问,可以联系专业人士确认。
4.如有出版需求,千万不要上百度检索,100%都是第三方公司,目前鱼龙混杂,不好甄别。最好直接联系出版社专业编辑。
5.还需要防止一种情况,就是作者与出版社签署出版合同后,因为编辑离职或者作者的交稿周期太长,导致出版无人接手、出版费用上涨。有些出版社的编辑要求作者再增加出版费用,如果不支付,图书会迟迟无法出版。所以:出书时既要选择靠谱的出版社,又要选择靠谱的编辑。这个和我们在医院选择专家看病是一个道理。
如何鉴别图书的真伪?
目前所有国内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正规图书,都会有ISBN号+CIP号2个编号。
ISBN号:就是指图书的书号
CIP号:指的是在中国版本图书馆查到的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其中包含了书名、作者姓名等信息。CIP仅仅在已经出版的图书上可以看到。
一般来说:仅有主编位置的前6人名字会出现在该检索网站上,其他位置人员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