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大王”郑渊洁实名举报!21家出版社的75种图书被盗版!印刷、销售盗版图书100余万册,达9000余万码洋,非法金额1000多万元!一起被定义为新型侵犯著作权犯罪活动的特大盗版图书案近日在江苏淮安告破。
狼以贪婪、凶狠、狡诈而著称。
“以‘2·22’特大侵犯著作权案犯罪嫌疑人王某为首的盗版分子,就是披着合法外衣的‘狼’!他们将盗版图书和正版混装、混卖的作案手法不仅隐蔽,而且不走寻常路,并狡猾地使用了一系列反侦查手段以逃避打击。”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副区长、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局长丁锐8月8日在通报“2·22”案情况时分析说。
一封实名举报信,发现“狼”踪
今年2月中旬,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接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实名举报信,就是凭着这封信所提供的线索,办案人员追根溯源,发现了一个从事盗版图书的制版、印刷、储存、运输、销售以及制作防伪标识的团伙。
今年春节后的一天,曾被原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反盗版形象大使”称号的郑渊洁,又像平常一样在电脑前浏览各个图书网络平台销售其作品图书情况。当他在天猫上看到一家网店在以低于五折的价格售卖“郑渊洁四大名传”“皮皮鲁总动员”等系列图书时,立即对此产生了猎人般的警觉。
随后,郑渊洁率领的打假团队从这家网店购买了“皮皮鲁总动员”等系列图书。果不其然,通过多环节的鉴定后,他们判定所购买的都是盗版图书。
打假团队人员经过仔细调查发现,这家网店的经营者为北京欣盛建达图书有限公司和北京宏瑞建兴文化传播公司,二者都是在北京注册的,而且具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令人奇怪的是,他们曾经还从郑渊洁所属的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批发过少量“皮皮鲁总动员”等系列图书。
“明明是一家北京图书销售公司,而我们从其网店购买的图书发货地址却显示在江苏省淮安市,这引起了打假团队的极大怀疑。”郑渊洁说。随后,郑渊洁所属的公司马上致电这家网店,并发去了律师函要求其下架,可等了3天这家网店依然如故。“随即,我致信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实名举报这两家公司通过网络交易、物流发货方式兜售盗版‘皮皮鲁总动员’系列图书,这严重侵犯了我的著作权。”郑渊洁说。
办案人员向媒体介绍查缴盗版图书情况。
8月8日,记者在淮安储存仓库看到大量热销的盗版图书。
双体仓库,隐藏着真假“李逵”
2月22日,苏北地区的气温依然在零下。有一支近10人组成的打假队伍悄悄地来到了位于淮安市郊的江苏胜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厂区。
由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江苏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和淮安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淮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以及浙江少儿出版社代表6组人马组成的打假队伍,对在机电公司厂区内的一处仓库进行突击检查。结果发现,仓库内不仅存放着大量正版图书,还在其隐蔽的“内库”里存放着10余万册疑似盗版图书。
“我们在仓库内随意打开一包‘皮皮鲁总动员’图书,经过现场浙江少儿出版社打假人员鉴定,竟然有正版,也有盗版!我们又对仓库内存放的已经包装好、准备交给物流公司的快递件进行随意抽检,也是正版盗版混装。”淮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党支部副书记罗时学介绍说。
真假“李逵”现象令在场的执法人员十分震动。6组人马又分别将“内库”里存放着的10余万册图书进行随意开包,发现涉及有浙江少儿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明天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其中包括《活着》、“郑渊洁四大名传”、《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皮肤国的大麻烦》、《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幼儿园的一天》、《白夜行》、《半小时漫画世界史》、《红星照耀中国》、《教父》、《解忧杂货店》等畅销书,还有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北京科技出版社等出版的工具书以及培训、考试类的教材、教辅。
此外,执法人员还注意到,在这两个仓库内都装有监控摄像头。经询问在场进行物流包装、运货的工人后得知,是北京的王老板安装的,他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实时监控他们运发货情况。
“盗版分子将巨量的盗版与正版图书混装,的确给图书的真伪鉴定带来巨大困难。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的总体协调下,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等21家出版社的图书鉴定人员迅速聚集到淮安这家仓库内。我常年工作在文化市场执法一线,20多家出版社鉴定人员聚在一起辨别图书真伪,这还是头一次。”罗时学说。在气温零下、极为阴冷的仓库里,21家出版社鉴定人员与文化执法人员一起连续奋战多日,不仅顾不上吃饭,困了就席地而卧,逐一对仓库内存放的上百万册书籍进行甄别、鉴定,最后确认仓库内共有75种、13万余册是盗版书籍。
据看守仓库、负责运货、装货的工人讲述,他们每天根据王老板发来的网络订单信息进行发货,王老板有时让工人们装A货(正版),有时让装B货(盗版),大多数时候让A货B货装在一起发给网络订户。
办案人员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李某某。
辗转7省市行程5万余公里,捣毁“狼窝”
3月的北京,春寒料峭。自2月24日至3月13日,“2·22”案专案组的部分公安干警已经在通州、房山一带辗转蹲守了18天,他们锁定的犯罪嫌疑人就是在淮安仓库储运、物流包装大量盗版图书的货主王某。
“由于王某在淮安仓库安装了实时监控摄像头,我们判断他已经获悉了盗版仓库被查的情况,一定会采取防范措施逃避打击。”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2·22”案专案组副组长郑维富说。
果然,2月24日,当专案组公安干警来到王某在北京通州区注册的办公地址时,已经人去楼空。为了搜寻王某的行踪,专案组成员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通州、房山等区域辗转蹲守。“为了侦破工作我们想尽了一切侦查办法,每天的步行都会达到三四万步。”郑维富感慨道。
3月13日23点多,专案组在北京公安民警的配合下,终于锁定了王某躲藏的具体地点——位于北京房山区一栋自建楼房的三层房间内。“当所在地派出所民警敲开了这间房房门时,房间内除了开门人却没有王某的身影。当民警询问情况时,只听窗户外有人大叫一声,接着就是重物落地的声音。我们赶过去一看,正是王某。原来他躲到了窗外,由于所抱着的下水管折裂他就摔下去了,其左臂严重脱臼。我们迅速把他送进了天坛医院并治疗了十几天,等他完全好了才押往淮安进行审讯。”专案组干警田大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根据专案组掌握的线索以及王某的供述,4月3日,警方在河北廊坊地区抓获了为王某非法印制盗版图书的李某某。“李某某早就从王某处获知了淮安仓库被查封的消息。他是‘90后’,但反侦查能力特别强,经常昼伏夜出,甚至衣服都是双色正反两面穿,手机号码频频更换,也不与任何亲朋好友联系,锁定他我们也花费了很大一番功夫。”专案组干警田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我和王老板原来就有合作,承印的都是正版,但他经常欠我印刷费不还,累计多达200余万元。2017年我又找他要钱,他却说‘咱们就做盗版书吧,成本低,来钱快。你的账我也很快就能还上了’,由于贪心也就同意了。自2017年4月起,由王老板在市场上购买正版样书并寄给我。他说:‘市场上什么书好卖,你就印什么书,完全由市场决定。’我就通过朋友找到了一家做制版、复印生意的柴某某和郭某某,由他们对王老板提供的图书进行扫描,并按照正版书的版式进行制版,随后发给我所在的印厂进行印刷。王老板指令我将印刷好的图书通过物流公司运到位于淮安的仓库。为了让这些图书更像正版,王老板还让浙江温州方面制作防伪标识后发给印厂,让我们贴在印刷的盗版图书上。我现在特别后悔!因为贪心害了自己。”8月8日下午,记者在淮安市看守所里看到李某某时,他懊悔地说。
张淮扬分析说,以前公安机关侦破的盗版图书案,犯罪分子所销售的都是盗版图书。而此案的涉案团伙在制作、印刷盗版书籍后,以盗版和正版混装、混卖的形式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网络平台上大量售卖。“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完全是按照正版书籍印制的标准进行制版、印刷、储存、运输、销售并制作防伪标识的,是全部链条、各个环节的违法犯罪活动。所以,公安机关针对这个团伙的犯罪手法分析,认为是一种新型侵犯著作权的犯罪活动。”
今年7月,淮安公安干警赴浙江省苍南县,将制作盗版图书防伪标识的犯罪嫌疑人吴某某抓获。据他供述,他已经为王某制作了100余万个防伪标识,已经使用并贴在盗版图书上的达45万余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总协调下,在江苏省“扫黄打非”办公室指挥下,由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循线追踪、深挖彻查的“2·22”特大盗版图书案终于告破了。公安干警辗转7省市,行程5万余公里,全环节、整链条铲除了以王某为首的涉嫌侵犯著作权犯罪团伙,查处涉案单位5家,目前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案件侦查已近尾声,将移交检察机关进一步审理。此案的侦破为打击新型侵犯著作权犯罪活动提供了样本。
案件特点
“2·22”案较以往的侵犯著作权案,出现了新的犯罪手法,属于新型犯罪,主要特点是:
一是披着合法外衣。北京欣盛建达图书有限公司和北京宏瑞建兴文化传播公司均在北京市有关部门注册,并取得了销售图书的许可。
二是犯罪环节分离。由位于北京通州的公司连接网络平台,负责销售和结算业务;在河北廊坊印刷盗版书后,直接物流运输至江苏淮安和北京通州仓储点,再由仓储点直接向客户发货。
三是正版掩盖盗版。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从正当渠道购买了极少量正版书籍,但其公开在网络平台销售出去的大都是盗版书籍。
四是侵权主体较多。王某销售盗版书籍种类完全是“市场决定”,哪些书籍卖得多,就销售哪些书籍。涉及21个出版社、75个品种图书、100余万册。
五是犯罪链条完整。盗版团伙按照正版书籍印制的标准,制版、印刷、储存、运输、销售、制作防伪标识等全部环节一个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