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
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
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
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寓言故事篇1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
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
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邻居劝告他说: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
好心劝告。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
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
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
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牧民的故事告
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
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2】后来居上
汉武帝时,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
汤。这3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
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个小官,职位低得很。可是由于他们为人
处事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著,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
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封了侯又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
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人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心胸狭窄,
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
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
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通往御花园的花径走去。汲黯赶紧
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
趣?”汉武帝回过身停下,说:“不知是何事,不妨说来听听。”汲
黯说:“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
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
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说:“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
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
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高兴,
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片面地看问题,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贬斥汲
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压住火气,什么也没说,拂袖而
去。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后来者居上,原本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要看我们从哪个
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了。汲黯认为提拔人才一定要论资排辈,反对后来
居上,是不可取的。
【3】楚人渡河
楚国人准备偷袭宋国,进军的线路是打算渡过澭河抄近道走,以
便趁宋国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一举获胜。
楚国经过周密谋划,先派人到澭河边测量好水的深浅,并在水浅
的地方设置了标记,以便偷袭宋国的大部队能沿着标记顺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涨,而楚国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部队在经
过澭河的时候依然照着原来作的标记渡河。加上又是夜间,结果,士
兵、马匹大批地进入深水、漩涡,使楚军措手不及。他们被湍急的澭
河水搅得人仰马翻、惊骇不已。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马嘶、一片混乱,
简直像数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这样,楚国军队被淹死1000多人,
侥幸没死的也无法前进,只好无功而返。
先前,楚国人在设置标记的时候,当然是正确的。如果河水不涨,
他们是可以依照标记渡河的。可是后来,情况变了,由于河水暴涨,
水位升高了许多,而楚国人在不了解变化的情况下仍按原来的线路渡
河,当然只能惨败。
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该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
而变化。人们必须随时根据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吃亏、
跌跤。
中国寓言故事篇2
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它在这儿生活
的很幸福。直到有一天,伐木工人把森林里的树都砍了,小松鼠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