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藏书票收藏第一人”吴兴文去世,享年66岁票趣:藏书票闲话新浪财经

吴兴文,终生以爱书、编书、写书、藏书为职志。1957年生于中国台湾台北市,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于1983年9月在联经出版公司新生南路门市部工作,历任门市部主任、编辑、总编辑助理。1998年9月起担任远流出版公司副总编辑,2003年9月在北京成立远流博识网文化咨询公司,担任总经理,2013年10月至海豚出版社,担任特约总编辑。

吴兴文被誉为“华人藏书票收藏第一人”,对中外藏书票的研究用力甚勤,著述甚富,著有《票趣:藏书票闲话》《图说藏书票:从杜勒到马谛斯》《我的藏书票之旅》《我的藏书票世界》《比亚兹莱的异色世界》等,在藏书界影响很大。

■访谈

被誉为“华人藏书票收藏第一人”的吴兴文先生曾做客由晶报参与主办的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主讲藏书票黄金时期的阅读。以下为晶报记者当年对他的专访:

华人藏书票第一人:买过最贵的藏书票为400欧元

晶报:作为藏书票的达人,您现在藏有多少藏书票?都是怎么收集来的呢?

吴兴文:我曾经的目标是收藏一万张,后来很快就达到了。再后来看到喜欢的又买了很多,现在有一万多张吧。以前是半交流半买来的,现在主要是与其他藏友交流。

晶报:听说中国第一张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是您发现的,介绍一下过程吧?

吴兴文:我喜欢逛书店,尤其是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我在那里淘到了很多装帧漂亮的书,也发现了不少藏书票。有一次在那里逛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华英词典》,里边发现了关祖章的藏书票,上面记录着1914年他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买了这本书。

晶报:怎么就迷上藏书票了呢?

吴兴文:因为我在书店工作,所以跟书店有关的东西都会喜欢。我有很多朋友都是收藏家,当时我就在想,要找一个和这些收藏家对话的平台。他们收藏的东西都是在台湾比较容易收藏到的东西,我要找些不一样的。我喜欢逛旧书店,又喜欢藏书票,干脆就用藏书票与他们对话吧!后来我还加入美国藏书票协会。

晶报:您买过最贵的一张藏书票价格多少?

吴兴文:我曾最多花过400多欧元买过一张藏书票,这是我花费最多的一次。

晶报:藏书票收藏现在是个怎样的情况?

吴兴文:藏书票是很适合退休状态的人去收藏的,因为他需要的费用不高,适合把玩,跟收藏邮票有点像。现在有些人制作藏书票其实都是自己玩,许多藏书票是没有收藏价值的。藏书票一开始只是证明图书的拥有者,现在变成收藏了。藏书票是爱书人的标记,是所有喜欢阅读的人们构成的符号。藏书票是每个爱书人重要的朋友,是把喜欢阅读的人连接在一起的纽带。

晶报:藏书票在西方是怎样起源的呢?

晶报:您曾拍卖过藏书票,藏书票目前在收藏市场上行情怎么样?

吴兴文:目前的收藏品类很多,包括珠宝、字画等等。与这些不同的是,藏书票可以把读书人聚集在一起,每隔两年,国际上都要办一个藏书票大会,可以交换,可以品味到不同国家的读书人对艺术、对版画的体会。藏书票在收藏市场上就是一个投资的概念,跟买字画一样,要买有升值空间的。之前我有拍卖过,一张拍了两万多块人民币。

晶报:如何鉴别藏书票的价值?

吴兴文:鉴别的第一层是了解版画的艺术,藏书票设计跟版画有关,当然也要看纸张,从中可以领略到版画的凹凸感觉。第二点是通过藏书票交换可以得到很多很有趣的故事。第三点就是看你喜不喜欢眼前那张藏书票的风格,看你的喜好到底是什么,这时藏书票就成了一种自我的鉴照。

晶报:痴迷藏书票已经这么久了,您在这一领域有些什么计划和想要突破的地方?

晶报:随着电子书的兴起,现在很多人开始买电子书看?据您了解电子书有藏书票吗?

吴兴文:藏书票是和纸质书存在的,但是我想,只要人们对于阅读有收藏的需求,就会产生电子藏书票。等待有创意的人去发明吧。

晶报: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藏书票?

吴兴文:我觉得是西佛林的藏书票挺好,这也是董桥提到最多的,画的是美女,各种姿态的美女,用铜版纸做的很精致。增加了一种阅读的情绪。收藏藏书票要有自己的品味,才会从中得到乐趣,而不是跟风。不应该把藏书票当成一种投资,最大的乐趣是可以获得一种消遣的知识。

晶报:藏书票给您带来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吴兴文:最大的乐趣是让我读了更多的书,知道得更多,得到很多观察世界的机会。但是,我并不想人人都像我这样对藏书票沉迷这么深。图书、藏书票和阅读三个是联合协调的,收藏也一样,不要过度。

晶报:藏书票在设计上有什么标准吗?

吴兴文:1890年以后就没有什么标准了,就是不能做去世的人,鲁迅去世了做张鲁迅的藏书票就不行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要有主题,好的藏书票是有主题的,有主题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

晶报:好的藏书票都有一个主题,我看到“女人”主题的藏书票挺多的,这是不是可以说都是男人在玩藏书票?

吴兴文:可以这么说,女人主题的藏书票最多了,说明收藏者男性比较多。

■书缘琐记

我们摘选《晶报·深港书评》刊登的三篇旧文,谨以此追念故人。

初版的《窗外》

刊登于《晶报》2011年10月23日B02版

没想到,辗转从一位欧巴桑手上,得到初版的《窗外》。除了纸张泛黄,带着岁月的痕迹外,几乎触手若新。可见当初她是抱着崇敬的心理,当作藏品保存下来的。现在流传到我手中,真是令人感到时光的流逝。

在此之前,琼瑶九岁时,随同父母从湖南到上海,就写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发表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在上海居住的两年间,她已经嗜书如命,时常在假日逛书店,有一次没回家吃晚饭还挨骂。1949年夏,举家从湖南迁居台湾。在母亲不断的鼓励下,写作成为她坚定不移的志愿。16岁时,第一次以成人的口吻,用母亲的字“心如”当作笔名,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每写一篇小说,都把自己溶化进去,浑然“忘我”。从18岁开始,以“琼瑶”作为笔名。1963年4月,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发表在7月《皇冠》杂志第113期。

《窗外》刊出后,她要求平鑫涛为它出版一本“单行本”。幸好这是她的处女作,为了纪念起见,决定初版印行一千本,给她分赠亲友,也试行销售看看。当年9月出版拿到书后,她百感交集,几乎泪下。没想到一周后再版两千本,第三版印了三千本,第四版印了五千本,第五版已增加到一万本。这要拜当时中广以国、台语同步广播,结果初版本在三日内就销售一空,许多长篇小说都陆续和广播电台合作,开启了长篇小说创作辉煌的时期,例如:禹其民、金杏枝等。这在当今,实在难以想象,除了靠报章杂志选刊,以及电视、广播等读书节目帮忙外,假如没在FACEBOOK,或者在大陆上的微博设账户,推销自己的话,出版社除了在通路上,其它似乎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巧的是,今年5月号《皇冠》杂志,即以“阅读琼瑶”为主题。由琼瑶亲自挑选十部作品出版典藏版,同步上市《窗外》和《烟雨蒙蒙》。平鑫涛不愧是名编辑,将近五十年前收到书稿后,在联合报副刊下班的星期六晚上,一口气读完二十几万字,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在杂志上一期刊完。出版的第一年就再版65次,超过百万本。海外有盗版,琼瑶还到香港打官司。同时引起宋存寿导演,挑上林青霞拍摄电影,可惜这个电影版《窗外》,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在台湾正式上映。

《窗外》初版的封面,很像小说中的女主角江雁容,眼角滴出泪水,双手倚在鼻梁下方,遮掩住嘴巴的暗泣,整个画面的六分之五,被忧郁的青色包围。到了第四版封面,擦掉眼泪,坐着椅子,双手靠在桌上,宛如在构思,画像黑色、书名反白外,整个画面都是红色,象征琼瑶写作时,燃烧出自己的生命。十年后,在皇冠出版社正式标示“第三十版”上,改为彩色的封面。而今,在这个信息零碎的时代推出典藏版,似乎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第一次,不管它是否有缺憾,总是值得怀念。或者可以像琼瑶一样,把它写下来。

“灵凤藏书”和我的遗憾

刊登于《晶报》2013年11月2日B02版

1986年8月我第一次到香港参加书展,最重要的是寻找后来定居香港的叶灵凤的遗物。不过叶氏去世后,他的后人便将全部藏书捐给图书馆,所以他的藏书极少在旧书摊出现,更不要说书上贴有他的藏书票。要靠淘书的管道找到,恐怕是比登天还难。后来得知在此之前,范用在北京办过他的藏书票收藏展。

那时我刚刚加入藏书票收藏的行列,在联经出版公司的台大门市部工作,缺乏收藏的管道,请香港的画廊帮忙。当时他们跟我开价八千港币,折合目前的币值已很难估算。1994年中国藏书票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曾经复制过一批早期的藏书票,包括此款在内,一时满足了收藏界的需求。但毕竟是复制的,而且纸质不同,不难辨识出来。

虽然这个价位偏高,但是以叶灵凤是中国第一位藏书票收藏与研究家,以及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坛和藏书界的地位,加上他采取我国传统的凤凰图案,结合19世纪末新艺术(ArtNouveau)设计的精髓,两色套版印刷制成;而且中间的凤凰,以及四周植物的树叶装饰,正好契合他的姓名,颇具西方藏书票创作的精神,又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衡量,应该有它的合理价位。2008年北京嘉德春季一场拍卖会,已拍出不含佣金人民币两万元。

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十几年前的某个周六上午,缘起于三十余年前,戴天从香港寄了一套台北远景版《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精装给范用,不幸在运往北京途中遗失半套。对于范用这个头号书迷来讲,实在让他感到十分遗憾。1990年代初期我成为他的忘年交,他始终念兹在兹,屡屡托我帮他补齐遗失的部分。当时这套书是整套预约出版,市面上难得一见它的零本,只能往旧书铺里碰运气。作为晚辈接到这个任务,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后来我常驻北京,范用请我转托傅月庵继续完成。还好当时台北兴起49元(台币)书店,一批批出版社的库存辗转沦落于此,偶然可以发现这套书的零本。而且傅月庵刚出版《蠹鱼头的旧书店地图》,实属不二人选。但是找着找着,才发现这套书后来有再版,和初版某几本的编号不同,同时市面上散见的几乎都是再版本,罕见戴天送给范用的初版本。

三年前他过世了,成为无法达成的任务,更让我永生遗憾。

近代藏书家的多重身份

刊登于《晶报》2011年11月20日B02版

近30年前,苏精《近代藏书三十家》是第一本近代藏书史研究的专著。它是以卒于民国元年以后的藏书家为对象,撰其家世生平,藏书聚散经过,所藏内容特点,编印校勘或著述,及与藏书有关的行实等项,每家并列举参考书目,体例完备。这是我引进大陆的书,两年前由北京中华书局增订出版,去年八月已经三刷,印量达到一万本。

有趣的是,书中有很多藏书家,同时也是出版家,或幕后的老板。例如:盛宣怀延请缪荃孙主持《常州先哲丛书》,并请陶子麟刻字,成为清末刊印地方乡土丛书中的佼佼者。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期间,编印《涵芬楼秘籍》十集、《四部丛刊》三编、《续古逸丛书》、《道藏》、《续藏经》和百衲本《二十四史》等,至今都还在印行。丁福保创办医学书局,先后出版医学、文学、佛学、道藏、小学、古钱类三百多种,其中自著《佛学大辞典》、《说文解字诂林》、《古钱大辞典》三种,流传至今,不断有人重印。

更有意义的是,徐乃昌影刻明寒山赵均小宛堂覆刻宋本《玉台新咏》,曾为我采购,成为第二届台北古书拍卖会的拍品,时下已是大陆拍卖会的名品。陶湘刻印《宋金元明本词》《喜咏轩丛书》《涉园墨萃》等,其中《营造法式》,据宋本精校影摩上版,版式阔大,刊刻精雅,精美套色插图多幅,民国精刻本的代表作品。周叔弢影刻宋本《寒山子集》、元刊《孝经》(三次自印,其中第二次采用不同纸张,最珍贵的是用乾隆高丽纸精印),还为挚友劳健的姻亲沈涛,出资刊刻《十经斋遗集》。以上这些书都可媲美,十九世纪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摩理斯,开设凯姆史考特出版社的出版品,引领精印本的风气。

■作品介绍

《书缘琐记》是藏书家与出版人吴兴文先生关于藏书的随笔,书中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阅读与编辑之间、直奔收藏的世界、徘徊近代与当代和推动书店新形态。这本书是藏书家吴兴文老师对自己藏书经历和心得的总结,其中记录了吴老师对藏书界现状和其市场的思考,内含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对时下的藏书界有很重要的启迪。

藏书票的世界可说是一座名人的殿堂。他们因为追求知识,请人或自行设计藏书票,作为爱书的一种标志。这本书中展示了数十帧西方文化名人的藏书票,并以散文文字讲述蕴藏在其中的掌故和故事。从狄更斯到厄普代克,从俾斯麦到伊丽莎白女王,从希腊神话到象征主义,藏书票一方小小天地,却如一面明镜,涵盛着数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精华的缤纷映影。

THE END
1.中华书局藏书票,黄宗英书签/藏书票中华书局藏书票,黄宗英 价格:¥400 品相:9品数量:1件 运费:EMS 22元, 快递 15元, 挂号信 5元, 挂刷 5元, 销售总量:件销售总额:¥0元 浏览量:0 品种:书签/藏书票 统一编号:se99346878店内编号:20240310 属性:藏书票, ,,, ,人物,90-99年,平面书签 ,上海,硬纸,长方形 ,系列件https://qp.997788.com/s142/99346878/
2.为了回馈广大书友,中华书局伯鸿书店决定随来自种豆得瓜谢不谦为了回馈广大书友,中华书局伯鸿书店决定随书附赠藏书票。但因非人力可抗因素(北京雾霾,限令停工),藏书票的印刷耽误了时间,签名本未能及时到达各位书友手中,望谅。现在好了,藏书票终于印制出来了,原先征https://weibo.com/3515092710/NrrFieDLA
3.收到中华书局赠送一版一印《史记》藏书票买来略略看了世家和一些列传(本纪小时候就看完了)。后来进组才发觉有藏书票补赠,看了书友另一个帖子也试着给书局微博留言,结果过了半个月才回我。不过很快就寄过来了。书友们有一版一印的史记也可以联系书局微博。 全套修订版二十四史买不起也看不过来,就等着把前四史收齐就够了。赞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8865078/
4.《梁书中华书局正版一版一印带藏书票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唐当当鸣佩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梁书中华书局正版一版一印带藏书票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唐姚思廉撰精装全3册中国历史纪传体》。最新《梁书中华书局正版一版一印带藏书票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唐姚思廉撰精装全3册中国历史纪传体》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60411623.html
5.精装修订本史记藏书票孔夫子旧书网:与精装修订本史记藏书票有关的图书大全。国内领先的古旧书交易平台,汇集全国各地13000家网上书店,50000家书摊,展示多达9000万种书籍;大量极具收藏价值的古旧珍本(明清、民国古籍善本,珍品期刊,名人墨迹,民国珍本,绝版书等)在孔网展示与交易,吸引了https://m.kongfz.com/topic/3342153/
6.中华书局放大招丨《资治通鉴》刷边版太酷了!定价有心了这套《资治通鉴》脱胎于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的“改革版”,2009年,中华书局将其列入“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丛书,以“全本全译,左文右白”(即在一个展开面上,左边是文言文,右边是白话文)独特方式予以呈现(此处上“左文右白”的书影展示),正可谓:“不读译文,怎知《通鉴》精彩如许;不读原文,怎知《通鉴》原来如https://post.m.smzdm.com/p/aqqg86w7/
7.图片中华书局这次修订版的二十四史做工确实相当精美显得相形见绌的倒是藏书票了,纸张显得超薄 明太祖 小吧主 13 好吧,这次承认给中华书局免费做了一次广告,希望里面的内容也值这个价 明太祖 小吧主 13 后悔史记买早了,当初买了旧版平版史记花了190,早知道把这钱省下来,买套修订版的史记就好了,现在就是有了老版的,不敢再奢侈买修订版了,以后再出修订版https://tieba.baidu.com/p/5715502868
8.藏书票排行榜京东JD.COM为您提供藏书票销量排行榜、藏书票哪个好、藏书票多少钱等相关资讯,从藏书票价格、评价、图片等多方面比较,为您推荐优质藏书票产品!https://m.jd.com/phb/key_1713b850643e65d3759c.html
9.微博正文#馈赠点校本《史记》精装修订本之藏书票# 的活动来啦!!请以图片的形式晒出《史记》精装修订版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书系其他任一种的两个收藏纪念号,同时用文字和数字表述出来,并@中华书局。即有机会收到《史记》藏书票+伯鸿书香奖纪念封各一枚。参加方式:凡是收到中华书局私信“确认”字样的书友,https://m.weibo.cn/status/41635142293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