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写作文完成后就是严格的检查,着重检查动词的时态、名词的数、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变化及标点符号。
四、反复尝试,不断改进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我们国家还把英语当作一门外语来学,没有运用英语的良好环境,只有课堂上的45分钟才能形成一些特定的语言情景,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因此,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需要拓展学生运用英语的渠道,尝试更多的方法。
(一)介绍更多的英文原版小说的精彩片段,或利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具,播放世界著名的影视节目,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鼓励学生平时在校园里用英语自由对话,每周开一次“英语角”。说得多了,写起来自然流畅。
摘要:不同教学法在职高院校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各有所异,本文从体裁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和错误分析法三种教学方法的理论体系出发,探讨了它们在职高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教学法英语写作教学
写作是学生认识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反映,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和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看,写作是最薄弱的环节。英语写作教学作为一种特定的教学环节,不同的教学法在其具体的教学应用中也有所不同。
1体裁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体裁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具有不同的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语篇既是语言建构又是社会意义建构,既让学生掌握图式结构又能够了解其构建过程。笔者在高职院校写作教学方面有多年的实践,尝试过多种教学法,效果不甚明显。经过体裁教学法的理论学习与初步课堂实践,觉得体裁教学法比较适合于高职院校实用英语写作教学。
首先,体裁教学法是以语篇的社会功能和交际目的为核心,这与英语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其次,体裁分析法引导学生掌握同一体裁的不同语篇的语篇结构和文体特征。实用英语写作的素材大多为社交信函和常用商务信函。另外,高职英语应用能力写作考试多以应用文为主,高度结构化的体裁分析比较适合考试要求,从这点上说,体裁教学法的采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减轻考试焦虑感,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写作考试成绩和写作能力都有益处。
2目标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目标教学,就是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基础,以掌握学习策略为理论指导的一种科学化、标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中运用目标教学法首先从有计划地确立目标开始。通过让学习者通过完成各种目标不断接触新知识、得出新结论,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错误分析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职高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如拼写、词汇、语法、句子结构、语篇结构等方面的错误,如何从理论上认识这些错误,改进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
通常来讲,作为教学或准备教学材料的一种辅助方式,进行错误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搞清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中采取的策略;试图搞清造成学习者错误的原因;获取有关语言学习者普遍难点的信息。
关键词:英语写作;奠定;基础;训练
一、扩展语言输入,奠定写作基础
掌握一门语言必须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学生只有通过读和听才能接触地道的英语,也只有在获得大量语言输入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语言输出。写作是语言输出,应建立在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上,如果学生没有关于主题信息的知识输入,就很难实现正确的语言输出。所以笔者下面三方面入手:
1.识记词组和背诵固定表达句型。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多识记词组。词组就是单词根据语用实际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如果想写出或说出地道的英语,就要用那些约定俗成的词组。例如,表达吃药的词组是“takemedicine”而不是“drinkmedicine”或“eatmedicine”。记住词组haveagoodtime意义及用法,写作中就不会出现“Iplayedhappily”汉语式的错误了。英语中有许多比较固定的表达方式,如:Iamafraidthat….Itishardto…等,掌握了它们,对学生写作大有益处。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
1.英汉互译练习。每个单元都有一两个重点句型,让学生进行英汉互译,可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从而在写作中有意识地避免母语干扰,正确使用英语语言。
2.模仿造句。连词成句,自由造句,中译英(训练句子成分的完整性)这是最基本的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思维的基本途径。教师要让学生熟悉英语的五个基本句型,尽量让学生了解英语句型与中文表达之间的主要区别:例如:汉语里没有动词的时态变化,英语每个句子中的动词都必须有一套时态的“衣服”;中英文间冠词的用法区别,等等。这个阶段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对学生及时改错,以期培养学生的地道的英语思维和规范的英语表达,为写出整体规范的英语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文改写。改写课文,是学生对语言材料吸收存储内化整理然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语言复述。它不是机械地默写原文,而是基于理解的创新。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巩固和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系统连贯的语言能力,长期坚持进行课文改写,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作文能力都将得到明显地提高。初中低年级时,可先对课文进行充分的句型转换,以降低难度,然后逐步过渡到尽量让学生可以自行改写。
5.写日记。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习过的词汇、语法、句型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在写作中要一气呵成,有时甚至可用汉字代替没学过的英语词汇。这种写作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培养学生作文答题技巧
2.编写提纲,拟出要点。在弄清了题目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后,便可根据主要内容列出提纲,即整理出内容要点。清理要点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短文的脉络,不至于遗漏内容的要点。
3.紧扣要点,扩写成文。要列出要点后,依据要点扩写成文。可运用想象适度发挥,但切记不可随意乱写,要紧扣画面或汉语提示,适当描述,连贯通顺即可,不能把汉语提示全部译成英语。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写作评价
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3.交际性原则。交际性原则是指学生的写作必须以交际为目的。写作教学可以借鉴任务型教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读者意识,使学生面对真实的读者,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写作。倘若写作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应付老师的检查,那么就缺失真实性与实用性,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二、发挥评价激励功能,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写作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写作的最终评价将直接影响写作训练。评价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行为及阶段性的发展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有助于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情况进行监控与诊断,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总结性评价指期中、期末考试中写作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有助于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终结性评价应遵循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如果学期训练不止一种类型、一种话题的写作,总结性评价就应该尽可能地涉及所有类型和话题的写作。按照每个话题的特点,将测试要点与评价类型相匹配,有的评价逻辑,有的评价衔接语,有的评价结构,有的评价谋篇布局。(2)选择性原则。评价内容的选择性表现为两点:第一,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评价;第二,学生可以有选择的权利。如果不宜将评价项目分布到不同类型或者话题的写作之中,便难以设计开放性的写作,给出多种选择,让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种完成任务。(3)开放性原则。评价开放是指评价内容不作类型的统一要求,让学生选择任何一种写作方式呈现自己写作能力的发展状况。比如,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汶川地震及人们捐款的场面,让学生写自己读图之后的感受,可以描述地震中的惨状和一个让人感动的事件,写人们对待地震的态度,写人们的各种善举。(4)多元化原则。所谓评价方式多元化,是指期中、期末考试中对写作的评价不一定采取提示类语篇写作,可以是完形填空评价语篇衔接;可以是将句子组合成一个语篇,评价篇章逻辑;可以是补全语篇;可以是句子、段落插入或者是编辑。
结束语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重视采用体验、实践、参与、探究与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主张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并通过发挥评价激励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和策略,进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蓓.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摭谈[J].新课程?中学,2012(06).
【关键词】英语写作;写作技巧;写作教学;方法策略
一、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策略
1.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首先,积累词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研究词汇教学的策略,让学生愿意学单词、背单词,掌握单词的拼写和基本用法,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英语单词,才能在英语写作中自由表达,避免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同时,英语教师要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进行写作教学的渗透,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进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2.加强思维训练,改变思维方式
二、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
1.教师要充分重视写作教学
3.教师要加强作文范例教学
三、英语写作中,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认真审题
一些学生非常马虎,粗心大意地审题,导致没有看清题目要求,乱写一通,最终南辕北辙,离题千里。这样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写作中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必须仔细审题,看看题目都透漏了哪些信息,明确写作要求:写什么内容、什么文体、多少字,还有没有特殊要求等等。这样严格审题,学生养成了好习惯,就能自觉主动地抓好审题关,避免不必要的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