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库工作是一项脑力劳动过程,同时更是一项繁琐、重复性强的体力劳动。常言说,隔行如隔山。一本特定的图书要经过哪些具体工序才能完成入库,然后借阅到读者的手中。
一般来说,图书从采购到流通要经过六道工序,下面我们针对这六个步骤进行讲解,使我们广大师生了解图书的建库基本流程。
第一步:给新进的图书加盖图书馆专用章,一般一本新书要加盖两枚图章,如下图,一枚加在图书的侧脊上,另一枚加在图书的封面上。
第二步:为了图书防盗,在每本新图书中要贴夹防盗磁条;如下图:
磁条是双面不干胶长条状物体,上图只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有意让磁条露在外面的;一般情况下,磁条被夹在图书的任意页的夹缝中是很难找到的;磁条配合防盗报警通道可以起到防盗作用(未正常办理借阅手续的图书经过报警通道时,通道会报警)。
第三步:给图书贴上自定义条码,条码编号要具有连续性、唯一性,确保每一本图书上贴的条码编号不重复。
有人可能会问图书本身自带的条码(ISBN码),为何还要进行重新编号呢?根据以往不同图书馆的建库经验,觉得用ISBN有很多弊端,比如:
1、较老的图书是没有ISBN条码的;
2、内部发行的图书也是没有条码的;
3、有些盗版比较厉害的图书,ISBN是假的,不是正规的条码,根本扫描不了;
4、有些精装图书的封面是有纹理或者花纹的,条码印刷在上面很难被扫描识别出来(正规条码的背景色应该是平整的白色);
5、由于统一管理不够规范,某些不同的图书,ISBN竟然相同,导致通过ISBN码不能获取正确的图书;
6、某些套装书的书名不同,但是ISBN相同,出现一号对应多书的情况,导致管理麻烦;
7、同样的图书ISBN是相同的,所以如果一种图书有1本以上(或者叫含有复本),也会导致一号对应多书的情况,导致管理的麻烦。
综上所述,加上行业内的经验和惯例,一般正规的做法是在每一本图书封面内(不贴在图书外封面上主要是防止被人为损坏或者污染而无法通过条码枪扫描正确识别)贴上一个自定义且相互不重复的条码。
第四步:给图书贴上对应的书标;
书标,又称索取号、索书号或者书架位置,我校图书馆现应用书标分类号是由国家图书分类法+著者号构成,分类号是以图书所属学科门类为依据而得到的号码,著者号是为使同类书个别化而编制的号码,是分类索引号的组成部分之一,用以确定同一类图书中各种不同图书的排列次序。书标产生后,要将产生的书标内容进行排版制做,然后打印到标签纸上,再贴到对应的图书的书脊上,如下图所示。
具体需要录入那些项目信息,需要根据图书馆的需求,我图书馆一般录入的主要信息有:ISBN码、图书名、编著者、出版社、价格、总页码、开本、版次、和自定义条码编号,图书内容摘要等信息。
第6步:根据书标指示的书架位置将书放置对应的书架上。至此一本新图书的入库工作完成,它便可以通过办理借阅手读,流通到我们广大的师生手中了。
图书上架一般是按图书分类号顺序排列图书的方法,对分类号相同的图书,再按著者号顺序排列,以决定同类书排列的先后顺序。书库每一类书都按照图书分类法进行类目排架和标架,架位排列是按英文字母顺序从A,B,C,D………..Z依次排架。管理员面对书架从左手起架,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依次进行。书架架标显示的概念是一个区间,开始号代表该排书架的第一本书,从小到大,逐步过渡到末尾架,结束号为该排架的最后一本书。第一排书架与第二排书架之间呈"S"型迂回绕架连接。
校办:65853308(北校区)56565637(南校区)招生热线:6585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