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应用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系统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营销发展存在着一个普遍性问题,即计算机技术应用严重不足。众所周知,电力行业是公共服务行业,是企业对外窗口,但目前我国电力营销的科技化程度还较低,电力企业存在一方面营销辅助业务系统还不够成熟,另一外面是各个系统相对孤立的情况,使得电力营销系统中的信息资源无法流通,对客服服务质量造成了影响。因此将计算机系统引进电力营销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还能够为客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还可节约不少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1计算机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工作职责

计算机系统具体应用于电力营销过程中,就是要建立并完善一整套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运行与评价五个大方面,下面将一一做出具体介绍。

1.1系统规划

(1)对计算机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目标及管理系统结构进行确定,系统目标主要对计算机系统的关键功能和信息起决定性作用,而结构规划则是对计算机系统的总体功能做出具体规划,其中还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具体规划。

(2)系统规划还有利于电力企业进一步了解市场行情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电力营销也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营销机制革新,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转变观念,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电力营销系统,并通过向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获得更多经济效益。

(3)系统规划有利于电力企业分析自身存在问题,不容讳言,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管理过程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尽快解决处理,对电力营销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则是很好的解决方式,更有利于推进电力营销的信息化水平。

1.2系统分析

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建立,主要是对已有信息开展调研,并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描述处理,进一步分析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为新系统提出可行性分析方案。新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方案更倾向于规划新系统内部功能,如子系统的分解功能等,在此基础上,还对新系统管理模型进行规划,设置新系统的具体业务范围,进一步优化电力企业的优势资源,衔接沟通好现有业务,最终建立起电力营销最为全面的信息化业务管理系统。

1.3系统设计

1.4系统实施

1.5系统运行与评价

所谓系统运行与评价,指的是要对新建成的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合理科学化评价。将计算机系统进入电力营销领域,就是要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并打造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全方位服务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为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赢得良好声誉的同时,实现电力营销业务的信息化规范化,并实现对此项业务的过程跟踪与质量监控。

2计算机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具体应用

(1)科学化计量平台,主要是对电力企业涉及的计量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

(2)客户服务平台,主要是开设各类业务咨询和查询服务,是对外业务的窗口。

(4)地区调度自动化平台,主要是对状态进行估计,对用电负荷进行预报,起到实时采集和监控电网数据,并分析电网稳定系数的实际作用。

(5)配网自动化平台,主要是根据企业配电管理工作,对配网的当前状态进行监控,并实现数据维护和查询统计的基本化功能,可以用于分析停电范围等。

(6)在线管理平台,主要是应用于各变电站的计量信息统计,同时还可实现对主网线进行监控分析。

(7)MIS信息管理平台,此平台蕴含多个子系统,包括调度管理子系统、变电管理子系统、安全监察管理子系统、科技管理子系统等,主要是对电力企业的综合信息开展管理,可以说是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8)财务管理平台,主要是对电力企业的账务明细和财务指标及报表进行管理和分析,用于处理各类财务具体信息。

3计算机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建设原则

(1)以客户为本的服务原则。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大前提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把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尤为如此,因为电力营销是对外窗口,其所有业务都必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本,只有当客户的需求得到了相应满足,电力企业才能在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长远发展。同时,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要善于把握相应的客户群体,了解他们的潜在需求,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最终建立一个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电力营销平台。

(2)以效益为本的管理原则。如今,我国的电力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电力产品的销售形式也发生了相应转变,由计划用电转为主动营销,电力市场也由垄断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扩大客户群体,提高电力产品的销售量,同时在内部做好成本管理控制,将企业效益放在第一位。将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又意味着必须要以客户为中心才可能实现持续经营。

总之,电力营销是实现电力企业效益目标的直接环境,因此必须利用更新的营销管理系统才能够从内部首先优化管理机制和管理流程,再次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因此,计算机系统应用于电力营销中时,尽可能利用其优势来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同时又要改变企业内部传统的管理模式,把先进的主动分析预测模式运用到企业内部营销管理中来。

4结束语

电力营销是我国各大电力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其质量与能力。把计算机系统应用于电力营销之中,不但能够为电力营销工作提供网络技术基础,而且能够实现良性化管理,杜绝以往死板陈旧的管理模式,更有利于电力企业制定适合市场发展的战略规划,向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最终使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关键词:键信号扩充功能

1、引言

EFP(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以下简称EFP)即电子现场制作系统作为节目制作的手段之一,因其不受制作场地限制,灵活多变、方便扩充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作为大型转播车系统的重要补充,在行业当中受到很多从业人员的欢迎。由于资金等种种原因EFP系统存在种种功能缺陷,国内很多同行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制作效果大打折扣。基于这样的原因,把具有可操作性强、多兼容性、低成本以及应用软件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与EFP系统相结合,是否可以为行业中我们的同行解决这样的难题呢?以下我们将通过结合实例的方式,具体阐述单纯的一台计算机如何与EFP系统的有效连接并扩充其功能。

2、计算机与EFP系统联合应用的几种方式

计算机与EFP系统联合应用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在这里选择计算机扫划像与计算机字幕这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式对此进行阐述。

2.1计算机扫划与EFP系统联合应用的目的

画面的切换方式有CUT、MIX、WIPE、DME(分别为:硬切、叠化、滑像、特技),在用到扫划像比较多的体育类栏目中一般使用CUT和MIX,而如果单独使用MIX的话会显得画面过于平淡,所以一般在使用MIX时我们会在两幅画面过度的中间加入扫划像,这样画面就显得更加美观了。如果能使用软硬件都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与EFP系统相联合使用,那么即经济,又灵活而且扫划像方式不受限制。

2.2计算机扫划与EFP系统联合应用的要求

(1)计算机自带视频输出卡。计算机输出的视频只能有需要的部分,所以需要相应的软件支持。

(2)EFP系统的切换台有KEY的功能。根据节目要求在扫划像的制作中合理应用颜色,根据所使用的KEY去除扫划中的某一单色。

2.3计算机扫划与EFP系统联合应用的要点

计算机扫划就是将计算机输出的视频信号插入到EFP系统中前后两个信源之间,所以我们需要实现计算机控键与EFP系统的联动,即GPI出发。在本课题中,我们将使用QUEST3D软件来实现计算机部分的功能。通过定义其中的“UserInput”,我们将得到一个可以自定义控键输出的全屏视频。我们将“UserInput”定义为空格键,每按空格一次,视频将重头播放一次。STEP2:我们打开800的GPI开关,并通过定义800的RS422接口将计算机的空格键与800的GPI关联。STEP3:将800的SELF―KEY的信源定义为计算机的输出信号,并通过调节800的菜单,达到需要的效果。

3、计算机字幕与EFP系统的联合应用

3.1计算机字幕与EFP系统联合应用的目的

计算机字幕与EFP系统联合应用论其原理其实就是:利用EFP系统中的KEY,将计算机字幕系统所输出的视频信号在指定的位置,按照画面的需要,将节目现场的信息通过计算机操作数据化,按照节目要求的模板体系将数据添加到画面中,以达到让观众实时了解电视信息的目的。

字幕传统的模式时利用专门的字幕机和EFP系统中的DSK(即下游键)来实现这一功能,但是在传统模式中,字幕机的兼容性极差,经常出现某一型号的字幕机只能对应满足一个节目制作的尴尬现象,或者某一型号的字幕机中的板卡只能对应某些字幕软件版本的情况,我们不可能为每一个节目单独配置专门的字幕机;并且在使用EFP系统中的DSK控键时,需要占用两路信源输入通道,这样就等于时压缩了EFP系统中现场信源的数量,从而制约了一些中小型EFP系统的应用。所以我们将通过计算机字幕与EFP系统联合应用,已达到低成本、高兼容、易操作的目的。

3.2计算机字幕与EFP系统联合应用的要求

(1)计算机自带视频输出卡。

(2)计算机输出的视频只能有需要的部分,所以需要相应的软件支持。

(3)EFP系统的切换台有KEY的功能。

(4)根据节目要求在扫划的制作中合理应用颜色,根据所使用的KEY去除扫划中的某一单色。

3.3计算机字幕的要点

计算机字幕从技术层面上讲就是将计算机字幕系统所输出的视频信号作为前景画面,通过SELF―KEY的设置,抠除不需要的部分,达到字幕部分与背景画面的混合,并且字幕信号需要能够实时切换、修改、上屏、下屏。根据以上要求,我们将结合乒乓球节目制作中所需的字幕,通过以下的步骤一一解决技术难点:

3.3.1分类

乒乓球的字幕共分为场馆介绍、裁判介绍、团体对阵、对阵、单个运动员介绍、站位、实时比分、关键点、暂停、当前比分、局比分、团体比分、奖牌榜共13个类别,所以我们加上后台程序和控键通道构架了一个15个通道的模组,计算机字幕与EFP系统的联合应用中一个优势就在于此,可以随心所欲的构架控键,完全按照个人的习惯定义控键、较传统的字幕系统有了大大的加强。在下图中,我们将UserInput定义为“Backspace”,那么当我们PRESS“Backspace”时,画面右边的实时比分就会上屏或下屏。

3.3.2实时函数

在乒乓球比赛中,比分是随时变化的,所以我们通过一个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CASE中,我们使用加减号来控制这个函数。

3.3.3兼容性和后台程序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乒乓球比赛的流程和分数上限是同样的,每次比赛更换的只是名称和模板样式,所以我们将设计一个后台程序,每次输入不同的场馆名称、队员名称和裁判、教练名称以及更换赛事所对应的模板即可使用,这样就解决了传统字幕系统兼容性差的问题,达到每次只动几个键即可使用的目的

3.3.4SELF―KEY抠像

在调试好程序后,我们将计算机字幕系统与800相连接,设定800的KEY1为SELF―KEY(这样抠像将抠除纯黑的部分,即R=0\B=0\G=0的部分),并设定KEY1的信源为计算机字幕所输出的视频,通过调节GAIN和CLIP,达到我们所想要达到的效果;之后继续调整800中KEY1的POS(位置、尺寸),达到我们最终所需要的效果。

4、计算机扫划与EFP系统联合应用

通过以上图片所达到的效果,可以肯定计算机字幕与EFP系统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我们知道目前我国电视信号广泛使用的时标清720*576i,通过计算机字幕系统输出的信号质量完全能够达到这一标准,首先从画面质量上讲完全达到要求;其次,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发现计算机字幕软件操作简易、人性化,可以按照字幕操作员的个人习惯设定控键,就算是之前没有用过该计算机字幕系统的操作员也能够很快熟练,说明了计算机字幕系统的操作简易性;最后,计算机字幕系统不存在版本的限制,其只要求EFP系统中支持SELF--KEY的功能即可,打破了传统字幕机某一厂家的某一型号字幕机只能对应某一比赛的低兼容性,实现了一机应对绝大多数节目要求,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兼容性,而且以其低廉的价格,为大多数EFP系统提供了升级的可能性。

计算机与EFP系统联合应用绝不仅仅只限于上文所述的扫划,字幕两种方式,还有虚拟演播、窗口特技等等很多我们已经知道的和正在研发之中的功能。电视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信息量的增大,在同样的画面中有效信息数量多和质量高的一方必将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获得广大电视媒体受众的认同。但是信息量在保证画面效果的情况下增多必将涉及到设备的增加或更新,就目前的市场行情,能够提高信息量的设备诸如切换台、字幕机、虚拟演播室等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的价格,严重制约了电视产业的发展,所以在这种趋势下,计算机与EFP系统联合应用的方式应运而生。

从画面质量上讲,计算机的VGA、S―Video信号已经能够满足我国电视系统中目前广泛使用的标清信号,并且HDMI已经达到了高清1080i的指标,所以从画面质量方面讲,计算机与EFP系统联合应用完全可行。从性价比方面讲,在计算机与EFP系统联合应用中的计算机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有一块视频输出卡即可,就是说市面上的随便一台笔记本就能达到要求。目前市面上一台配置较高的笔记本在10000元左右,相较于十万、百万的专门设备,性价比很高,为目前很多由于价格问题而闲置的EFP系统提供了可行之路。从兼容性方面讲,凡是EFP系统中切换台带有KEY的功能就能实现计算机与EFP系统联合应用,相较其他专门设备需要配合度很高的要求,本联合应用方式的兼容性是无可比拟的。

综上所述,计算机与EFP系统联合应用可行,而且以计算机的多功能性、简易操作性、性价比,计算机与EFP系统联合应用必将是电视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SONYDPS-800使用说明书.SONY公司出版.

[2]杨晓宏,刘毓编.电视节目制作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系统安装;Windows

中图分类号:TP316

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迅猛的当属计算机技术了,就已基本覆盖了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其中包括农业、工业、军事、银行、教育以及航天工程等重要行业,从个人的生活工作到现代化大型企业的信息管理,乃至学校的远程教育到政府日常办公等都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它以如此惊人的发展势头让我们现代人不管在生活或工作上都已密不可分,计算机技术以及Internet网络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鉴于此,我们就要对计算机这一学科展开学习研究。

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是以循环渐近的方式从基本功做起,在此,笔者对一台计算机所涉及到的主要硬件设备有了初步认识,这包括计算机主机箱里的主板,可以是集成显卡,若不是,那就得要另搭配一块独立显卡以便资料信息的显示输出;电脑的心脏CPU,这分为Intel和AMD两大类别,当然,这就得要根据主板上的CPU插槽来确定选择哪种类别了;内存,运行速度快慢的决定者,也分为很多种,目前市场上主流是DDR2代和DDR3代,这两者间的物理识别是以缺槽位置来区分;硬盘,决定电脑储存容量大小的载体,主要有串口和并口两大类,容量的大小则取决于个人的需要;输入设备鼠标键盘和输出设备显示器。

2操作系统的认识

当我们把这计算机这必需硬件通过正确的技术组装完成后,OK,以下最为关键重要的就是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的安装。学过电脑基础的我们对这操作系统并不陌生,不错,美国Microsoft公司的杰出之作WindowsXP就是其中的一个,目前市场主流的还有Microsoft公司的Windown7,苹果公司的IOS系统,谷歌的Android系统以及Linux系统等,正是因为有了操作系统的存在和连接管理,才能让我们使用者可以把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给完全控制,并结合工作需求按我们目的运行起来。

3计算机磁盘的检测分区

现重回到系统安装这一正题,在这重要的安装操作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运用些硬盘检测软件来扫描下计算机的硬盘是否存在坏道或健康状况如何,如有以上问题故障就要另选硬盘,因为这关系到运行系统的稳定性和储存资料的安全性。接下来就是对磁盘空间做个大体上的容量分区划分,一般C盘是主要的系统默认安装盘,WindowsXP这操作系统的容量并不是很大,约为3G多点,在正常磁盘空间有80G以上的条件下,可以对C盘划出个15G空间,而要是作为企业单位的机房或是网吧这些性质上的条件要求,我建议还是划分出30G到50G比较合理点,因为这C盘中包含有系统运行时所需的虚拟内存,这是以牺牲磁盘空间换取而来的。当然,尽量分配出多点磁盘空间的好处,就是方便我们以后能安装更多的有用软件留点后路,以免磁盘空间的不足而导致软件的安装失败或运行很慢定会让你悔不当初。完成了这些基本步骤,接下来就是WindowsXP的安装了。对于企业公共机房或是网吧而言,作为发送机的Windows系统在运行工作中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接收端电脑的操作稳定性,所以选用系统一定要原版的WindowsXP作为母盘,这才能在主机发送中减少错误和保证整个机房的电脑正常运行。

4WindowsXP系统的安装

5计算机硬件的驱动方法

等下,这还没算完成,最后,是进入我们熟悉的WindowsXP做个全面的驱动程序安装。操作步骤是:(1)右键我的电脑―属性―硬件―打开设备管理器,看到了吗?这里有几个黄色问号或是感叹号的符号,代表的是需要为其安装驱动。(2)双击带黄色问号或是感叹号的硬件选项,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是,仅这一次”,并单击“下一步”然后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高级)”后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在搜索中包括这个位置”,然后点击“浏览”这个选项,找到您所存放硬件驱动程序的路径,比如在D盘的Drive文件中,您就点击选择它,再点击“下一步”,很快就会自动安装完毕,您所需要的就是点下“完成”就OK了。当您往下照搬前面的操作继续把剩下标有黄色符号的硬件全部驱动了,那么就恭喜您,您已学会了WindowsXP的安装啦!

6结束语

当然,也许有人问,WindowsXP已退市了,我要装的是Windows7,这操作流程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用的安装光盘是Windows7而已。另外,电脑公司最常用的Ghost版系统,就是以Windows原版在经过了成功安装后为蓝本,再结合个人所需又安装了其它常用软件,并基本上都已内置了安装密钥,就连硬件的驱动程序也集成在了Ghost镜像中,即保证了正版系统的操作稳定性,又可以让用户省时放心可用。好了,学会了操作系统的安装,以后您也可以为自己或他人制作称心如意的个人专属系统啦!

[1]恒盛杰资讯.系统安装与重装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335.

[2]余婕.电脑组装与系统安装[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256.

[3]王钢,程,邵丹.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93.

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按开发环境及规模可分为:单项业务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及模拟系统。

1.1管理信息系统虽然单项业务的计算机辅助管理也能起到解放手工劳动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有一定的间接经济效益,但毕竟是某一项业务对整个企业部门效益并不显著。在经营活动中,各项业务是有机联系的。从系统观点来看,这便是一个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用计算机来处理时,便称之为辅助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资源,能得到较好的利用,数据得到共享,信息得到无形的传递,最终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1.2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是支持。决策支持系统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致力于改善人们的行为。这个目标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是难以实现的。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经营效果和事业的成败。决策理论、决策方法和决策工具的发展,是经营决策正确的重要保。一个好的决策者要做好以下四件事:(1)制定决策的依据;(2)设计可行的操作方案;(3)在多种可行的方案中选出较好的方案;(4)事后要对所作的决策作出评估分析。有关决策模型,西蒙按其性质分为:(1)结构化决策;(2)半结构化决策;(3)非结构化决策。对结构化决策问题,因为有确定的求解模型,所以通过业务处理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便可得到满意的结果,无需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半结构化决策问题,用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全过程的支持,求得满意的结果。至于非结构化决策的问题,因为没有基本的模型可依,只有完全凭主观判断来决策。决策支持系统可解决半结构化决策问题。

2计算机系统在林业管理中应用的优势

计算机在林业生产与管理方面的功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极大地增强数据的采集(如自动记录仪,数据采集器等)、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如快速的处理数据及信息、网络功能等)。

(2)使数据、信息分散的状况得以集中,使管理体制趋向合理化。数据和信息的高度集中,扩大了科研及生产部门的视野,从而使科研及管理工作更加协调。

(3)使科研及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传统的林业科研,生产管理条件下,信息的处理反馈是非常慢的。计算机的应用,由于其快速,准确的逻辑判断和信息处理传递的及时,极大地加强了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从而使科研及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4)使林业生产管理科学化,利用计算机在各个生产部门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和综合信息管理。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管理方式中数据收集,处理的复杂、混乱、缓慢和差错等状况,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5)计算机的使用为科研及现代化管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许多科研和管理方法都要利用数学模型,如果没有计算机,单靠手工作业是难以进行的。

3计算机系统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林业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在林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把由人工从事的工作改由计算机去做,计算机从各个方面辅助林业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进行高效、适时、优质的管理活动。从而使林业企业各部门更好地发挥企业管理的各种职能,使林业企业的各种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3.1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预测这样的做法不但省时、省力,而且准确、迅速。如林业企业目标利润的预测,社会购买力投向和构成的预测,销售预测,企业库存材料、库存商品保本预测、成本费用预算、林木资源状况、储木场管理等等,如果把这些方面的资料编制成合理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程序,输入计算机,就可以及时、准确地得到有用信息。

3.2利用计算机对生产和经营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在林业企业管理过程中,把生产和经营过程各环节的数据输入电脑,就可以经过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输出各工序和营业阶段质量状态的信息,对这些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就可以保证林业企业产品和经营质量的全面提高。

3.3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传输和反馈,辅助决策利用计算机编制计划、统计、财务报表,进行资源统计分析、库存管理、银行存付款管理、工资计算、成本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结转以及人事档案管理等。这样,既能够把林业企业内部信息迅速向外界输出,又能把各种有用信息尽快向管理层传递,以供他们决策时使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决策的盲目性,更好地发挥管理职能。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远程控制;远程唤醒技术;多克隆技术

1.引言:

"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的实现,可以方便管理人员对用户上机资源进行管理,有效、定时地控制用户上、下计算机,同时也提高了整个机房计算机管理水平。

远程启动服务运行开始,服务器必须传递两个资源给客户,一个是BootBlock,被称作为引导程序快,该程序快包含远程启动服务开启时所需要的基本资料。另一个是RemotebootProfile,被称作为远程启动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的基本信息是,远程启动服务开启引导后,工作站运行的操作系统环境。实现这两种资源的接受,要求远程启动客户必须与远程启动服务器相互通讯,远程启动服务器运行DLC通信协议,远程启动客户可以利用RPLROM芯片与远程启动服务器传输,实现对初始化引导程序块和操作系统的接收和下载。

4.计算机系统多克隆技术

计算机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随着计算机软件和游戏的发展,如果对一个部门内所有计算机,或者是公用的机房计算机进行软件和系统更新,计算机管理人员需要付出巨大的工作量,进行一台一台的更新,更新速度慢,效率低。工作效率十分低下。计算机系统多克隆技术。可以实现不需要进行拆机工作,就可更新的目的。计算机系统多克隆技术的支撑是网络多播技术,通过一对多进行网络数据更新。计算机系统多克隆技术实现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数据广播要求网络传输速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以数据广播为工作原理的多克隆技术也必须要求网络输速度的稳定性;数据多播技术对网络克隆服务器稳定性要求比较严格,服务器运行过程中,要具有同时处理好并发和请求的功能要求,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未能预测的问题,就会造成所有客户机硬盘数据丢失;这是多克隆技术运用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和处理好的关键问题;计算机系统多克隆技术的实现,必须要保证100Mb的网络传输速度环境才能运行,网络传输速度环境状况直接与多播克隆时客户机的数量挂钩,网络传输速度环境越好,多播克隆的客户机的数量越多,反之,网络传输速度环境越差,多播克隆的客户机的数量越少。

[1]韩建宁,高波,刘源,王睿.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的实现[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8(5):91-92.

[2]龚纯英.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远程控制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9):2108-2019

[3]朱正礼.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2006(12):163-165.

[4]马亮亮.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河南科技2011(3)下:37-38.

[5]肖莉,周贵富.基于计算机的远程控制系统[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2):66-79.

[6]宋彦儒,周翔.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广场.2008(12):61-62

作为信息技术公司中的一名技术骨干,我有幸参加了该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作,承担了相当多的Java应用开发任务。此系统中的软件部分大多由Java来实现,在全系统中我们是这样来用Java构架系统的:

(1)本系统可分为4层,分别是Browser、表示层、中间件层和数据层。

(2)表示层用Java中的JavaScript来实现页面输出。

(3)中间件层用Java来实现CORBA,即实现Component(构件),主要实现业务逻辑的封装与复用。

(4)数据层主要是数据库和存储过程的实现。

我们在应用Java技术时,所采用的技术和策略可大致上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

(1)使JavaScript尽量简单,因为JavaScript在我们系统中是放在服务器端执行的,该语言是通过一个解释器解释执行的,相对速度很慢,我们采用了两台HP前置机来运行JavaScript,但是其运行速度还是不理想,所以我们在设计中把JavaScript仅用来显示从中间件层所得到的数据,生成动态页面。在最初的设计中表示层(JavaScript)曾承担了一些业务逻辑处理操作,导致效率不理想,因此,我们不得不尽量地减少JavaScript的程序量。

(2)用Java实现CORBA时,应尽量考虑共享和复用。在本系统中,最初的设计是让Java在实现Component时,只是执行一些数据库表的操作,导致表示层的负载较大。后来,我们重新设计时,总结归纳了所有的UseCase,找出了其中可供共享和复用的接口,把相同的业务逻辑操作封装到一个接口中去。因为Java的执行效率比JavaScript要高,因此提高了系统效率。

(4)使用Java作为整体解决方案时,应尽量使用相同版本的JDK。在用Java作为编程语言的项目中,几乎大多要遇到“汉字”问题,即Java在没有经过转换的情况下,在输出汉字时,很可能会出现乱码。采用不同版本的JDK,解决的方案是不一样的,比如V1.2.2版本的JDK和V1.3版本的JDK解决方法就会有一些不一样,把V1.2.2的Java程序放在V1.3的JDK中,就不能顺利输出汉字了。其根本原因在于Java使用了Unicode编码,和我们中国的国标编码不一样。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一些人竭力鼓吹的“一次编写,到处运行”似乎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场合都行得通。

(5)使用Java时,应尽量遵从软件规范。在Java中有一个JVM的概念,即在Java虚拟机中使用了一个垃圾收集器,专门用来回收内存。但是该垃圾收集器在给编程人员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隐埋下了隐患。在程序设计中,并不能强制执行垃圾收集器,所以,开发人员不能确定某对象是否已释放,常常让编程人员养成依赖自动收集的坏习惯,因此我们要求:在Try,Catch之后必须明确要求回收内存(当然,也只能是通知垃圾收集器来回收垃圾),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稳定性。

以上这些实用性的技术与策略,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实际体会,仅供各位开发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参考。

当然,在使用Java作为解决方案时,也会遇到很多让我们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同时执行的并发性比较差,系统速度慢等等。归纳起来看,我们曾遇到过的主要具体的问题有:

(1)用Java来实现CORBA中的Component,有时效率会比较低。

(2)用Java来建立数据库连接往往会比较慢。

(3)用JSP编程时容易导致系统信息的扩散。比如,如果有黑客攻击一台运行JSP程序的服务器,他可以故意地输入一些非法字符或异常信息给JSP程序,于是程序执行将出现异常。这时,就会在页面上打印出相应的错误信息。很不幸的是,这些信息极有可能暴露出这台服务器的JDK的版本号与路径信息等内容。这往往容易让黑客们有机可乘,有可能去抓住系统的漏洞。

在发现了这些问题后,我们经过仔细研究,找出了一些解决办法。比如:

(1)既然用Java实现Component比较慢,我们就尽量减少Component所执行的业务逻辑量。争取把能够放在存储过程中实现的操作,尽可能在存储过程中加以实现。众所周知,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操作,比起在Java程序中执行数据库操作要快得多。

(2)既然用Java建立数据库连接比较慢,我们就可以把数据库连接封装成连接池(ConnectPool),从而能非常有效地提高系统效率。我们也曾经用“LoadRunner”作过压力测试,使用连接池比不使用连接池的速度要快上3~5倍。

(3)为了对付JSP程序与Servlet程序会打印出异常系统信息的问题。我们曾查阅了很多JSP或Servlet的资料,最终是毫无头绪。但是我们可以换另一种思路,即是不从程序下手,而从WebServer着手,我们可以把Apache配置成为使这类异常信息不再打印出来,而是使之仅出现一个通用的异常说明的页面,这样,就能十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我们使用Java作为编程语言的这么多项目中,绝大多数是比较成功的。Java语言作为一种快捷、稳定的计算机语言,开发基于因特网应用的项目大多是相当稳定和比较适用的。

在我个人看来,Java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大体上可以着眼于以下方面:

(1)在因特网上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2)在嵌入式设备中,Java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在最新推出的Java技术中,Java已经进入了手机领域。

(3)Java程序大多以线程运行,占用资源少,会逐步代替ASP与CGI程序。根据第三方测试表明:JSP程序比ASP程序要快2倍以上。用JSP代替ASP应是大势所趋。

(4)Java在无线互联网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Java支持WAP,可以方便地用Java开发WAP程序,实现WAP应用。

(5)Java与XML的无缝连接使Java在数据传输和异构网络通信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本文通过一个集成电路设计有关的软件项目,讨论了该项目的主要特点和本人所担任的工作,着重讨论了在项目需求分析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工具以及选用的理由。

由于项目的专业领域的特殊性,分两类不同的需求讨论了需求分析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给出了对选用的具体工具和方法的效果的描述。接着本文讨论了对使用方法的改进的一些想法以及具体的实现过程。最后提出了我对需求分析的某些看法,强调了与客户沟通的重要性。

【正文】

近年,我一直从事某企业中有关IT项目的开发,有一个系统是用于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的,包括了从上流设计到下流设计的所有流程,如用于可设计百万门数量级的逻辑门电路。有关方面把电路中路径的提取、过滤以及表示的某软件开发任务交给我公司,我有幸担任了该部分的需求分析以及设计。

我所设计部分为一单独可启动的软件,主要是解析文件中的连线路径,以列表视图和用直方图等把它们显示出来,还可以执行诸如查找与过滤等功能。

委托方对此提供了很初步的需求说明,把一些基本功能及性能要求描述了一下。我在需求分析时的工作主要有两点:第一,对该软件的界面等详细需求要自己重新进行分析提取。第二,对于已提供的功能要求需要深化和细化,以形成真正完整的需求分析文档。

在接到需求分析任务后,我分析了一下所要完成的工作。发现由于是专用领域的软件,对专业领域要求相当高,所以准备把此项目分成两部分:

(1)界面所受专业领域影响几乎没有,但由于全部没有任何要求,反而会感到风险和改动可能是最大的。

(2)功能方面由于委托方的许多功能都可以调用相应模块来得到,并且已有了相应的书面的简单需求,相应来说只是完成深化。对界面,我采用了部分RUP的思想迭代与渐进。而对功能需求采取了分层细化,每细化一层就要求委托方确认、修改和补充。

首先把风险较大的部分完成,这是现代软件开发的基本常识。我选择先进行界面的需求分析。第一步是根据功能描述抽取出逻辑模型,并使逻辑模型与界面元素及功能一一对应,大体上决定了界面应有的功能,然后根据该界面功能描述,确定具体的控件,这时,我参考了委托方已初步完成的主窗口的界面布局及控件的使用规律,然后根据需要完成的功能从Qt(由于要支持Windows和Unix双平台,所以控件库采用Qt)的类库中选择相应的控件。在提取和抽象逻辑模型时,我采用了Rose2000中的用例图,即以USE-CASE图来描述与外部的关系。之所以采用Rose,我是基于以下的原因:第一,在已开发的部分中,委托方统一要求我们使用Rose进行类和顺序图等的设计和代码生成。第二,Rose提供了标准的图来描述系统与外部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已是一种标准结构。第三,使用上的方便性。我用Rose的USE-CASE图,理清了我们的软件窗口与委托方主窗口以及外部角色(操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确定了界面元素后,考虑到文档的可理解性不是很强,我采用Visio2000把界面的外观绘制出来,写上了基本的控件作用,随后送给委托方评审,幸运的是除了几个小功能的修改,委托方基本批准了我的方案。转贴于

下面的工作是为控件的行为及状态变化制定相应的状态迁移图,我选用的工具仍是Rose,我用了状态图和时序图,把重要的控件状态变化及相应顺序进行了描述,随后的几天把相应的DOC文档建好写明,基本上界面设计就完成了。

下面的需求是针对功能需求的。虽然委托方技术部门有初步的需求文档,但由于领域的专门化不对,我不清楚其中复杂的路径提取关系及较深入的专业术语,一直有一种举步维艰的感觉。只能采用分层细化的原则,从最初的几条深入一层变成十几条。这样的话,不会一下子碰到太深的专业问题,可以循序渐进从委托方与文献的解答中不断学习,深化自己对专业领域的了解,这样在设计中自己始终是层层推进的,不至于一于碰到无法逾越的专业障碍。

在这一阶段的开发中,由于一直是与自己不熟悉的专业领域打交道,所以我觉得一些辅助设计工具似乎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在这期间,对我帮助最大的应是公司的E-Mail系统,所有不清楚的问题的提出,以及对问题的解答都通过它进行周转。换句话说,在需求分析阶段,它起到了一个与客户的交流沟通和客户需求的提取作用。所以,我认为在这一阶段,E-Mail系统是对我帮助最大的工具,其次是Excel,我用它建立了问题跟踪图表,对每一个提出的问题,均需要记录上去,把问题结果(可分为已清楚、仍不太清楚、不清楚、尚未回答)均记录下来,根据这些表,我可以很好地了解自己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并有了解决它的方向,提高了工作效率。

每进行一层的细化,我都把结果交付委托方审核,由他们进行提出何时能终止细化,大约在八层细化后,对方认为已达到了效果,确认可以结束。至此,分析工作全部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基本成功了。

在这次需求分析中,我认为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方法和工具选择得正确。在界面设计中采用了流行的辅助工具,对需求及逻辑模型的建立提供很大的帮助,可以更方便帮助自己理清思路。选用了迭代法,把一些错误的影响在功能分析和界面分析的不断迭代过程中加以改正。在后期,以功能需求为主时,我主要依赖的是沟通工具和表格工具,这也说明辅助工具不是万能的,需求分析的关键之关键,应是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

通过这次案例,我认为在软件的需求分析工作中,方法的重要性应远超过工具的使用,应当首先确定分析中的风险,把风险分类,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各类风险,而工具的选择不仅是要看影响力和名气,而是要真正为我所用,应把握其精髓,即是此工具到底可以对开发有什么帮助,而不是仅限于如何使用。我认为在需求分析中工具的作用不外乎两个:一是实际系统与环境模型等的抽象工具,二是需求表达工具。第一类的代表是Rose,第二类的代表是Word,WPS,Visio等,在这次项目中由于地理上的限制还用到了沟通工具,Web浏览与E-Mail服务系统。

最后我还是总结一下,在需求分析中工具方法都只是辅助项目成功的因素,真正的决定因素还是—一“与客户的沟通”。

>>浅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与维护谈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的必要性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维护及保障之策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集成的分析智能电网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作用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集成分析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解决对策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初探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探析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策略研究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研究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策略初探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策略分析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分析信息时代,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维护浅谈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日常管理及维护浅谈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日常维护浅论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asp文件,在计算机的硬盘分区生成autorun.inf文件,通过网络或者其他移动硬盘进行传播,最终导致整个网络环境的瘫痪。

1.4黑客攻击

2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措施

2.1系统安全维护探测

2.2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主要指在进行网络访问的过程中对网络访问地点、人员等进行控制,降低出现的非法人员访问风险。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网络资源的整体管理效果,降低可能够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对我国当前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实施计算机防火墙技术主要包括对计算机中的源地址、目标地址、原始端口、目标端口等及逆行那个监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控制。在防火墙技术操作过程中,通常首先设定控制规则,然后对数据进行对比,当数据符合控制规则要求后数据才可以通过,完成操作。当不符合数据控制规则时,数据即会被丢弃。防火墙无法实现对计算机内部的控制,只能对外部网络进行保护。

2.3计算机网络安全加密技术

常见的加密算法主要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指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加密算法与秘钥一致,而后者恰恰相反。在当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维护过程中常选取非对称加密算法,这种算法的保密效果较高,安全性较强。

2.4设置安全策略

2.4.2访问控制策略。黑客对局域网进行攻击入侵,首先要控制内部的一台服务器,以此为基地来进行攻击,因此,计算机内部是网络安全威胁的主要因素。在内部网络应该加强防护措施,建立访问控制策略,对可能出现的入侵进行控制。通过对访问进行安全控制,对入网访问、操作权限、目录安全、属性安全、网络服务器安全、网络监测以及防火墙这七个领域实现安全监测,提高控制效果。

3总结

[1]陆斌.议计算机日常应用与维护[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4):45-46.

[2]苏佳,郝岩君,刘文瑾.浅析计算机局域网网络的安全建设[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3):89-90.

[3]陈钦荣.计算机局域网网络的安全现状及对策[J].福建电脑,2009,25(7):56-57.

【关键词】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应用实例

Thecalculatorisinthebookmanagementthesystemapplication

QuanJi-jun

(XiawestHanTangcalculatorlimitedliabilitycompanyXi'anShaanxi710000)

【Abstract】Calculatorofuniversalityandapplicationmaketraditionbookmanagementcomplicatedworksimplefast.

【Keywords】Calculator;Bookmanagementsystem;Applicationsolidexample

随着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到来,早期一些难以处理的琐碎繁杂事情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变得简单快捷。现在简要阐述计算机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1.采用计算机,图书信息处理准确性和速度比早期人工管理有很大提高

(1)传统图书馆管理方式现状调研,传统图书管的书刊订阅是管理员先手工制作表格,将需要订阅的书目和内容概要逐条登记下来,形成订单,然后拿着订单到出版社逐条核对购买相应书刊。当读者到图书馆查阅图书时,图书管理员再人工逐条查看书目,找出读者需要的书刊。做相应登记后借出,当读者归还书刊时消除借书记录,同时将书刊再次登记到已有书刊表中,供后期读者借阅。

(2)传统图书馆由于场所的限制,藏书量也不可能很大,如何解决迅速增长的信息需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图书馆存储的数字化和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通过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管理,可以解决一方面由于图书馆的面积限制而带来的藏书量等方面的限制,而且,现在的出版物再也不是单层意义上的书刊了,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电子出版物种类日益繁多,而电子出版物的读取,必须依靠电子设备,所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图书馆实现计算机管理成为现实。

(3)采用计算机能更好地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存储大量图书资料的基本信息,在需要的时候,直接在网上调集,方便、高效、快捷,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运行的效率,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系统化,图书信息处理准确性和速度比早期人工管理有很大提高。

2.全方位、多层次管理

图书管理系统是以创建图书资源库为依托,以条形码扫描仪为工具,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为宗旨,以网络资源共享为目的,对图书馆内图书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管理。

3.图书管理工作计算机化

(1)订购图书建立图书信息,首先是用计算机系统形成书刊订单,图书管理员将平时读者需求的书刊名称和内容概要录入到计算机系统,到订货期在计算机系统中将需要的书刊分类,形成电子订单,此订单通过网络邮件直接发给出版社,完成书刊订购。

(4)以上仅说明了计算机在图书管理中订书、入库和借阅功能,而计算机的应用远不止这些,他还具有对图书馆内人员的档案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管理、相应人员的管理权限管理,还有对读者信息的管理,如读者建议、意见、评语和读者白名单和黑名单管理,同时还有电子图书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利用和普及,各大图书馆大多已经连上国际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将本馆的资源共享。同时,通过互联网又可以获取其他馆的资源,真正可以做到各取所需。互联网具有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同过一台已联上互联网的计算机来获取所需信息,从而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而且通过互联网将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只为本区域读者服务的范围,为其他有需要的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系统的普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夏继华;华工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改造[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9年05期.

[2]花明;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实施[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年01期.

[3]曹振强;现有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9年01期.

[4]吴奕宽,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传播职能探析,《图书馆》,2001.4.

[关键词]计算机犯罪构成认定

新刑法第285条规定了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6条规定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和制作传播破坏性程序罪。现就这四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与认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从犯罪客观方面来说,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首先,必须具备违反国家规定的事实。目前,我国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方面的法规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信道管理办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专用网与公用网联网的暂行规定》等。其次,具有“侵入”行为(intrude),而且侵入的是党政机关、军事部门和尖端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侵入”的方法有:

(二)技术攻击(technologicalattack),即使用技术打败技术,而不采取其他方法,比如猜想程序,猜出口令等。进行技术攻击的主要目的是绕过或取消硬件及软件存取控制机制以进入系统。

(四)陷阱门(trapdoor),也叫活门。在计算机技术中,是指为了调试程序或处理计算机内部意外事件而预先设计的自动转移条件。陷阱一般只有制造商知道,不告诉用户。程序调好后应关闭陷阱。如果厂商交货时忘记关闭陷阱,就会被人利用而绕过保护机制,然后进入系统。这种犯罪的主体,一般是具有相当水平的计算机操作人员。这些“侵入者”可按其犯罪故意的不同划分为两类:一类叫“计算机玩童”(naughty)。他们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往往是出于好奇,或者是为了恶作剧,有的则为了检验自己的计算机技能。另一类叫“计算机窃贼”(hacker),也译“赫尔克”。这些人“侵入”纯粹出于犯罪目的。

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属行为犯,只要有“侵入”的事实,即构成犯罪既遂。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

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具有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信息的功能。所谓采集,是指在数据处理中,对要集中处理的数据进行鉴别、分类和汇总的过程;所谓加工,是指计算机为求解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数据运算,也叫数据处理;所谓存储,是指将数据保存在某个存储装置中,供以后取用;所谓传输,是指把信息从一个地点发送到另一个地点,而不改变信息内容的过程;所谓检索,是指计算机从文件中找出和选择所需数据的一种运作过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就是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和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破坏活动有时针对硬件,如某一设备;有时针对软件,如某一数据或程序;有时对硬软件同时进行破坏,比如有些计算机病毒既感染软件,又感染硬件。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破坏,也叫机械破坏,就是通过爆炸、捣砸、摩擦、刺划、高温、浸湿、燃烧、短路等手段破坏计算机设备及其功能;另一种是逻辑破坏,也叫智能破坏,就是利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进行破坏活动,比如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破坏。新刑法规定的破坏方法“删除、修改、增加、干扰”,应认为是智能破坏方法。对于利用物理方法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的,理论上也应认定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但鉴于新刑法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可以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定罪处罚。常见的智能破坏方法有:

(一)干扰(jamming),指人为地发射一种强大的扰动信号,用以干扰正常的运作状态或传输中的信号,使之不能正常工作或信号不能被正常输出或接收。干扰分为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einterfere-nce)和射频干扰(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两种。电磁干扰是指由高能电扰动引起的感应电磁场,它不仅对无线电通信形成干扰,而且能导致沿电缆传送的数据、信息遭受破坏或丢失。射频干扰是通过发射射频电磁辐射干扰计算机工作电路。

(三)利用计算机病毒或其他破坏性程序进行破坏。

破坏计算机信

息系统功能罪属结果犯,其破坏行为必须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而且后果严重,才构成犯罪。

三、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

所谓数据,是指计算机输入、输出和以某种方式处理的信息。所谓应用程序是指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为某些用户编写的具有特定用途的程序。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行为。这种犯罪所侵犯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必须处于“存储、处理或传输”状态,否则,不构成本罪。这种犯罪多发生在数据输入输出过程中,记录、传送、编辑、校对、调试、变更、转移等各个环节都可能是犯罪分子下手的时候。

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的方法除了新刑法规定的“删除、修改、增加”之外,还有损坏(就部分而言)、毁灭(就整体而言)、瓦解(致使数据或应用程序处于混乱状态)、隐匿等方法。计算机病毒或其他破坏性程序,也是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常用手段。这种犯罪属结果犯,处理时,应依新刑法第286条第2款定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但是依照该条第1款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的处罚规定予以处罚。

四、制作、传播破坏性程序罪

所谓破坏性程序,是指有意损坏数据、程序或破坏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任何程序。常见的破坏性程序主要有以下几种:

(二)特洛伊木马(Trojanhorse)。计算机安全中的特洛伊木马是指表面上在执行一个任务,但实际上在执行另一个任务的任何程序。这种程序与病毒的区别在于,病毒需要一个宿主(host)把自己隐藏其中,而且都能自我复制,而特洛伊木马不需要宿主,而且不自我复制。实际上,有些计算机病毒是特洛伊木马完成使命后的衰变产物。特洛伊木马能做任何软件能做的任何事情,包括修改数据库,写入基本工资、传递电子邮件或消除文件等。

(三)逻辑炸弹(logicbomb)。逻辑炸弹是指修改计算机程序,使其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按某种不同的方式运行的一种非法程序。这种程序不自我复制。逻辑炸弹被用来盗窃财物、毁坏存储资料。

(四)定时炸弹(timebomb)。定时炸弹是指在一定的日期或时刻激发的一种逻辑炸弹。这种逻辑炸弹启用的特殊条件就是实际日期或时刻与预置的日期或时刻相吻合。一但条件形成,该破坏性程序就被执行。但这种程序只隐藏自身,不自我复制。

(五)蠕虫(worm)。蠕虫是一种将自己的拷贝传染到入网计算机的程序。这种病毒主要攻击小型机,其自我复制能力很强,并主要通过自我复制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其传染途径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和软磁盘。蠕虫与一般病毒的区别在于它不一定需要宿主,因为它是典型的主机型病毒,不必对用户隐藏。

以上五种程序也叫凶猛程序(rogueprogramm)。

制作、传播破坏性程序罪,是指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

对于没有制作和传播行为,而是利用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后果严重的,应当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因为,有些计算机病毒既感染软件,又感染硬件,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有直接破坏作用。

对于利用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瓦解、损坏、毁灭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后果严重的,则应定破坏计算机数据和应用程序罪。

THE END
1.java毕业设计源码成品基于java图书馆管理系统[包运行]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基于java编程语言和mysql数据库开发的bs架构系统,本系统主要功能是管理员对图书馆信息比如办卡,书架,管理员等设置,可以添加读者,图书等信息,查询借阅,图书档案进行管理。本设计功能较为齐全,适合作为难度不高的java毕业设计和java课程设计。 https://blog.csdn.net/jicoding10/article/details/132645274
2.基于springboot+vue的图书馆管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优势和普及使得阿博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成为必需。阿博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是借助计算机,通过对图书借阅等信息进行管理。减少管理员的工作,同时也方便广大用户对所需图书借阅信息的及时查询以及管理。 阿博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用B / S架构,主要使用Java技术进行开发,结合最新流行的springhttps://www.jianshu.com/p/66d6ddb580b3
3.图书管理系统源码(三层架构)图书管理系统源程序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书籍查询是最基本的功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查询想要借阅的书籍。本系统是用Java应用程序和Access数据库一起开发的其中利用Java来编程实现功能的代码和布置运行界面。界面是由检索项、检索词和显示文本区三个部分组成的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检索项中选择自己所要按什么字段进行查询,其中书籍查询功https://blog.51cto.com/u_16213671/8972926
4.学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10篇)该次系统开发的对象是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开发该系统的目的主要是对有关读者,书籍,借书,还书,存书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本系统结构分为读者信息管理模块、书籍信息管理模块、借阅信息管理模块和管理者信息管理模块。图书馆信息化是对信息管理系统化、科学化要求甚高的单位。通过该系统图书馆在很多个方面的效率都得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v3v59e5.html
5.Java图书馆管理系统(GUI)Java初级项目,完整版图书馆管理系统,界面实现使用Java GuIhttps://www.iteye.com/resource/qq_41004384-10273231
6.GitHub图书管理 .mdb 登录信息 超级管理员(用户名:admin 密码:123) 运行前确定你已经成功的安装32位java和配置Access数据源 登陆成功界面 运行环境 JDK(32位jdk) access是只支持32位(x86)所以必须在32位jdk下运行 windows mac linux 数据库(access数据库) 使用https://github.com/uboger/LibraryManager
7.java+mysql实现图书馆管理系统实战java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ava+mysql实现图书馆管理系统实战,文中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java+mysql实现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概述 基于Spring + Spring MVC + MyBatis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Maven进行包管理。https://www.jb51.net/article/202376.htm
8.图书馆管理系统(java与gui界面)附源码,sqlserver数据库,报告码农java大作业,附源码,sqlserver数据库,报告一条龙服务,包你满意 管理员模块功能介绍 1.查询图书 2.借阅图书 3.归还图书 4.删除图书 5.添加图书 6.删除用户 7.查询用户 用户模块功能介绍 1.查询图书 2.借阅图书 3.归还图书 4.注册点赞(0) 踩踩(0) 反馈 https://www.coder100.com/index/index/content/id/1065908
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于Java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基于Java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35页内容提供方:个人原创未上网文章 大小:2.1 MB 字数:约2.36万字 发布时间:2024-08-01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22/6030003222010203.shtm
10.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网在图书馆管理中,图书管理系统是图书室的核心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图书管理系统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浅谈图书馆管理系统引言:校园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是国家 教育 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图书馆硬件设施的完善https://www.zboao.com/cgal/9114.html
11.基于Java简单实现图书馆借书管理系统本章介绍了基于Java简单实现图书馆借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项目概述 项目一般分为管理员和读者两个角色,管理员可以登录系统、图书管理、书架、用户管理、读者管理、查看借阅记录管理等,读者角色可以登录系统查询图书信息、借阅和归还图书、查看个人借阅记录、编辑个人信息等。 https://www.tulingxueyuan.cn/tlzx/jsp/2116.html
12.Java+Mysql图书管理系统(完整实训代码)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预编译的SQL语句来更新数据库,确保了性能和安全性。 5. 结论 Java图书管理系统是一个界面友好、功能完善的应用。不仅覆盖了图书管理的基本功能,还通过代码分析为初学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GitHub仓库。如果您觉得这个项目对您有帮助,希望您能在GitHub上给我一个star?!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398992
13.javaweb图书馆管理系统源码讯易软件资源简介 基于三大框架开发的javaweb图书馆管理系统源代码。以及附属数据库源码 上一篇:基于JSP的企业日常事务管理系统 毕业论文 下一篇:PowerMock.zip 挑错 打印 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相关资源JavaWeb人事管理系统开题报告、论文、 struts2文件的上传和 百度鹰眼控制台Demo,可整合javaweb javaweb校友网含mysqlhttp://www.nz998.com/java/293773.html
14.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职工书屋图书管理系统及自助借还书软硬件项目名称: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职工书屋图书管理系统、自助借还书软硬件采购项目 预算金额:¥100000元 (二)技术参数要求 序号 产品名称 技术参数要求 1 图书业务管理系统 技术参数: 1.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软件是全新的基于开源技术解决方案的图书馆集群管理平台,软件采用基于企业级应用的JAVA EE 技术规范和SOA技术架构,http://www.zs.gov.cn/zszjj/gkmlpt/content/2/2155/mpost_2155090.html
15.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2.2.1 Java开发工具包JDK 2.2.2 程序的编译与运行 2.2.3 使用iar打包程序 2.3 Java程序中的基本输入与输出 2.3.1 字符界面的输入与输出 2.3.2 图形界面的输入与输出 2.4 Java集成开发环境 2.4.1 文本编辑工具 2.4.2 集成开发工具 2.4.3 建构工具及代码混淆 习题第3章 数据运算、流程控制和https://elib.nuist.edu.cn/space/searchDetailLocal/m595b71fb0720617d1390a8e1ac4b3eb5
16.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物联网智慧校园设备采购软件需配套智慧农业系统、AI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项目,可以选择在3D场景中体验最终的运行过程,3D场景会动态展示项目运行,并且以动画的方式展示物联网模块间的数据交互过程。 9)基于B/S架构 通过Web端访问使用,支持多用户同时在线登陆使用,可以在多种桌面* 作系统下通过浏览器访问,如:Windows、MacOS、Linuxhttps://zs.ynjgy.com/newsweb5/1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