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明兴安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不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落实好《决定》的部署,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大力推进文明兴安建设。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首先,加大文化服务人才方面的投入,提升文化服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稳步推进县级以下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运营。上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对推行社会化管理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加强政治导向审核和质量监管。其次,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培训。充分借助群众自发组织的能力。组织调动文艺骨干和居民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团体,参与基层文化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共同推动当地文化发展。最后,重视乡土人才的培育培养。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开发文化、“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培养立志扎根基层的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力营造有利于乡土人才成长的环境。

THE END
1.全省209个公共图书馆实现县域全覆盖最是书香润人心智慧阅读是亮点之一。瞄准“读书”到“读屏”的改变,我省多个图书馆通过融合多重形态的视听内容,借助数字化打通书籍之间的“链接”,让“万卷书”触手可及,让人们看见一个更为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图书馆。 无论是四川省图书馆的川图智慧阅读空间、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的“有声图书馆”,还是南充市图书馆新https://www.wusheng.gov.cn/gasylbzj/c110436/pc/content/content_1782936213810126848.html
2.一图读懂“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丨附全文(二)建设以人为中心的图书馆 1.推进公共图书馆功能转型升级。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公共图书馆向“以人为中心”转型,建设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图书馆,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积极配合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领域发展重点,充分发挥文献保障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17569
3.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1. 推进公共图书馆功能转型升级。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公共图书馆向“以人为中心”转型,建设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图书馆,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积极配合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领域发展重点,充分发挥文献保障和智库作用,建设区域创新文献支https://www.fsswhg.com/app/article/1401
4.山东省图书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公共图书馆界的同仁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认识新时代下公共文化服务的新特征、新要求、新规律,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为,推动公共图书馆向开放、智慧、包容、共享的现代化图书馆转变,实现我省公共图书http://www.sdlib.com/articles/ch00086/202109/5b38f3bb-2390-4f30-9f90-8468b08573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