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说《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好的译者很难找,愿意从事文学翻译的人越来越少了

编者按:【校友说】栏目讲述南大校友真实的人生故事,展现各自精彩的工作与生活状态,将宝贵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他人,马爱农为南京大学外院校友,翻译家,哈利波特翻译之一,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甲申同文翻译

马爱农:翻译就像对待一件玉器,需要耐心细致地不断打磨

《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中文简体版首发式是在北京一个院落深处的小剧场里举行的,进进出出的许多身披巫师袍、手拿魔杖的人,从七八岁的孩子到中年不等,气氛像是一个酝酿已久的节日。当主持人报出译者马爱农的名字时,台下爆发出一阵掌声与欢呼,等了片刻,马爱农从台侧一个隐匿的角落里探出身子,轻盈而羞涩地跨上了台,神态和眼睛里的光芒像是一个小女生。

“朋友们,我们又见面了。我不是很会说话,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属于我们哈迷自己的一个盛大的节日,我还是忍不住要说几句。”马爱农一手持着话筒,一手拿着魔杖开始讲话,声音也很年轻,甜甜的。16年前,“哈利·波特”进入中国,在一代年轻读者的世界里搭建起了一座“魔法的城堡”,马爱农作为译者之一功不可没。“在我们平凡的生活当中,有这样一个隐秘的精神世界可以安放我们对奇迹和魔法的想象和渴望,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觉得有了这个世界的存在,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铠甲护身,呼神护卫,逢凶化吉,所向披靡。”16年过去了,许多当时还是孩子的人长大成人,而马爱农似乎真的有了魔法护身,看起来始终年轻得像个女孩。

虽然接触了无数文学作品,但最喜欢读的还是儿童文学

在北京朝阳门内大街喧嚣而宽阔的马路边,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在的这座灰白色的五层小楼毫不起眼。拾级而上推门进去,泛黄的墙壁、绿色的墙漆、木制的老旧桌椅,它几乎保留着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社刚刚迁到这里时的样子。马爱农的办公室在这栋楼的四层,阳光从窗中照进来,让屋子的色调有些泛黄,一摞摞书堆在房间里,除了一张书桌和两个小沙发,基本上没有什么活动的空间。

在几册《哈利·波特》的封面上,马爱农和妹妹马爱新的名字并列在一起。而在南京译林出版社的另外一个办公室里,妹妹马爱新也在做着相似的工作。马爱农的父母也是编辑,而祖父也曾坐在人民出版社、时代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的办公室里,埋头于大部头的书籍。祖父马清槐是一位英语老翻译家,是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一届理事,参与过建国以来一系列政治、哲学经典著作的翻译。在这样一个书香世家长大,马爱农从中学时代起就喜欢读一些英语文学原著,并且对英文和中文的转化感兴趣。

完整地译书的第一次实践是在大学毕业那年,马爱农翻译完成了儿童文学作品《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处女作”缘起于大学的一份作业。当时马爱农在南京大学英文系读书,大四那年的编辑课,老师给大家留的作业是报一个图书选题。马爱农那年正好读到了英文版的《绿山墙的安妮》,“我非常喜欢那本书,觉得书中安妮这个形象塑造得特别灵动、有活力,充满了想象”,于是她选了这本书作为选题,详细地陈述了它的出版价值。这次练习式的作业被付诸了实践,老师真的联系了出版社,决定引进这本书,翻译的任务就交给了马爱农。

大学毕业后马爱农到南京医科大学做了英语老师,但是她觉得教书不太适合自己。“我不是很擅长口头表达,也不擅长当别人的老师,还是更喜欢案头工作,喜欢跟稿子打交道,喜欢自己独立安静地做事情。”所以四年后她选择离开了教师的职位,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了研究生,专业是翻译理论与实践。

研究生毕业后,马爱农没有再做其他的选择,直接来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外国文学编辑室全心全意地做起了一名编辑。调研国外的出版物,组织译者翻译,再逐字逐句地修改加工译文,这样的工作符合她的理想:安静、独立、每日和稿子打交道。那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工作室有20多个人,法文、德文、日文、俄文甚至阿拉伯文、越南文等各语种的专家汇聚一堂,包括孙绳武、蒋路、卢永福等译界前辈,编译过人民文学出版社80年代的一系列经典外国名著。无论是编辑修改译文的日常工作,还是开会时前辈翻译家的讨论,马爱农默默地从中为自己的翻译汲取营养。

***学作品马爱农也翻译过不少,有出版社来找她翻译,她也会接下来,其中也包括一些沉重的东西。她翻译过“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威廉·巴勒斯的《裸体午餐》,这本书里有很多“晦涩、阴暗、病态的东西”,它与马爱农所习惯的、欣赏的表达方式完全不一样,马爱农费力地去与作者寻找平衡,试图进入作者的感受,“但是那种感受我不喜欢,也好像很久都没办法进入,所以翻译那本书很痛苦”。还有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集,也在探索人类心灵深处的黑暗,马爱农认为写得很有深度。但她还是更喜欢儿童文学带给自己的感觉,“儿童文学能带给我比较轻快的心情,那种感觉让我很开心”。

在自己翻译的***学中,马爱农比较喜欢的是安妮·普鲁的《船讯》,还有几位爱尔兰作家的短篇小说。“我比较喜欢接近人的原始状态的风格,”马爱农说,“就是指人的自然特性,比如爱尔兰就是一个相对来说更加接近人的本质的国家,作品也更加接近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而《船讯》的故事发生在刮着极地风暴,弥漫着咸腥味的纽芬兰岛上,马爱农在译后记中写道:“在纽芬兰粗糙的海岸上,人是被海、被风、被冰山包围着的人,他们不是用理智,而是用直觉去感悟和体验自然界的潮涨潮落、阴晴圆缺。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共同形成一种奇特的生存氛围。”

随着《哈利·波特》故事的结束,心中也曾怅然若失

马爱农看到《哈利·波特》以后非常喜欢,觉得很新奇,跟以前看到的国内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不太一样。“它完全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对这个世界的架构完整丰满,故事的想象空间很大,它吸引我的还有它的幽默,虽然其中有邪恶的地方,但是隔一段内容就会有让人发笑的妙笔。”

曹苏玲前半本的翻译奠定了基调,她的译文现在还保留着,之后马爱农姐妹翻译的部分沿用了曹苏玲翻译的所有人名物名。马爱农和马爱新分工,每人翻译一部分,马爱农再完整地看一遍,把相差大的部分调整一下,责任编辑王瑞琴等人再最后统一整体风格。

翻译《哈利·波特》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得到惊喜的过程,“每次拿到新书的时候都会觉得,哟,她又想象出了这么多新东西!有些故事发展和人物发展是我原先完全没有想到的,好像它不断在拓宽这个想象的世界”。翻译前三本的时候,马爱农以为这只是一个校园生活的故事,一所魔法学校,几个孩子的冒险,从第四本开始,一下子出现了魁地奇世界杯、魔法部、傲罗、另外几个魔法学校……魔法世界的版图不断地开拓。“这套书是一个成长的作品。”马爱农说。前三本仿佛还是属于儿童文学,但几年过去,随着主人公从11岁长到17岁,书也在成长,基调慢慢变得沉重,逐渐不再属于儿童文学,而与此同时,读者可能也已经由一个儿童长成了青年。

罗琳的文字不难,唯一容易卡住的地方就是一些译名的确定,那些咒语、神奇动物、魔法界的器物,都是罗琳自己想象出来的,字典里查不到,翻译也只能靠想象。英文版的咒语通常是拉丁文词根加上一些念起来比较有力的音符,翻译的时候既要表达出词根的意思,又要让咒语念起来铿锵有力。此外,书中借鉴了很多西方经典的神话传说、巫师文学、炼金术历史,这些都是马爱农之前在阅读欧洲传统文学和民间文学时接触过的。

在哈利·波特三人小组中,马爱农最喜欢的其实是罗恩。哈利固然有很多可贵的品质,但他是一个英雄人物,在一些紧急关头总会被赋予超出他年龄的智慧和勇气,会让人感到有些失真。罗恩的形象相比起来更加亲切自然,符合大部分男孩成长中的体验。赫敏在马爱农的眼里也不是特别可爱,偶尔有些教条主义,还有些武断。“生活中我也不是很喜欢‘学霸’那种特别看重书本知识的行为方式。”马爱农笑道。至于哈利和金妮的感情,马爱农也是慢慢接受的,逐渐喜欢上金妮,发现她“很有幽默感,还有一种处理事情举重若轻的可贵性格”。

《哈利·波特》系列的终结对于这一代许多人来说仿佛意味着童年的终结,de多少哈迷为那些陪伴过哈利的人物的死去流下过眼泪,邓布利多、疯眼汉穆迪、卢平、斯内普教授……最让马爱农难过的是弗雷德·韦斯莱的去世,这对一直在制造欢乐的双胞胎兄弟只剩下了一个,还有哈利的猫头鹰海德薇被杀死时,马爱农也十分痛心。“人物都是罗琳创造的,我们任何人都没有权处置,我们只能接受她的安排。”

九年之后,《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出世了,尽管它不是罗琳主笔,而且仅是一个舞台剧的剧本,但它毕竟是唯一罗琳本人钦点过的“哈利·波特8”。马爱农依然承担了这本书的翻译,“本来以为七本书结束哈利·波特的故事就终结了,不会再有关于它的任何作品,所以这次能够看到这个剧本,知道那个神奇的魔法世界还在继续,我觉得非常高兴。”

现在马爱农正在做7本《哈利·波特》的修订,已经进行到最后一本。之前翻译到后来几部时,她发现前几部的翻译中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伏笔。除此之外,还想把文字修改得更符合中文语感,让读者读起来更流畅一些。“既然有那么多人喜欢,就尽量把它做得再好一点,翻译就像对待一件玉器,需要耐心细致地不断打磨。这次争取把以前的缺憾弥补一下。”马爱农相信,这套书是能够作为经典留存下去的。

“15年过去了,现在中国的盗版现象还是一样严重”

国内出版界,对文学作品原著者的维权都困难重重,译者的权益就更难维护。几乎没有译者会主动维护自己的法律权益,但马爱农站了出来,一口气打了两个官司。

2014年,马爱农在书店里偶然看到了一本跟自己的版本装帧设计几乎一样的《绿山墙的安妮》,她拿起书来翻了翻目录,发现目录跟自己翻译的只字不差,再翻开里面的内容,也几乎是一模一样。“尤其是里面的诗歌,按说诗歌的翻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译法,特别能够体现个性的差异,可是这位‘译者’的诗歌也翻译得跟我完全一样,一个字都不差。”马爱农把这本书拿回出版社,交给了校对科,经过对比和统计,发现这本中国妇女出版社版出版的署名“周黎”的《绿山墙的安妮》,文字97%与马爱农译本相同。

相隔不久的某一天,一个朋友来访时,说自己在书店里看到了马爱农翻译的一大套书。马爱农觉得很奇怪,上网查了一下,发现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包括《马克·吐温小说大全集》《一千零一夜》《兔子坡、大象巴巴故事全集》等13本,署名为“马爱侬”。马爱农去书店买了几本,感到这套书翻译质量低劣,多半是抄袭别人的各种译本拼凑而成的,最后盗用了自己的名字,实在是令她难以接受。

两个官司告的是出版社,实际上在背后操持这些伪劣图书的是策划书籍的文化公司。中国妇女出版社版本《绿山墙的安妮》出版方提出私了,“别起诉了,你们不就是想要点钱么。”新世界出版社方面则辩称,他们出版的13种图书的真正译者叫孙豆豆,是其合作的兴盛乐公司编译部负责人,马爱侬是孙豆豆的笔名。他们还提供了一份孙豆豆出具的《说明》:“‘马’是家父的属相,‘侬’是上海话‘你’。‘离家方知父母恩’,在京数年,深感远在家乡的父母对我的牵挂和幼时家父对我的文学启蒙,就取了‘马爱侬’这个笔名,意即‘爸爸爱我’。”但实际上马爱农认为,这套书原著涉及英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和阿拉伯语,一个译者不可能精通这么多门语言,出版社就是在利用马爱农这个名字来误导读者。

界面文化:你最喜欢的一位翻译家前辈是谁?

马爱农: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了二十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的编辑工作。这么多年来,接触过许多前辈译者的作品,如,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张谷若译哈代,杨绛译《名利场》,王永年译欧·亨利,屠岸译济慈,查良铮译《唐璜》,杨德豫译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我从每一位译者的作品中都得到过滋养和教益,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其中,屠岸、王永年、李文俊、文洁若等老师,我和他们都有过交往,令我深受感动并获益至今的,不仅是他们的文品,更有他们高洁的人品。

我最喜欢的儿童文学翻译家是任溶溶,我认为他是真正具有童心的一位作家和翻译家,他翻译的许多童书我都反复阅读过。另一位我喜欢的翻译家是预言大师赵元任,他翻译的《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许多经典段落,尤其是那些诙谐的打油诗,我深为佩服,至今都能背诵出来。

界面文化:你认为翻译应该侧重直译还是意译?

马爱农:没有绝对的直译,也没有绝对的意译。每一个不同的文本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唯一的宗旨是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精髓,让读者阅读译文时所获得的信息、风格、情绪、意境等等,与读者阅读原文时所获得的相同相等。不管直译还是意译,都是为了这个唯一的目的服务的。每一次翻译,都是一次出发和抵达,从纯粹的外文出发,经过斟酌、掂量、寻寻觅觅、“旬月踌躇”,抵达纯粹的中文。我认为,翻译腔和欧化句是要尽量避免的,如果这样的文字大量存在,译文只能是一种半成品,还停留在把外文翻译成中文的半路上,没有完成真正的抵达。

界面文化:你最想翻译的一部作品是?

界面文化:当一部作品出来时,你是否心惊胆战有人来挑错?

马爱农:没有。翻译一部作品,心思应该完全在吃透原文、精确转换、打磨中文的过程中,可能不会有闲心去考虑这样的问题。译者会尽量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地投入,认真翻译好每一段文字,做到问心无愧。

界面文化:你认为翻译是否也应该拿版税而非千字多少元的稿费?

界面文化:你认为稿酬多少才合理?

马爱农:我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出版社的编辑,又是一位译者。我能理解出版社的难处,也能理解译者的不容易。一般从事文学翻译的人,都是真心热爱这项工作,能在翻译过程中获得大大超越金钱的精神享受。稿酬方面,只要双方能达成理解,彼此获得心理平衡,就是“愿打愿挨”的事。

界面文化:你对当今电子词典、网络资料运用的看法?

界面文化:你是否认为现在翻译正在分化为流行文化、纯文化、官方用语等多种体系?

马爱农:翻译风格如何,是由原文风格所决定的。如果同一种风格的作品,为了迎合读者的需要,人为地把它们翻译成“流行文化、纯文化、官方用语”等不同风格,肯定避免不了对原文进行篡改和扭曲,这是极不可取的。

界面文化:你怎么解决外来词汇的中文化问题,是不是有事不得已需要自己制造新词?

马爱农:关于在翻译过程中创作新词的问题,我们在“哈利·波特”系列丛书中经常碰到。这套作品中的魔法世界,是基于西方巫师文化、魔法传说,再加上作者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而建立的,其中的一些咒语、魔法生物等都是凭空幻想,在字典上无从查询,也没有其他译法可以参考,所以要求译者展开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幽默感,充分调动自己的汉语词汇积累,给每个名词找到合适的译名。比如书中林林总总的咒语:幻影移形,倒挂金钟,原形毕现……;比如那些魔法生物:护树罗锅、嗅嗅、炸尾螺、蒲绒绒……等等。翻译每一个新的咒语和魔法生物,对我们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正如严复所说:“一名之立,旬月踌躇”。

马爱农译作

马爱农:《船讯》是美国作家安妮·普鲁编写的小说,获1993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1994年普利策小说奖。故事讲述一个失败的中年男子重获新生的故事。全书以粗砺平淡的风格,压抑的深情如同潜流暗涌,仿佛是对那些被这世界唾弃却不自弃的边缘人、失意者内心褶皱和创伤的一次抚平与修复。

马爱农:加拿大作家露西·蒙哥马利(1874—1942)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感伤而充满诗意的故事。绿山墙农舍的卡思伯特兄妹本想领养一个男孩,不料阴错阳差,从孤儿院领回了女孩安妮。安妮长了一头红发,脸上有许多雀斑,一开始差点被退回去。但她纯洁正直、感情充沛,虽然身处逆境,却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终于在绿山墙找到了温暖的家。

马爱农:《走在蓝色的田野上》是爱尔兰当代女作家克莱尔·吉根(ClaireKeegan)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作品描写了爱尔兰现代社会中绝望与欲望,精悍之中透着极其克制的冷调,情节起伏出人意料,让人惊叹在短篇格局中竟有如此跌宕的内容。译本曾于2014年获爱尔兰总领馆首届爱尔兰文学翻译奖。

THE END
1.英语四级作文范文(附历年作文)在线词典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电脑或其他电子方式查阅在线词典,而不是使用传统笨重的纸质词典,从数百万词汇表中查找单词。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偏爱在线词典的原因。首先,在线词典可以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查阅在线词典很便利,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毫不费力地快速找到所需的单词。此外,在线词典https://www.oh100.com/kaoshi/cet4/zuowen/476289.html
2.问卷调查报告(15篇)随着电子词典功能的强大,越来越受欢迎。通化师院是一个师范类大学,而且外语系是第一大系,所以学习英语对大家来说都很重要,因为大家要考英语四级、六级、有的要考研、考公务员等等。还有外语系的同学要考专八,所以有一个好的学习英语的工具是很重要的,市场容量很大,所以我们对本师院的学生进行一次调查。https://yjbys.com/diaochabaogao/3606203.html
3.文摘沧州市来福2013年6月,美国金宝汤公司宣布并购丹麦克尔森集团,后者的黄油饼干在中国广受欢迎。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称,像麦片粥和意大利面这样的西方食品正在越来越受欢迎。 报道称,这种饮食习惯的变化带来了健康问题。根据新的数据,有近12%的成年人,即1.14亿人患有糖尿病。研究者称,中国正面临从心血管疾病和中风到肾病的“与糖尿http://www.czlaifu.com/?cat=16
4.致家长一封信图片模板黑白用户可以浏览他们的照片图库,这些图库可以轻松地从他们的PC或Mac同步,而且只需轻弹手指就能为他们的墙纸或电子邮件附件选择一张照片。 iPhone是一款四频GSM手机,并支持EDGE和Wi-Fi无线数据联网技术。 苹果公司选择了AT&T作为其在美国独家iPhone运营商合作伙伴,该公司是美国最优秀、最受欢迎的运营商,用户超过6,000万。https://www.wendangwuyou.com/fw/86505.html
5.问卷调查报告(通用20篇)随着电子词典功能的强大,越来越受欢迎。通化师院是一个师范类大学,而且外语系是第一大系,所以学习英语对大家来说都很重要,因为大家要考英语四级、六级、有的要考研、考公务员等等。还有外语系的同学要考专八,所以有一个好的学习英语的工具是很重要的,市场容量很大,所以我们对本师院的学生进行一次调查。 二、调查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30402160824_6792377.html
6.日本电子词典简史各大电子词典厂商已经不再满足于完整收录内容的基本目标,甚至不再满足在日本市场偏居一隅。多媒体,彩色屏幕,扩展存储卡,手写识别等技术开始推进并普及,连机身都开始变得越来越坚固(增加缓冲结构防止跌落损伤,使用金属顶盖等)。 在2002年,夏普就推出了业界首款彩屏电子词典PW-C5000,使用了320*240像素的3.8寸STN彩屏,https://www.yoojia.com/ask/17-11643748742794900688.html
7.电子词典机器翻译不靠谱,笑死人的俄语标示翻译现在,俄语越来越受欢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也都在积极的翻译他研究它,菜单上招牌上都会出现俄语的身影。有时候,他们也会是伟大的,但有时,当它进入机器翻译 - 史诗般的,非常有趣。 Такиевотнехитрыеуслуги. 如一些简单的服务 Найденсамыйчестныйперевhttp://m.hujiang.com/en_dianzicidian/p701100/
8.大学生课外读书调查报告(通用9篇)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到网上下载文章与书来读。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省钱又省时,何乐而不为! 但他们往往忽视了一点,网上的知识缺乏系统性,网上的书籍与知识(3)根据调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文学类书籍,除此之外娱乐消遣类书籍和科普读物也非常受欢迎,相比,实时纪实类书籍和专业技术类书籍阅读量较低。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10322103819_879830.html
9.2023年08月唐山市古冶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76名工作人员42笔试历年物体从高空中下落其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是因其具有惯性 B.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其机械能逐渐减小 C.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其运动速度必然发生改变 D.综合了多家咨询机构提供的意见,小峰拟定了符合自身条件的出国学习规划 D.小文每次阅读英语文章遇到生词时都会查阅电子词典,掌握生词的读音和意思 223.下列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906/5034231002010323.shtm
10.最受欢迎的十大电子学习用品合集十大学习必备的电子产品推荐→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现代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在学生的学习用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的文具用品、书包、笔类,点读机、学习机等电子学习用品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一些适合的电子学习产品能够辅导孩子的功课,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帮助家长排忧解难,比如学https://www.cnpp.cn/focus/28906.html
11.有道翻译笔哪个型号好用?盘点最受欢迎的五款好文攻略百家评测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快速翻译的工具。有道翻译笔在这个领域中名声很高,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介绍有道翻译笔的特点,并详细介绍几款最受欢迎的产品,包括有道有道词典笔、有道YDP031和有道YDP031。它们都拥有强大的翻译功能和易于携带的设计,是您出行或学习语言的好助手。 有道翻译笔http://www.baidudw.com/jingyan/1034911
12.中学生最佳学习工具,名人学习词典X1试用体验名人双核学习词典X1开创了中学生学习工具一个全新的品类——学习词典,首次将学习机和电子词典完美融合在一台机器上,实现了中学生全科学习、视频学习和专业电子词典查询功能,4.3寸超大彩屏屏幕,键盘和手写双输入,兼具电子书、MP3、MP4多种娱乐功能,售价仅1000多元,不仅在中学期间可以使用,还可以在今后上大学的时候使用,无https://g.pconline.com.cn/x/127/2561361.html
13.写好信题目答案解析,写好信题目答案解析2(2)《现代汉语词典》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①名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回味无穷;②动词,从回忆里A、称谓是对收信人的称呼,写在第一行,要顶格写受信者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 B、正文要另起一行,空两电子邮件已经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人们把它亲切地称为“伊妹儿”。【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https://www.12tiku.com/newtiku/so-%E5%86%99%E5%A5%BD%E4%BF%A1-l2.html
14.与书有关的作文(精选30篇)湘帘轻摆,悠悠荡荡,如女子乘舟涉水而来,漾出轻微的声响,听得见那声响在男子心里变得越来越清晰剧烈,如雷鼓动。 但当我读透了,蓦然回首,灯火阑栅处,却电子书可以放在电子词典里,手机里,MP4里,不但可以免费得到很多很多的书,还可以把许许多多的零散时间利用起来,我就是靠这样读到了很多生僻的书店里很难找到https://m.ruiwen.com/zuowen/shu/4866653.html
15.学生使用电子产品公约(通用10篇)然而,从90年开始,看电视、上网、刷微博、发微信、打游戏等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虽然我国在这一方面做的具体调查还比较有限,但通过观察周围的一些现象却不难发现:一个牙牙学语孩子对父母的智能手机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少年儿童对各类电子产品轻车熟路的驾驭更是让许多成年人也望尘莫及;此外,学生们在电子产品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cu6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