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海宁书城杯”全市中小学生作文大赛
参赛选手写作有技巧
见习记者林佳冰
写作,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写作可以培养思维、抒发情感。如何写好一篇作文,是学生、家长、教师一直在摸索的问题。
资深小记者陈诺:
做一个生活有心人,有感而发才最真
陈诺是紫微小学六年级(4)班的学生,是一个爱看书、爱古筝的文静女孩儿。褚洁斐是陈诺的妈妈,她告诉记者:“陈诺三年级以前特别调皮,总是坐不住,不知道为什么,自从上了三年级就成了一个文静的小女孩。恰巧,她也是三年级的时候报名参加了海宁日报的小记者活动。”
“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写作了,当然最先开始都是很简单的,写作文也要一步一步慢慢来嘛。”陈诺回忆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喜欢上了写作,也许是和从小爱看书的习惯有关,“小时候是妈妈给我借书来看,大部分是童话类的书,现在我也会自己去借书、买书,从小到大买来的书已经堆满我的书架了。”
《爱的教育》是陈诺心目中最好看的书,“我是在三年级的时候看的,到了现在还是最喜欢它,记得当时看完之后我就写了一篇读后感。”
有感而发,是陈诺写作文的先决条件。在她看来,写好一篇作文不是一日就可以练成的,必须先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感受身边的事物。
褚洁斐说,每一次陈诺写的作文,自己都会帮她收录在《陈诺小学作文集》当中,现在已经很厚一本了,每一篇都是孩子对自己人生的一个记录。最后,褚洁斐还要为陈诺的写作技巧再补充一条:态度认真。
“她每次写作文之前,都会和我们交流,自己想写点什么,大概怎么写。但是我们也不会干扰她,这样她的作文才能更真,有小孩子的朴实之气。我记得每次老师布置写作作业,陈诺就特别认真,有时只要求写个草稿大纲,她就会把完整版的作文写出来。她喜欢一气呵成的感觉。”
亲近·亲情(节选)
当老人脸上露出孩子般灿烂的笑容时,当老人眼角泛出幸福的泪花时,当老人什么话都不说只是紧紧握住我们的手久久不肯放下时,我知道,我们就是老人的孩子,他们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我知道,这些老人也是幸福的、快乐的、有人爱的;我知道,我们已经走进了老人的心里;我知道,这就是亲近,这就是亲情!
小记者殷左恒:
爱看《城南旧事》,写作文最有趣的是真实
殷左恒是市实验小学四年级(6)班的宣传委员,也是一个月前刚刚“入职”的小记者。平时喜欢看书、书法、钢琴和舞蹈,问他为什么要报名参加小记者,他只笑着说:“我想再多学习点知识。”
原来招募小记者的消息,是妈妈殷蓝在报纸上看到的,想着挺好的活动,就问儿子愿不愿意参加,想不到殷左恒一口答应。
“它是一个一百多岁的娃娃讲述的传奇故事,关于她亲身经历的不可思议的旅行和历险。我已经看了2个星期了,刚刚还在看呢,不过因为太长了,到现在才看了一半。不过我最喜欢看的书还是《城南旧事》,我读了好几遍了,越来越有趣!”
看书对殷左恒写作方面的帮助很大,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拥有自己的《采蜜集》,“我每看一本书,就会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摘录下来,等下次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参考,不过不是原句照搬,而是要用自己的话来说。”
除了从别人的书籍里摘录词句,殷左恒还有一个写作小妙招:体验生活,学会观察。“作文最有趣的地方就是真实,我们写的作文一定要是真实发生的,它才会有魅力。”殷左恒说,要通过眼、耳、鼻等身上所有能用的感官来感受生活,拥有自己的体会,同时也要看看新闻,电视上的或者报纸上的,不要觉得那些离小学生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