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论文和业务案例征集通知

201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论文和业务案例

征集通知

各分支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协)会,各企、事业单位会员,个人会员:

一、征集主题(题解详见附件)

新时代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均衡融合智慧

(一)论文征集

1.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40周年:光荣·梦想守正·创新

2.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使命与创新

3.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

4.挖掘地方文献价值,助力文创产品开发

5.纪念毛晋诞辰420周年、图书馆史志编纂

6.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的适用规则

7.数字图书馆在数据开放中的责任

8.我国地方图书馆立法研究

9.《公共图书馆法》视野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10.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中的著作权问题及其解决机制

11.国际大数据协同治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研究

12.比较图书馆学的理论与方法

13.新时代少数民族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14.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建设

15.数据智能化改造——图书馆信息组织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16.从资源揭示到知识组织——在知识图谱环境下编目业务的进化

17.公共图书馆与传统文化

18.科普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

19.环境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20.阅读推广:在新时代图书馆转型中创新发展

21.融合发展跨界创新:公私藏书互动模式构建与经典阅读

22.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

23.文化创意与公共图书馆服务

24.创新与升级:后评估时代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估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向

25.区域协作与图书馆智慧服务

26.开放科学与机器智能环境下专业图书馆范式变革

27.医学图书馆服务创新:新技术、新文化、新影响

28.开放共享协同发展——共建中国高职图书馆命运共同体

29.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中小学云图书馆创新与发展

30.儿童阅读与服务转型、创新

31.其他

(二)案例征集

1.集体智慧——图书馆跨部门合作实践案例征集

2.发现图书馆阅读推广特色人文空间案例征集

3.图书馆“读书会”案例征集

4.阅读的精灵——发现最美故事会案例征集

5.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阅读空间与经典阅读案例征集

6.全国图书馆视障人群服务案例征集

7.新时代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创新发展案例征集

8.创新引领未来——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案例征集

9.城市图书馆服务效能最佳实践案例征集

10.融合发展跨界创新:公私藏书互动模式构建与经典阅读案例征集

11.儿童阅读与服务转型、创新案例征集

二、征集要求

(一)稿件要求

1.作品应为未经刊物或会议公开发表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或实践总结,不涉密,无抄袭,无一稿多投情形。

2.论文研究应问题明确,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且有实际材料支撑,提倡实证性研究。

3.案例应为经过完整实践运行并取得积极成效,内容真实可靠,有引领、导向和示范作用,切忌杜撰或编造。案例撰写应体现案例开展背景、主要内容、活动过程、分析与总结等方面。

4.作品结构合理,要素齐全,文笔精炼,符合学术规范。引文须注明出处。

(二)投稿要求

1.请从中国图书馆学会网站登陆“会员管理与服务平台”(新用户需先以“个人用户”注册)提交作品的电子文档。

2.作品限由署名作者提交至一个主题内,多作者作品由一位署名作者提交,请勿代人提交和重复提交。

(三)征集日期:2019年3月1日至4月10日。

(四)征集费用

本次征集100元/篇,应于作品提交后随即寄出。提交前已在平台激活“中国图书馆学会个人会员”身份的用户免费,每人限免1篇(个人首页右上方显示“会员”字样,即表明会员身份有效;会员资格审定事宜可咨询本省图书馆学会)。

1.交费方式:银行转账

户名:中国图书馆学会

开户行:北京银行魏公村支行

帐号:01090303200120105049050

2.请在汇款或转账时备注(或附言):征文+作者姓名+单位。

三、征集说明

1.组成专家委员会对稿件进行研议,提名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研究价值的作品。

2.为加强学风建设,将委托编辑部对稿件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复制比检测结果作为研议的参考依据。

4.提名作品作者将有机会获邀参加2019年中国图书馆年会。

四、咨询联系

余老师(征集):010-88545399

石老师(征集):010-88545653

郭老师(征集):010-88545829

傅老师(财务):010-88545091

请各分支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协)会,各企、事业单位会员接到本通知后,及时、广泛地向所辖各图书馆、学会会员和广大图书馆工作者进行宣传,积极配合我会做好征集的组织工作。

附件:征集主题题解

中国图书馆学会

2019年2月27日

附件

征集主题题解

一、论文征集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40周年。自197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我国图书馆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图书馆学会作为我国图书馆界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图书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学术研究、阅读推广、行业协调、国际交流、人才培养、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主要回顾中国图书馆学会40年发展历程,讲述自己与中国图书馆学会有关的经历和情感,总结、研究中国图书馆学会过去、当下及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国家文化自信和文化战略高度阐释了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重点项目和措施保障。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图书馆自身优势,可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历代典籍为主,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成就,旨在从典籍中汲取历史智慧,使蕴含在典籍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智慧为今天所用,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把握当下、走向未来。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服务地方社会的知识宝库,是研究地域发展的可靠资料。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对传承地方记忆与文明,彰显地方文化魅力,促进地方发展乃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都有着重要意义。文创产品的开发正是依托于地方文化的丰富内涵,并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满足民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思想文化消费需求。它以无限的创意、多样的形式来展现地方文化及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揭示地方珍贵资料的价值,让地方文化资料“活起来”。因此,挖掘地方文献价值,助力文创产品开发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地方文献工作发展的新方向。

2019年是明末清初常熟著名藏书家和出版家毛晋诞辰420周年。毛晋为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保存、校勘、刊布、记录、传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藏书史和出版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推动各类型图书馆馆史、馆志的编纂工作与研究,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编纂指引,全面促进图书馆史志编纂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发展和繁荣。

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新的发展形态,是利用高新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范围的重要途径。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应适用一些规则,如:(1)对著作权作品的特殊合理使用权,即数字图书馆对传统作品的数字化应属合理复制行为,对数字作品的加工及数据库建设应按汇编作品加以保护;(2)信息传播服务中的特殊豁免权,对数字图书馆对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行为给予免于起诉和赔偿的豁免;(3)避风港原则;等等。

开放科学(OpenScience)指创新者对新创知识的开放披露行为。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不约而同地认为对创新知识过度保密或过分产权保护,并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开放科学则有利于增加技术创新的社会福利。但需要寻找合适的途径来实现对科学数据的开放。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实施的《开放政府指令计划》是通过非营利性基金组织来开放科学数据,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路径,而数字图书馆作为科学知识储备的中坚力量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开放科学数据作出贡献。

近年,我国地方图书馆立法实践成果颇丰,四川、广州、东莞等地先后颁布实施地方图书馆法规或者政府规章,随着我国拥有立法权的地方扩大至设区的市,将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启动图书馆立法工作。研究重点是:(1)地方图书馆立法内容研究;(2)地方图书馆立法配套制度调查与研究;(3)地方图书馆立法技术问题研究;(4)地方图书馆立法与国家层面文化立法的衔接与突破;(5)国内外地方图书馆立法修订问题研究;(6)地方图书馆立法宣传推广研究。

《公共图书馆法》构筑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法律制度体系的框架,并对图书馆法制和服务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知识资源宝库,如何在既有法律框架的支撑下,建设与丰富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构建支撑图书馆健康发展的基本制度与服务模式,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融入互联网+理念,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建设新型图书馆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既是社会大众的现实需求,又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著作权法是调整作品创作、传播和使用过程中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基本规范,对鼓励智力创作、保护作者权利、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全球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数字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作品创作和传播方式已发生了诸多变化,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面临诸多以印本时代为特征的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通过利用或变革著作权法律制度,使其适用数字时代我国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变革的发展需求,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战略发展、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决策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图书馆领域著作权法律制度研究的重要命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包括少数民族图书馆事业在内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只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少数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转型发展再前行,少数民族图书馆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及少数民族专业图书馆等少数民族图书馆应正视我国图书馆事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在深化改革和提高效能中进一步推动均衡发展,在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

语义网和关联数据的兴起,在解决图书馆资源发布、集成、语义互操作、智能检索等方面潜力巨大。尤其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借助图书馆精细化和标准化的海量信息资源,可以为读者用户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更精准且更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用户从垃圾信息中解脱。

传统图书馆的资源揭示工作主要是利用ISBD、CNMARC、分类法等通用规则对资源进行整序、聚类,使资源可以为读者有效获取的工作。而知识组织是指“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诸如整理、加工、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相较于资源揭示的理念,知识组织更注重对资源的深度整合和控制。早期的知识组织受限于工具的不完善,无法满足图书馆深层知识挖掘的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组织方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尝试,已经逐步确立了可用的知识表示、挖掘以及存储等技术方案,同时以AlphaG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也对知识组织工作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客观需求。在目前知识图谱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FRBR家族模型、RDA以及关联数据等理论思想,阐述编目工作在知识组织领域扮演的角色。探讨编目业务在知识组织工作中遇到的业务难点,规划编目工作的发展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以及人们精神塑造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当前社会共识。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机构,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阵地。肩负社会教育责任的公共图书馆对弘扬传统文化责无旁贷,总结、研究、认清现阶段传统文化推广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进,增进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有效地运用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改善国民精神面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早期阅读中,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儿童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英国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中说:“阅读总是需要场所的。”环境对于儿童阅读是多么的重要,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更是阅读的首要条件;良好的阅读环境创设,使儿童能主动有效地与环境互动。作为公共图书馆,这就需要我们为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从而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公共图书馆也有引导每个家庭创设家庭儿童阅读环境的责任,引导每个家庭成功走上阅读之路。

时代在转型,图书馆也身处转型关口,阅读推广从形式到内容都遭遇严峻挑战。阅读推广必须在创新中发展提升。围绕“阅读推广”这一主题,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其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新时代图书馆如何转型,转型时期图书馆如何创新阅读推广理念与方法,阅读推广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现代技术在阅读推广中的应用,阅读推广评价体系及指标构建等等。

我国图书馆界对总分馆制建设的探索历经十余年取得显著成就,创造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国特色。自2016年底《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下发以来,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在我国开始走向成熟发展的崭新阶段。推进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的总分馆制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公共图书馆法》的要求,各地仍需因地制宜地提出创新性的发展思路和解决办法,总结典型经验和关键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

近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创新、空间重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媒体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输出创意服务和创意文化。重在研究探讨创意服务和创意文化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和事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将它们作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维度,用以指导公共图书馆构建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思维、新融合、新业态。

绩效评估对各级公共图书馆业务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效助力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在均衡、融合、智慧的图书馆转型与发展背景下,主要聚焦于:(1)国内外图书馆绩效评估新趋势;(2)图书馆评估定级及其实施机制;(3)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及指标构建;(4)图书馆质量意识与绩效管理研究;(5)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创新案例及启示;(6)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绩效评估;(7)阅读推广活动绩效评估研究;(8)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评价研究;(9)图书馆员工绩效考核研究;(10)其他。

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驱动下,图书馆的服务从传统服务逐渐转变为智慧服务。在此背景下,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提高图书馆员的个人素养;拓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共享各区域图书馆间的资源;将新技术与图书馆服务有效融合;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从而改善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均衡性,促进各区域间图书馆事业的协同发展,开创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新时代。

开放科学正在迅速发展成为科技与社会创新的基础模式之一。在开放科学环境下,专业图书馆的角色与职责需要转变,不再只是信息资源的采购者和访问渠道的提供者,而是开放环境的营造者、研究过程的参与者、开放出版与获取的推广者和开放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维护者。在信息开放获取、信息数据化、创新多元化、智能技术应用日趋深入的背景下,专业图书馆机构的发展与服务已经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需要把握发展机遇,转变服务理念,致力于创建适应开放科学环境和机器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的新型范式,构建支撑开放科学研究和智慧服务的信息基础设施,重构图书馆智慧服务愿景,重塑变革环境下的战略、模式、能力和服务,通过创建数字化学术服务新范式,重整学术信息服务资源与基础设施,深化智能技术应用,构建智能化学术信息服务平台系统,构建新型学术信息服务网络等,实现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从嵌入式服务走向融合服务,从信息融汇走向智慧服务,从学术信息服务走向智库研究服务。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文献的知识挖掘、医学大数据的关联发现等逐渐成为广大医学科研人员的重要科研模式之一,医学图书馆必须把握新时代新的用户需求,才能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资源融合化、功能多样化、服务智慧化已成为医学图书馆发展的主要趋势,利用新技术、通过新途径、利用新模式、拓展新空间为用户提供新的文献和知识服务,把握机遇快速转型势在必行。集医学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功能于一体,便捷宜读的阅览环境、丰富多彩的新知识传播活动使得图书馆成为新的文化中心,进一步思考新文化的传播技术与手段尤为必要。研究医学文献管理新技术,注重医学数据管理新服务,通过馆员嵌入医学科研过程,助力科研等方式不断扩大图书馆对科学研究和知识传播的影响。

为贯彻国家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社会主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探索为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培养大国工匠贡献高职高专图书馆人的能力与智慧,发挥图书馆在全方位育人方面的作用,体现共建中国高职图书馆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全国高职高专图书馆的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2018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从教育信息化1.0到教育信息化2.0,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作为图书馆工作者,理应成为教育信息化2.0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创造者。中小学云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信息化时代的新生事物,在信息化2.0背景下秉承“开拓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以技术为驱动,以应用需求为抓手,紧跟时代步伐,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改革,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新的资源对中小学云图书馆进行迭代升级,区域推进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影响力的日益增加,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巨大进步,以及图书馆儿童阅读服务效能及地位的日渐突出。如何满足广大读者对儿童阅读服务的新需求,如何寻找和探索展现儿童阅读的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是图书馆进行儿童服务时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为了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业态,应积极开拓儿童阅读服务内容的延展与创新,寻找新的工作模式与形态,促进不同服务主体的融合与交集,更新活动服务的媒介和载体,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主题阅读活动、研学活动,才能吸引广大少年儿童走进图书馆,使用图书馆,并提供高品质的儿童阅读服务。

二、案例征集

推动全民阅读已经成为图书馆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而故事会则是国内外阅读推广的一种主要形式,深受政府和民间的重视,它可以有效地激发民众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推动全民阅读风气的形成。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中的重要作用,征集图书馆故事会的优秀案例,交流、推广先进理念与经验,进一步推进与提升全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整体能力与水平。

身处全媒体时代,信息随处可得,但大量杂乱的碎片化信息让人应接不暇,迷失自我。我们更需要阅读经典,从经典中寻找逝去的精神家园。在全民阅读推广的大形势下,如何推广经典阅读是一个迫切、永恒的议题。图书馆是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基地,通过本次案例征集活动,希望能够对图书馆经典阅读空间的构建意义、创新案例、服务经验,以及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历史、现状、经典书目、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全媒体时代经典阅读推广特点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提升全民阅读推广的深度和广度。

开展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一。但“社会教育”在图书馆学范围内并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向公众提供平等、免费的终身教育资源和服务,向社会提供各种文化信息,协助其选择和控制这些信息以实现自我提升,开展文化活动向公众传授知识等。近年来,社会教育项目在图书馆的基本工作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基本教育职能,起到推广阅读理念和普及读者知识的作用,最大程度上实现图书馆的价值,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文化影响力。相较于传统的公益讲座,公共教育项目的内容更加多元化,形式灵活多样。而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模式的公益讲座发展遇到了瓶颈,但网络公开课、直播等一系列依托网络而出现的讲座与培训活动则越来越多,为图书馆公益讲座与培训的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也为讲座与培训活动的传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创新让图书馆与时俱进,创意让图书馆鲜活灵动。通过进一步营造公共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氛围,鼓励更多的机构和个人积极参与到图书馆创新创意工作中来,征集主题包括:技术创新案例或创意方案、服务创新案例或创意方案、管理创新案例或创意方案、社会合作创新案例或创意方案、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案例或创意方案和其他(图书馆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深入发展和《公共图书馆法》的全面施行,提升自身服务效能,以更好地实现服务的普遍均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已经成为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服务效能的提升离不开管理机制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变革,离不开与社会力量的广泛合作以及与新技术、新知识的智慧融合与应用。城市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涌现了一大批服务效能显著的典型,在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体系化等方面做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总结和交流城市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经验和问题,能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专业化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THE END
1.图书馆荣获“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优秀馆长”“先进工作12月5至6日,由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承办的“2024年安徽省高校图书馆馆长年会暨第五届安徽省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决赛”在芜湖召开,安徽师范大学学术副校长辛涛,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主任徐菲,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安徽大学图书馆馆长储节旺,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副秘书长、中国科http://lib.wxc.edu.cn/2024/1210/c5514a193965/page.htm
2.教师借阅达人优秀学生馆员优秀图书馆志愿者”的通知经图书馆系统统计和评审推荐, 2023年度“借阅达人、自主学习达人、教师借阅达人、优秀学生馆员、优秀图书馆志愿者”表彰名单已出,公示如下。陈治国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刘广荣 土建与水利学院 任兆玮 数学与…https://m.sohu.com/a/773660507_121117462
3.会员的事迹我们由自己的成员图书馆所拥有、支持和领导。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提供指南。从投资重大研究到新产品试点以及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始终依靠成员的指导、了解印第安纳历史学会如何整理在线图片,从而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轻松浏览和了解印第安纳州的历史。 携手为各校区提供更好的服务 https://www.oclc.org/zh-Hans/member-stories.html/:F23342347:/
4.权威发布:2024图书馆学者学术活跃度排名白如江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 A 别立谦 北京大学图书馆 D 蔡迎春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A 曹磊 江阴图书馆 D 曹玲静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B 曹忠 上海浦东图书馆 E 曾建勋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A 曾文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B 柴会明 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 B 常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http://www.newwenke.com/view.php?id=1762
5.关于申报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会员和优秀学会工作者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会(以下简称地方学会): 根据《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会员和优秀学会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以下简称《优秀会员和优秀学会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中国图书馆学会将在2011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上对在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会员和优秀学会工作者进行表彰。为了做好此项工作,现就有https://www.zjlib.cn/zxbghd/35729.htm
6.学会概况在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期间,各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给国图老专家的回信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担当作为,敬业爱岗,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勤奋奉献,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https://www.sxlib.org.cn/xuehui/xhgk/dbdh/202401/t20240110_1131782.html
7.吉安市人民政府公共文化体育我市公共图书馆在2023江西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学会优秀会员 贺小燕(永新县图书馆) 郭芬(井冈山市图书馆) 傅小菊(永丰县图书馆) 江西省图书馆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 鲍宇飞(吉安市图书馆) 希望获得荣誉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要以获得荣誉的单位和个人为榜样,始终以“走在前 勇争先 善作为”为目标,发挥自身https://www.jian.gov.cn/xxgk-show-10222089.html
8.图书馆学会工作总结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图书馆学会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297389.html
9.学会工作总结(通用20篇)参加市科协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和科普活动,4月中旬由市科协主办在观前街玄妙观正山门广场举办科普宣传活动,学会提供市区地图等宣传资料;11月上旬由学会金洪贤理事长带队,学会三名理事参加了市科协组织“上海国际工程师大会”;上半年组织学会会员参加市科协举办“迎接世遗会国际交往与涉外礼仪”、“中国高速公路网”科技https://www.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2268803.html
10.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再获中图学会多项表彰凭借突出的工作业绩,河北省图书馆学会获得多项荣誉,省学会被评为2009—201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先进学会,盖建丽等8位会员被评为2011—201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会员,学会秘书处徐坤同志被评为2011—201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 一直以来,省图书馆学会在省文化厅、中图学会的领导下,坚持以会员为本,以推动http://www.helib.net/xwdt/2014-05/20/content_14025.htm
11.梅州市图书馆学会成立第二届理事会2024年3月29日上午,梅州市图书馆学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在市剑英图书馆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学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广东图书馆学会秘书长、省立中山图书馆辅导部主任陈卫东,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干良出席并讲话,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全市12家单位会员代表、会员参加。 https://www.mzjylib.com/news/54255.html
12.全国学会换届奄方案(精选12篇)(五)普及图书馆学、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与信息素养;推动全民阅读,促进知识的创新与传播,为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作用。 (六)发现、推荐学术人才,按照规定经批准表彰、奖励在学术活动和图书馆工作中取得优秀成绩的会员和图书馆学会工作者。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63zzr4h.html
13.中国图书馆学会:推动学术繁荣与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图书馆学会是由图书馆界和相关行业的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图书馆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我国图书馆学术繁荣和事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其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中国图书馆学会,1927年成为国际图联(IFLA)创始单位之一。1979年7月,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http://m.xm8168.com/h-nd-256104.html
14.苏州市图书馆学会2023年度会员代表大会将来自苏州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学会2023年度会员代表大会将于1月19日召开】苏州市图书馆学会 2023 年度会员代表大会将于 2024年1月19日在苏州图书馆召开:一、会议主题数智时代图书馆专业化发展二、会议时间与地点会议时间https://weibo.com/1962962921/NBlTE0knm
15.烟台市图书馆学会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科教文体烟台新闻网胶东在9月20日,烟台市图书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烟台图书馆召开。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蒲晓虹、烟台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赵铭锴、烟台市社科联副主席姜培松、烟台市科协副主席韩长安、烟台图书馆馆长宋书兰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市各级各类图书馆的100余名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4/09/23/2005846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