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付的好处(精选5篇)

“这次入股主要是为中国移动在国内开展手机支付打基础,未来该业务将成为中国移动的蓝海之一。”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就入股浦发一事举行吹风会上做了如此表述。在很大程度上,这涵盖了中国移动入股浦发的主要目的,或者说是现阶段的核心目标。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希望移动支付将最终带来每年至少100亿元人民币的总收入,这恰恰也说明了中国移动对此次入股的前景非常看好。

手机支付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对于移动用户来说,通过短信等方式直接从手机用户的账单或预付费中对增值服务扣款已经是一项相对成熟的业务,它属于手机支付的一种。虽然手机支付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不过其感知度和应用还不够广泛。而去年年末发生在上海的“胸罩门”,通过一个近似于娱乐的手机视频,让一个衣着性感的美女将胸部轻轻贴合在公交刷卡器上,用手机刷卡坐车,然后在网上疯狂传播,从而以娱乐的方式给大众上了一堂手机支付的教学普及课。目前市场上最具发展潜力的手机支付要数“非接触式”手机钱包和移动支付平台,不过手机钱包仅限小额支付,而移动支付平台可以突破支付额度和支付方式的局限,从而在其合作的商场、超市、便利店、餐馆、公交车、电影院等场所都能进行POS机刷卡消费。

然而这仅仅只是中国移动入股浦发的第一步棋,真正的合作绝不仅仅只是一个手机支付那么简单。手机支付充其量是中国移动联姻银行的一个战术级目标,其背后有更加广阔的战略级考虑。

异业合作前景广阔

王建宙说的一段话颇为耐人寻味:“入股浦发,最主要的目标是大力推进移动电子商务,即移动金融。”值得注意的是,移动电子商务,绝不仅仅只是手机支付这么一个项目,而是通过入股,建立一个在完整的异业合作基础上的3G大战略。

而这一联姻不仅仅可以破解两家企业现实中的迷局,更可以为中国移动拓展异业合作上的广阔领域,这恰恰是两家结成利益联合体的关键性原因,通过借助双方的优势,进行强势突围。可以预见,中国移动在成功拓展手机支付领域之后,将进一步进军移动支付市场。

扩展零售银行

根据易观国际《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蓝皮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2009年度交易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元,成为中国金融支付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显然,对于中国移动来说,移动支付市场不仅仅具有巨大的利润驱动,更主要的是,通过深度开发移动支付市场,提前培养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使用习惯,将能够利用便捷目可能带有独占性的基础应用,将固有用户对中国移动的忠诚度提高到全新的高度,也可以借此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成为中国移动新的消费群,这将是中国移动异业合作上的真正战略方向。

就目前的战略而言,在手机支付体系上,中国移动也将会极力扩展零售银行业务,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公开表态,今后的手机支付会在目前小额支付的基础上,以手机为载体,进行转账、大额交易以及汇款等业务。而入主浦发,就等于拿到了一张通行证。这将最大限度地将3G最核心的高端客户牢牢捆绑住,通过最便捷的银行业务服务,成功将对大额银行交易有迫切需求的高消费人群和商务人士集纳在中国移动的用户群之中,从而完成以手机支付破局低端客户,以零售银行业务破局高端客户的3G战略布局,形成强势的包围圈。

【关键词】移动支付安全发展

一、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与使用环境

(一)智能手机快速普及,手机网民规模、手机购物网民规模持续增加

艾瑞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达3.2亿台,同比增长88.2%,渗透率达28.7%,预计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超过50%。智能手机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流。3G的普及、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手机应用的创新促成了我国手机网民数量的快速提升。根据CNNIC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

手机网络购物市场的繁荣推动手机支付不断成熟,同时手机支付环节用户体验的提升也从侧面推动了手机网购。截至2013年6月底,手机在线支付网民规模达到7911万,使用率提升至17.1%,与2012年12月底相比提升3.9个百分点;手机购物网民规模达到7636万,使用率为16.5%,较2012年12月底提升3.3个百分点。

(二)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迅猛

艾瑞数据显示,2012年移动互联网经济规模达976.2亿元,同比增长148.3%,增速远远超过桌面互联网经济,且两者规模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三)移动支付的模式以远程支付为主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Q2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064.1亿元,环比增长64.7%。其中,远程移动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852.4亿元,环比增长90.7%,超过上季度移动支付市场整体交易量。

(四)移动支付应用环境和技术日益成熟

1.技术标准正式,确定采用13.56MHzNFC为标准并支持将安全模块存储在SIM卡中的NFC-SWP方案;

2.央行于2013年7月6日发放第七轮支付牌照,截至目前已总共向市场发放了250张支付机构牌照;

3.中国移动各省的NFC-SIM卡采购陆续开展,采购与招标网显示湖南、甘肃、河北已出中标结果;

4.运营商和银联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今年6月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共同推出移动支付联合产品――手机钱包,首批8家商业银行都完成了与该系统的对接。此外,NFC进入北京市政公交系统也是NFC商用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影响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障碍因素

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为74.5%,但是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经济规模(976.2亿元)仅占桌面互联网经济规模(3282.5亿元)的29.7%。这一方面说明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另一方面说明移动支付发展远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影响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进程的障碍主要有:

(一)移动支付存在的安全隐患

移动支付的前景虽然可观,但是发展起来却困难重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移动支付完全问题的担忧。移动支付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机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杂牌手机固化了吸费软件和木马恶意程序,导致手机安全性无法保障;多数手机的操作系统是开源的安卓,其脆弱的安全防护体系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过于简单的加密技术会使用户在通过开放的手机通信系统进行手机支付时泄露私密信息,造成经济损失。

2.移动支付的身份认证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移动支付处于无线通信环境,传统的认证技术不能完全移植到手机平台,手机作为支付工具,必须对参与交易的银行、商家、用户多个实体的合法身份进行识别,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认证技术解决手机支付的身份认证安全隐患。

3.消费者本身缺乏安全意识

很多消费者缺乏安全意识,如不设手机密码,或者设置非常简单的密码;未安装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随意下载非官方或者非安全电子市场的应用等。这些都给手机支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基础设施薄弱

1.我国的移动支付受理终端布放速度缓慢

我国的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与日本和韩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受理终端的布放速度远远跟不上移动支付产品的推出速度。手机运营商和银行虽然也合作推出过一些手机银行卡产品,但能受理这些产品的场所很少,用户使用移动支付产品受到限制。

2.移动支付技术安全性薄弱

我国在移动支付方面没有应用较广泛的成熟商用案例,受安全性制约,近场支付只能完成1000元以下的小额支付,而且丢失后不能挂失。

(三)移动支付的监管机制不完善,移动互联网成监管难题

1.监管主体不明确

目前我国移动的监管分散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工业及信息化部等部门,多头监管必然造成监管资源的浪费和监管有效性的降低,不利于移动支付产业的规范发展。

2.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移动支付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涉及移动支付方面的立法,多数是由国人民银行或银监会制定的,法律效力低。

3.移动互联网成监管难题

首先,移动支付业务创新加速,海量的程序应用和众多的自由开发者给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其次,移动互联网监管平台缺乏,使移动支付面临严峻的安全风险;第三,移动互联网引发全球化运营,使监管面临跨境监管等新难题。

(四)移动支付参与者缺乏密切合作,影响资源整合

移动支付的参与者移动运营商、银行、非金融支付机构各自推出了多种经营模式,各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都希望自己处于主导地位,缺乏密切深入的合作,导致各类资源无法有效整合,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严重阻碍了移动支付的发展。

(五)消费者的支付观念和习惯有待转变

目前我国的多数消费者还习惯用现金消费或者银行卡支付,而目前的移动支付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消费者还体验不到移动支付更便捷更快速的好处,消费者的支付观念和习惯还有待转变。

三、解决我国移动支付发展障碍的对策

(一)加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

1.加快安全技术的发展

应加快适合于移动支付的安全技术的发展,如采用端到端的加密方式进行数据传送,保证用户账户密码、交易数据等重要信息的安全;还可采用成熟对称的加密算法保证移动支付系统的运算速度和服务的实时性。

2.建立安全的身份认证机制

可采用WPKI技术建立安全严谨的身份认证机制,WPKI技术是将传统的网络支付中PKI的安全机制引入到移动支付中,通过采用公钥基础设施以及数字证书,从而实现用户身份的认证。

3.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

提商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应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尽量避免购买杂牌手机,并设置比较复杂的安全密码;安装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防范病毒的入侵;要保证从官方站点和安全电子市场下载正版应用,尽可能免受病毒的侵害。

4.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风险赔偿机制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快受理终端改造和布放速度,加大发行带闪付功能的移动支付产品的力度,扩大移动支付产品的受理范围。

(三)完善监管机制

1.明确监管主体

我国目前应该建立由人民银行统筹负责,其他部门辅助配合的移动支付监管体系,从而实现对移动支付的有效监管。

2.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应该提高移动支付的立法层次,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各参与主体尤其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管理

从多层次多角度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的管理,加强对智能手机和应用平台的安全管理,促进移动支付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移动支付参与各方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要加强移动支付参与各方移动运营商、银行、非金融支付机构的合作,首先要寻找出一种最为有效的模式,如银行与移动运营商合作为基础、非金融支付机构协助为补充的模式,明确三方定位,提高移动支付的运营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五)转变消费者的支付观念和习惯

首先要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采用新的支付技术,使消费者切实感受到移动支付灵活便捷的好处,乐于主动采用移动支付方式;其次,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移动支付好处的认识,改善对移动支付的体验。可以抓住年轻人这一重点消费群体和地铁、公交、社保等重点行业及农村等金融不发达地区推广移动支付产品。

目前,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处于快速增长期,但是还远未达到其应有的规模。只要移动支付参与各方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目前横亘在移动支付面前的种种障碍,给消费者提供安全、灵活、便捷的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移动支付必将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

参考文献:

[1]谢越.浅谈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状况[J].中国外资,2013(8)

[2]安政.移动支付技术的安全性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8)

[3]夏志琼,吴新民.如何保障移动支付的安全[J].中国信用卡,2012(8)

[4]韩飞飞.制约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的风险因素[J]华北金融,2012(9)

[5]任昌涛.移动支付安全技术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6)

[6]郝惠泽.移动支付的发展与探究[J].中国信用卡,2013(3)

[7]冉俊.移动支付的监管策略[J].武汉金融,2012(7)

[8]张华强,吴道义,漆慧,刘春梅.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海南金融,2013(3)

2月上旬,国外IT与3C媒体最吸引人眼球的报道,除了MWC2011,就是日本和韩国运营商正计划在这两个国家试行近场通信(NFC)服务的消息。日本移动运营商NTTDoCoMo和韩国通信公司韩国电信(KT)已经就使用近场通信技术开发跨境移动服务达成协议,其中包括移动支付、公共交通票务、促销优惠券等等。两国的公司计划于2012年年底在各自的市场推出这类服务。同时,日本运营商KDDI、软银(Softbanl)及韩国运营商SK电信也已经结成类似的联盟,针对移动支付和智能海报服务展开测试。

同时,KDDI公司、软银移动、CredjtSaison、Orient、大日本印刷(DaiNipponPrinting)、凸版印刷(ToppanPrinting)和T_EngineForum将共同开始移动近场通信服务测试,未来这类服务将在日本和韩国推广。试验包括两种不同的服务类型:近场通信支付和智能海报的服务。其中,近场通信支付试验将采用万事达卡的PayPass技术,参与实验的公司包括KDDI公司、SK电信、软银移动、CredjtSaison、Orient和万事达卡。此外,三家移动运营商还将进行T-Cash(手机支付)服务实验,即让用户通过手机(配置了带有支付功能的USIM卡)支付商品或公共交通费用。可以说,一旦该业务全面落实,往来日韩两国的游客就能用自己的手机来购买物品,还能通过NFC技术接收到各类促销活动信息。

明确表态的移动运营商包括中国联通、AmericaMovil、AxiataGrouDBerha小巴帝、德国电信、韩国电信、MTS、Orange、OtelGroup、软银移动、意大利电信、西班牙电信、奥地利电信、挪威电信和沃达丰等――对此业内的广度投入现象,意大利电信首席执行官兼GSM协会主席FrancoBernabe就明确表示:“也许NFC最为知名的是它在实现移动支付中发挥的作用,但它的应用范围远不止那些。NFC代表着一个重大的创新机遇,并将为消费者实现各种广泛且有趣的服务和应用,如移动票务、移动优惠券、信息和内容交换,以及有关汽车、住宅、酒店、办公室和停车场的门禁等。”亦有消息称,“中国移动集团公司下发内部邮件,决定大力发展1356MHz(NFC)技术的手机支付标准,原先倡导的2.4GMHz(RF-SIM)手机支付标准全面叫停”。

NFC的市场潜力很大,这项技术正在快速发展。Frost&Sulivan称,全球的NFC支付总额将在2015年超过1100亿欧元。为了把握良机,并为全球移动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新服务,运营商正着重推动移动NFC的标准部署,利用SIM作为安全元件来提供验证、安全性与便携性。

不过我们也明确,由于NFC手机将芯片和天线都集成到手机,SIM卡只作为更新的渠道,这样就避开了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和芯片商会成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而运营商将束之高阁,降低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上的话语权。正因为如此,在此之前的全球范围内,NFC手机很难取得广大运营商的支持,在短期内即使NFC手机会大规模生产,但是应用将很难普及和推广,而且NFC手机主要吸引的是运营商的个人客户,而对于目前运营商一卡通针对的集团客户,由于集团客户具有很强的个性化需求,标准化生产的NFC手机很难满足,所以在近期,NFC对运营商的个人客户市场可能会有较大的冲击。

智能互联终端的二次推力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领域也开始快速发展,以手机为中心,尽量简化支付手续的移动支付公司大量涌现,这将是未来几年内非常火热的一个领域。这其中,不同的公司走了不同的道路,有些传统,有些激进,不过归根结底,还是以方便商家为目的,利用自己的平台,把原来信用卡公司收取的费用转移到自己荷包里来。对于很多之前只收现金的商家来说(比如多数我们国内的餐馆),这扩展了自己的支付方式,也避免了与信用卡公司扯皮的麻烦,对生意本身很有好处。

当然,我们这里所谈的广义的移动支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方面是用手机直接支付,另―方面是把手机作为刷卡器使用,但仍然是用信用卡支付。这其中最为传统的方式就是直接直付,它需要人32-或者机器输入卡号,以iOS平台上的Gopayment以及CreditCardTerminal为代表:这个方案非常直接,无非是把刷卡机器换成手机,但该有的手续还是一点没少,而且手动输入16位卡号非常麻烦,可如果增添特别的刷卡机器,那又是一笔额外支出,对于消费者来说,这跟之前的状态没有区别。这样的应用其实还是由之前的支付方案提供者推出,收费方面主要是月费以及单笔交易费用。

而手机内置NFC芯片则是前途最远大,也是普及起来最为困难的方式。它又分有几种类型,比较原始的是富国银行(WellsFarqo)配合Visa提供VisaPayWave,利用特制minisd卡,以及iPhone的特殊外壳进行支付,但老实说个人觉得纯粹是多此一举,信用卡本身内置NFC的已经大把,反正都需要特定设备,掏出手机跟掏出钱包刷一下能有多少区别呢所以,比较高端的是运营商直接在手机内置NFC,通过运营商自己的支付系统运营,也就是说基本上没信用卡公司什么事了。但到目前为止,大面积普及这种方式的只有日本――这个把通信市场封闭起来自己玩了几十年的国家。

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的研究显示,受诺基亚和谷歌等主要无线运营商支持的激励,全球NFC技术在手机中的应用有望于2011年步人爆炸性增长阶段,为移动支付业务的繁荣铺平道路。而到2014年,内置NFC功能的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将达2.201亿部,较2010年的5,260万部大幅增长。预计到2014年,在所有出货的手机中,约有13%集成NFC技术,而2010年这一比例只有4.1%。此前,诺基亚更是表示,它们在2011年推出的所有新型智能手机都将支持NFC。

速进,亦存理念的尴尬期

手机网上充值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银行卡网上交易支付,第二种是属于第三方支付(类似于支付宝、Paypal、付费通等),第三方支付要对账户进行充值才能使用。我们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后者,因为它有一个特别优势在于可以打折,一般100元的充值只需90多元就可以成交,而且更大面值的充值优惠更多,随着充值的次数越多,你就能省下不少的钱。

我们以淘宝网为例,它除了买卖实物以外,还有手机充值等虚拟交易。淘宝特别为手机支付功能在其官方网站首页开辟了快速通道,我们直接选好运营商类型、手机所在地和充值面额就可以进入交易页面,此时只要支付宝中有足够的金额就可以快速完成交易。

1.自助充值

自助充值其实是一种网络B2C交易的简化版本,只需要登记好自己的需求之后淘宝就会自动选择推荐的商家,免去了用户在网站中众多商家中选择的过程,交易完成之后,手机的充值也是自动完成的,便捷程度非常高,其安全性基本不用担心。

2.充值

充值就是普通的交易过程,我们自己在淘宝中挑选自己所需的虚拟充值卡,付款之后商家会代我们进行充值,这种方式在选择金额方面要比其他方式灵活一些。因为充值是由相应的商家完成的,用户与不同用户交易可能面临不同的信用风险,建议大家与信誉度高的商家交易来减少风险。

3.在线卡密

在线卡密是一种针对虚拟交易推出的特殊交易物品。这种物品在交易成功之后卖家会发给你卡号和密码,另外这种物品还有一种类型就是自动发货物品,在你付款之后系统会自动发货到你的“我的淘宝”及“已买到的宝贝”里,在这里买家可以直接查看卡号和密码,然后自行充值,充值确认之后系统自动打款给卖家,交易非常安全。

此外,淘宝的交易除了可以使用银行卡以外,还可以使用邮政网汇e和支付宝卡通进行支付。网汇e是邮政储蓄的业务,其优势是全国的邮政储蓄网点较多,而卡通是支付宝一种准银行卡业务,它直接关联借记卡,账户充值和提现都非常方便。

消息人士透露,双方主要还是在有关入股的比例等事情上在协商,之前,有市场传言,中国移动将以400亿元,洽购浦发银行22亿股,控股20%。

中国移动入股浦发,既解决了浦发资本金不足问题,也使其发展拥有了更广阔的平台。这显然对浦发银行有利。

必选浦发

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对媒体表示,浦发银行有助于中移动大力发展手机支付业务,也能提高公司每股收益,而且资产规模、股价等各方面条件均满足中移动的要求。

中移动选择浦发银行可谓费尽心机。

分析人士指出,从网点的数量上看,显然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最具优势,但是中移动要在国有银行中占有一定份额的股份且有话语权,显然需要更大的财力。

即使“财大气粗”如中移动,也未必有此实力。因此,中移动只能把目标转向股份制银行,浦发银行就成为目标之一。

反观浦发银行,其总部设在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可业务已经在全国铺开,与许多央企和地方政府都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往来。

从股权结构看。现在浦发银行的前几大股东持股情况是,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股份18.68亿股,占比21.159%,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为5.77亿股,占比6.54%,花旗持股3亿股,占比3.392%,上海国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2.23亿股,占比2.527%。

虽然隶属于上海国资的上海国际、上海国际信托等作为一致行动人的持股占比有30%。

但是,如果按前所说中移动入股22亿股,仅花400亿元,就将成为浦发银行单一的第一大股东,显然有利于中移动在浦发银行的话语权,让中移动在金融业务上更好的渗透。

3月3日晚间,王建宙在视频会议上表示,中国移动或旗下子公司将认购浦发银行20%股权,入股后,中移动将成为仅次于上海国际集团的第二大股东,而广东移动承担收购股票工作。王补充说,正式的公告近期将会发出。

三年小富

中移动是烈火,浦发银行则是干柴:该行急需补充资本金。

截至2009年9月30日,该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0.16%,核心资本充足率为6.76%,核心资本充足率已经低于目前银监会7%的监管要求。

该比率离刘明康提出的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的要求也只有半步之遥。

在银行业经历了去年信贷的爆发式增长后,浦发迈入严重“缺钱”银行行列。

而浦发银行每一次的股权融资似乎都引起了股市的轩然大波。对A股市场的影响,也是浦发不得不考虑的。

此前,曾经传出浦发银行将通过香港H股融资,以减轻对A股市场的影响。“香港融资的成本未必低于A股。”

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香港融资也并非是银行的最佳选择。而这一次,直接通过定向增发融资,既减轻对市场的影响,又能顺利融到资,显然是浦发银行愿意的。

如果中移动入股成功,浦发银行的资本金将从一直以来的“紧日子”转为“不差钱”。

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表示如果中移动以400亿入股浦发银行,资金将能够满足浦发银行未来三年发展的资本需求。

同样,按照国泰君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测算,2009年年底浦发银行加权风险资产预计为9720亿元,400亿资金的注入将会提高浦发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约4个百分点,增发后浦发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超过10%,资本充足率近14%,足以支持浦发银行未来三年业务稳健快速发展。

花旗移情

当浦发银行急需资本金的时候,作为战略投资者的花旗银行却无所作为。浦发久等不来,只能另觅他人。

2002年底,浦发银行引入花旗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截至2009年三季末,花旗银行持有其3.39%的股份,位列该行第三大股东。

幽默的是,2006年11月中旬花旗集团牵头的投资团队购买了广发行的部分股权。

根据广发行2008年年报,花旗现持有广发行20%股份,为并列第一大股东。移情别恋已成定局。

中国移动一旦持股20%,花旗增持的可能性几乎全无。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佘闵华认为,花旗已经有了广发行的平台,对浦发银行将可能逐步退出。

互补合作

相比花旗,中移动更具合作价值。“中移动的客户这么多,平台又大,显然对浦发银行有好处。”佘闵华如是说。

与花旗合作的信用卡迟迟没有赢利,浦发银行对新兴的手机银行更有兴趣。显然,手机银行正在成为下一个市场的热点。中国移动和浦发银行的结合,将或成为“手机+银行模式”的典范。

事实上浦发和中移动在手机银行领域都已经有了良好的业务基础。

浦发银行自2009年4月推出手机银行服务,并于当年9月份启动了手机银行二期开发,截至2009年末,浦发银行手机签约客户已超过10万户,交易量超过24亿元。而在今年1月,浦发银行手机银行二期服务又全面上线。

中移动在手机支付上的探索也由来已久,十年前,中移动就开始与多家银行合作,推出了STK方式的手机银行。

2003年,中移动专门和中国银联合资成立联动优势科技公司,进一步推动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市场拓展进程。

THE END
1.网上支付有什么优势?1、 快捷方便:不需要去各个银行网点、邮局等机构排队办理,足不出户仅花几分钟时间就可以轻松的在电脑旁办理完毕。 2、 支持定金更贴心:大多数产品现在都已经支持定金支付了,如果您不愿意全额支付,也可以用定金支付的方式来进行网上预订。付款与发票 如何签约付款 为什么要先付定金 什么是前台现付 什么是订金支付? https://lxs.cncn.com/63511-help-337535.html
2.在线支付:革新支付方式的双刃剑效应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支付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购物、缴费到转账,只需轻点几下鼠标或滑动手机屏幕,即可完成支付流程,极大地提高了支付效率。 2. 在线支付方式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通过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多种便捷服务,如余额理财、信用卡还款等,让支付不再仅仅是交易的手段,更是理财的好帮手https://blog.csdn.net/Happy_Jiyanyan/article/details/141885402
3.网络在线支付的好处英语作文英语作文.docx该【网络在线支付的好处英语作文 - 英语作文 】是由【或许我是传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网络在线支付的好处英语作文 - 英语作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https://www.taodocs.com/p-924369742.html
4.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在线支付方式的四大好处显然,随着人类之间交易的支付方式变得更加简单,地球村的技术“诀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增长,其好处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如果您对在线支付方式还不了解,本文旨在帮助您深入了解在线支付方式的好处,以及如果您尚未将其用于日常交易活动(无论是出于个人目的还是商业目的),为什么应该尝试在线支付。 http://www.justwebworld.com/zh-CN/benefits-of-online-payment-methods-thanks-to-fintech-innovations/
5.在线聚合支付有什么好处与优势?在线聚合支付有什么好处与优势? ? 聚合支付的优势 聚合支付具有多方面好处和优势: 1.操作简便且收银高效,轻松上手还零成本。 2.消费者只需一键扫码,无需再纠结选择支付工具。 3.顺应社会潮流与消费者习惯。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形成“一机在手,出门无忧”的生活模式,移动支付渗透餐饮、交通、购票、购物、缴费等https://www.amz123.com/ask/IPJoKvR7
6.使用支付宝服务的好处有哪些买家使用的好处: 1、货款先由支付宝保管,收货满意后才付钱给卖家,安全放心。 2、不必跑银行汇款,网上在线支付,方便简单。 3、付款成功后,卖家立刻发货,快速高效。 4、经济实惠。 卖家使用的好处: 1、无需到银行查账,支付宝即时告知您买家付款情况,省力、省时。 https://g.pconline.com.cn/x/272/3318486.html
7.在线收付款:定义类型与好处安全支付网关对客户的财务信息进行加密,以确保所有在线付款得到安全处理。 它们对卡号和代码等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从而增强对欺诈和数据泄露的保护。 PCI 合规性 PCI 合规性是一组安全标准,通常有 12 项,所有在线运营的企业在处理客户信用卡信息时都必须遵循这些标准。 https://www.payoneer.com/zh-hans/resources/accounts-payable/
8.请简述使用支付宝服务的好处。请简述使用支付宝服务的好处。题目标签:服务使用支付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1)对商家而言,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规避无法收到客户货款的风险,同时能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支付工具。 ?(2)对客户而言,不但可以规避无法收到货物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e0c59d7c0928466abfc90a34e9fee48c.html
9.在线支付步骤二:确认支付 步骤三:支付成功 微信扫码支付 微信支付是集成在微信客户端的支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快速的支付流程。微信支付以绑定银行卡的快捷支付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支付服务。 使用微信支付的好处: ? 打开手机微信客户端扫一扫付款,方便快捷。 ? 微信支付有五大安全保障为用户提供安https://m.withloveco.cn/payment-online
10.揭示支付宝在中国大陆的好处安全性和局限性支付宝为其在中国大陆的客户提供什么奖励或激励? 使用支付宝发送资金海外,并享受中国大陆独家奖励和激励。支付宝,领先的在线支付平台,为客户提供多种奖励和激励,帮助他们节省国际交易费用。 使用支付宝的国际汇款服务,客户可以轻松地从中国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发送资金。客户还可以享受国际汇款费用的折扣,以及支付宝上https://item.pandaremit.com/article/4797.html
11.采购延长付款时间的好处有哪些如果就“采购延长付款时间的好处有哪些”有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了解的,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以下就是华律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听听华律网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采购延长付款时间的好处有哪些 1.利益:从物流管理角度看,延迟付款可降低风险,即可将不合格品或多余商品退还供应商;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延迟付款可减小资金周转压https://mip.66law.cn/laws/325741.aspx
12.如何安全关闭在线支付服务?这种服务关闭后对账户安全有何影响?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关闭在线支付服务对账户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 好处方面: 1. 降低风险:如果您的账户存在潜在的安全威胁,或者您担心自己可能会不小心进行未经授权的支付操作,关闭在线支付服务可以有效降低此类风险。 2. 避免欺诈:减少了不法分子通过在线支付渠道对您账户进行欺诈的可能性。 https://stock.hexun.com/2024-08-23/214115551.html
13.支付应用的优点和缺点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探讨支付应用的优点和缺点,包括便捷性、安全性、交易速度等方面,同时分析在线支付和移动支付的优缺点,提供全面的支付应用特性概述。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9144618.html
14.叶小崎厦门叶小崎全球微速讯实况网1、长女叶小楠、次女叶之桦、儿子叶小崎。2、叶飞(1914.5.7—1999.4.1http://m.cqtimes.cn/xinwen/xinwen/2023/0604/062023_231875.html
15.智慧服务医保移动支付来啦!免带卡,免排队,方便快捷!02.哪些人群可以采取移动医保支付? 贵阳地区参保的患者,其它地区用户敬请关注。 03.医保移动支付有哪些好处? 无需携带实体卡,看病就医现场完成! 无需来回跑腿,少奔波,挂号缴费“零排队”! 迅速便捷秒完成,“医”路通畅更安全! 04.哪些费用可以走医保移动支付? https://kqx.gmc.edu.cn/info/1065/8922.htm
16.电子支付的好处和坏处电子支付的好处有以下两点:1、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等优势;2、电子支付是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转来完成信息传输的。电子支付的坏处在于,客户总会担心隐私泄露或身份被盗用。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电子支付的好处有以下两点: 1、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等优势。 https://www.cifnews.com/article/91852
17.企业开通支付宝的好处和坏处实务财税问答企业开通支付宝的好处是: 1、便捷性、快捷性:支付宝可以快速处理大量金融交易,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支付效率; 2、安全可靠:支付宝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和多种安全机制,可以提供企业和用户支付过程的安全保障; 3、费率低廉:支付宝比其它支付方式费率低,从而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务利益; 4、数据分析方便:支付宝可以提https://m.chinaacc.com/wenda/detail/xt/742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