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区域图书馆联盟的社会服务模式研究

区域图书馆联盟已经成为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想模式,对于区域图书馆联盟的研究论文逐渐增多,但是研究重点多集中在联盟的组织模式及协调管理方面,而关于联盟的社会服务模式的研究不多。

如今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只依靠单个图书馆不能满足用户的所有信息需求,图书馆界积极寻求联合合作,基于此图书馆联盟应运而生。

其中,区域图书馆联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联盟形式。在单个图书馆可以完成的社会服务项目之外,区域图书馆联盟能利用联盟联合合作的优势来完成更多的任务,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解决区域内社会信息需求。

一、区域图书馆联盟概述

(一)模式探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壮大、移动设备的普及应用等,帮助图书馆开展更便捷高效的社会服务。区域图书馆联盟开展服务工作时,也不免要借助网络技术的力量,帮助联盟成员在开展传统的图书馆业务(如文献传递、资源馆藏、资源编目、馆藏查询、资源采购、参考咨询、教育培训等)时联合互通,整合数据资源、开展区域服务。

(二)优势凸显

相对于单个图书馆而言,图书馆联盟的优势尤为突出。读者的需求是巨大且多样的,而单个图书馆体量小、人财物投入少,开展业务工作过程中时常会捉襟见肘。联盟整体资源庞大,极大满足了成员馆的资源需求,幫助各成员馆的读者获取到更多的资源,保障成员馆业务开展顺利高效。

二、区域图书馆联盟的社会服务模式及优秀案例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为全国图书馆行业资源交流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始率先打造地区性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迅猛。先后涌现了一批力量强大、影响力广泛、类型多样的区域图书馆联盟,比如省域的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市域的宁波市数字图书馆、异质性的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同质性的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等,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图书馆体系践行了有力探索。

(一)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省域图书馆联盟

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联盟是省域图书馆联盟,涵盖了广东省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不同种类的105家成员馆,是我国建立的第一家跨系统的联盟,是广东省图书馆委员会与北京超星公司合作的项目。联盟网站基本整合了所有成员的馆藏目录,让共建共享、文献传递等业务更便捷。

(二)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WRLC)——同质性综合型区域性图书馆联盟

非常有特点的是,组织共用一套联合目录跟检索数据库,组织成员共建藏书,为馆际互借提供方便,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所有成员之间所有资源共建共享。

三、图书馆联盟的社会服务模式研究的一点思考

在服务提供方面,美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提供的服务更完善、更细致,我国服务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细化完善。包括针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甚至社区儿童、残障人士的详细的远程教育系统,这些是我们在区域性信息资源建设中需要学习和提高的。

联盟应加大开放力度。区域图书馆联盟作为图书馆的集合体,建设目的就是为了联合各成员馆的资源、力量,致力于为全域提供图书馆服务,弥补发展弱势地区图书馆服务效能低的不足。

联盟要加强特色资源建设。联盟应将地方特色资源的整合建设作为重点,突出区域属性。成员馆各自为战即无法采访到全面的资源,也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因此需要联盟的统筹协调。

国外区域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比较成熟,极具参考价值,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经济条件、文化发展程度跟现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现状与国外仍存在较大的差异,生搬硬套他国的社会服务模式必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要参考我国联盟社会服务模式的优秀案例,学习其成熟的观念,结合国情和各区域的发展程度,建设各区特色图书馆联盟。

本文摘自丝路视野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高朋大道三号东方希望大厦B座321

THE END
1.网络图书馆有哪些好处?1 资源共享:网络图书馆可以让读者通过互联网访问全球各种资源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书籍、期刊、报纸、音乐、https://www.hongxiu.com/ask/qhvtukghv
2.中文在线资源优势一、中文在线资源优势 中文在线所有内容资源均为正版授权,包括电子图书、有声图书、电子期刊。 中文在线可供馆藏资源50万种 中文在线云资源电子图书数量不少于10万种,有声图书数量不少于3万集。 中文在线数字图书馆中的资源涵盖中图法22大类,例如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军事、经济、医药卫生https://www.htxy.edu.cn/tsg/info/1011/1876.htm
3.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大幅下降大学图书馆真的“不香”了?社会新闻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8%,纸质图书阅读仍是“第一阵营”。 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借阅量逐年下降。图/新华社 相较电子阅读,图书馆的优势在哪里? 相比电子阅读来说,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又有哪些不可替代性? 目前,高校图书馆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书籍编排,这种编排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同学们拓展阅读范围,引导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2401/t20240116_13522983.htm
4.英语四级作文范文(附历年作文)在线图书馆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和电脑阅读书籍和查阅所需内容,以供研究。 我们之所以喜欢在线图书馆而不是传统的线下图书馆,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线图书馆非常便利,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快速地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数字设备搜索所需信息。而且,使用在线图书馆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去做其他https://www.oh100.com/kaoshi/cet4/zuowen/476289.html
5.贵州数字图书馆:打开知识的大门,畅享智慧的源泉软件教程一、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1、便捷的访问:贵州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访问,无论身在何处,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图书资源。 2、丰富的资源:数字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电子图书、期刊、论文等资源,涵盖各个学科领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3、智能化的检索:数字图书馆提供智能化的检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作https://www.koudaipe.com/life/89146.html
6.公共文化服务线上“花繁似锦”(解码线上新风潮)中工文化各级公共图书馆不仅普遍增加了数字书刊在网上的投放数量,同时针对居家生活的特点,精心策划设计了吸引公众参与的阅读活动,如国家图书馆通过官网、APP等渠道,为读者提供中文、外文资源库以及馆藏特色资源库服务,涵盖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音视频等多种类型数字资源,读者在线上就可以读书看报、收看国图公开课、查阅https://www.workercn.cn/32872/202004/03/200403082229868.shtml
7.图书馆当前,图书馆应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克服“以书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主动参与、积极转型,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同时,高校图书馆可以整合、利用馆内资源,培养和发掘馆员的学科及才艺优势、潜力,与校内各部门、各学院等加强合作,以举办读书节、开展阅读疗法、组建社会实践团队、成立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918.html
8.图书馆服务工作创新(精选十篇)这就需要图书馆充分开发因特网、存贮结构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元数据技术、数据获取与收集技术、传播技术、通讯信息技术、推拉技术、检索技术、共享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一、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1. 利用图书馆的整体化优势进行图书馆网络的优化组织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q3i3b4.html
9.理论网文献资源积累是图书馆的基本工作,风格独特的文献资源积累方向是图书馆有别于他馆的优势之一。党校(行政学院)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应按照上述定位确定自己的文献积累方向,突出政治特色和红色资源优势,兼顾为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目前,北京https://www.cntheory.com/xskj/202306/t20230616_57069.html
10.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以收藏()文献为优势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以收藏( )文献为优势题目标签:图书馆四川农业大学农业大学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农业科技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中式面点制作现状是南式点心(),北式点心南移。 A. 西传 B. 中传 C. 南传 D. 北传 查看https://www.shuashuati.com/ti/40689fd5f7c04cb9900d0a47d0e6350e.html?fm=bde068b1ff7fd84fada35b2dfa6af9697e
11.学科优势分析学科优势分析-南开大学图书馆.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国家图书馆 信息服务-信息学科化服务的转场 信息环境变化促生学科化服务 数据库商从资源整合到一站式服务 图书馆的资源集成与知识发现服务平台 网络学术搜索引擎 用户信息获取能力的提升,信息服务需求多元化 传统的信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8/6011043135002033.shtm
12.随时借阅随地阅读,解析图书馆小程序开发的优势* **快速查询与定位**: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快速查询图书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关键词搜索,精确获取图书的详细信息、借阅状态和在馆位置,避免了在图书馆内来回寻找的麻烦。 * **在线预约与借阅**:支持在线预约、借阅和续借图书,用户无需排队等待,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借阅效率。 https://www.yunlng.com/News/13358.html
13.“十四五”期间智慧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平台中的重要作用探析二、高校建设智慧图书馆的优势特色 高校建设智慧图书馆,会拥有更加丰富立体的数字化文献资源、情報技术,培育出更多的高水平图书馆管理服务人才。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图书馆将拥有更加智慧的信息分析、追踪、挖掘能力,为高校科研平台及科研人员开展个性化的信息加工与开发、文献计量分析等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120/91151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