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利与弊(精选5篇)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利;弊

一、“互联网+”时代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利

在“互联网+”时代下,将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很好的营造教学氛围,在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下面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具体的分析:

1.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互联网+”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学生学习的途径,通过灵活多变的交互式体验让学生摆脱了以往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传统习惯,引导学生实现从“不会”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与信心,知道了该“学什么”“怎么学”。“互联网+”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有助于从英语教与学的常见问题入手,通过大量的典型案例,借助WEB2.0、新媒体、社会性软件和APP,用互联网技术来解决英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让教师教得更轻松,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互联网+”进一步辅助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让“教师的存在不是为了‘教’,而是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这句话从理论走进现实。

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助于为学生创建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4.有助于增强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意识

从现实情况而言,英语教师与互联网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接触英语的机会和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已经成为英语教师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充实自己的最现代化、最便捷的工具。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开展高效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教师既可以对互联网资源进行比对,筛选所需资源,同时还可以下载存储或云端存储,方便随时随地查阅。另外,国内外的大型图书馆基本都已联网,大批分学科和专业的虚拟图书馆出现,让教师找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从而达到扬长避短地教学。

二、“互联网+”时代初中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要避免教学机械化、主导与主体关系处理失当

面对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突发状况,教师要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及时改进教学思路,教学流程甚至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互联网+”从严格意义上讲,毕竟是一种“物”,有其优越性,也必然有其负面影响,教师要防止走入过度依赖“互联网+”带来的资源优势,从而陷入了“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误区。

2.要避免为了应用而应用,阻碍师生的情感交流

“互联网+”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是趋势,也是潮流,但在融合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课前认真备课、探讨应用“互联网+”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不可一味地为了展示潮流而过度依赖,完美的英语课堂不只体现在精彩的课堂内容中,更体现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中,教学活动中过度依赖外“互联网+”技术,师生间的交流次数必会大大降低,也不利于教师个性的张扬和人格魅力的形成。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因此,信息技术和教学模式相结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走向。因为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考试成绩、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质量。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一定要认清信息技术的弊端,注意切莫过量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因为一旦过量,不但不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反而而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过量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们感兴趣的只会是新奇的网络,而不是学习英语的本身。

参考文献:

[1]徐小艳.信息化时代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成才之路,2015(20):98-99.

采访对象:被没收手机的同学(1名)

[被采访同学:许;采访者:我]

[第一部分:采访]

我:你好,许××同学,我可以采访一下你吗?

许:[无精打采]哦,随便吧。

我:刚才你在课堂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并没收了,你有什么感想呢?

许:气死我了……我好伤心啊,我的手机啊……

我:你没事吧,那你觉得带手机到学校对不对呢?

许:科技这么发达,带个手机还有规定,万恶的学校!

我:哦,其实吧,“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学校这样做也是为了我们好。

许:唉,谁让我倒霉被老师看到呢。上次我去厕所偷偷玩就没被发现!

我:[吓]什么?!不是吧……

许:我是不是很聪明呢,哈哈哈!

我:……好吧,谢谢你!再见。

许:哦……拜拜。

后续:听说这位同学的家长去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网开一面把手机还给了他的家长,告诫他的孩子要遵守校规。

采访对象:家长(1位)

某家长:孩子还小,带手机当然不对。迷恋手机游戏而荒废了学业是不好的事情,学校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采访对象:老师(1位)

某班主任:带手机影响学校的正常生活,给我们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也容易哗众取宠,扰乱纪律。学校禁止是有道理的,不是吗?

[本段总结]

同学们的见解不一,大部分同学对手机禁令是带有反感而又敬畏的心理,少部分同学是完全服从而且理解校规,极少部分同学是偏不遵守,这应该是叛逆期心理的反应。而老师和家长几乎是站在同一战线,都认为校规制定得有道理,那么到底应不应该带手机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二部分:客观分析]

分析①:网友分析-学生使用手机利与弊

学生常用手机的三大用途:收发短信、玩游戏、上网。有超过70%的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的娱乐工具。

分析②:个人观点-学生该如何使用手机?

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也迷恋于各种高科技产品:手机、电脑、电视等等。而我们只要合理使用,这些产品也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益处。其实任何事物都会存在两面性,手机也一样。利与弊,上面已经列出来。而我们应该如何使用,请看:

1.校园内尽量不要带手机,除非有活动需要带手机。

2.手机要调静音,不应该影响别人的正常作息。

3.尽量避免手机带来的辐射,不要长期面对手机不休息(电脑也是如此)。

4.不炫富,不攀比,避免养成互相攀比炫富的习惯,也容易被不良少年盯上。

5.文明用手机,不接触不良信息。

6.不要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懂得节俭。

7.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不要影响学习,了解家长老师的良苦用心。

信息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主要的信息联络工具。只要合理地使用,其利必然大于弊。

[3]司姣姣.图书馆开设微博的实践探索――由杭州图书馆微博事件引发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1,(5):31-34.

[4]杨帅,吴卫娟.我国图书馆微博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16):12-15.

[5]刘晓艳.图书馆微博服务调查与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1,(17):74-78.

[6]宋丽华.基于媒体工具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合作机制研究――以微博为核心[J].现代情报,2013,(3):135-138.

1.对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交流起到了作用

听力障碍儿童由于自身的听力缺陷导致的语言障碍,他们与外界沟通交流很少,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懂他们的手语,他们很多事情也愿意跟老师和同学倾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有自己的心事了,比如,喜欢哪个同学了,和哪个同学发生矛盾了等等。这些事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表达出来,很多同学都喜欢用手机发短信跟班主任说,把自己的心事告诉老师,这样班主任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用手机发短信教育学生。手机短信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关心,而且我们老师自己也能体会到学生对我们的关心。记得有一次班主任工作总结时,一位班主任老师说她外出学习的一个星期里,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陆续给她发了短信,有的说很想念老师了,有的说每天看到老师时,还不觉得什么,这次老师一走就是七天,才想起老师平时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还有班干部向她汇报老师不在的这几天班上的情况,说同学们学习都很自觉。当她回来上课,走进教室时,教室里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让这位班主任老师很感动。

2.对家校合力教育好孩子起到了作用

3.对学生掌握汉语知识有一定的帮助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为什么聋校禁止不了学生使用手机呢?一是手机已经普遍用于社会生活中人们交往的需要,二是手机发短信的功能的确也适合听力障碍儿童与外界交往的特殊性。学生需要它,因此也就很感兴趣,对手机的使用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学习汉语知识,对听力障碍儿童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他们在入学之前以目代耳地去认识周围事物,以手代口地模拟见到的各种形象,这种手势凭它的形象能起一定的交际作用,但它与词的语言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它既没有与词的语言联系起来,也无法表达语法规则,但是语言文字是听力障碍儿童学好各门知识的工具,也是今后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因此汉语知识必须掌握。学生在发短信时,首先要掌握好汉语拼音或是笔顺笔画,然后还要掌握好语法,把句子写通顺,告诉别人一件事有重点,这些都是在巩固我们学习的汉语知识。

4.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帮助

[关键词]方言;新闻播报形式;主持风格

1方言及方言类电视节目的介绍

1.1方言的定义

所谓方言,就是人们常说的“地方话”,是民族语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分化出来的地域性变体。汉语方言自然是相对于普通话来说的。普通话通行于全国,是国家通用语言;方言是局部地方的通用语言。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是兄弟姊妹的关系,都是同一古老语言历史发展和分化的结果。

1.2方言的播报

方言播报,指的是当地媒体主播利用地方话进行播报的一种节目类型,方言播报节目最早出现在沿海城市,而今又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和新的电视节目形式由沿海扩散到内地,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和蔓延。四川、湖南、浙江、上海、陕西等省市的方言播报节目也如雨后春笋,纷纷亮相。这种播报形式,一方面可以给主持人以更大的个性发挥空间,另一方面让观众感觉耳目一新。

1.3方言播报的内容

方言播报节目的形式和种类多样,内容更是复杂不一,但是不管节目形式如何时尚或个性化,如果缺少实实在在的内容,那最多只能是金玉其外,观众依然不会买账。因此即使是方言播报也不能流于形式,要有过硬的内容作为支撑。

1.4方言节目的发展

如今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激烈竞争引起的媒介资源的相对过剩,而这种相对过剩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媒体内容的日益趋同。如今在新闻这方面媒体的竞争很难做到信息源的独家垄断,而在一些新闻节目中所谓“独家新闻”也只有在报道方式上追求个性以寻找出路。

2以哈尔滨电视台《娱乐开讲》为例,看方言类节目的表现形式

2.1《娱乐开讲》以轻松愉快的节目氛围吸引观众

2.2《娱乐开讲》的版块设置

2.3《娱乐开讲》在内容上力争丰富

就其内容上而言,方言新闻的节目也不能太过满足就节目形式上的创新而言,方言播报新闻的确是一种突破,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媒介的主要作用在于沟通民意,上情下达,更要下情上达,真正做到替普通民众鼓与呼,维护民众的权益。

3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优缺点

3.1方言播报的优点

主持人风格平民化、播报形式方言化作为一种主持人观念已经形成。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主持方式既是电视节目发展的要求,也是主持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因此,方言播报的亲和力是其成功的“制胜法宝”。

3.2方言节目发展的瓶颈

尽管我们可以看到方言新闻节目有着很多传统新闻节目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有自己的比较忠诚的受众,但从目前看,用方言播报新闻的节目形式在其发展前景上,也有很多必须突破的瓶颈和障碍,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3.2.1方言新闻节目的受众局限性

作为特定区域内使用的语言,其使用范围已经被其先天的特性给界定了。也就是说,方言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内的特定文化种类的表现形式,只能在可以了解该语言和该文化的范围内使用,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容易让人误解,得出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只能在一些能够达到文化自足的城市内推出。

3.2.2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受众结构不合理性

方言类的新闻节目还必须注意到,尽管现在这些类型的节目大都有着较高的收视率,但仔细研究其受众构成后会发现,这些人大都为该地区对此类方言怀有深厚感情的中老年人,也就是说,这类节目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还是很难预料的。如何增强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培养青年人的观赏习惯,是该类节目为延长其生命力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3.2.3方言类新闻节目容易导致外地人对该城市的排斥感

在中国已经是推行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城市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各地区的人融汇交流,也同样带来了文化上和语言上的交流。当大家都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时候,信息的交流是畅通无阻的。可是在方言播报新闻的情况下,尽管表面上所有人都享有信息共享的权利,可实际上,那些不懂方言的人获得重要信息的纽带已经被切断了,他们享有信息的权利也已经被人为地剥夺了。

4结论

方言播报并不低档。方言播报符合当地受众的语言习惯,针对地方电视台客观受众性,利大于弊。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存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见解也各不相同。一类节目的生存和发展是随着社会形势的演变而推进的,社会形势的演变又是影响受众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发展前景是由电视人和观众共同决定的。

THE END
1.互联网发展的优劣势分别是什么,关系我们的生活必须了解中国网络安内容审核和监管不力:中国互联网产业在内容审核和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不良信息和有害内容可能通过互联网传播,对用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一些互联网平台在内容审核和监管方面也存在漏洞和不足之处。 国际竞争压力:虽然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国际市场上仍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国际互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J8PRH305378UQL.html
2.信息时代的利与弊信息时代的利是使生活更加便捷,弊是互联网泄漏个人信息情况严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出门在外只需要https://edu.iask.sina.com.cn/jy/2CSVPqMkCjf.html
3.信息化时代的利与弊正点财经信息化时代的利与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将掀起新时代的信息革命.它将彻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世界经济格局,带领杜会进人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应用知识、添加创意为核心的经济。信息时代一切信息数字化了,信息化时代这将使一切都可以被盛拟化。肋着网络无国界的延伸以及知识无国界的http://www.zdcj.net/other-15057.html
4.大数据的利与弊11篇(全文)大数据的利与弊(精选11篇) 大数据的利与弊 第1篇 随着数据挖掘、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兴网络热词的出现, 网络信息交流方式日益红火, 数据资料增长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1]。互联网时代, 尤其是社交网络, 电子商务等的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以PB为单位的结构或非结构数据信息的新时代。据不完全统计, 平均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0lei93l.html
5.科学网—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 虽然早已听说过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但直到前不久才浏览本书的内容,看完之后还是有点震撼的,主要是大数据对我们日常生活和思维的影响太大了。下面摘取部分原文表述或案例来梳理一下这本书,其中有我本人的部分总结和评述。 有三个案例比较有意思,一是福特的名言,“如果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0340-873937.html
6.关于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文作文(精选4篇)篇2:关于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文作文 进入了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欣喜网络带个我们快捷便利的同时,时不时一些网络中的弊端也进入到我们的世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想:先清楚地认识网络带给我们的利与弊,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份宝贵的资源。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ostb3.html
7.网络的利与弊作文800字(精选24篇)网络,对人们有利也有弊,有弊也有利。休闲时,可以玩玩游戏。 朋友!就让我们一起去用心中的呐喊去唤醒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各种网迷们,让他们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让我们大家一起利用有益的网络知识,为我们服务吧! 网络的利与弊作文 篇4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信息时代,而这个时http://zuowen.yjbys.com/wangluo/746014.html
8.信息时代的利与弊@SWOT分析助手信息时代的利与弊 SWOT分析助手 针对信息时代的利与弊,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信息时代使得信息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松获取到全球范围内的最新资讯、学术研究、商业动态等。 知识共享的效率:信息时代促进了知识的快速传播和共享。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02bcafd5f7fc1f22ae17a073
9.信息技术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利与弊表现形态 基本环节信息设备功能层次信息技术的种类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发展简史1.语言的使用2.文字的创造3.印刷的发明4.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5.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文字的创造 甲骨文金文印刷术的发明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https://m.docin.com/p-2596002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