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品年鉴《河南年鉴(2023)》推介
2024年3月,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公布第八批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中国精品年鉴”名单,《河南年鉴(2023)》成功入选,成为河南省首部中国精品年鉴。这是《河南年鉴》创刊40年来的里程碑,也是河南年鉴精品发展的新起点,必将有力推动河南省创建中国精品年鉴工作和全省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河南年鉴》创刊于1984年,是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主管主办、编纂出版的省级综合年鉴,已连续出版40卷。《河南年鉴(202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记录河南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举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情况,以及“十大战略”阶段成果,努力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服务。
一、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践行“两个结合”重要思想
二、植根中原沃土,忠实记录“出彩河南”的时代担当
《河南年鉴(2023)》清晰定位河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奋斗坐标,重点展现河南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历程的出彩画卷。
二是集中展示“制造强省”河南品牌。《河南年鉴(2023)》“工业”类目设“制造强省建设”分目,分别从综合实力、产业结构、创新能力、集群化发展、质量品牌、融创赋能等方面反映河南省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奠定坚实产业支撑的坚强决心。同时,在卷首的“十年·发展强基”“十年·数读河南”图片专题,集中展现河南“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跃向万亿级,大中型客车、盾构机、大型拖拉机、大型矿山装备、特高压装备等一批高端产品成为‘中国制造’皇冠上的明珠”等重大成果。
三是集中展示“内陆开放高地”河南优势。新时代十年,开放的河南越来越有“国际范儿”。《河南年鉴(2023)》卷首的“十年·开放高地”“十年·数读河南”图片专题,系统展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超过6000班;连续10年河南外贸总量居中部第一位;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联通世界”等辉煌成就。设置“开放型经济”类目,下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利用外资及港澳台资”“对外贸易”“境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开发区建设”“经贸促进”“海关”“边防检查”“口岸管理”12个分目,全面反映2022年河南省开放发展的最新成果。
三、把握时代脉搏,敏锐捕捉“中原发展”的最强乐章
一是聚焦河南“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打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的系列“组合拳”,盾构机、新能源客车、光通信芯片、超硬材料等产业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如火如荼。《河南年鉴(2023)》卷首设“十年·创新引领”图片专题,反映新时代河南创新实践。“工业”类目设置“电子信息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氢能与储能”4个分目,在“科学技术”类目下特设“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分目,反映2022年河南最新创新发展成果。
二是聚焦“数字河南建设”。2022年,河南把数字化转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之举,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赋能、数字治理、数字生态“五位一体”的数字化转型新格局加速形成,数字经济对河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河南年鉴(2023)》创设“数字河南建设”类目,从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量子信息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等方面,全方位记述河南打造数字强省,建设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兴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奋斗历程。
三是聚焦“区域发展”。《河南年鉴(2023)》“区域发展”类目下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原城市群建设”“对口支援合作”等分目,记述展示河南立足中原融入国家整体发展布局的视野和格局。
四、坚持守正创新,勇于突破思想藩篱
在创建中国精品年鉴的过程中,《河南年鉴》引入新编纂理念,开辟跨越发展新思路。在中志办和精品年鉴专家指导下,《河南年鉴(2023)》实现自我突破,在层层磨砺中锻造新生。
一是体现“实”的理念。《河南年鉴(2023)》以详实的资料、丰富的图片等形式充分展现精品年鉴“内容为王”的编纂理念,编纂过程中先后吸收专家意见800余条,补充资料20余万字。
三是体现“细”的理念。《河南年鉴(2023)》严格按照《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及其补充规定要求,以“铸魂、守真、强基、塑形、创新、出彩、点睛、提纯、增效、聚力”为编纂要诀,从大处着眼、细节着手,进一步强化体例规范要求,总结性语言表述精准,全书的图表排序、图注表达更加规范,确保记述体例严谨,逻辑清晰,文风朴实,语言通畅,标点符号、数字和计量单位、简称、缩略语等表述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