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信息、数据、文化和空间的流动
这些场景流是带来体验的关键所在
所有一切都离不开创新和匠心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
唯有秉承创新精神、匠心文化
才能创造独特气质的体验空间
那么,售楼处为什么一定是销售卖场呢?
她为什么不可以是艺术馆?
或是图书馆?或是咖啡馆?或是社交中心……
正如书店不仅能看书,也能做路演。
比如中关村的言又几,
成为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交互平台。
正如咖啡馆不仅是能喝咖啡,也能看话剧,
很多咖啡剧正在悄然盛行,
观众和演员更零距离,更能有高频互动。
成为戏剧爱好者与演员的交互平台。
正如网吧不仅能上网,也能喝咖啡。
现在网吧都叫网咖,成为年轻人的交互平台。
单纯场景存活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
跨界的流量互导成为了趋势,
因为空间的不同体验属性,
带来了人群的多重重叠,
这是商家希望看到的,
所有的场景都成为特定人群的交互平台。
通过售楼处的场景叠加,
带来人群的导入,
这比做多少营销活动都更为直接有效。
这些人群不一定是为了利益而来,
而是兴趣和爱好而来,因为个体属性而来。
所以,售楼处也可以是一处读书爱好者、
艺术爱好者、社交爱好者等等这一类人群的交互平台。
下面,小编带你去体验一下不一样的售楼处!
01售楼处+图书馆
皖新·朗诗麓院售楼处
设计将“书房”概念融入其中,
提出将售楼处与未来社区图书馆功能整合,
力图在其使用完毕后,
仍有较高的使用率。
设计元素以木色为主,
创造“静”的材质环境。
强调竖向线条,
拉伸空间,
给人以超出平常的尺度感,
创造平静、舒适的阅读空间。
空间安排上,
将平面从左至右划分为五个区域,
由公共到私密,
由开敞到封闭。
02售楼处+艺术馆
成都麓湖艺展中心
成都麓湖一向以极致设计著称,
麓湖艺展中心也特别聘请了
美国“大地建筑之父”AntoinePredock操刀,
典型的现代覆土建筑。
总投资7个亿
面积1万多平。
麓湖·艺展中心
它不只是一座想象之外的建筑,
更是一座集生态美术馆、水上音乐厅、
艺术会所、访客接待中心为一体,
服务于城市文化艺术、时尚创意展示的
城市活性博物馆。
人与人以此为中心开展活动,
自然、建筑、人构成了新的生态关系。
地标,并不是“高大”或“突兀”的建筑,
而是充满匠心的视觉,
可参与可体验的印象,
以及融合了城市文明和本土价值的特殊记忆。
03售楼处+艺术符号
广州万达城售楼处
广州万达文化旅游城展示中心
以最能代表广州的“木棉花”为主题,
以十二片形态优美的三维曲面为母体,
利用重复,旋转,
形成一支含苞欲放的,
拥有12片红色花瓣的美丽花朵。
“花”的主题为展示中心
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具象的地域性符号,
更能唤起广州市民文化的认同。
拥有强劲曲线的侧面形态
为展示中心提供了各种功能所需要的建筑容量,
使它适合成为一个从地面长出的庞然大物,
同时它优美的曲线为建筑提供了完美的建筑轮廓,
沿中心的页面旋转的轻灵的动感
使静态的建筑具有了飘忽不定的形式美感。
“12”代表不同的月份,
“红色”代表广州的热情与朝气,
含苞待放的形态象征一种勃勃生机的张力。
花朵底部,利用起伏的地表景观
形成整个花苞的枝叶,
用绿色来衬托建筑的艳丽,
使的花苞象从绿树丛中长出来一样,
跌宕起伏、回转灵动,
显得自然而富有诗意。
建筑利用每个掀起的叶面,
打造弧线的优雅的景观入口,
并在旁边设置一直延伸的展示橱窗,
使得入口形成一个无边界的观感。
起伏的地表景观
也为底部的建筑提供了掩护。
墙面与屋面在一片片绿色“波涛”中消弭,
建筑内外关系变得模糊而互为表里,
从而也使得建筑具有了“非建筑”的多重含义。
展示中心位于度假酒店区主入口处,
这里地势开阔,北侧临水,
得天独厚的位置和地形条件
使之成为区域内俯瞰全局、
观赏夜景的绝佳视觉窗口。
整个建筑从顶部俯视,
如同一个八片绿叶衬托的优美的花苞,
立体感十足。
沉雄的花朵、简单而磊落的花形、血红的颜色……
这一切来自天然的创作都能产生无尽的表现欲,
能带来无限的艺术张力!
是一个“花型”的艺术品,
一个反映广州符号的巨型雕塑。
它将作为广州花都一个重要的景观形象存在,
将成为万达一个重要的文化设施和城市地标。
04售楼处+图书馆
深圳·宝能城·册之丘
4000平米的四层商业,
1.5万册的图书,
内容包括艺术、哲学、生活、科学、
建筑及儿童书籍等,
全面照顾不同年龄层阅读口味。
让人感觉这里根本不是售楼处
而是一个特色图书馆。
05售楼处+星级餐厅
上海丨滨江一品苑
这个售楼处把吃做上了天
高端优雅的环境、
开放式中西双厨、
舒适的餐座椅……
这个怎么看都像个高级餐厅的地方,
其实是滨江一品苑的售楼处。
全系奢配的米勒厨房,
并不是摆摆样子的。
这里不但有上海粤菜的代表餐厅
玺粤轩香港总厨推出的名厨私房菜
(据说一个只蟹就能做出26道美味)。
还专门聘请了甜品师和咖啡师,
提供专业级的甜品和手工拉花咖啡。
这是一个真的可以拿着菜单点餐的售楼处,
流沙包、糖心芒果慕斯、
榴莲泡芙曲奇饼、抹茶脆皮叉烧包,
甚至还有帝皇蟹……
这星级餐厅才有的待遇,
我只能擦着口水摸着良心说:
太有诚意了!
06售楼处+360度全息投影无边界办公室
上海丨万科御河硅谷
这个科技感十足的360度全息影音室,
置于空中,无界悬浮,
立体环绕的IMAX视听感官体验简直酷炫十足。
但这却不是某个影院的影音室,
而是万科御河硅谷的售楼处。
极具震撼的全角度多重影像,
即是项目的展示屏,
也是一套完整的技术办公体系。
轻而易举就能让购房者
从原本被动引导与心理拒绝,
转化为因好奇心所引发的主动体验。
前卫时髦的“办公”设计与科技体验,
不但吸引了一波“大佬”前来租赁开会,
还让这里成为多部戏剧的选址地。
陈伟霆,白百何主演的电视剧
《南方有乔木》(未上映)就在这里取景,
据说梁朝伟也有一部戏在这边取景。
07售楼处+咖啡馆
上海丨莱蒙中央公寓
比咖啡馆更专业的“咖啡馆”
门口有花有树,落英缤纷,
摆着充满小资格调的沙发和木椅,
来到这儿你似乎就是到了
一间街边的小众咖啡馆,
清新文艺范儿。
这个没有沙盘,
没有壁挂模型的mini空间,
曾被称为上海最有故事、
最有格调的售楼处。
它是蓝狮子莱蒙上海读书聚乐部,
有800多本特别推荐的书籍,
也是世纪公园众多跑友跑团的集合基地。
这里的咖啡机更是发烧友的专业级别,
搭配上只有地产人才知道的“营销总监特调”,
这非一般的味道只有圈里人知道!
这里还有定时秘密私宴,
是各类话题人物,
八面玲珑的业界大佬,
术业精专人士的专场,
据说非亲友相邀难以入场。
所以这里卖房子的事慢慢谈,
来喝杯咖啡反倒成了正经事
(项目已快售罄了,想体验要赶早)。
08售楼处+公益
上海丨阳光城MODO
售楼处竟然做起了公益?!
上海阳光城MODO是
上海第一个以公益为主题,
弘扬爱心与梦想的售楼处。
这里不但别出心裁的设计了
MODO咖啡馆(魔都咖啡),
还承载了公益平台的4个功能。
1、公益咖啡馆——魔都咖啡,每月捐出3000杯公益咖啡1元义卖;
2、成为公益服务站,提供免费雨伞租赁、洗车、手机充电等服务;
3、不定期与公益组织合作,组织业主及客户做义工。
09售楼处+大都会生活方式集合店
南京丨万科大都汇
二层高墙式书架书店,藏书15000册;
MYSPACE咖啡吧,不时传出醇厚咖啡香;
700Bike城市自行车体验店,
提供全球一线自行车周边,
童心乐园,装的都是最纯正的笑声。
极致文化氛围和生活场景
都融在一个售楼处内,
竟然让人有些感动……
10售楼处+联合办公
杭州丨远洋国际中心
这个售楼处进门一看十分普通,
然而里面却隐藏了个
创新的功能分区——联合办公!
亮黄主色调加上各种鲜艳的配饰,
与售楼处的沉闷有着强烈的反差。
每周联合办公都会在售楼处组织各类活动,
聚集人气同时,
也是一次有效客户的召集。
11售楼处+业主图书馆+儿童放学休憩区
杭州丨坤和和家园
如果不是最左边书架上挂着的户型图
“出卖了”身份,
一定不会有人想到这个图书馆一样的地方
竟然是售楼处。
坤和和家园的这个空间
复合了“业主图书馆+儿童放学休憩区+售楼处”,
既实用又拉高了逼格。
12售楼处+深夜食堂
北京丨金地未未来
金地未未来的售楼处,
不仅有个颜值绝美的深夜食堂,
还融合了咖啡阅览室、生活超市等,
打造了一种新时代的生活样板。
当我们切实看到一个正真
为业主守候到深夜的社区食堂,
仿佛就能真实地感受到未来的生活模式。
还有更多的案例,
如把售楼部装修成一个会客厅,
成为客户、业内大咖谈事的地方;
把售楼部打造成一个VR影院,
把科技创新体验引入;
把售楼部打造成乐高主题公园,
创造出特别的氛围,
吸引大批的乐高迷和孩子慕名而来……
通过售楼部和其他功能的叠加,
创造了一种新的场景,
不仅仅是流量的导入,
更是一种和客户情感的融合,
把原本”冷冰冰的杀客售楼部“的感觉弱化。
售楼部+咖啡馆创造了一种聊天的场景,成为朋友们的聚集地;
售楼部+图书馆创造了一种学习的场景,成为安静看书的角落;
售楼部+亲子乐园创造了一种陪孩子玩乐的场景,成为周末的好去处;
售楼部+艺术展览创造了一种艺术聚集的场景,成为艺术爱好者的聚集地;
售楼部+地产会客厅创造了一种圈层的场景,行业大咖带着朋友来谈事儿;
售楼部+深夜食堂创造了一种夜晚送温暖的场景,每天一帮美食爱好者来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