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忠:掌舵“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我希望广州到处都是图书馆,到处都有人在读书。”

这是广州图书馆馆长方家忠多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许下的愿景,如今,他的愿望至少已实现一半。

2012年,广州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的目标,如今,全市大大小小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点和自助图书馆等已经有1315个。2022年8月,《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正式印发,提出广州要从“图书馆之城”迈向“阅读之城”,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注册读者率达到40%,也就是说,到2026年,平均每十个广州人中,至少有四个人是公共图书馆的“顾客”。

方家忠相信书籍的力量,也相信人们对阅读、对文化交流的渴望。广图不仅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共图书馆,还被誉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方家忠说,他有信心进一步提升广图的运作效率,助力“图书馆之城”真正服务于全民阅读的国家战略。

钟情广图与书相伴三十载

羊城晚报:您从中山大学毕业后就在广州图书馆工作,到今年刚好三十年。能给我们讲讲您的职业经历吗?您为何一直钟情于广图?

方家忠:我因为喜欢读书,大学选了图书馆学专业,等到毕业分配时,又选了广州图书馆,后来就再也没离开过。最开始我是在广图采编部工作,这个采编跟你们报社的采编不一样,是指采购和编目。那时我主要负责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图书馆的标准来选购图书,并编订、管理书目。后来我被调到文献开发部,调研读者的需求,尝试一些专业化的书籍服务。我曾经参与建议馆里设置一个艺术设计资料室,因为这种类型的资源比较昂贵,资料室一开放就大受欢迎,很多学校的师生、设计师等经常过来查阅资料。2005年我被聘为广州图书馆副馆长,2012年当馆长,一直到现在。能一直与书相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羊城晚报:您怎么看待书籍对人的影响

方家忠:一个人的阅读史其实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阅读为我们有限的生命提供了无限的生活体验,也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富足。从社会层面来讲,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只要图书馆还在,人类的文明就能延续。

广图十年从“以书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

羊城晚报:广图新馆投入使用近十年里,新馆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节点?有哪些创新服务走在全国前列?

方家忠:2012年底,广图新馆部分开放,到2013年全面开放,一直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我记得刚开馆时还担心读者不够多,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叫社会活动推广部,后来发现担心是多余的,光2013年接待人次就达到427.2万。2014年我们的基本服务效益就排到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一位,这个纪录一直保持着。如今我们的馆藏规模超过1000万册,位居全国第三,注册读者突破240万。

这些数据飞跃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广图的购书经费1982年是18.7万元,2019年增加到5900万元。我们推出的一些创新服务也有很重要的“引流”效果,包括免费开放、注册服务不收押金,外借书籍的数量也从一开始的5本逐步增加,到现在读者可以一次借30本书,这都直接反映了我们的服务保障水平和资源建设水平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羊城晚报:除了“以书为中心”的基本服务外,广图还开拓了哪些公共文化服务?在图书馆的多样性文化功能开发方面,您有什么心得?

方家忠:我们过去十年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将图书馆的功能从“以书为中心”拓展到“以人为中心”。广图新馆总投资13亿元,面积10万平方米,如何让这么好的公共文化设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我们一直绞尽脑汁在探索。而且,图书馆的很多传统功能已经被互联网取代,图书馆的功能必须发生改变,这是一个全球趋势。广图新馆的建成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重新规划布局服务结构,一方面继续做强基础服务,为市民提供一流的阅读学习空间,另一方面我们应势而变,契合公众需求,提供更多公共交流的机会。

以前在旧馆,我们每年只有几十场文化活动,到新馆后增加到每年几千场,疫情期间线上活动也依然活跃。公共文化活动以前只是广图的一个补充服务,现在已经成为基础服务。通过举办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图书馆,对激活基础的阅读服务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可以让图书馆更充分地发挥社会效益。广图在这方面的转型,受到业界认可,很多国内外同行都来考察学习。我们认为,目前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结构是富有生命力的,也是面向未来的。

羊城晚报:广图积极参与“图书馆之城”的建设,已率先在全国建成中心馆总分馆体系,制定了统一标识及服务规范。您能否介绍下这方面的工作亮点?

方家忠:我们现在除了珠江新城中心馆和各区分馆,还开设了很多服务点、自助图书馆等,截至今年6月底,一共有1315个,广州已是名副其实的“千馆之城”。2015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的立法实施,让广州“图书馆之城”的建设有了制度保障,我们在中心馆探索建立的多样化服务结构,得以推广到全市所有的图书馆。过去五年,很多分馆都已经完成了升级改造,除了硬件方面的改造外,各分馆的文化活动功能也得到充分发挥,结合不同的社区特色,举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未来五年从“图书馆之城”到“阅读之城”

羊城晚报:“图书馆之城”的建设接下来还有哪些工作布局?围绕“智慧图书馆之城”和“阅读之城”的目标,未来会推出哪些举措?

方家忠:进一步建设“图书馆之城”,我们的服务体系会继续完善,设施进一步向社区延伸。在现有总分馆体系的基础上,我们计划未来五年继续和社会力量合办分馆,计划是300个,和学校合办分馆,计划是800个,还包括全市层面大大小小的服务点,总共规划了3000个公共服务点。

“智慧图书馆之城”的目标是在全市街镇以上的分馆都实现服务和管理的智慧化,目前有些分馆的管理手段还是偏传统,新技术应用比较少,未来将补足这些短板。

“阅读之城”可以说是“图书馆之城”的进阶版,我们做了这么多工作,最终是为了服务于全民阅读。全国14亿人口,注册读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约6%。广州的读者多一些,2015年时有10%左右,到去年接近25%。也就是说,每四个广州人中有一个是我们的注册读者。从人口的绝对数量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我们希望未来这个比例能提升到40%,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羊城晚报:您觉得你们的工作动力来自哪里?

方家忠:广州市委市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这对我们图书馆从业者来说是非常提振士气的。与此同时,我们很大的幸运来自于公众对阅读的强烈需求。正是因为公众有这样的需求,才值得政府持续地去投入,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服务才有意义。

羊城晚报:您经常去国内外各地的图书馆考察学习,有哪些图书馆令您印象深刻?您觉得广图未来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方家忠:以纽约的公共图书馆为例,它的体系很完备,全市800多万人口,有240多个图书馆,人均每年到馆6~7次,借书7册左右。我印象很深的是,纽约的图书馆在社区的“地位”很高,相当于就是一个核心的文化中心。纽约的图书馆体系在主题层次上也很多元化,除了面向公众的,还有很多主题性的图书馆,包括面向研究的、艺术的、商业的等等,比如有一个图书馆就收集了全球大多数国家数百种语言的资料,它的资源和服务水平属于研究级的。

客观来讲,我们的图书馆的运作效率跟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广州人口基数大,公众阅读的需求需要进一步被激发和培养。

羊城晚报:对有志于加入图书馆事业的年轻人,您有什么话想说?

沿着省内最美公路自驾游快进,漫游绝美风景在路途

一汽丰田皇冠陆放2.0T汽油动力正式上市

美女创二代两次创业变身“斜杠青年”

水下考古盲盒、“陈家祠”积木……广东馆“粤博创意”亮相第九届博博会

THE END
1.宁夏图书馆志(豆瓣)宁夏图书馆志 作者:张欣毅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年:2009-11 页数:301 定价:90.00元 装帧:精 ISBN:9787501342020 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谁读这本书?··· 小灰猫 2018年8月29日 想读 >3人想读 在豆瓣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220228/
2.地方文献丨《北京各类型图书馆志》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北京各类型图书馆志》主编张树华,责任编辑冯平、赵放人、李云,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32开本,25.75印张,53万字,1993年3月第1版第1次印刷,印数1000册。该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研究项目之一。 本项目自1986年开始,对北京各类型图书馆进行了广泛调查,并编成《北京各类型图书馆手册》,1987年以后,又先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079538
3.溧阳县图书馆是怎样为编志写史服务的溧阳县图书馆,在开创文明馆活动中,积极开拓运用信息,运用史料文献知识,为编志写史单位服务,把几十年,几百年的“死”史资料,变成了活材料、将历史的知识传递为现实服务“古为今用”,为录用单位节省了可观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了编志写史的质量,加快了编志的进程。为此,得到了许多地方和单位的好评,纷纷来电来函表示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070525083937_36610.html
4.《淄博市图书馆志(2013近日,《淄博市图书馆志(2013-2022)》正式出版发行。这部凝聚着淄博市图书馆十年奋斗历程的重要文献,不仅见证了淄博市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更全面呈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淄博市图书馆勇担文化重任、推动全民阅读、助力书香淄博的卓越贡献。 该志采用编、章、节、目记述层次,共6编24章72节,约50.2万字。记事上限起于20https://www.cbbn.net/folder34/folder131/folder134/2024-11-28/TB2SnEqYLmvJfTXe.html
5.图志活动四川大学图书馆2023年3月10日晚,第十八届四川大学图书馆志愿者队春季动员暨培训大会在四川大学江安图书馆明远学堂顺利举行。 吹暖杨柳风,奔赴新征程——第十七届图志春季动员大会成功举办 为了让新队员深入了解图志工作,2022年3月4日晚7点,第十七届图书馆志愿者队春季招新动员暨培训大会在江安馆明远学堂顺利召开。 四川大学图书https://lib.scu.edu.cn/tzactivity
6.浙江图书馆地方志数据库智慧门户平台提供在线自助建站服务。平台易用,用户使用拖拽方式、所见即所得,搭建过程轻松、零代码;具有丰富的模板体现不同行业的特征与风格;布局模块搭配样式模板,满足用户的各类样式需求;添加内容多方式,可本地添加和外接数据;持续统计分析数据,用户随时掌握网站概况。 https://history.zjlib.cn/page/45596/show
7.苏州图书馆张玮杰著 收藏 你不了解的西汉史 王智著 收藏 皇权、绅权与相权 吴晗著 收藏 古代中华观念的形成 (日)渡边英幸著 收藏 你选书我买单更多>>> 1, 后汉书 2, 张承志精选集 3, 国语 4, 孔子如来 5, 汉书 6, 尚书 7, 三国志 8, 战国策 图书推荐更多>>> https://51js.szlib.com/cloudils/myHome
8.重庆图书馆近日,《北碚志稿》正式出版,标志着北碚图书馆于2019年申报的“重庆巴渝文库重点项目”——民国《北碚志稿》整理顺利结项。该项目历时2年,通过资料收集整理、比对原稿,最终汇编为4编45分志点校出版。 1944年,杨家骆向卢子英建议编修一部《北碚志》并亲自起草了《创修北碚志缘起》,经过多方动员,成立了以顾颉刚、杨家骆https://www.cqlib.cn/?q=node/21037
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常熟市图书馆自成立来,历经百年,馆藏总量达到180万余册,其中古籍20万余册,馆藏53部古籍被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78部古籍被列入《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被国务院、文化部列入全国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此次,常熟市图书馆精选珍善之本400余种,撰写书录,简介古籍之客观面貌,每种均配有书影。,为读者了解常熟市http://www.nlcpress.com/ProductView.aspx?Id=12074
10.天津图书馆天津政俗沿革记十六卷 (光绪)宁河县志十六卷 (民国)天津志略二十编 宁河县乡土志不分卷 (民国)天津市概要十四编 天津卫屯垦条款一卷 天津杨柳青小志一卷 宝坻政书 (康熙)蓟州志八卷 (道光)津门保甲图说 (道光)蓟州志十卷 本部分资料为馆藏文献,仅限天津图书馆内网阅览,馆内读者请点击此处阅览!http://hhjyy.tjl.tj.cn/shwh/dfz/dfz1.htm
11.Unity+SteamVR+云技术+5G+AI+VR云游戏+多多图书馆+志存当高远+读万#第四篇:立钻哥哥带您读书(多多图书馆) #第一篇:钻哥百科 #第一篇:钻哥百科 #第一篇:钻哥百科 ++++立钻哥哥:人的气质由天生,早有定数,是难以轻易改变的,只有读书才能重新塑造气质; ++++读书改变命运,就是要我们通过读书去看到更大的世界,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在读书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https://blog.csdn.net/VRunSoftYanlz/article/details/108762875
12.图书馆界杂志广西图书馆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主办《图书馆界》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于1980年创办,面向全国发行的文化类学术期刊。《图书馆界》杂志以其丰富的内容,融学术性与技术性为一体的特点,获得了广大学者的喜爱。 《图书馆界》多年来,在全国图书情报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本刊逐步形成了严谨的学术刊物的特色。 https://www.haofabiao.com/tsgj/
13.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书地方志部分16种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书-地方志部分16种百度网盘分享下载 资源信息 资源编号:5016 文件大小:共561个文件,19.4GB 其它:无 部分预览 01) 光绪顺天府志(1-130卷),光绪15[1889],pdf格式 02) 泉州府志 24卷,阳思谦 总辑,徐敏学纂,pdf格式 03) 温州府志 齐召南,汪沆 纂修,同治5[1866]温州府学刊,pdf格式593.https://www.guoxueziyuan.com/5016.html
14.杭图二三事眼前的这部《杭县志稿》我是清楚其份量的,不但对修《余杭县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修杭州市志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与馆里的领导商量后,我代表杭州图书馆古籍部承接了这项任务,条件是:由杭图整理誊抄复印成书,余杭县志办拿十部;剩余印数由杭图决定,余杭县志办不得干涉;原稿整理完成后,由余杭县志办取回。https://www.hzlib.net/htzchtws/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