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累计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13万部(件)数字化助古籍走出“深闺高阁”

安徽博物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纸质文物修复室的工作人员对古籍文物进行修复。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为查阅古籍文献,要出差到各地,探访各家图书馆——这是许多古籍研究者的共同记忆。在数字时代,这种情况正发生改变。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6家单位近日在线新增发布古籍数字资源6786部(件)。至此,全国已累计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13万部(件)。依托数字化手段,卷帙浩繁的古籍走出“深闺高阁”,让文明触手可及。

兼顾“藏”与“用”

古籍,作为文物必须保护,作为文献必须为读者所用。兼顾“藏”与“用”,一直是古籍保护工作的重点,而数字化是最好的方法。中国古籍数字化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成熟,科技赋能古籍工作取得可喜进展。

AI助力古籍整理

把纸质古籍转化成数字文本,只是古籍保护的第一步。“现有的数字古籍大多由缩微胶片转换而成,分辨率低,使用也不方便。”杨海峥举例解释,这类古籍通常不具备检索功能,想查阅某个内容,需逐篇逐页阅读原文,很难快速找到想要的知识。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古籍的整理分类带来革命性变化。2022年10月,由字节跳动与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合作研发的数字古籍平台“识典古籍”便是一个生动案例。

进入“识典古籍”的网站,记者看到《周易》《左传》《礼记》等陈列于首页上。随机点开一本,左侧为章节目录,右侧为正文,排版形式既顺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又还原了古籍纸张的阅读美感。

“与一些数字化平台不同,‘识典古籍’是完全免费的,而且增加了简繁体转换、底本影像对照、全文检索等一系列便捷功能。”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产品总经理唐垲鑫介绍,该平台主要应用了文字识别、自动标点和命名实体识别这3种技术,不仅能将影印本上的文字提取整理,还能通过序列标注识别文本中的人名、地名等信息,准确率达到96%至97%。

“平台已整理上线了685部经典古籍,共计7900多万字,主要来自《四部丛刊》。”唐垲鑫说,“识典古籍”已上线手机移动版,未来平台中的书目将持续更新。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AI技术的运用,古籍文献中所蕴藏的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将不断被抽取,构造成各种各样的知识库,并将以知识图谱的形式支持互联网前端应用。

跨界合作成趋势

事实上,在“识典古籍”上线之前,文保机构、科研院校与互联网公司的跨界合作已越来越普遍。比如,腾讯联合敦煌研究院开发了AI病害识别技术,帮助“问诊”敦煌千年壁画。

由于在产品研发、设计方面存在优势,互联网公司等社会力量的加入会进一步保障古籍数字化平台的服务质量。“我们有优秀的产品经理、设计师、软件工程师,能够不断优化数字古籍平台的产品功能。”唐垲鑫说。

“识典古籍”的诞生离不开专家学者支持。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军表示,北大在这次合作中负责人工审核与校对,弥补人工智能有识别错误率的短板,并利用自有学术平台,连接更多专业研究者和学生群体。

专家认为,在古籍整理中,人文社科学者要积极介入,并加强与技术人员的合作,那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机器而不是被机器牵着鼻子走,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THE END
1.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该库为读者提供民国时期文献在线资源服务,包含民国图书、民国期刊,民国报纸和民国法律资源,可在线阅读。 国图公开课 该平台依托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海量资源,设立了专题课程和读书推荐等栏目,面向公众推送多样化学习资源。 馆藏音视频 包含国家图书馆特色系列讲座,以及馆藏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读物,面向公众提供公益视听服务https://www.nlc.cn/
2.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1.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方式: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提供三种用户服务方式,即读者卡用户、实名注册用户,非实名注册用户。其中,读者卡用户将可以访问全部开放的数据库资源,同时可以修改读者卡的登录密码;实名注册用户将可以访问大部分数据库资源,相对读者卡用户要少一些;非实名注册用户将可以访问少量数据库资源。 使用读者卡https://lib.tsinghua.edu.cn/database/nlc.htm
3.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1. 什么是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门户系统? 数字资源门户是国家图书馆推出的数字资源综合检索平台,旨在有机地整合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多文种、多学科、多载体、多类型,且分布式存在的印刷型和数字化的信息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检索和信息获取服务。该系统具有整合检索、数据库查找、期刊查找、原文查找、个人空间http://dportal.nlc.cn:8332/zylb/zylb_szzymh_faq.htm
4.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数字图书馆 |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平台,提供丰富的电子书、期刊、报纸、古籍、音视频等多种数字资源。通过在线服务,读者可以轻松访问和下载各类文献资料,享受便捷的数 标签:教育学习国家数字图书馆 官网入口一键免费AI抠图 国家数字图书馆简介: https://pidoutv.com/sites/23304.html
5.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app下载手机版2024最新免费安装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app,一般又称国家数字图书馆app。国家数字图书馆应用程序以服务和资源为主线,不断引入新技术为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到馆服务、在线业务办理及在线阅读资源功能。 一、智能化服务 实现阅览室的手机扫码入馆、扫码借书;实现文津搜索系统、云门户、公开课系统的扫码授权登录。 https://www.liqucn.com/app-rn-1034519-0
6.数字记忆论坛: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展记忆资源建设中国记忆项目是2011年在国家图书馆开展的,它在中国的图书馆界是最早一批进行记忆资源抢救和建设的项目之一。根据分析与归纳,我们认为“记忆”二字应该包含着以下几个组成部分:一是传统文献,二是口述史料,三是影音史料,四是实物文献,五是记忆空间。第一部分在图书馆、档案馆都有;第二、第三部分在我国图书馆、档案馆https://gddazx.southcn.com/node_8d937f0b2b/ab2d33289f.shtml
7.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名称: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网站地址:www.nlc.cn 目录类别:图书馆院 分类位置:?文化教育?图书馆?图书馆院 服务器IP:202.96.31.117 网站标签: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点更新] 网站描述: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履行国内外图书https://www.023dir.com/site/26627.html
8.国家数字图书馆app下载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手机版下载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手机版 v7.0.3安卓版 国家数字图书馆app是由国家图书馆官方打造的一款数字检索图书以及在线阅读的手机软件,拥有超多的正版图书,国字号软件,绝对强大。有需要的朋友就来IT猫扑下载吧! 应用简介 国家数字图书馆应用以服务和资源为两条主线,以方便读者为目的,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使用国图服务、欣赏国图https://www.itmop.com/downinfo/91103.html
9.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海外中华古籍回归重大成果——法藏敦煌遗书近日,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数字资源正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中华古籍资源库”中发布。该批资源共计5300余号3.1万余拍,读者可登录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在线进行检索和全文浏览。 2015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圆明园四十景图》期间,双方达成新的合作意向,由法国国家图书馆向中国国家图书馆赠送法藏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tsg/201803/t20180309_831423.htm
10.全国中小学生教育网络云平台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许多公共图书馆推出了“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为注册读者提供各类数字资源在线服务,包括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工具书、音像、数字事实和馆藏资源等。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免费阅读体验。 国图公开课 国图公开课借鉴“海量开放网络课程”的大规模、开放、在线理念,以继承https://www.yunduoketang.com/article/llw99.html
11.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 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 网站服务:教程书籍,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资源查找,教程书籍,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介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公众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和便捷的在线服务。该图https://openi.cn/sites/279782.html
12.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首页>>新闻报刊>>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 网站名称: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网站地址:http://www.nlc.cn 网站简介: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 网站人气:9720次 百度权重:4 网站状态:200 收录时间:2020-2-18 更新http://6.023pbx.cn/showurl-11039.html
13.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知识宝库)知识宝库网站文章浏览阅读1k次。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http://www.nlc.cn/_知识宝库网站https://blog.csdn.net/woainilixuhao/article/details/9911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