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市场营销的我,把书店开倒闭了

2021年11月21日,寒潮突袭北京。位于北五环的回龙观地区比市中心更冷,风最大时能达到八级。走出地铁站,我从倒了一片的共享单车中扶起一辆,艰难地骑行了几十米,就再也骑不动了,只好下来推着车走。

我的目的地是一家名为“参差”的独立书店。从2018年冬天到2021年冬天,从被称为“宇宙中心”的北京五道口地区搬到近郊的回龙观,中间还经历了新冠疫情的爆发,参差书店已经运营了三年。而就在11月初,店主八月突然宣告了年底闭店的决定。

看到这个消息时,我并没有太多的惊讶,毕竟实体书店生存之艰难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但八月说,商业上的经营困难并不是她闭店的主要原因,而是她无法在此同时完成“人与书的相遇”。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人与书的相遇”究竟是指什么?它为什么会成为八月告别书店的原因?在这一切背后,独自支撑起大大小小事情的八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了我的探访。没想到的是,我收获到了远比我预想的更丰富的东西。

纯粹

“我想开一家靠卖书本身盈利的书店。”

或许是因为糟糕的天气,参差书店所在的回龙观龙跃街显得格外萧条。书店灰白色背景的招牌,在一排底商中显得尤其低调,还不如隔壁教育机构门上“旺铺直租”的告示显眼。如果不是手机导航提醒已到达目的地,我恐怕就会径直从店门前走过了。

你找到店牌了吗?

夜里亮起灯后,招牌的存在感变强了一些(受访者供图)

店内装潢简简单单,不卖咖啡饮料,也不以精致的环境吸引顾客。木头书架上贴着手写的分类纸条,大部分为人文社科,也有少量自然科普与童书绘本,二手书与旧书分别单独占据了一个书架。八月想开的是一家纯粹卖书的书店,甚至在书架上贴了“禁止拍照”的纸条,因为“拍环境的话,吸引来的很可能也是来拍书店环境的顾客”。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书店里看到了一个有点悖论的场景——唯一允许拍照的地方,贴的是别家书店的海报。

唯一允许拍照的地方,贴着别家书店的海报(受访者供图)

细看下来,能体会到八月选书的用心——在一个聚焦于女性主义的主题书架上,除了人们熟知的《第二性》《厌女》等经典文本外,她还搜集来大量冷门佳作。例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蓝袜子丛书”,摘编了大量外国女性作家的作品,致力于为当时尚未完全启蒙的国内读者带来精神食粮。如果没有参差书店,我恐怕永远都不会知道,二十多年前的出版人竟还有过这样的性别平等实践。

女性主义书架初设时的样子(受访者供图)

在与八月的交谈中,我从未从她口中听过“开书店太难了”之类的抱怨,她只是冷静地分析得与失,仿佛这只是一次失败的商业实验。但只言片语间,还是能捕捉到她未曾明说的艰难——

一个晚上,八月独自开车从位于河北涿州的一个图书仓库采书回来,这天本就雾霾浓重,可见度极低,又途经一段没有路灯的路,车一下子从马路上开进了低洼的树丛里。满载的书让车陷在那里,进退两难。“荒郊野岭的,也没个人,就觉得特别恐怖。”

还有一次让八月至今想起来都后怕的经历:去年六月的一天,八月一大早就开车和另一位开书店的朋友一起去采书。行驶了几百公里,再加上选书、搬书,返程途中,两人都已疲惫不堪,朋友一上车就睡着了,八月强打精神开车。中途她恍惚了那么几秒,发现不知不觉中,车已经从高速路最左的车道滑到了最右车道,差一点就要撞上栏杆。她瞬间清醒过来,余下的路程中再不敢有一丝放松。

事后她在书店日记写道:“我如果最终在采书路上意外去世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就像导演安哲罗普洛斯死于一场他走向片场路上的车祸……”

对八月来说,一个人开车去几百公里外的地方采书是常事,但并非每家书店都需要这般长途跋涉。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独立书店在价格上没有优势,如果采购新书,拿不到比电商更低的折扣。她只能做差异化,去淘出版社卖不出去的库存书,而库存书又往往位于偏远的河北库房。

曾有人伸出各种橄榄枝,比如免租金让她开店,但书店要与酒吧结合。八月最终都拒绝了,她不希望书店只是作为某个空间的组成部分,丧失独立性和自主性,她也放不下最初的信念:“我一直相信可以靠书本身的盈利,让书店符合经济规律地运转起来。”

我问出了盘桓心头已久的一个问题:“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市场营销。”

参差书店回龙观店

八月

“我更像《过于喧嚣的孤独》里的打包工。”

“你看过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书店》吗?”

当我问及对八月这个人的印象时,书友栗栗和暗蓝不约而同地向我抛出了同一个问题。

栗栗是参差的老朋友了,书店还在五道口时,她常从学校跑去店里待着,《书店》就是她在参差的收获之一。女主人公弗洛伦斯在丈夫死后依靠微薄薪金度日,却用尽几乎全部财产在自己所在的小镇上开了书店。栗栗想到了八月:“她不会考虑太多的商业的东西,有很固执的那一面。”“她常常会跟我说,这本书你可以去网上买,那本书哪个书店还有。”

在搬到回龙观之后的前三个月,八月甚至连店牌都没安,却积极地在朋友圈里推荐其他书店,完全不把它们视为竞争者。有书友看到八月在朋友圈说没人来实体店,就专程来书店看看,八月却会立刻检讨自己是不是有道德绑架的嫌疑。书店日记中,她给自己打气:“不抱怨、不卖惨,开一家赚钱的书店。战斗到最后吧!”

八月(受访者供图)

在暗蓝看来,八月跟《书店》的主人公在性格上有相似之处,“都不是那种‘按头安利’型的店主,但她们都在很坚定地做自己的事”。

他回忆起第一次来到参差书店的场景:“空间很小,转身都可能碰到书。买了几本书,八月还给我们都办了卡,没有强行推销(笑)。”暗蓝觉得,开店做生意需要在性格上强势一点,才能应对上游下游各种麻烦,而八月的安静随和与他想象中的店主大相径庭,让他多少有点担心“这个人这种性格做生意是不是有点难”。

我问八月:“你会主动跟买书的人交谈吗?”她想了一下说:“不会。”除非有人主动询问,她绝不打扰对方,只是静静观察。她相信,逛书店最大的乐趣,就是与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一本书“不期而遇”。

哪怕跟熟识的朋友相处,沉默也是常态。性别是栗栗和八月共同感兴趣的议题,平日里也会一起讨论,但栗栗没想到,八月自己一声不吭地整理了一个女性主义书架。站在书架前,栗栗感到惊喜,同时也发觉,八月原来是这样一个默默做事、但极少宣扬的人。

参差书店五道口店(受访者供图)

很多人用“情怀”来形容八月,起初八月极力抗拒这个标签,认为无论开店还是闭店的决定都是很理性的。后来她渐渐发现,自己眼中“靠书盈利”的理性,恰恰是他人眼中“只考虑书”的情怀。

一位做财务代理的朋友曾与她复盘书店的整个发展过程。朋友结合经济学理论给八月分析:不盈利的企业是不道德的。有人愿意给你免房租,其实是为你本身的商业价值买单,只要合法合规,能有利润,对书店发展也有好处,你为什么不去做?

八月说:“你不用给我指点,这些我都学过。”

朋友无奈道:“你没有学好。”

《书店》,作者:[英]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八月觉得自己并没有《书店》中的弗洛伦斯那么浪漫化,她更愿意把自己比作《过于喧嚣的孤独》里的打包工,为读者找到他适合的书。“打包工有他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回收站里发现了有意思的书,比如关于航天的,他就会非常开心地送给喜欢这类书的专家。”

“人与书的相遇”,正是如此。

相遇

“一位快递员在那天成为了书店唯一的读者。”

一对美国夫妇在一个没落小镇上开了一家二手书店,他们相信,经营旧书店,比“你爱看书吗”更重要的是“你喜欢与人交往吗”,基于这个原则,他们把书店营造成了一个小镇居民的避风港。

——这是《大石缝镇的小书店》里的故事。读第一遍时,八月是豆瓣书店的店员,读第二遍后,她下决心辞去当时的图书编辑工作去开书店。她在豆瓣短评中写道:“也许,书店主人为世界做得最好的事,不是销售故事,而是倾听人们的故事。”

《大石缝镇的小书店:关于友谊、人际交往和读书其乐无穷的回忆录》,作者:[美]温迪·韦尔奇,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八月坚持在公众号上连载书店日记,那些在书店中短暂停留的人,以及他们带走的书,被她默默看在眼里,记在笔下:

有出版业同行来淘小众佳作,也有老大爷来店里找字帖。有人拎着黄瓜和西红柿来买书,挑走了《侠女奇缘》和《安娜·卡列尼娜》,付款用的是现金。有一家三口来到书店逛,小朋友到处翻看,爸爸选书,妈妈结账……多元的人,似乎正应和了店名所寓意的“参差多态”。

回龙观是北京最大的社区之一,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了半数以上,有不少是在高新科技产业工作的年轻人。刚搬到回龙观时,八月以为自己是为这些“素质比较高的人”服务的,选书也以高质、深度的人文社科类图书为主。

直到一位“意料之外的读者”出现,八月才意识到,书店的“参差”还远远不够。

快递员走后,八月掉了泪。一直以来,她都没有将这位快递员当作书店的目标读者。而在那天,他成为了书店唯一的读者。

“以前,我从来没想过他会停下来买书,以为自己选的书都是那种给‘真正的读书人’看的。”八月告诉我,“现在我不那么想了。我想做大众阅读,不带傲慢和偏见地去卖书、做书店。”

参差还成了一些人与北京这座城市的记忆连接。书友林则全看到闭店的消息后,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了封长信给八月。他回顾了高考结束后来北京“朝圣”的经历,除了知名景点之外,必须要去的地方是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来北京读研后,他成了参差的常客,“这一两年书店的记忆几乎被参差占满,每次来都是幸福的”。离开书店的路上,“包里满满的十本书,坐在地铁上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书友来信(部分)

北京之外,天南海北的书友通过线上途径来参差书店买书。这些网络在平日隐而不现,却在闭店推送发出后,突然涌现在八月面前——

有位东北的读者给八月寄了当地的大米。有位江苏的书友转给她一百块钱,说这是提前给会员卡充值,等八月再次开店时使用。也有书友非要给八月寄书,八月不想增加搬家的负担,婉拒了对方,但那人还是按照之前收到的快递上的寄件人信息寄来了书。

一张以书店为中心的网络,正悄无声息地蔓延。

摞在门口的快递,近的到天津,远的到湖北、黑龙江

延续

“和不同的人接触后,感觉世界更广阔了一些。”

我最后一次去参差书店,是去年12月初的一个下午。正和八月聊天时,书友小谭风风火火地赶来,手里拎着鲜花和蛋糕。“给你送别的,肯定不方便你搬家,给你送点消耗品吧。”八月的表情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仿佛没有太多的情绪起伏,但她想了想,说:“我送你一本书吧。”她把这句话重复了多次,直到小谭离开前挑了一本约翰·伯格的书。

“才三年,被你说得像开了三十年一样。”小谭嘟囔道。

八月和书友一起分蛋糕

说回《大石缝镇的小书店》。这本书,八月只有一本,原本是自己读的,放在借阅区,不售卖。有位书友想开书店,八月就送给了她。后来她真的去开了书店。

“确实会鼓励到一些人。有人留言说,他想回自己的家乡开书店,还有的说,自己已经开了书店。”

总有新的书店出现。

在书友暗蓝看来,参差的闭店只是一个转折而不是结束,是它“在这样的环境里保全自己独立性最好的方式”。独立书店跟一般书店的区别在于,它很大程度上是店主个人独立性的体现。八月的性格,就是书店的性格;书店的探索和成长,就是八月自己的探索和成长。八月毕竟不是弗洛伦斯,她并没有一定要把书店开在小镇上的执念,她的执念“更在于书和构建阅读空间这本身,开在哪里对她好像并不是最重要的”。

脚步从未停歇。如今的八月在运营一个“伴读计划”,业余仍为热爱读书的人推荐好书、组织社群共读。

八月曾写道,她闭店的原因是“不足以让书店在完成人与书的相遇过程中同时能创造出足够它运转的商业价值”。的确,参差书店在商业上的运营失败了,但我更好奇的是,“人和书的相遇”这一点实现了吗?

八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对于当初开书店的决定,她至今不后悔。“开书店其实还是挺好的一件事情,你能接触到好多人,每个人又有好多不同的生活。读书已经能让你看到好多生活了,和不同的人接触后,感觉世界又更广阔了一些。”

书店搬空后(受访者供图)

说来惭愧,我以前常去实体书店翻书,但往往会上网比价后再购买。而在走近八月与参差书店的过程中,我的世界也变得更广阔了一些,我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如果说电商渠道更多是按照算法逻辑为读者进行推荐,那么实体书店则更倚赖于人性逻辑——无论是选书的标准、分类的规则、书架的排列还是卖书的动作,实体书店的各个环节,都有更多人的意志与价值渗透其中。

在标准化的图书背后,有着无法被标准化的人际关系、情感与梦想。当书店的实体形式消失时,这些无形的联系仍在持续生长。

THE END
1.晨光文具店挣钱吗知乎(做晨光文具专卖店利润怎么样啊)晨光文具店的投入成本主要包括保证金、特许权使用费、房租、装修费、设备费用、首批进货款和水电杂费等。一家小型店的投入成本大约在十几万元人民币左右。然而,通过合理的经营策略和高毛利率的产品,晨光文具店的月净利润可以达到1.38万元至3.2万元人民币,年净利润则可达16.56万元至38.4万元人民币。http://www.xiongmaozhuan.cn/w538/107012525.html
2.高校超市利润究竟有多大?探究校园零售业的经济潜力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超市的利润情况以及校园零售业的经济潜力。通过对校园超市的经营模式、消费群体和消费特点的分析,揭示了校园零售业的市场潜力和盈利空间。文章指出,高校超市利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商品种类、价格定位、营销策略等。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把握校园零售业的经济潜力,为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http://www.dfxn.cc/explain/12932.html
3.高校超市利润探究反馈分析和检讨高校超市利润探究_反馈分析和检讨,摘要:本文旨在探究高校超市的利润状况,通过反馈分析和检讨来深入了解超市运营中的盈利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文章将分析超市的商品定价、销售策略、成本控制等方面,并结合学生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对超市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最终目的是http://m.weishuini.cn/explain/13195.html
4.在小学门口开什么店比较好小学门口适合开什么店 1、开一家文具店,因为是在学校旁边,学生每一天使用的文具都会有很多,虽然价格不是很高,利润低,但是这是学生们的日常消耗品,总的来说是很可以的。 2、开一家书店,因为是学校,书肯定是必须有的,卖各种的辅助教材资料都是不错的选择,在中小学附近可以买各科的辅导教材、习题集,在大学附近可https://www.yjbys.com/chuangye/xiangmu/kaidianxiangmu/626419.html
5.学校附近开什么店最赚钱(学校门口适合做什么生意)现在的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小吃,别说是小学生喜欢吃了,就连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也都很喜欢吃。所以在学校门口开一家小吃店,一定会让你稳赚不赔的,而且小吃的成本很低,利润也是比较高的。 3、饰品店如今爱美是每一个人都喜欢的,况且现在的时代是看脸的时代,跟何况是小学生呢?小学如今也在追赶时髦,在学校附近开个饰品https://www.a4zb.com/qdke/3025202304173025.html
6.在学校附近开什么店比较赚钱10、书店 随著时代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使用电子读物。但对中小学生而言,纸质书籍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书店主要出售小学和中学附近的部分考卷。复习资料等书籍。书店当然可以兼卖文具。 11、眼镜店 要说学校门口卖什么利润高?一定是眼镜店,一副眼镜的价格进价才几十块钱,可以卖到了几百块钱。考虑到其中的https://m.jy135.com/licai/381705.html
7.你知道学校门口一家文具店年收益能达到多少吗?答案绝对吓到你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无论是在哪座城市,每一所学校门口都会有文具店。而这些文具店学生上课的时候,店里一个人也没有,可是一到放学时间,店里面就挤满了学生,这样的一家店子能赚钱吗? 其实,不要小瞧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因为客源比较集中且稳定。而学习用品的消耗对于学生来说尤其快,基本上隔个两三天,就需要https://xiangxi.loupan.com/loupan/7123538/dt_3146217.html
8.书店开业规划(通用6篇)收益预测书店定位销售的少儿、大众文化、教辅等种类图书的批发折扣一般在6折以下,如按定价销售则有40%的利润空间;按照广元的市场情况,如以8.5折进行优惠销售就能够形成价格优势,而且仍有25%以上的利润空间书店每月的固定费用 =房租(含水电)+税费 +人员工资(实际运行中还有不少杂费)每月预计总额 = 1500 + 300 +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6h5po9q.html
9.在学校门口旁边的50平左右店面最适合做什么生意?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无论是在哪座城市,每一所学校门口都会有文具店。而这些文具店学生上课的时候,店里一个人也没有,可是一到放学时间,店里面就挤满了学生,这样的一家开家文具店能赚钱吗? 其实,不要小瞧在学校门口的文具店,因为客源比较集中且稳定。而学习用品的消耗对于学生来说尤其快,基本上隔个两三天,https://www.douban.com/note/827329950/
10.一所高校一家书店怎么开?谁来买?新闻频道Little Tree是一家在学校图书馆内的书店,位于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一楼,过了图书馆电子闸门,沿着手写的指示箭头走,就是书店入口。 门面虽不大,里面却十分开阔,落地玻璃门窗巨大,跃层很高,很是气派。门口是吧台,四周放了些文创商品,再里面是一排排的书架,最里面是一大片书桌。 https://news.cctv.com/2019/08/08/ARTINt2ldxtvKqFz5J6Rk5Wh190808.shtml
11.学校门口暴利生意集锦!想赚钱速来围观哦!以上就是关于“学校门口暴利生意集锦!”的所有信息,如果你也想在学校门口做个小生意,可以参考以上几个暴利生意哦,其实在学校门口能做很多赚钱生意的,学生的钱最好赚,大家也可以在学校门口开书店,卖奶茶都是可以的,只要能够坚持做下去,用心经营,赚钱都不是问题!https://www.jiamengfei.com/article/646
12.转:开个小书店。。呵呵蚂蚁跳楼1996年,我有幸参与了一家书店的开业与经营,不料就此与书店结下不解之缘。其后十年来,我一直在图书公司工作,或是直接经营书店,或是在为一批书店提供货品支持及营销指导,接触过的书店可以说是不知凡几,也结交了许多善于开书店的朋友。 经历与交流愈多,自然就有了一些感悟与归纳,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https://www.cnblogs.com/xianqingzh/archive/2012/02/18/235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