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绝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绝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然小人哉”)。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它使我可以放心承认孔子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了,因为哲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怎么会一点不洒脱呢
孔子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那么,孔子所说的“真正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他对伦理的“灵活”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理解孔子对“以德报怨”的质疑?
“洒脱”指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在今天许多张扬个性的年轻人眼里,梳怪发,穿异服,甚至说脏话,顶撞老师长辈……都是“洒脱”的表现。读罢此文,你对“洒脱”有怎样的认识?
答案
【小题1】完善自我,性灵未染,通情达理,难得糊涂。(或:完善自我,淡泊功利,性灵未染,追求精神自由)
【小题2】①孔子不要求君子一定有仁德(或: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
②孔子强调“仁”,但绝不主张愚忠和滥恕。对于忠恕,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③通情达理,做事有分寸,不偏执,能变通。
④反对遇事过分谨慎
【小题3】在孔子看来,“以德报怨”是不公正的,是滥恕。这样既不能弃恶扬善,也不能彰显恩德,应该以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
【小题4】“洒脱“应是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有真才实学,不沽名钓誉;对生活有一份恬淡悠闲的心境,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言行脱俗;通情达理,遇事灵活变通。
略
滕加远同学当选为“校园助人为乐十佳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两句赞扬他的话。要求:富有激情和文采,句子结构大体一致。不超过40个字。(4分)
40
下面是对“美”的哲学定义,请提取表现其主要内涵的三个关键短语。(每个不超过15个字)(5分)
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环境、现象、事情、行为、物体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的特殊性能、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人们在密切接触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受其刺激和影响产生了愉悦和满足的美好感觉后,通过反思美感产生的原因,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来的有别于丑的相对抽象事物。
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①十金法重:汉律,科吏赃至十金,即死罪。②楼烦:县名。
(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称:相称
B.杨湛贪猾不逊,持郡短长逊:恭顺
C.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章:显露
D.愿勉所职,卒功业勉:尽力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薛宣为官治理效果的一组是(3分)
①治果有名,以明习文法诏补御史中丞②盗贼禁止,吏民敬其威信
③已而阴求其罪臧,具得所受取④湛即时解印绶付吏,为记谢宣
⑤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⑥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宣归恩受戒者
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④⑤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琅邪太守欣赏薛宣的才能,幽州刺史推举他为茂材,大将军推荐他任长安令。薛宣在得到这些人的赏识和提携后,仕途上较为顺畅。
B.针对贪猾的杨湛,薛宣虽接待周到,暗地里却在收集他的罪证,并晓之以利害得失,使杨湛在正言厉色面前,敢怒而不敢言地交出权力。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宣察湛有改节敬宣之效,乃手自牒书,条其奸臧,封与湛。(3分)
(2)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可复伸眉于后。(3分)
(3)其令平陵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办。(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南宋]陈与义
夜登小阁,忆洛阳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作此词时,作者住在浙江湖州。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描绘出“旧游”中怎样的美好情境?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全词如何围绕“闲”的心绪,发出怎样的感慨?(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3)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4)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5),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