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天舒国家图书馆藏鲁迅创作手稿版本谈文集诗人二战周作人许广平科学家小说家

内容提要国家图书馆收藏有许广平、周丰一捐赠的鲁迅手稿400余种7200余册叶,约占存世鲁迅手稿数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创作手稿152种。相较于印刷品,手稿的版本更复杂,辨析难度也就更大。学界一般认为现存鲁迅创作手稿尤其晚期手稿,多为誊抄的清稿,但结合鲁迅本人的写作习惯,以内容修改、页序标注、版本对校等为标准,对国图藏鲁迅创作手稿的版本情况细加研判,可以看出其中大部分是创作原稿。本文还结合《奔月》《阿金》《半夏小集》等手稿书影,更形象地展示作家不同时期创作手稿的风貌及其版本特征。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鲁迅创作手稿;版本;原稿;清稿

一、国家图书馆藏鲁迅创作手稿概况

国家图书馆(下文简称“国图”)前身为京师图书馆,始建于1909年,1916年起正式接受国内出版物的呈缴本,开始履行国家图书馆的部分职能。作为国家总书库,图书文献的收藏和保护是国图的重要职责之一,其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以及明清以来众多名家私藏,囊括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敦煌遗书、宋元明清善本古籍、近现代的进步书刊和革命文献,以及现当代各类出版物。目前,国图的中文文献收藏量居世界首位,外文文献收藏量全国第一。(本文使用图片均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图片)

鲁迅、许广平题赠孙斐君《两地书》扉页(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

目前国图收藏有中文鲁迅著、译作品七千多种,包括大量初版、毛边本、签名本等珍贵版本。1981年9月至10月,由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发起,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下文简称“鲁博”)举办“鲁迅著作版本展”,据当时出版的《鲁迅著作版本展览书目》记录,展览中的“一九三六年以前的版本”“一九三七——一九四九的版本”“国外部分”都大量使用国图收藏的文献。如《中国矿产志》中华书局1912年订正第四版,《呐喊》北新书局1924年5月第三版,鲁迅题赠章川岛新潮社1923年12月初版《中国小说史略》(见封面),鲁迅、许广平题赠孙斐君《两地书》初版(见插图),《而已集》初版、再版、三版毛边本等。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鲁迅著作版本目录学的工作就已初步显现实绩,包括基本的编目及专文研究,有《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鲁迅著作版本丛谈》《鲁迅版本书话》等专著陆续付梓。近年来,随着现代文学的史料学与版本学日渐为学界所重视,鲁迅著作版本研究从广度到深度也都有了新发展。鲁博、上海鲁迅纪念馆等鲁迅文物收藏单位已有专文介绍馆藏鲁迅著作版本,为免重复,本文专就国图藏鲁迅创作手稿版本做一介绍。

因“对自己的文稿并不爱惜,每一书出版,亲笔稿即行弃掉”,鲁迅创作手稿存世数量并不多,“一生共写了七百七十多篇杂文,而现在保存下来的仅有一百七十多篇手稿。写小说三十三篇,而手稿仅存八篇。”另有学者统计鲁迅创作手稿存有231篇,盖因统计标准不同,具体数字有差异,但远远少于创作总量是毋庸置疑的。

由于作者本人无意保存,鲁迅创作手稿主要是发表或整理编集出版时由他人代为保存才得以留存,如由未名社青年作家保存的发表于《语丝》《莽原》等杂志的部分杂文、小说和《朝花夕拾》集的大部分手稿,许广平保存的用于出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集》《集外集拾遗》的大部分手稿,黄源保存的用于出版《故事新编》集的全部手稿。鲁迅手稿的主要收藏单位中,国图收藏创作手稿最多,除手书目录、扉页外,共计152种,主要包括:

鲁迅手稿《朝花夕拾》扉页(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

1.《朝花夕拾》现存所有手稿:包括2篇小引、1篇后记、7篇散文,另有目录和扉页(见插图)。《朝花夕拾》所收10篇回忆散文原以“旧事重提”为总题名发表于《莽原》半月刊,因此手稿中都有副标题“旧事重提之X”。这批手稿修改较多,目录、扉页、《小引》副稿都有鲁迅本人朱笔标注的排印格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父亲的病》《后记》等5种手稿都有红笔标格式字号等,是用于排印发表留下的痕迹。《朝花夕拾》稿件寄交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等,鲁迅去世后由李霁野交还许广平。

2.《且介亭杂文》三集手稿:《且介亭杂文》集的手稿全部完整保存,国图收藏35篇,并有鲁迅手书目录和书名页。《且介亭杂文二集》集的手稿全部完整保存,国图收藏48篇,并有鲁迅手书目录和书名页。《且介亭杂文末编》于鲁迅生前开始编集,后经许广平编定。由鲁迅本人整理的稿件全部保存,国图收藏10篇,另有许广平编《附集》的3篇手稿,并有鲁迅手书书名页。《且介亭杂文》三集手稿都由许广平保存。

3.《集外集》与《集外集拾遗》手稿:这两集收录旧作,手稿留存不多,国图收藏有38篇,其中大部分是修订《集外集》、编辑《集外集拾遗》时,鲁迅本人整理重抄的稿件。由许广平保存。现存创作手稿中,由《且介亭杂文》开始,基本使用同一种稿纸:高29厘米,宽21厘米,绿格,12列,每列36格,页脚专门留有写页码的位置。

4.早期创作手稿:《奔月》《〈坟〉的题记》《写在〈坟〉后面》《所谓“思想界先驱者”鲁迅启事》与译稿《说幽默》合订为一册。都使用绿格“语丝稿纸”。前三种都曾寄交韦素园。《记“发薪”》是缺末叶的残稿,与《凡有艺术品》等4种译稿合订一册,使用同样的普通稿纸,筒子叶对折装订成册。另有未装订的散叶单篇:《再来一次》,2叶,使用绿格“语丝稿纸”,并在稿纸上粘贴加纸,修改较多;《略论中国人的脸》,4叶,红格稿纸,缺首末二叶;《通信(复未名)》,2叶,红格稿纸,第2叶仅半张稿纸,手稿无题名,此稿寄交韦素园。

由国图档案保存的许广平捐赠鲁迅手稿目录可以看出,鲁迅创作手稿在捐赠时基本都以文集形式保存,国图对这些手稿做清点、编目、保存时,也最大程度维持了文集形式的原貌。《朝花夕拾》《且介亭杂文》三集都保存了鲁迅手书的目录、扉页等,还有鲁迅编集整理时标注的页码、字号、排印格式等,几乎完整地体现了鲁迅创作、修改、定稿、初刊、结集出版的过程。

二、国家图书馆藏鲁迅创作手稿版本辨析

近年来,现代文学研究中手稿学的理论建构与学术实践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作家创作手稿被视作文学版本中的“祖本”,文本发生学意义上的“起源的材料”“前文本”。但作家手稿大多由文博机构或私人收藏者存藏,大部分未曾公开流布,研究者难有机会窥见其真容与全貌,对其版本也很难做出准确判断。而相较于出版发行的印刷品,宏观如现代文学的生产方式、细微如作家的个人写作习惯,都交织进手稿文本中,令每一件手稿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更增加了辨析手稿版本的难度。

鲁迅手稿《朝花夕拾》目录(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

鲁迅手稿《〈朝华夕拾〉后记》中的手绘无常图案(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

不过,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且介亭杂文》三集似乎是另一种情况,与早期创作手稿相比,这些手稿修改较少,呈现整齐且整洁的面貌,最先利用鲁迅创作手稿做版本校勘的学者注意到这一点并做出解释:“在这些保存下来的手稿中,许多是作者为了编文集而从最初刊出的报刊上手抄下来的(本校读记中称之为誊清稿),那上面往往只有极少的改动,甚至整页一字不改的情形也并不少见。”“现在保存下来的鲁迅手稿,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和性质:一种是最初投寄给报刊发表的稿子,姑且称它做‘原稿’,上面有或多或少的修改;另一种是编印集子的时候又从当初发表的报刊上抄下来的稿子,姑且称它做‘清稿’,上面几乎是毫无改动。本书中所说的手稿,都指原稿而言。”认为鲁迅创作手稿呈现修改较少的面貌,一大原因便是现存手稿中很多是据刊行版本重抄的“整理稿”。

这显然是借鉴传统版本学的“稿本”“清稿本”概念,对鲁迅创作手稿做了简明有效的区分。不过,传统的“清稿本”以稿本为基础誊抄清楚,而鲁迅创作手稿中大量存在的“誊清稿”“清稿”“整理稿”却是以刊行出版的版本为抄写底本,在版本形成过程中有很大区别,因此这一论断也暗含着价值判断,认为其文本意义和版本价值与“原稿”相差甚远,甚至不能算作“手稿”,有学者更呼吁在手稿全集之外,应另出一种“专收最初的原稿,不收后来为编集而誊录的清稿”的精简版本。而国图藏鲁迅创作手稿,恰以晚年自编文集的手稿为主,以此标准而言,其版本学意义似乎略逊一筹。

而对鲁迅晚年创作生活有着最深了解的许广平回忆,1934年后,“因着不断的检查、压迫,先生每发表著作,后来多把副稿寄出,所以对于若干篇的被删除,得以从原稿补入在单行集子里。”如仔细辨析,许广平所说“副稿”据原稿抄写,用于发表或出版,是一种更“标准”的清稿本。且透露一个重要信息:整理编辑单行本文集时依据原稿补正,即意味着另有原稿保存。已有学者敏锐地注意到许广平“副稿”说,判断鲁迅晚年因环境所迫,用于寄投发表的往往是本人或他人抄写的“清稿”,编集出版则使用原稿,并指出这一时期的创作手稿情况复杂,须具体辨析各稿件的版本。

三、国家图书馆藏鲁迅创作手稿举隅

鲁迅手稿《〈劲草〉译稿序文》(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

2.《〈朝华夕拾〉后记》:作于1927年7月11日,最初发表于1927年8月10日北京《莽原》半月刊第2卷第15期,署名鲁迅。《后记》手稿共19叶,文字部分使用“文艺丛书稿纸”,另有4叶插图,描绘“曹娥投江寻父尸”、老莱子戏彩娱亲、玉历宝钞等书中的无常图像,主要是剪贴在白纸上的印刷品,并有少量鲁迅手书文字与填描图案。其中最特别也最珍贵者当数鲁迅本人手绘“所记得的目连戏或迎神赛会中的‘活无常’”(见插图),可窥见作者美术修养之一斑。

鲁迅手稿《奔月》(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

4.《半夏小集》:约写于1936年8月或9月初,发表于1936年10月《作家》月刊第2卷第1期。“半夏”是中药名,药性微毒,以此为题有以毒攻毒之意。与鲁迅晚期创作手稿不同,使用普通白纸。据冯雪峰回忆,该文完成初稿后,由鲁迅口述修改,冯雪峰执笔改动,再由许广平誊抄用于发表。本件手稿(见插图)中墨色较淡的修改字迹出自冯雪峰之手。

《半夏小集》手稿(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

5.《阿金》,作于1934年12月21日,原为《漫画生活》杂志撰稿,被审查抽去不得发表,直到1936年2月20日才刊发于上海《海燕》月刊第2期,署名鲁迅。被抽去的是许广平抄稿,现存鲁博,原稿(见插图)用于编集,抄稿审查画红杠处在原稿对应位置划黑杠。《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出版文集时都以黑点或黑杠标示发表时被删改处。但只有《且介亭杂文》手稿得以完整保存,这一文集中,发表时被删改或全篇抽走的有《门外文谈》《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脸谱臆测》《病后杂谈》《病后杂谈之余》《阿金》等7篇,除《病后杂谈》,其余几篇手稿中都以黑杠或黑点加以标示审查删改处,并据此刊行,使读者得见作者本意,并领略当时文艺审查之风气,“以存中国文网史上极有价值的故实”。

鲁迅手稿《阿金》(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

6.《题〈中国小说史略〉赠章廷谦》,1923年12月13日题写于赠给章川岛的《中国小说史略》扉页。章川岛即章廷谦,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语丝》撰稿人,曾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校任职,与鲁迅交往密切。这段题赠诙谐亲切,作为佚文收入《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章川岛夫人孙斐君是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第一期毕业生,与许广平有同学之谊。国图藏有鲁迅题赠章川岛、孙斐君夫妇的题赠本11种,其中一册赠给孙斐君的《两地书》有鲁迅、许广平夫妇的共同题辞,弥足珍贵。

(本文转自《鲁迅研究月刊》,作者程天舒,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善本组副研究馆员)

弘文

编辑|杨洋

监制|高爽

审核|弘文

点击"阅读原文",到国图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或联系发行部:010-88003146

THE END
1.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该库为读者提供民国时期文献在线资源服务,包含民国图书、民国期刊,民国报纸和民国法律资源,可在线阅读。 国图公开课 该平台依托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海量资源,设立了专题课程和读书推荐等栏目,面向公众推送多样化学习资源。 馆藏音视频 包含国家图书馆特色系列讲座,以及馆藏音频、视频等数字资源读物,面向公众提供公益视听服务https://www.nlc.cn/
2.中国国家图书馆里的藏书量,如果换成电子版,是多大(几个TB/GB更新数据: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3768.62万册,其中古籍文献近200万册。如果把这些书籍都转换成电子书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254355269/answer/11813381591
3.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海外中华古籍回归重大成果——法藏敦煌遗书近日,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数字资源正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中华古籍资源库”中发布。该批资源共计5300余号3.1万余拍,读者可登录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在线进行检索和全文浏览。 2015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捐赠《圆明园四十景图》期间,双方达成新的合作意向,由法国国家图书馆向中国国家图书馆赠送法藏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gjtsg/201803/t20180309_831423.htm
4.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攻略,中国国家图书馆门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攻略,包含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门票、地址等实用信息,由真实蜂蜂亲历中国国家图书馆点评分享中国国家图书馆游览攻略经验,景点图片,来马蜂窝北京旅游景点攻略看看大家如何点评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https://www.mafengwo.cn/poi/4142.html
5.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读者门户系统为读者提供了种类丰富、数量巨大的中文、外文商业购买资源库服务以及国家图书馆馆藏的特色资源库服务,具体的访问要求如下: 资源库类型 是否登录 访问权限 国家图书馆自建特色资源库 未登陆用户 可以检索、浏览书籍的详细信息 登陆用户 可以在线全文阅读和记录自己的读书笔记 商业购买资源库 未登陆https://lib.tsinghua.edu.cn/database/nlc.htm
6.《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国家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出版。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由政府筹建的京师图书馆,通过接受政府拨交、私人捐赠、该馆努力搜访三条途径,至1986年本书目编竣时已收藏历代写本、刻本、传抄本等善本近30万册(敦煌遗书、金刻本《赵城藏》等几大专藏不计),其中宋、金、元刻本有1,400余部https://www.dpm.org.cn/lemmas/244258.html
7.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主要提供普通古籍、外文善本、地方志家谱文献服务和临时主题展览服务;总馆南区提供外文文献、中外文专藏文献的专业性服务和国家典籍博物馆展陈服务;总馆北区提供以中文普通文献借阅、电子文献、音视频资源服务和少年儿童服务为主的大众服务。 馆藏实力 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文献https://www.maigoo.com/citiao/142962.html
8.中国国家图书馆包括北海公园附近的文津街分馆,馆舍面积共17万平方米。国家图书馆每年大约要接待海内外读者400多万人次。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丰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结粹。作为国家藏书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依法接收中国大陆各出版社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此外还收藏中国大陆的非正式出版物,例如各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均在中国国家图书馆https://s.visitbeijing.com.cn/index.php/attraction/101344
9.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app下载手机版2024最新免费安装包括馆藏书目检索(OPAC)、电子资源检索和站内检索。馆藏资源检索能够检索国家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馆藏信息,并支持图书预约;电子资源检索实现本应用内各种类型的电子资源统一检索;同时检索功能采用科大讯飞语音听写功能接口,让程序更能“听”懂你。 四、资源阅读 https://www.liqucn.com/app-rn-1034519-0
10.《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全108册)》(中国国家图书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全108册)》,作者: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中华书局。最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全108册)》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22588
11.赵城金藏赵城金藏-中国国家图书馆.PDF,发现 《赵城金藏》的前前后后 李际宁 《赵城金藏》的文物价值及其传奇经历,早已传为士林佳话。然而围绕这部大藏经发现之初,在对大藏的 版本和名称的确定上、对这部大藏经散佚经卷的收集、对这部藏经的曲曲折折的经历,依然值得我们回味。可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224/154529422.shtm
12.国家数字图书馆app下载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手机版下载国家数字图书馆app是由国家图书馆官方打造的一款数字检索图书以及在线阅读的手机软件,拥有超多的正版图书,国字号软件,绝对强大。有需要的朋友就来IT猫扑下载吧! 应用简介 国家数字图书馆应用以服务和资源为两条主线,以方便读者为目的,为读者提供了一种使用国图服务、欣赏国图资源的便捷方式!旨在方便读者使用馆藏资源,让https://www.itmop.com/downinfo/91103.html
13.广州人的阅读量是全国人民的2倍?毕竟有人拖着行李箱去图书馆……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文化投资的加大、社会对知识共享和普及的投入增加,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图书馆行业也不断创新发展,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阅读和学习资源。 中国国家图书馆:互动式展览 植根传统活化经典 中国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馆藏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以及明清以来众多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23/8230488.shtml
14.全球18家顶级国家图书馆馆藏照片,为你图说20世纪中国为编著本书,师永刚和其他几位编写者走访全球18家顶级国家图书馆收集千余张馆藏图片,这些图片大多出自当年来自西方的记者、牧师与学者等域外观察者之手。本书竭力挖掘每一张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以慈禧的肖像为例,众所周知慈禧太后非常喜欢照相,但鲜有人知她热衷于拍照的背后隐藏着“照片外交”的往事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1/12/c4286084.html
15.盘点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图书馆中外文化双语阅读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这座图书馆开始对公众开放,从法国贵族们那里没收的书也是在那时收藏入馆的。当时,拿破仑对这座图书馆燃起浓厚兴趣,还扩大了馆藏,它一度成为十九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8.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Beijing) 8.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 Holding over 30 million books and documents, https://www.kekenet.com/read/201606/448891.shtml
16.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目扬州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书目提要 作者:吴善中 ISBN:9787555408291 出版社:广陵书社 出版年:2017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 作者:北京大学 ISBN:730103858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1999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书目之书目 :中文部分 作者: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0d7594e990cac655fb0e8f5cd528b5cf
17.馆藏书目查询系统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出版地:北京 出版时间:2003 文献类型:图书 语言:中文 版:影印本 丛书名:国家图书馆藏历史档案文献丛刊 主题: 外交史>中国>清代 载体形态:52册(22214页): ; 26cm 分类:D829 中图法:D829 索书号:D829/1491-1 https://vufind.library.sh.cn/Record/64e3a9ec-5262-4259-a361-760b20802e0a
18.科学网—国图百年您所不知道的国家图书馆国图业务管理处副处长毛雅君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年底,国图馆藏近2700万册,其中中文书600多万册,外文书300多万册,古籍专藏200多万册(件),各种期刊和报纸合订本1300多万册,还有为数众多的音像制品。国图的馆藏量在世界国家图书馆序列里,排名第5。并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几十万册的速度增加。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2501-256171.html
19.()国家图书馆馆藏敦煌遗书的数字资源正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通的百度试题 题目( )国家图书馆馆藏敦煌遗书的数字资源正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通的古籍数字化网站“中华古籍资源库”中发布,标志着流落海外的敦煌文献通过数字化形式回归中国。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法国 反馈 收藏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f17aaa26a32d7375a417806e&fr=search
20.国图百年·馆藏故事之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赵城金藏《国家记忆》 20230816 典籍耀中华 守藏之责 《三农群英汇》 20230525 欢迎来我家——生活理想家 [大美中国]大足石刻艺术风格的形成 [中国影像方志]永济篇 黄河铁牛 [诗画中国]吴为山带您走进《昭陵六骏图》 换一批央视榜单 1 新闻1+1 规范平台算法我们应该怎么做 2 国家记忆 爆米花竟然和“龙”有着不解之https://tv.cctv.com/v/v2/VIDE135550827809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