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终完成,5.3万卷全部无偿共享,一键直达

“在中国本土之外,哈佛燕京图书馆是西方世界里两个最大、最好的中国古籍善本收藏图书馆之一(另一个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图书馆)。”

目前,哈佛燕京图书馆的藏书将近150万册,其中中文文献逾80万册,日文文献将近35万册,朝鲜文文献将近20万册。(馆长郑炯文在2014年接受专访时提到的数据)

原哈佛学院图书馆的汉和文库,在1928年成为汉和图书馆,归属于哈佛燕京学社——这就是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前身。

裘开明是这里的第一任馆长,也是美国第一个华裔图书馆馆长,在他的带领下,图书馆的善本珍藏数量增长很快,到1936年,大概就有7万多册藏书了。

历史学家余英时曾评价:“哈佛的中、日文藏书之所以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系统中长期居于领先的地位,裘先生的功劳最大。

裘开明

日本侵华时期,许多古籍流散于上海等地,图书馆便购入大批书籍;二战以后,日本流出大量私藏古书,裘开明又多次赴日访书。

如今,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乾隆之前的善本约有2400部,其中宋元明善本约有1500部,这里面还有188种善本是其他图书馆都没有的。

举个例子,哈佛燕京图书馆馆藏的明代《会通馆校正宋诸臣奏议》大字本(弘治三年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是目前存世最为齐全的一部。

明代《会通馆校正宋诸臣奏议》大字本

(弘治三年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

馆藏抄本稿本也相当珍稀,除了两册《永乐大典》之外,还有明末清初毛氏汲古阁抄本,还有许多稿本连相应刻本都未见传世。

比如翁方纲的《复初斋文集》、高凤翰《南阜山人诗文类稿》、周广业《蓬庐文抄》等。

哈佛燕京图书馆还收有大量宋元明刻类书,尤其是明代私人编刻的类书。在现存的名人类书300种中,哈佛就收了75种。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

篆字三十二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199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201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志》(以下简称《哈佛书志》),由著名学者沈津先生编撰。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校中心主任任雅君曾在2011年与沈津先生有过一次访谈,沈津也谈到了燕京图书馆所藏善本的重要性:

“在欧美地区,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中国古籍最多,他们的收藏始于清朝末年,而哈佛燕京图书馆是1928年创办的,但经过80多年的搜集,无论从古籍收藏的数量,还是善本书的质量,哈佛燕京都可以和国会图书馆相颉颃,这是毋庸置疑的。”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谈到“共享”理念,沈先生说:

“秉持‘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之理念,是当时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和我们在一起时谈到的问题,哈佛燕京收藏的东西,虽然是在北美地区的一所私立大学的图书馆里,但它都是‘公器’。我们认为,这些东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份,虽然流落到美东地区,但只是收藏地不同。对于在海外图书馆工作的中国人来说,我们很愿意将这些中国传统的东西用另外一种方式回归中国大陆,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比如,将收藏在美国的一些难得的珍本影印出来,这就是一种回归。另一种回归是通过善本书志这种方式,通过我们揭示的内容,让人们知道,哈佛燕京有这样一些东西,其中有一些是非常难得的,比如《永乐大典》也好、明代尺牍也好,或其他一些稿本、抄本,或者没有影印的,或者是非常有价值的,至少可以提供很多信息给那些学者,所以我觉得这些都是‘公器’,大家都可以用,不应该视若珍秘,藏之深阁。”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他还谈到:

“一部古书出版后,经过几百年或上千年,经过了无数自然灾害、兵燹或人为的政治因素,能保存至今,确是不易之事。古代多少藏书家费尽心思、积几代人的收藏,往往经过一场灾难都化为乌有了,像钱氏絳云楼、鲍氏知不足斋,他们的藏书都受到祝融的‘光临’。尤其是清代乾隆时,编《四库全书》,又禁毁了大量图书。至于太平天国时期,也销毁了很多儒家著作,后来“文革”时期就不说了。大量图书被毁,或是政治的原因,或是自然灾害,但既然流传下来了,我们就应该给它一定的待遇,给它比较好的保存条件,从图书馆的角度來说,要善待它,揭示它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利用,不然这些图书保存下来,你不知道它,不能利用它,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信息时代,我们也要与时俱进。'

访谈中,沈津先生谈到的《哈佛书志》的特点,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哈佛燕京图书馆的收藏。他说:

“您会发现一些国内没有收藏的善本书,我们作了非常详细的揭示,如明代杨继盛手稿《弹劾严嵩奏疏草稿》、明蓝格抄本《钦明大狱录》、清初汲古阁抄本《离骚草木疏》、清袁氏贞节堂抄本《五经异义纂》、清吴骞稿本《皇氏论语义疏参订》、丁日昌稿本《炮录》、两本《永乐大典》,以及一些明清文集、戏曲小说等。另外,《哈佛书志》对于各书的版本依据也多有涉及,并纠正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一些版本著录的不确和疏忽之处。这是因为哈佛燕京所藏明代善本,有一部分是“二战”后从日本购得,书的封面装帧虽已变更,但原书扉页或牌记尚保存着,这为确定书的出版年代提供了确切依据。而国内收藏的有些图书佚去扉页和牌记,或残缺不全,所以当时只能笼统定为’明刻本‘,如今哈佛藏本有了确证,版本项著录也可更加准确。”

清初汲古阁抄本《离骚草木疏》

这项善本特藏数字化的工程,正是一次“回归”。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在2009年达成协议,决定共同开发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古籍,完成馆藏所有中文善本与齐如山专藏(齐如山:当代重要的京剧理论家、作家)的数字化,共涉及约4200种53000卷古籍。

中文善本特藏数字资源

完全使用指南

我们亲自体验了一下,哈佛燕京图书馆这批资源的利用相当简便,清晰度也非常良心。

只是有时不太稳定,图片无法显示,翻墙最佳。

我们梳理了资源获取的一些步骤和功能,快体验看看吧!

1进入中文研究索引页面ResearchGuideforChineseStudies

请复制完整地址:

3点击可查看子类目下所有古籍善本书影

*如果你想查看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数字项目下所有的书目,可输入项目名称:NationalLibraryofChinaHarvard-YenchingLibraryChineserarebookdigitizationproject

*如果有明确想查询的书目,可在搜索栏中选择HOLLIS,输入关键词,中英文均可。

·具体到某一本书·

以“康有为藏《永乐大典》”为例

↓↓↓

①在HOLLIS栏下输入关键词:康有为永乐大典。

②点击查询结果左侧AvailableOnline/Online,显示在线资源。

③确认自己查找的资源,进入资源简介页。

④点选页面右侧Providesaccesstopageimagesofentirework即可浏览完整书影。

进入资源界面

一些功能

右上角提供了多种浏览模式。你可以以缩略图模式查看,也可以采用双页模式、幻灯片模式。

通过右下角的方向、缩放键盘,可以看到非常高清的局部细节。

左上角为对比浏览提供了更多方便,你可以在上下左右打开新书页的窗口,比较观看。

想要下载书影也完全没问题,点击上方菜单栏Print/Save,会弹出以下对话框:

你可以选择保存单张或是多张。

单张会直接在新窗口打开↓

多张以邮件形式发送↓

收到邮件之后,点击邮件中所提供的地址即可得到你所需的全部书影。

THE END
1.书竹在京启动“《数字化项目》儒藏”北京大学数字化项目启动仪式12校勘等涉及古籍整理的全流程整理功能10域外文献萃为一编 (韩 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儒藏《记者》实现中华古老文明与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结合、主办方供图“全本《字节跳动在公益捐赠之外》种”还提供。 “编为《完》月”全本。(越三国历史上用汉文著述的儒学文献) https://bbs.9you.com/thread-699201-1-1.html?a=lists&wapid=943786
2.《儒藏》启动古籍数字化,《永乐大典》等超1万部古籍上线为确保整理文本的可靠性,专家广泛参考各种古籍目录,走访各大图书馆搜集海内外馆藏善本,于2022年整理完成并出版了《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510种、282册,总字数近2亿字。《儒藏》全本编纂工作已启动,包括“精华编”在内,中国部分计划收书3000余种,约10亿字,将基本囊括我国历史上有价值的儒学文献。https://www.cqrb.cn/shishi/2024-12-10/2110618_pc.html
3.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1.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方式: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提供三种用户服务方式,即读者卡用户、实名注册用户,非实名注册用户。其中,读者卡用户将可以访问全部开放的数据库资源,同时可以修改读者卡的登录密码;实名注册用户将可以访问大部分数据库资源,相对读者卡用户要少一些;非实名注册用户将可以访问少量数据库资源。 使用读者卡https://lib.tsinghua.edu.cn/database/nlc.htm
4.数字技术让古籍“触手可及”打开《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读者能浏览到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永乐大典》40册、75卷的高清图像及相关知识;浙江大学打造的“智慧古籍平台”可在线查阅数万篇古籍,还有著者小传、人物行迹及社会网络关系图等延伸信息。这些古籍是怎样从图书馆库房“搬”到网络平台的?杨浩介绍,古籍数字化过程分为两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1173044316002290&wfr=spider&for=pc
5.我国古籍数字资源发布总量已达13.9万部(件)此外,还有南京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海南省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德州市图书馆、泸州市图书馆、北碚图书馆、济宁市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发布的古籍资源。 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在坚持公益性基础上,依托馆藏不断加大古籍数字化发布力度,同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国http://www.ncha.gov.cn/art/2024/9/10/art_722_191206.html
6.大学毕业论文救命指南,看完一键解决写不出论文大难题!8、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 http://highlights.paper.edu.cn/ 9、中国国家国家馆馆藏中文图书数字化资源库 (提供17万多种各学科的图书,可在线阅读) http://mylib.nlc.cn/web/guest/zhongwentushu 10、汉斯出版社中文学术期刊 (提供125本国际开源中文期刊的免费下载阅读) https://www.douban.com/note/744532932/
7.最完整的全球免费电子图书馆名单,教你获取免费学术资源数据46.世界图书百科全书 http: //www worldbook. com/ 47世界各国百科全书 http: //www.countryreportsorg/ 二、中国 1.中国国家图书馆 http: //www.nic.gov.cn/index . htm 2国家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数字化资源库(共收书26万余种,可在线阅读) https://www.jianshu.com/p/7d01b4c76343
8.古籍数字化,为古籍保护赋予了新活力文旅科技“在有限的资金下,国图于2012年首先启动了馆藏善本缩微胶片的数字化工作。虽然它是黑白的,但成本低、进展快,目前已有近2万部古籍完成数字化。”张志清介绍,从2015年起,国图又陆续启动了“国家图书馆藏普通古籍数字化”“国家图书馆藏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数字化”项目,并积极建设各类特藏资源库,包括甲骨世界、碑帖菁华、https://www.cacta.cn/DSJ/HTML/20191107094841.html
9.学术相关最新整理!绝对不能错过的130个学术网站和26个科研工具6.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 http://netl.istic.ac.cn/netl/index.jsp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可检索该所馆藏的中外文期刊、国内学位论文、中文会议论文、外文科技报告和声像等数据库的内容。 7.sci-hub 实时更新地址的网站: https://tool.yovisun.com/scihub/ https://blog.csdn.net/fengdu78/article/details/126169115
10.构建我国图书馆的网络化信息资源作者: 张冬梅 作者简介: 浙江大学图书馆杭州310027 原文出处: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了我国图书馆网络化信息资源的五种来源,提出了构建网络化信息资源的方法。 期刊代号:L1 分类名称:情报资料工作 复印期号:2000 年 03 期 关键词: 信息资源建设 因特网 数字图书馆 字号:大中小http://cgrs.szlib.com/Qk/Paper/149972
11.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布《中华古籍资源库》可免登录浏览,包含10万部(件国家图书馆收藏古籍15万部,其中善本古籍直接继承了南宋缉熙殿、元翰林国史院、明文渊阁、清内阁大库等皇家珍藏,以及明清以来许多私人藏书家的毕生所聚。宋元旧椠、明清精刻琳琅满目。通过全彩影像数字化和缩微胶卷转化影像方式建设,从2016年9月28日起陆续在线发布,目前已发布馆藏古籍2万余部,国家图书馆超过三分之二https://www.appinn.com/zhonghuagujiziyuan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