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国家标准解读

1、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国家标准解读李玲初景利(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摘要介绍新版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的修订过程、修订依据和原则,并对与1991年版情报和文献工作机构统计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新增内容进行了解读。关键词图书馆统计;国家标准;GB/T13191-2009;ISO2789:2006AbstractTherevisionprocess,revisionguidelinesandprinciplesofnewnationalstandard“informationanddocumentationlibrarystatistics”are

2、described,andthemaindifferencesandadditionscomparedwiththestandardin1991arestated.Keywordslibrarystatistics;nationalstandard;GB/T13191-2009;ISO2789:2006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3月13日联合发布了新的国家标准GB/T13191-2009/ISO2789:2006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以下简称新标准),并于2009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实施后替代1991年版国家标准G

4、新的变化。ISO2789信息与文献国际图书馆统计(Informationanddocumentation-Internationallibrarystatistics)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简称ISO)专门为规范图书馆统计工作而制订的国际标准,其目的旨在促进国际图书馆间的统计规范和业务交流。该标准的第一版ISO2789:1974可以追溯到1974年,之后先后于1991年、2003年、2006年颁布了三个修订版。其中,从2003年第三版开始新增了电子服务使用统计的内容,规定了ISO11620

5、信息与文献国际图书馆绩效指标(Informationanddocumentationlibraryperformanceindicators)所要求的统计数据,使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与服务使用统计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进程。2006年第四版在全面继承第三版的基础上,克服了标准第三版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兼顾了由于电子图书馆的快速发展而新出现的内容,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该标准。目前,ISO2789:2006已广泛为各国图书馆界所采用,成为制修订本国图书馆统计标准的主要依据。我国的图书馆统计标准GB/T13191-1991情报和文献工作机构统计标准颁布于1991年。该标准规定了各级各类图书

6、馆及文献机构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方法,对指导我国图书馆和文献机构设计统计报表、建立统计制度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各馆的电子资源和服务的迅速增长,旧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图书馆统计工作的需求,迫切要求我国图书馆界密切跟踪ISO2789的发展动态,及时修订完善我国的图书馆统计标准,让标准能够与时俱进,保持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很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中国图书馆及信息服务机构的转型与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急需要出台新的图书馆统计国家标准,以替代具有近20年历史的旧的图书馆统计国家标准。2.标准修订的过程新标准由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

8、新标准的送审稿,根据2008年10月审查会议专家意见修改完成报批稿。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3月13日联合发布了新标准,并于2009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3.标准修订的原则和依据新标准修订的原则和依据为: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有关意见,等同采用ISO2789:2006,遵循国际标准的所有定义和条款,只做少量编辑性修改,尽量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在术语方面参考旧标准及图书馆界的常用术语,以维护标准的连续性和用户的使用习惯。依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和GB/T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进行标准编制,使之符合我国国家

9、标准的规定和要求。4.新旧标准的主要差异与旧标准相比,新版标准无论是在名称上,还是在框架结构上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1.新标准名称上的变化1991年版旧标准名称为情报和文献工作机构统计标准,而2009版新标准更名为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从而与国际标准ISO2789:2006保持一致。4.2.新标准结构上的变化新标准在结构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表1所示)。表1:新旧标准的结构对比要素类型要素名称新标准GBT13191-2009旧标准GBT13191-1991资料性概述要素封面有有目次有有前言有无引言有无规范性一般要素正文1.范围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2.规范

10、性引用文件规范性技术要素3.术语和定义3.定义4.统计的用途、作用及局限性5.统计数据报告4.统计数据报告6.统计数据采集规范性附录附录A:电子图书馆服务的使用评估附录B:扩展统计分析的推荐类目附录C:总计无规范性补充要素参考文献有无索引有无(1)旧标准只包括封面、目次和正文三部分要素,而新标准除了封面、目次和正文外,还增加了前言、引言、规范性附录、参考文献和索引等五个要素。使得新标准在结构上更加规范和完备,并且也充分考虑到结构的灵活性,为将来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框架和发展余地。(2)旧标准的正文部分只有“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和“统计数据报告”四个章节,而新标准除此之外还增加了“统

12、合理,层次更加清楚,主题更加突出,修订时也更加灵活方便。4.3.新标准内容上的变化新标准根据近年来图书馆的最新实践和发展变化,增加了很多旧标准中所没有出现的统计内容,充分反映了近十几年来图书馆的快速发展给图书馆统计工作带来的诸多变化。新标准在内容上的主要变化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新标准最重要的变化是增加了大量图书馆电子资源与服务的统计项目,对图书馆电子资源与服务的统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标准正文中,增加了对图书馆电子资源与服务统计项目的定义和数据采集方法,例如联机目录、图书馆网站、电子馆藏、电子文献传递、电子参考咨询服务以及基于电子服务的用户培训、通过图书馆提供的因特网获取等内

14、中介性)电子参考咨询服务基于电子服务的用户培训图书馆提供的因特网访问数据库电子连续出版物数字文献全文文摘和索引其它电子图书电子专利网络视听文献其它计算机文件图1电子服务总览根据正文3.3.6对电子服务的定义和分类,附录A进一步展开描述,将电子图书馆服务划分为联机目录、图书馆网站、电子馆藏、电子文献传递、电子参考咨询服务以及基于电子服务的用户培训、通过图书馆提供的因特网获取等七种服务类型。其中,电子馆藏又被进一步细分为数据库、电子连续出版物、数字文献和计算机文件四部分。数据库又进一步细分为全文数据库、文摘和索引数据库及其它数据库;数字文献进一步细分为电子图书、电子专刊、网络视听文献和其它数字文

18、务已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列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将于近期推出。该标准推出后将与GBT13191-2009相辅相成,形成协调一致、相互关联的图书馆统计与绩效评估标准体系。.3.新标准增添了很多新的常规统计项目,比较全面反映了近年来图书馆常规业务工作的发展和变化。例如,统计图书馆员工数量时(6.6),引入“全时工作当量”(fulltimeequivalent,简称FTE)的概念,把非全职员工的数量按照全时工作当量的员工进行折算。又如,在统计编目记录数量时(6.4.5),新增了一个“已进行自动化编目的百分比”统计指标。在统计其它馆藏文献时(6.2.10),为各式各样物品规定了不同的计

20、议说明统计抽样的方法,并尽可能在统计数据中列出误差的范围。新增了合计统计方法,专门放在附录C。因为图书馆统计数据通常由各个图书馆采集,之后,根据需要在地区级、国家级或国际范围内对所有图书馆或不同类型图书馆进行汇总。附录C中通过示例详细说明了当数据汇总时遇到数据缺少情况时,应该如何遵循统一的规定进行总数估算。.5.新标准中还增加了“推荐作为进一步统计分析的项目”,为类型各异的图书馆针对不同目的进行统计时提供了更多选择。由于这些统计项目仅仅针对了某些图书馆的特殊统计需求,因此专门放在附录B中加以描述。例如,对于馆藏、新增馆藏和支出等项目,附录B中建议可以进一步按照主题、采访模式、可借阅馆藏、出版

21、物国别、文献语种、数据库类型等进行细分。又如,对公共图书馆、高等教育机构图书馆的用户类型,附录B建议可以再进一步细分,等等。5.结语综上所述,2009年新的图书馆统计国家标准与1991年版的旧标准相比较,在名称、结构和内容上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版标准与国际图书馆统计标准ISO2789:2006接轨,首次正式明确了电子图书馆的利用统计方法,充分吸收了当前图书馆和信息服务领域的研究成果,全面反映了近年来图书馆的诸多创新实践和发展变化。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它的颁布将为我国文献与情报领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最新的图书馆统计指南,促进我国图书馆统计工作进一步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监察检疫总局.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GB/T13191-2009/2789:2006).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72.ISO2789:2006

THE END
1.电子资源《裕垚源健康素养中心》数据库 (2024-10-14) 超星学术资源发现系统 (2024-09-11) 百链学术搜索 (2024-09-11) 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 (2024-04-28)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2024-04-2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2024-04-25) 电子资源远程访问平台 (2024-04-23) 银符考试题库 (2024-04-19) “思政课”https://www.whsw.cn/lib/dzzy.htm
2.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中,著者名中包含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单选题】在国家图书馆的 “ 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 ”中,著者名中包含 “ 莫言 “ 的著作有多少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图书 A. <30 B. 30~40 C. 40~50 D. >50 题目标签:https://www.shuashuati.com/ti/2ad2e405db1b49be8630d4ffb11971a0.html
3.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中,著者名中包含更多“在国家图书馆的 “ 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 ”中,著者名中包含 “ 莫言 “ 的著作有多少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 - 图书”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博士论文与博士后研究报告数字化资源库是以国家图书馆20多年来收藏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建设的学位论文全文影像数据。目前可以提供25万多篇博士论文()https://www.xilvlaw.com/souti/it/ddmc4fyl.html
4.在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中,著者名中包含A.B.30~40C.40~50D.>50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7264694.html
5.中国国家图书馆有博士论文的电子数据库吗?研究生论文查重中国国家图书馆其实就有博士论文的电子数据库: 看看左侧的列表,北大清华西交上交……该有的学校一个都不缺。 另外,我们学校在答辩完按照规定要提交三本纸质论文,其中一本是送学位委员会审核之后存档,一本存学校图书馆,另一本送国家图书馆。 学校里也有具体的说明: 所以,如果真要想看这些学校的博士论文,直接去国http://www.chachong.net/yjs/45253.html
6.最完整的全球免费电子图书馆名单,教你获取免费学术资源数据20.库尔特·斯塔博的在线图书馆 (收藏了古代和现代的大量生物学著作) http: //wwwzum.de/ 21.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文献网站 22.美国国家科学院在线数据库 http: //wwwnap.edu / 23.Ndltd. org http: //wwwndltd.org / 24宾夕法尼亚大学网站 (有超过16000部在线电子书,值得一读)http: //digital library.https://www.jianshu.com/p/7d01b4c76343
7.学生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访问并发行基于图书馆现有图书数据库电子图书馆 门户网站帮助将传统大学图书馆系统转变为电子图书馆系统,而不是使用借书证学生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访问并发行基于图书馆现有图书数据库的图书形式图书馆。 全国大学的一个门户网站。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控制权来管理图书馆和学生。 这个国家的整个大学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电子书和新闻信。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2107561/19800413
8.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为人们提供全面权威的地学文献信息服务,开展地学科普网络服务,地学情报,传播地球科学文化。https://www.cgl.org.cn/
9.方法若找对,假期不荒废!长假在家的复旦人,请收下这份闭关修炼指南!万方数据库首页 2、电子图书资源 进入方式:图书馆主页-资源-学术资源门户-按类型浏览-电子图书。 中文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民国时期书刊(中美百万册电子图书项目)、复旦大学教学参考书等。 外文电子图书:ProQuest -EbookCentral (由原EBL、MyiLibrary及Ebrary合并而成,超过100万种电子书,45% 以上的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757034
10.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越秀区图书馆持证读者登录“信息资源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即可免费使用本馆所有电子资源。以下是本馆电子资源列表: 资源名称子库名称馆外访问 方正电子图书电子图书馆外访问 电子工具书 馆外访问 超星电子图书超星百万包库馆外访问 读览天下读览天下网络版馆外访问 http://www.gzyxlib.cn/pub/yxtsg/wsfw/szzy/dzts/
11.可知可知平台是由出版社入驻并直供正版电子书的平台,是中国唯一采用区块链去中心模式构建的平台,彻底打通了“出版-传播-应用”产业链。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阅读平台,可知平台提供最新的正版优质电子图书,帮助图书馆馆员开展学科服务、馆藏建设,帮助读者教学、科研和学习,最https://www.keledge.com/